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付秀萍的头像

付秀萍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1/22
分享

再上虹霁寺

1980年的春天,在农村磨炼了8年的大哥,终于凭着自己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农业银行,分配到介休支行义棠营业所参加工作,这是我们一家子的大喜事。远在煤矿工作的父母亲,总是为大哥一个人待在村里而操心操肺、惦念不已,总是奔波在煤矿——农村100多公里崎岖不平的风尘路上。

 大哥离开了那片空气中迷漫着牛羊马粪味、耳朵里充斥着羊咩狗欢嘈杂声的土地,没过多久,大哥给父母写来了信,汇报他的工作情况,顺便邮回一张相片,那相片看上去是在下午照的,大哥和同事并排侧身坐在半山坡上,在山的顶峰有一座宝塔巍然耸立,夕阳西下,红彤彤的落日余晖洒满了塔身,漫山遍野的红绿相接的树木、野花和山脚下蜿蜒流淌的汾河水,构成了一幅人景合一的美图,令人赏心悦目、遐想联翩。

当时正上小学的我,刚刚学了贺敬之所写的《回延安》,那激动人心、脍炙人口的诗句,延安那美好的宝塔圣地,正在我稚嫩的心中浓烈地升华着,看到相片,我兴奋无比:“大哥去延安了,好棒啊!”等到月底大哥回来,一见面我就问:“哥,那相片是你去延安照的吗?”

大哥拍拍我的肩膀:“那是咱们义棠的虹霁寺。”啊?我惊讶得张大了嘴巴:“义棠的虹霁寺?和延安的宝塔挺像的。”我立刻兴奋起来:“哥,啥会儿带我去看看吧?”我目光恳切地看着大哥。“行,等假期了我带你去。”大哥爽快地答应了。

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盼望着,盼望着,盼望着假期快快来临。

好不容易等到假期,单位又派大哥外出学习去了,这一走就是3年,我的这个希望也就一直搁浅了。

第四年的春天,大哥在义棠成家了。

深秋,初中毕业的我,暂时待在家里,妈妈便派我去义棠看望哥嫂。

初次来到义棠,那狭窄的街道两边,商店、小铺一家紧挨着一家,人来人往,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喊声不断,各种货物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大哥上班的地方就在街道的中心,我看着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地新鲜好奇,那车水马龙、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的人流,使这个地处交通要道的小镇,格外地繁华热闹。

晌午后,吃过饭,我怀揣着小秘密陪嫂子到汾河桥上散步。已经身怀六甲、大腹便便的嫂子,是个土生土长的义棠人,对当地流传的一些名人逸事、传说故事和犄角旮旯里的趣事,都了如指掌,一路上滔滔不绝地给我讲着,记忆中最深的就是滚钟坡那神秘离奇的传说:曾经有个叫田志超的高僧,当年云游到虹霁寺时,恰巧碰上李世民下旨修建虹霁寺,工程的耗水量很大,每天专门挑水的人就有几十个,尽管如此,水仍然供不应求,影响了工程的进展。田志超便找到负责工程的人说,水由他来想办法。从此,每到天亮时分,水缸内便装满了水,而田志超白天总是呼呼大睡,工友们从未见他下山挑过水,人们觉得很蹊跷,就想知道个究竟。晚上,他们悄悄地来到水缸跟前,发现水缸里的水已过半,便来到半山坡上,发现一只仙鹿和一只神兔抬着一口装满水的钟沿着山坡往上走,工友们惊叫一声,吓得兔和鹿弃钟而逃、直奔山下,消失在夜色之中;而那口大钟呢,也就随着山坡滚进了汾河,被大水冲着翻滚到洪洞了。田志超发现天机已泄露,便带着兔和鹿到绵山进行修行。后来,人们慢慢发现,大钟滚过的地面,长出的草都是往下生长的,由此得名“滚钟坡”。

听嫂子讲完,我直为那多事的人半夜偷窥而惊吓了鹿、兔感到遗憾,更增加了我的好奇心,尤其想看看那滚钟坡上草到底是不是向下长着,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迈上了108国道。我怀着迫切的心情瞧着嫂子:“咱们去塔那边一趟吧,反正也不远了。”嫂子看了看天色,已近黄昏,可看着我渴望的眼神又不忍心拒绝:“好吧,咱们快点。”我们俩加快了脚步,不大一会儿就到了山脚下。

