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龙美的头像

杨龙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1/07
分享

家乡的那片海,心底的那份念---写在观影《我和我的家乡》后

电影已经结束了,我看见观众陆陆续续从座位上起身,可我仍然懵懵的,我问邻座的同事:是散场了吗?同事说:是的啊!

我手里抓着揉皱的纸巾,仍然坐着不动,直到所有人都走出了放映厅,直到打扫的工作人员走进来,我才缓缓地从座位上起身,一边看着白白的屏幕,梦幻般的,痴痴地想:刚才那些屏幕上的人呢?他们怎么就不见了呢?我好像有好多话要跟他们说呢。

他们离我很远,但是又离我很近,无论是东南西北中的哪个方位,无论操有哪种方言,我的眼泪告诉我,我们的情感是相通的,感动是相通的,心里的爱与梦是相通的。

《我和我的家乡》,多么亲切的名字,仿佛有二胡的曲调悠扬,鱼汤面的汤味浓香,发绣的丝丝情韵缠绵,还有那赶海的姑娘,她唱的渔歌,迷倒了不远处的俊郎。

想起我的家乡江苏东台,我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一片茫茫无际的海,想起年少的我们,在夏天,去海边,抓小蟹,掏泥螺、蛤蜊,追跳跳鱼,偶尔抬头看着不远处的海浪,微微起伏,不急不缓,海天茫然一片,无边无际,这让我总是心生迷惘: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大?是不是海的那一边就是远方?

高中毕业那一年,毕业前夕,同学们相约去海边玩,那天我们玩得特别嗨,我记得赤脚踩在软软的泥滩上的感觉,软泥从脚丫间渗出来,像一个个伸头缩脑的小海鱼,弄得人心痒痒的。我们对着远处起伏的海浪欢呼尖叫,有海鸥掠过海面,低低飞翔,有人高声叫道:“喂,海鸥,飞过来,带我去远方啊!”同学们你推我搡,笑得东倒西歪。然后我们看到有出海的船归来,我们好奇地迎上去,也不管船主高不高兴,都不约而同地爬上了船。

呵,收获不小啊!满船的鱼、虾、蟹,且都是大个头的。我们忍不住想抓起蟹来玩。船主倒是个和气大方的人,随手扔给我们几只大的梭子蟹,有男生手快胆大的,立刻就抢了去。大家哄叫着围着手里有大蟹的男生,看蟹爪动个不停,显得慌乱无比的样子,惹得我们大笑不止。

这时,船主突然对我们叫道:“喂,你们这些孩子,想不想吃最新鲜的海鱼啊?”我们一听都愣了,随即反应过来,欢呼道:“吃,吃,吃!”然后,就看见船主像变魔术一样地端出几盘冒着热气的鱼来,还没到我们跟前,那鱼的鲜香味就借着风送到了我们的鼻孔里。“哇!”女生尖尖的嗓音穿过风,似乎传出去了好远。

至今我都忘不了那天大家吃鱼的场景,海风轻轻吹拂,像助兴的小琴手,而每个人脸上的笑容也随着海风,荡漾在轻雾缭绕的海边。我们不用筷子,也不管手是不是干净,一人从盘子里拿出一条鱼肉饱满肥嫩的鱼,用另一只手托着,吃得龇牙咧嘴的,即使满嘴都是鱼香,心里抑制不住的快乐,还是从嘴角边漏了出来。

后来,回程的路上,家住渔港的同学告诉我们,打鱼归来的渔船,只要碰到有人上他们的船,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会用新打上来的鱼招待他们,这既表示热情友好,把收获与人分享,感恩与同乐,也表示图个吉利,期望每次出海都能一帆风顺去,平安满载归。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黄海海滨,国家黄海森林公园,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人造生态林园,今年三月份,被评选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每年各方游客,纷至沓来,好不热闹。而条子泥湿地,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核心区,顺利成为我国第14处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全国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空白和江苏省世界自然遗产空白。每年春秋两季,海滨上空,数百万只候鸟浩浩荡荡飞抵条子泥,惹得全世界的爱鸟人士架着摄影器材,不远万里,聚集东台条子泥,那壮观的场景,让人震惊、激动,挪不动脚步。而近几年,由渔港村民自发开发的三水滩度假村,集多风格的海景风光与红色教育为一体,成为家乡东台又一处网红旅游景区。

我离开生我养我的乡村,在县城工作、生活已经快三十年了,但每年我都会回家乡,特别是夏秋季节,我一定要去看看那片森林、那片海,而时光,会在重返旧地时,一次次倒回到青春年少时。回忆与展望是一首不老的歌,它唱出我的家乡永远的韶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