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崇俊的头像

南崇俊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1/08
分享

贴年画的那些事儿

“一张红纸二斤盐,买张毛主席像过个年”。这是我记忆里的歌诀,也是那个时代过年的写真。

小时候,贴年画是每家庄户人的大事,那怕再困难,过年的时候,都得买几张年画贴在自家墙上。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每逢腊月赶集,父亲除了买一张崭新的毛主席的标准像,准备写对联的红纸和盐,还有几张年画是必不可少的。年画都是到腊月二十八九才往墙上贴,这是我家每年过年不变的流程,也是我最喜欢做的事,因为我又能看到心爱的新年画了。贴年画时,父亲很认真地在墙上比划一下,才刷上面糊,把毛主席的像恭恭敬敬、端端正正地贴在正墙的中央,墙上除了毛主席像之外,在侧墙上也贴着年画,主要是《红灯记》《智取威虎山》《龙江颂》《杜鹃山》等样板戏的剧照。年画给我家增添了无限的喜庆气氛,简陋破旧的屋子变得蓬荜生辉。

进入八十年代之后,年画的形式和内容一下子就丰富多彩了,随着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好转。每年的腊月里赶集,买年画成了主要内容。逐步增加了福禄寿三星或者天官赐福、状元进宝之类的年画;墙面上的年画多以古装戏的剧照为多,譬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杨门女将》、《五女拜寿》之类的。印象最深的是父亲买回一张《连年有鱼》年画,画面上的娃娃“童颜佛身”,“戏姿武架”、怀抱鲤鱼,手拿莲花。据说,“鱼字”与“余”字谐音,“莲”字与“连”字谐音,寓意日子越过越富裕。除了屋子里墙上要贴年画外,灶屋里要贴灶神像,土地爷窑要贴土地神位。贴完年画,还要在大门上贴秦琼敬德,最后还要在窗户上贴上窗花,把屋子里贴得花花绿绿的才觉着有了过年的样子。

九十年代的年画的内容不仅更加丰富,而且是以挂历唱主打歌。挂历上印着电影明星的靓照,还有花鸟虫鱼、十二生肖、山水画等。挂历价位十几元一本,但都是单位发的。人们用来赠送他人做贺年礼品,挂历成了高雅的居室装饰。而传统年画也是一定要买一两张的,像拙朴简洁的“连年有余”、“招财进宝”、“如意送福”都成为家家户户的首选。而我则选了一张“一帆风顺”年画贴在炕头。每当新年画登堂入室之际,我心里总会泛起贴年画的温馨感,贴心贴福贴年画,是我心底暖暖的深情记忆。

如今,父亲已经离我们而去,年画,已经渐行渐远,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在艰难的岁月里,年画伴着人们度过了一个个快乐的节日,丰盈了孩子们的童年,那些浓得化不开的年味儿,每每想起,依旧情难舍、景难忘。那一帧帧的年画,定格在老家的墙上,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寄托着人们最美好的愿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