四周一片寂静,瑟瑟秋风中,袭来阵阵寒意,整座山林没有一点儿声息,只能听到风吹叶落的沙沙声和那汾河之水哗啦啦的流淌声。

抬眼望去,连绵不断的山间有一条陡峭的青石台阶直通到山顶,一座灰色的饱经沧桑的宝塔孤零零地耸立于山巅之上,我激动的心怦怦直跳,像猴子一样三步并作两步往上蹿,刚开始嫂子还跟着我往上爬,渐渐地我发现,嫂子走得越来越慢了,汗水从嫂子的面颊不住地往下滴。我的心禁不住一沉,我也太不懂事了,嫂子是个孕妇,怎么能和我这猴子一样的小屁孩爬这么陡峭的山呢?妈妈知道了一定会狠狠地骂我的。我站在半山腰,望着近在咫尺却几乎笼罩在夜幕中的宝塔,回头看着那已经和我拉开距离的嫂子,心中恋恋不舍地往山下走。嫂子看我下来了,满脸歉意地对我说:“妹子,改天咱们再来吧,天黑了,这山上没人,不安全。”我扶着嫂子,满口答应着:“好的,嫂子,咱们快回家吧。”

第二天一早,父亲便打来电话催着我回家补课,我也就只好匆匆而来、匆匆而回了……

斗转星移,花开花落,转眼间,38个春秋已悄然而过。

这天,在霏霏细雨中,我随介休作协和灵石作协的文友们终于又来到了虹霁寺,一起饱览虹霁寺宏伟、独特的形象,一起探究虹霁寺历史悠久的文化。

呈现在眼前的虹霁寺已今非昔比,一座雄伟高大的门楼巍然屹立,门楼上赫然醒目的红底烫金“虹霁寺”3个大字,龙飞凤舞金光闪闪。进入大门,迎面是五龙戏水造型,一条陡峭的青石台阶隐匿于茂密的丛林灌木中,那些绿色的植物被雨水沐浴后更加焕发出勃勃生机,格外翠绿浓郁,好像在迎接我们这些慕名而来的客人。五彩缤纷的伞花中,我们谈笑风生,拾级而上。

很快,那巍峨肃穆的宝塔就呈现在眼前,昔日的沧桑已荡然无存,被整修后的宝塔旧貌换新颜。我久久地站立在塔前,仰视着这座慕名已久的宝塔,仔细地端详着它的外观造型,认真地听着导游给我们绘声绘色的讲解:

宝塔外观形制为八角九级楼阁式,塔身为磨砖砌筑,上有琉璃塔顶,下有浮雕莲花石座,内部为木结构阶梯楼板,空心可攀;首层有石砌塔门,门上有突出的垂花门楼,在仿木结构的垂花莲柱上,支撑着砖雕的飞檐斗拱,庄严而典雅、秀丽而美观。从第三层起,各层均有砖雕飞檐和转角斗拱,每个塔面都筑有砖雕椅柱,整座塔的雕刻工艺精美,堪称砖雕精品。

宝塔不仅是虹霁寺的标志性建筑,因其巍然高耸在银锭山的顶峰,地处介休、灵石、孝义3个市县的交界处,且紧邻交通干线,已成为介休市显著的地理标识。

我们随着导游侃侃而谈的解说,虹霁寺1300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的文化,犹如一股清泉沁入心脾。

虹霁寺内建有大雄宝殿、观音堂、天王殿、真武庙、地藏殿、钟鼓楼、空王佛殿、春秋楼、红军东征纪念馆等,整座寺院规模宏大,建筑结构合理,布局错落有序,每座殿宇都是画栋雕梁、玲珑别致,在苍天古木和井然有序绿植的环绕下,一派幽静,显得格外地庄严肃穆。

最吸引我眼球和印象最深的还是红军东征纪念馆,馆内大厅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3位伟人高大的镀金塑像位于中间,神采奕奕,凝视远眺;两侧站立着10大元帅,那叱咤风云、威武雄壮的英雄气概被塑造得栩栩如生。在这里,我们在脑海里回忆着红军东征的历史与细节,重温着红军东征的历史意义,深感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不知不觉中,雨停了,雨后的虹霁寺愈加清新,站在444级寓意“事事如意”的高台之上,俯瞰大地,连绵起伏、绿色葱郁的山脉,蜿蜒流动、宛若游龙的汾河,远处林立如笋的高楼大厦,风景旖旎,繁花似锦,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虹霁寺这道亮丽的风景,给介休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三贤故里,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介休的历史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