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已离休多年,长年客居在伯母的老家苏州。10年前的那个多情的秋季,伯父在我们日夜盼望中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之前,他来电中还担心住宿问题,在他的记忆中,老家的房子破落不堪。我耐心地劝慰他,住宿不是问题,放心好了,回来吧,回来吧。
在故乡,伯父居住了两周,有些“乐不思蜀”了,故乡的一切是那么的熟悉,勾人心怀,故乡30年来的发展是那么的令人兴奋不已。当他来到坐落在家乡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湄洲妈祖祖庙,了解近年来台胞上岛朝拜进香拉近两岸民众情感的信息时,异常高兴,他当场对我说:我们家乡在两岸交流中能做出这么一个独特贡献,心中感到十分自豪和欣慰。他的外孙女和伯母等不时地来电催促提醒:可以“回家”了。
此后,伯父就风尘仆仆地返回苏州。
之后,特地来电,向我查询台胞来祖庙民俗交流的具体数据,我告诉他:妈祖祖庙,是1600多万台湾同胞妈祖信徒的精神家园;在台湾,信仰妈祖的占总人口的75%;被誉为“和平女神”的妈祖在台湾,家喻户晓;来到湄洲岛上的妈祖祖庙朝拜的台胞已达148万人次,这是目前大陆吸引台胞最多最集中的地方;这是对台工作扎实有效的前沿地带。
在湄洲岛游览的那一天,我邀请伯父,站在那尊高大慈爱的面向台湾的大型石雕妈祖塑像前,合影留念。之后,伯父在景区的望远镜前止足,通过此镜遥望远方的宝岛台湾,他深有感触,久久沉思。后来,我怂恿他,不如乘上快艇,环绕金门、乌龟屿?他欣然答应,好像老顽童一样的。
也许是机缘巧合吧。上岛的这一天,我们碰上了几位来自台湾的游客,其中有一位国民党老兵。我们随意地聊开了。
伯父与这位老兵有点惺惺相惜,穿越时空的相会,让人感慨万千。
双方都表达了对统一的期盼,相邀对方来家里作客。后来,我故意问伯父:“心里是否有疙瘩?”“早就看开了想开了,相逢一笑眠恩仇嘛。”伯父又说,“不知何时可以踏上宝岛,去亲吻祖国的这片神奇土地”前不久,我提醒伯父,可以愉快地台湾之旅了。伯父呵呵地开心一笑。
自从我拥有电脑后,与伯父的联系主要通过QQ进行,不再通过长途电话,也不像中学和大学时代依靠书信来传递亲情。QQ极大便利我与伯父的情感沟通。
每逢周末,夜晚来临的时候,我都会打开视频,关心伯父的个人休闲生活,关心他的身心健康,这是我们之间的主要话题之一。
伯父说:“读书看报构成了日常生活主要内容,喜欢看看家乡的相关新闻,关心家乡新成就新发展;喜欢了解两岸的最新咨讯;每逢看到两岸和暖消息,心情就非常的好,看到两岸紧张的消息,我也跟着紧张起来,内心很着急。”
伯父订阅了《环球时报》《参考消息》《中国老年报》等,经常上网,包括人民网、台湾网等,关注两岸新进展。
他说,陈云林赴台的那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是全程“监控”,全程追踪,他为两岸的小三通到大三通之巨变而喜形于色。不久前,伯父给我发来了一则短信:我对大三通,兴高采烈,充满期待。
家乡已进入冬季了,近一两天来,一股奇寒气流自北而下强劲来临,我在QQ中,提醒伯父,要注意保暖,不要过多QQ,不要过于亲密接触,要与QQ保留一定的距离,毕竟岁月不饶人。在我胡思乱想之际,伯父那边发送信息,一声轻轻的问候:“嗨,侄儿,最近在忙怎么?”我敲击按键的同时,仔细观察伯父日渐苍老的脸庞,那岁月的风霜无情地雕琢伯父的那张曾经年青意气风发的军人容颜,我心疼地对网名叫“江南春”的伯父,说:“伯父,一定要保重身体。”
他常年在外,我作为下一辈,无法近前尽孝,我常为此感到有愧。我的父亲、大伯,相继已驾鹤西去,在长辈中,唯一在外的伯父,成了我们情感的牵挂,深深的思念有时会折磨着我们。
我曾代表全家恳求德高望重的伯父返回故里,安享晚年,可是多年的习惯,多年的生活圈以及无法割舍的亲情阻止了他做出毅然决然的抉择。每逢想到这些,我总会有一种至爱亲情涌上心头,有点感伤,有点遗憾。幸好,我的远方亲人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地政府把他当作革命大功臣来敬仰。
