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付秀萍的头像

付秀萍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1/23
分享

坂地村的精彩蜕变

在硕果盈枝的金秋十月, “中国第三届农民丰收节”,在山西省介休市坂地村如期而至。淅淅沥沥的小雨,丝毫挡不住络绎不绝慕名而来的观光游客。柏油路边的绿植,在雨水的滋润下,愈发翠色欲滴。旁边停着的各种不同颜色的小轿车,犹如两条彩色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头。防洪渠旁的小树上,挂满了红色丝带上写着白字的横幅: “‘庆丰收,迎小康’汇就和谐介休美景,尽展富裕百姓笑颜”,鲜艳夺目的横幅,把坂地村民欢欣鼓舞庆丰收的喜悦之情尽显其中。

同行的人里面,有从城里嫁到这里的漂亮媳妇,一下车,她就主动充当向导,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解着坂地村的曾经过往,她现在在介休市区的建材市场开着一个销售装潢材料的商铺,生了俩胖小子也活泼可爱。偶尔闲暇之余,雅兴悠然地写首小诗小曲,小日子过的乐哉红火,从她热情洋溢的话语中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满视野都充溢着新鲜与好奇,令人目不暇接。一到村口,在草木葱笼的花圃中间赫然醒目地立着一块标志性的大招牌“寻梦乡愁,魅力坂地”。招牌下面花团锦簇,五颜六色的花朵努力地绽放着,仿佛它们也在为庆祝丰收节增光添彩呢。那直抵人心头的八个大字,不免让人触景生情,正是:“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乡愁是每个人解不开的情结,无论你游走何方,思乡之心永远不会淡漠。

“哇,真漂亮”,不知是那位的一声惊叹,把我从遐想的思绪中拽了回来,随声看去,白墙绿植红框架,对比鲜明的色调,独具一格的造型,不禁让人眼前一亮。以民居雪白的墙壁上挂着一串串红灯笼为背景,以修剪整齐碧绿的冬青为衬托,中间耸立着一排足有两米多高,十几米长的红色铁板镂空“廉政宣传栏”,十几个框架里的图案都形态迥异,各展风采: 有男女双手托举党徽,名为“立党为公”的图案;有多人欢歌起舞且二龙戏珠萦绕当头,名为“中国梦”的图案;有高山青松红旗飘扬,名为“不忘初心”的图案;还有身着各民族服饰的男女在红旗下载歌载舞的五十六个民族同唱一首歌的图案……,个个都是精雕细刻栩栩如生。在铁艺上做的如此精细,缕缕发丝都刻的出神入画,鬼斧神工般的技艺,确实令人钦佩。很多游人都围观在前,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突然,一股浓郁的稻香味扑鼻而来,顺着香味寻去,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排崭新的青砖白壁的展厅,共有十四间,在每间大门两边都各挂着一幅内容不同的木质红底烫金对联: “心怀五谷香飘坂地共奏丰收曲,情系三农盛景定阳当引幸福路”,赏心悦目的词语,实实在在的成果。偌大的展厅里,陈列着全介休市各村镇的名优农产品:鲜红耀眼的相思豆,几乎被人们遗忘的红高梁,黑小豆大蚕豆,黄金作物玉米糁,曹麻熏醋拌油面等等,各种农副产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桌子上还摆放着一个电饭煲正在闷着两水(地名)大米供人们品尝,原来香味就是从这里飘溢而出的,闻香伫足,把众多的游人都吸引到这里来了,俗话说的好,花香自有蝴蝶来。

在坂地村修旧利废是常态,即使是那被家家户户淘汰的旧水瓮,能工巧匠也能构思巧妙地把它变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村里通往街心公园的路上,用几十个水瓮,层层叠叠地拼接成一座长近十多米,高达六七米的艺术味十足的瓮墙。居说这瓮是当年坂地村唯一的亮点,没有别的副业可搞,家家户户都会做瓮,所以每家每户的瓮不缺,小瓮装面,大瓮装水,呵呵,大瓮装水,水也从没满过一半,人们总是在泥沙里澄水喝,唉,回忆往事,心情骤然低沉,那光滑锃亮的瓮面,凝结着坂地人多少忧伤的记忆……

