锦官城,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表明“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之地,的确钟灵毓秀有魅力,神秘莫测有吸力。但是,细细一品,这些最勾人的去处,多在主城区。
距离天府广场18公里,双流中心的棠湖公园,有什么魅力呢?我移动轻盈的双脚,想从这里寻觅在夏天的清凉来。
哦,这座置身于蜿蜒曲折的河道旁,竹林深院的平坝里,构筑出极富川西特色,颇有秀丽风姿,兼具北国、江南、岭南园林特长,以海棠和湖泊著称的公园,取花之名水之字,冠以棠湖公园,真的聪慧灵秀呢。
我走近她,想一探究竟。
来到南门,便见一个需要拾级而上的窄桥门。门前的院坝,不规则地分为两块。一边是扎着两团硕大海棠花红色造型的平阔地,旁边从容地堆着古人勤奋学习的雕塑方台,与一街之隔的堂湖中学相呼应,激励今世学子发奋为学。一边是相对自由的敞坝,穿着休闲的老年男男女女,正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和应幸福四川快乐蓉城的从容节拍。
窄桥亭亭而立,呈一主二从三门,歇山式翘角飞檐,颇为灵秀古雅。门的横楣上,笔力遒劲,笔画圆润的白色“薰风桥”三字,落在釉黑的木匾上,显得庄严素洁,十分耐看。
上得亭门,两边宽宽的围栏椅上,散坐着鹤发童颜的几位老者,沐风而倚栏,休闲式聊天,感觉史上的竹林七贤,也不过如此恬淡。不到十米下梯,这边的石级旁,匀整地傍着一联,“桥下烟波摇塔影,亭前高树拂流云”,显然是本地士人的文字和笔法。横额上“风暖亭桥”的行草书,与之相得益彰,都把双流一地的富庶从容,含蓄地凡尔赛出来,比乡场的土老肥炫阔,文雅得多。
下薰风桥,向左,是深凹式演艺广场,可以容纳上百人的演出和二三百人的观看,让市井众生享受露天表演。只见几个白衫丽人,正在音乐的指挥下,亮出自己有条不紊的手眼身法步,其专注与自信,不输舞台。在她们悠游自在的曼妙里,我读懂了平安中国,为什么不希望卷入任何一场无谓纷争中,和平稳定的生活,悠然自得的舞步,多么轻快,多么惬意啊。
穿过广场,是塔桥。大约三十级的石梯,可以让人感受软坡之趣,正当你想偷懒时,眼前豁然开朗,薰风塔一眨眼就闯入你搜寻的视野,兀然耸立。这是一座翘角飞檐的七层四面瘦身塔,正面底层的楣心,写着“益州南屏”的行书,侧面临街的正中,写的是“雄峙西川”,配以“薰风善解民间愠,层塔长招天外云”,确实孤傲散淡,平和熨贴。
往前走,便看见一尊庞大威严的蒋琬铜雕塑,基座是红砂石砌,浮以三国袍服、打扇、作揖、跪叩、车马、兵戈等浅雕,还有“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的诸葛定评篆雕,显然,展呈的是裕足和谐的蜀中生活。而座上的黑铜雕,是半跏趺坐的蒋琬,左手放于横卧之腿,右手举觞于半立之膝,双目左下顾,似与人和颜悦色地交流,而威仪冠冕却十分堂皇,收敛胡髯则拢束有致,显示出这等人物既亲和,又讲究。的确,纪念堂联就这样写着:勤政爱民显公仆本色,举贤为国效伯乐精神。前边表蒋琬治政有才,后句彰孔明善于察人。
蒋琬祠静静地立着,庄严肃穆,红墙黑瓦与周遭翠绿,十分融洽。朱门深锁,宁静庄重,但里边必然有着蒋琬的塑像和相关资料。我向周边人打听,但搞卫生的老叟给了我一句喜剧,说蒋琬是本地人,解放前的大官。他哪里知道,我来自左绵,绵阳西山公园辟出一大块地,为蒋琬墓所在,与扬雄的子云亭对望,专门或者路过,我瞻仰不下十次。蒋公侯是湖南湘乡人,只是来蜀做了大官,诸葛后的蜀汉丞相嘛。