伯父在QQ中,常常对我讲,他是一位吃过苦楚的人,真切感受生活的艰辛,感谢新时代,使他远离了烦恼,他告诫我,要珍惜美好的生活。“有人说,幸福是那样的遥不可及,就如同永远等待不到的青鸟一样,我常对身边的年轻人进行劝导。不要有这种想法。”伯父娓娓道来,有时,闪过一抹悲伤的神色,我,屏息敛气;有时,神采飞扬,我,与他一道分享幸福。
伯父趁机向我提出建议:要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利用妈祖祖庙独特的资源,为两岸交流沟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向晚多愁思,闲窗桃李时。
我的伯父,在革命战争年代,不停地追寻、渴望,跋涉千山万水,追寻革命真理,心中炽热的情怀,足以抵挡恶劣的战争环境。他的大半生的戎马生涯,跟随大军转战大江南北,解放战争,参加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
他的军人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报国情怀,曾经激励我不舍的进取,奉献人民。对于个人的终身大事,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直到大龄,才在组织的牵线下,与伯母结合,天长地久,和谐相处。
他的口头禅是:好汉不提当年勇。他念叨的不是自己,而是战友,他那荣辱不惊的心态,乐观的人生态度,极大感染了我,教会我正确对待得与失、成与败。我对于伯父,惊讶中包含着佩服和崇敬。从他身上,我知道什么是正气,什么是贡献,什么是爱国情怀。
他曾寄来一首小诗,让我给他改改,对于诗歌,我是外行,不便不敢弄巧成拙。我当时直接寄给家乡的报刊。小诗中,他表达了对当年的李登辉、陈水扁之流挑衅大陆恶劣行径的严正警告和强烈愤慨。很遗憾的是,那时,我没有把它复印下来以备底稿,而且,那首小诗也没有被采用和发表。我为之感到遗憾不已。
他后来告诉我,他花了很长时间才“创作”的,是用真感情“抠”出来的。一位老战士,在人生的暮年,依然浓情两岸三通,关注两岸往来与未来,让我感动,让我景仰。
秋风一年一年地吹,冬天一天天的来临。怀旧的心境使得伯父时常沉浸在对往事追忆中,他要我尽可能地多多关照身边的老年人,物质上,精神上。他在QQ中诚恳地要我代他去看望昔日的家乡朋友。有可能的话,带领他们去湄洲岛走走看看。他说,现在,两岸一家亲了,要让身边的老年人也融入其中,共享时代的洪福。
长辈的叮咛是珍贵的,一句良言,无价之宝,我会认真记取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踏实工作,虚心做人,善待亲人、身边的人和周边的人。
伯父不仅仅要我这样做,他自己身体力行。我的奶奶在我幼年之时已去世,在我的记忆里,伯父很关心奶奶,常常从老远的他方寄来食品孝敬奶奶。我从来都没有见过爷爷,据说他早年从南洋回来定居,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伯父在长达40多年里,每年总会寄来一笔钱,给予我的母亲、姑妈和大伯母,从未间断。这些年来,我好几回在书信里、电话里,甚至当面,反复向他提议,不要再寄钱回来了,现在,我们的条件好多了,不像过去那样困难了,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我们也相当的孝敬长辈。
伯父说怎么也不同意,他说,那是他的一份心意而已,多年这样下来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了,每逢寄钱的时候,会有心安感觉,很踏实,怀旧与思念才有了一种很实在的载体。
这样的夜,是一个温暖的夜,温暖得让人放松、闲置与倦怠,让人想要寻出家传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悠然地讲一通故事,亦或在这样寒冷的夜里,带着长辈的嘱托,抖开一床厚重的棉被,点上一盏蒙着薄纱的台灯,在那淡紫色的迷蒙中安然入睡。
200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