“坂地、吴家山,洗脚水还要做了烩烩饭”,从当初流传于方圆十里八乡的顺口溜中,可以想象到当时的坂地村缺水到了何种严重的地步,一个村子里生命之源的匮乏,弊车羸马的生存环境。满打满算也就一百多户人家,蜗居在这山旮旯里,交通不便,堵塞视听,很多人都不想在这里待了,有本事的都想着法子往外跑,小伙子们找对象也成了困难。外面的姑娘不愿嫁进来,本村的姑娘都想嫁出去,长期以往的恶性循环,使这个本来人口就不算多的小村子,人口越来越稀少。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建设美丽乡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声响彻祖国的大江南北,坂地这个小山村也闻风而动,村领导班子集思广益,众志成城,首先是解决吃水的问题,他们反复调研,精心勘测,大胆实践。来回改造了四次之后,终于获得成功,彻底的解决了这个困惑坂地村多少年的老大难问题。同时,也为坂地村的华丽转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劈山填沟造农田,扩展土地建新村。愚公移山的精神又重新在这里演绎,村领导班子冒严寒顶酷暑,精心规划,多次和驻扎在介休的煤企,汾西矿务局的领导协调联系,借用多台推土机、挖掘机,整治荒山废岭,填补浅沟深壑,在村里修建了十米多宽的柏油路,和通往市区的公路直接相联,大大方便了村民们的交通运输和物资流通,践行了“要想富先修路”的科学理念。

一排排整齐有序的新房在平整好的土地上拨地而起,村民们从居住了多年的山沟沟里的旧窑洞欢天喜地的搬迁到宽敞明亮,环境舒适的新房里,彻底告别了贫穷落后,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做饭用电,取暖用空气能,就连上厕所都是用的水冲坐便器,实实在在的过上了乡村城市化的生活。

世事的变迁是谁也无法料到的,昔日贫瘠落寞的小山村,如今却是鲤鱼跃龙门,变成了景色秀丽,居住安逸,生活现代化的美丽乡村,彻底改变了几千年来农民们一尘不变的生存方式。

曾经住过的旧窑洞旧院落也都派上了新用场。栅栏门,篱笆墙,土皮墙壁上挂些玉米棒、红薯、大蒜、红辣椒,院子里依然种着各种蔬菜瓜果,仿佛还有人住似的,旧时光的样子,原汁原味地保留在那里,游人和村民们随时都能浏览到坂地村昔日的农居原态,美名其曰:“寻梦乡愁”。

在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村领导班子丝毫不松劲,在不断改革创新中,他们目标明确,信心十足。本着村企共联打造田园综合体;集体型农业,观光型农业,喜洋洋农庄集为一体的现化化的标杆村。

雨浊分流合理利用。在村边一个大沟壑的基础上,扩展修建成一座二千六百多平方米的储存雨水的蓄水池,摘取南宋诗人朱熹诗文中的一句“半亩方塘”为蓄水池的雅号,从命名中可以看出现在坂地人的文化底蕴和卓识远见。方塘四周碧绿的倒插柳随风起舞,那树下的亭台边,挂满了形形色色具有乡间特色的工艺品,萌哒可爱,忍不住顺手买了几个留做纪念。旁边摆着的各种特色小吃散发出浓浓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食欲大开,人们坐在防护栏旁的长凳上边吃边赏景,好不惬意。在方塘的防护栏中,每隔一段就凸出一个延伸到水里的钓鱼台,每到夏季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人们坐在那里静心垂钓,几十只大白鹅也毫不惧人,嘎嘎嘎地开怀畅游。站在方塘中的廊桥上观望四周,有山,山清秀;有水,水涟漪,男女老幼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秀丽风光与文明时尚交相辉映,好一幅天人合一的美图!

夜晚的坂地村比起白天来也毫不逊色,每当夜幕降临,村里又会有另一番奇景,那亭台楼阁上、绿植上、雕塑上、方塘边、漫山遍野缠绕着的一串串霓虹灯,璀灿闪烁。方塘旁边建筑物的影子倒映在清澈深的遂水里,波光麟麟的水中便会出现一座色彩斑斓的亭台楼阁,天光云影,闪耀浮动,隐隐约约的犹似海市蜃楼,刹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夜间美景,即便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也黯然失色。

看着这别有洞天的美丽乡村,今昔对比,精彩的蜕变,禁不住令人感慨万分,那一条条笔直宽敞的水泥路,整齐有序的民居,压弯枝头的果实,琳琅满目的超市,小桥流水,白鹅畅游,亭台楼阁,游人如织。无处不在彰显着坂地村的繁华与兴旺,它拥有介休市“城市后花园”之美称,实乃当之无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