走出蒋琬的纪念地,往前便是瞿上堂,双流的艺术家们很有想法,将古老的瞿上堂与现代的棠湖美术馆合二为一,一举两得。这当然是巧思,但我透过门缝往里瞧,啥也没有,旁边练功的老妪说,这就是个空架子,多少时间都没摆过啥内容。但门联却很生动:揽尽斜阳勤洗墨,揉碎秋水懒梳妆。虽然尽与碎平仄失工,但画意感仍然生动可观。
在丛林中慢慢前行,就到了临湖的黄佛渡了。位置已在公园幽深处,茂密的树木,葱绿的草地,是她妖娆身姿的润眼背景。透过游人闲坐的古木长廊往湖边站,渡口临水的地方,只见湖水清澈见底,微风吹过时,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宛然古老的故事在娓娓道来。木质的渡口,光滑的石板,安详的黄佛,幽坐的散仙,分明时光倒流的桃源。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湖边,天蓝,水碧,林幽,坐宽,没有尘烦,只有恬淡,心就在不知不觉中洗得无欲无求了。
前走,是广都桥,壮飞亭,玉流馆,听涛轩,文津桥,风荷轩,枕荷亭,华阳桥,几科都是乘凉的老人在弈棋,在耍牌,在闲聊,在沐风,都不如黄佛渡那个位置,临湖观景的敞亮,通透,开阔,澄明,反而觉得局促,拥挤,遮蔽,狭隘,于是几步路经过,来到人和桥,太阳岛,这个地方的特点,是对望黄佛渡,而湖面的风景层次感,则有美学上的诗意神韵。脚下,是凹凸不平的鹅卵石路,时髦少女在这里打卡直播。向前,是泥沙斜覆的沙滩,几个总角少年在欢快地玩耍。再前,是浓绿密匝的芦苇,像白洋淀或微山湖的边上,茂茂盛盛地沿湖而蔓,同时如护河堤一般,保护着游人的安全。芦苇之后,是宽敞的水面,倒映着七彩的天空,远胜莫奈笔下勒阿弗尔的日出印象。越过湖而,就是远处围着的一派长廊,宛如江南的秀丽建构,把两边的绿植连接起来,形成眼前巨幅画面的深层背景支撑,使得整个作品,十分饱满,一派祥和。
我沉醉在这个夏天的傍晚,感受着棠湖引人入胜的清幽,也没有去逐个寻找“绿柳风荷”“瞿上撷秀”“海棠春坞”“薰风雄峙”“隔湖烟雨”等园内景区,或“玉流听涛”“棠林春色”“文津观鱼”“绾霞夕照”“凤凰絮语”“金花夜月”“古渡竞舸”“竹岛凉风”“古塔揽胜”等公园景点,只是与一个用清水写地面楷书的老者,愉快地交流起劝人向善的五言诗句来。
其实,在成都,无论是三国演义的武侯祠,还是五体投地的文殊坊;无论是迷离惝恍的九眼桥,还是人头攒动的春熙路;无论是夜如白昼的锦里古街,还是史迹难觅的金沙遗址;无论是竹林纷披的望江公园,还是人日吟诗的杜甫草堂;无论是前清气息的宽窄巷子,还是现代风味的天府广场,等等等等,不需要出二环,全都入二瞳,这确实是成都主城区的优势。
而流水潺湲的黄龙溪古镇,肃气森然的建川博物馆,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青城山,世界水利工程的活化石都江堰,等等等等,也都是令人流连忘返的城外风景,只要你喜欢,也是妙景观。当我信马由缰,缓步徐行在双流的棠湖公园,真实地感受到,蓉城内外的风景,皆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妙谛。
二○二四年六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