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之(布依族)
八月的一天,独自走进贵州十大风景区之一的安龙招堤,十里荷花,映入眼帘,而招堤牌坊上张鸿藻先生那副“我从日本归来,漂大海,渡长江,经许多无边风月,还是此间极佳;人到招堤揽胜,怀招公,建亭阁,真正是有爱山河,于斯千古留名”的楹联,让我在伫立和流连中,思绪纷飞,浮想联翩。
徘徊在安龙招堤,招堤的时光在我心中倒流,思绪也仿佛回到了公元1694年(清康熙33年)那个岁月。安龙招堤本是安龙县城北的一个天然湖泊,为防水患而建的石堤,因由时任总兵的招国遴倡议修建,故名招堤,用石筑堤,长300多米,高与宽约4米左右。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招堤仿佛像一条长虹横亘于平展的田坝上,南端抵山脚。堤的两侧垂柳成排,有荷花池53000多平方米,曲桥300米,观荷亭和朱楼画廊数幢,联为一体。风景优美,造型典雅,是理想的游览胜地。
安龙招堤是大自然的优美风光与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相互交融的山水画卷,300多年来,引来无数的文人骚客们驻足流连,面对优美的荷塘、荷韵、荷魂和夜晚皎洁诱人的月光,文人骚客们的心绪正如《毛诗序》里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置身招堤,耀眼夺目的荷花亭亭玉立,碧翠的荷叶在微风中静静地摇曳,荷塘中的鱼儿在水中时隐时现,一缕缕荷的清香扑面而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让映入眼眸之中的荷花,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静谧”与“荷魂”在心中萦绕着,欲罢不能,欲理还乱。
我眼眸中静谧的荷花,不染尘埃,仿佛和逝去的时光在一卷卷唐诗宋词里开出纯洁无比的艳丽。而荷之魂,让我们,如坐春风 ,如沐天籁,托起尘世宠辱不惊的光芒。而荷的暗香浮动,在晨露荷叶上闪烁的涟漪中,仿佛在渡红尘的牵挂,无论我们深处人生的波峰,还是跌入人生的谷底。
面对荷花,面对人生,回首滚滚红尘,会不会都是,物是人非 事与愿违,而我总想,在错过的归途里,是否还有我和招堤的荷花,那短暂的温柔弥漫。
安龙招堤的历史文化,《半山亭》是不得不提的人文古迹。
半山亭是安龙名声远播的历史人文古迹,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由时任兴义府知府的张锳修建,半山亭的出名则是来源于张锳之子,晚清重臣张之洞少年时的一篇《半山亭记》。据传,张锳在一次高朋满座的宴请中,他年仅十一岁的儿子张之洞兴之所至挥毫书就700余言的《半山亭记》,由写景入手,他在《半山亭记》抒写到:
建亭之因是:“得之半山,而志以亭也”;招堤的美景如何:“云峰耸碧,烟柳迷青,秋水澄空,红桥倒影。”“烟云万状,锦绣千重”;
放晴之时招堤是:“沙明荷静,舞翠摇红,竟秀于汀渚”;烟雨弥漫时的招堤是:“柳眉烟锁,荷盖声喧,迷离于远岸”;四季的招堤之景是“水绿波澄,莲红香远,月白风清,水落石出”,“晴而明,雨而晦,朝而苍翠千重,暮而烟霞万顷”,构成招堤“四时之境无穷”;
……
《半山亭记》虽仿学《醉翁亭记》《岳阳楼记》,但幼年的张之洞自有独创的发挥与升华,于是,文中便有“德及则信孚,信孚则人和,人和则政多暇”的政治见解,也便有了“与民同乐”的拳拳之心。最后在全文点睛之笔中发出了“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独到见解,不得不令后人赞叹不已。
如今走进半山亭,依然可以看到当初刻在亭子中的《半山亭记》。半山亭与招堤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让走进这里的游客,既可以欣赏到诱人心扉的秀美风景,又可以感受到厚重的人文历史文化。
站在半山亭里,招堤全貌一览无余,十里荷花映入眼眸之中。若遇雨后清晨,这里烟雾缭绕,远处的山,山下的荷花,招堤岸边上翠绿欲滴的杨柳,和天空中飞来飞去的小鸟,构成一幅美幻绝伦的画卷,让人们陶醉于其中,欲罢不能。
招堤、十里荷花、南明“十八先生墓”“兴义府试院”等为安龙注入了丰厚浓郁的历史文化,沉淀了大量的历史故事、人文风景、民族风情……为安龙赢得了“三千年历史、三百年荷花、三十处美景”的美誉。
而安龙招堤,就像一幅震撼心魄的山水画长卷,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它以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醇厚浓郁的人文历史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向往它的游客,而踏上这方热土的文人骚客们无不从内心深处发出由衷的感叹,留下盈箱溢箧的诗文楹联。
安龙招堤的美,美在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的和谐共处,在周围5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里,有雄峻挺拔的山峰,有秀美幽静的田园,有水波荡漾的高原湖泊,有潺潺流水的的山间小溪,有十里荷花诱人的惬意和美不胜收,有堤岸两旁随烟似雾飘拂的排排柳树,以及荷塘里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人家……放眼望去,处处有景,步步流连,如诗如画。
如今,安龙招堤独具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已成为安龙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基因,别具一格地融入了“多彩贵州”旅游的大动脉,成为安龙对外宣传最靓丽,最有影响力的一张名片。
如果你想到诗与远方,请到安龙招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