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建宁的头像

孙建宁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1904/04
分享

这一代交通人曾经的梦 ——圆梦宁波公路交通

文/孙建宁

梦想就算到一千年后,也应该值得被尊重。

史料记载,远古时代,原始人类为采集、狩猎以及交换商品,在荒山野林踩踏出一条原始小路谓之径。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首次出现在今宁绍平原的车行道,系越国的一条主要道路。唐宋时期,明州经温州至福州的驿道开通。元明时期,对驿道的建设与管理有了一定发展。明朝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宁波府境内主要驿道有5条。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宁波城区有街巷154条。

1927年(民国16年),改建公园路为城区第一条沥青表面处治路面。1927年(民国16年)起,当时通过借款、募捐、摊派等形式修筑公路,1929年5月建成宁波第一条公路——鄞奉公路。1931年(民国20年),改建江北岸新马路为第一条水泥混凝土路。至1933年(民国22年),宁波城墙全部拆除,沿城墙原址陆续新筑江厦街等6条路,始形成环城线。

新中国成立伊始,宁波市人民政府着手修复道路。宁波交通经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建设恢复期(1949——1952年);第二阶段初步发展时间(1953——1957);第三阶段文革后期至三中全会召开;第四阶段为交通大发展时间(1978年以后系建国以来宁波公路建设最快最好时期)。

1996年12月,宁波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紧接着同三高速公路(甬台温)、甬金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南岸连接线、甬舟高速、宁波绕城高速等相继建成;329国道、甬临线、骆亚线、甬余线、江拔线等省道陆续改造成一级、二级加宽公路,并陆续新建浒山至胜堰、梁周公路、沿海南线、机场公路等一大批汽车专用道、高速公路连接线和城市向外延伸的一级公路;通过农村公路联网公路建设,宁波的公路面貌和交通条件大大改善和提高,消除卡脖子路段,告别尘土飞扬的沙石路面,公路交通由紧张到缓解,再由缓解到适应,直至基本畅通,车子跳宁波到的状况一去不复返。

改造老旧公路的亲历者

这是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是当年交通建设战线上的亲历者之一,笔者称之其为陆老。年事已高的他,精神不错,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呢,真可谓是一位健康又健谈的热心公路交通事业的有心人呐。

他从1951年开始从事“武装押运”工作聊起。笔者听老人娓娓道来:刚解放时,百废待兴,宁波物资供应较为紧缺,运输车辆少。因宁波水系较发达,物资运送主要还是以水路运输为主流,可在工作中发现有的地方非水路所及,宁波境内路况不佳,一些路段在解放战争中遭受严重破坏。解放初期宁波境内只有 200公里不到的所谓公路。武装押运“晴通雨阻”是常态,当年更没有一座像样的公路桥梁。宁波周边山区交通状况差,崇山峻岭,山区民众生活艰苦,交通严重滞后,老百姓强烈要求修路以促生产建设,这一情况引起有关方面关注与重视。

1954年在省政府支持下,各地相继成立管理机构。老陆到“专员公署”工作以修筑山区公路。至今依旧令陆老仍感到欣慰的是那个年代,干部与工人待遇一样,他们在艰苦劳作的同时,现场一律住临时工棚,风餐露宿。那时候无论施工人员还是管理人员大家目标一致共同克服困难并坚持不懈。他还讲到公路通车是一件大事情,陆老回忆着当年公路验收时的感人场面,他说公路通车时各沿线在公路验收现场面热闹非凡,特别是农村公路(当时称之为乡村道)对老百姓的关系相当密切,沿线群众借此机会对各方进行感谢,场面感人至深呐。

再来听听另一位夏姓老人如是说。“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61年6月28日,我刚从同济大学毕业,本来分配到杭州,因宁波当时需要公路桥梁方面技术人员,于是我就在这个昔日的海边小城市扎下了根……”。

她是一位教授级的高级工程师,现年81岁,1992年退休。夏女士1955年从嘉兴某县高中毕业,因公路路况不好,出行难是那个时候的一大困惑,当时年轻气盛的小夏在脑海里萌发了要为公路交通建设贡献青春与力量。这位有志女青年遂报考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如愿以偿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公路桥梁专业学生。

20世纪60年代,宁波公路建设整体状况不佳,真正能被称得上公路的在全大市范围内总里程不足200余公里,加上旧时代遗留的所谓公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阵灰”更为普遍现象。当年的公路桥梁不采用钢筋混凝土修建,大多是用一种由石灰、黏土和细砂相混夯实而成的“三合土”制成的土料,用于防渗。公路桥多为木桥,仅在桥面上加铺一层钢板。

那个时代,人们思想境界较高,根本不会去考虑额外的附加条件,夏工与施工人员安扎在工程队。晚上住条件较差的工棚,所谓工棚是用毛竹、油毛毡等围起来的简陋之办公加宿营地。她说自己无法忘记冷得让人瑟瑟发抖的寒冬,热得令人快要窒息的炎炎夏日。头项朝霞到夕阳晚归;日出而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在造路修桥的一线。身为女性,夏工经常需在野外作业,困难与不便可想而知。

夏工白天进行预决算,画施工图,有时候晚上开夜班。说到开夜工,她还告诉笔者那年头开夜班工人只有2毛钱的津贴,说实话男工友连抽一包烟的钱都不够,更不用说想喝上一口小酒了。夏工还说到当地村民与工程队关系良好。有人竟将自己相对好一点的床铺让出来给她借宿,时间长了大家处得像兄弟姐妹般地融洽与和睦。路修通了,他们彼此依依不舍,最终都成为了朋友。

夏工说她之所以一直在一线工作,主要还是难以割舍那份人与人之间的真致情义与整个团队的凝聚力。虽然苦点、累点,甚至于被风吹日晒雨淋得女人不像“女人”,她说自己那时候年轻并不懂得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结果落下了腰椎劳损这一病根。那个时候,本来有一个机会让她调至机关工作。这位如今已是满头灰白头发的老者还是依然充满深情地喃喃说道:“我当初就是舍不得与咱们施工队那么多年来结下的情谊嘛,所以就一直留在基层了”。听到这一番质朴又实在的话语顿时令笔者肃然起敬。

她还讲起有一年发生洪涝灾害,灾情较重。公路桥被洪水冲垮,下游的水库有可能发生垮塌之危险,为保障沿线民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事不待我。当时缺少技术骨干,于是刚休完产假的夏工在上级的召唤下又毅然决然地来到水毁工地支援,在艰苦的环境中顶风冒雨进行突击抢修。

夏工还特别说到1982年春夏之交的那场特大洪水,她说当时在位于宁海黄坛镇的那个村里一座双曲石拱桥出现坍塌危险,由于在抢修施工中出现了质量问题——发生拱桥扭曲,一时解决不了,上面又派她过去处理有关技术难题。因施工时间紧迫,若重新将危桥拆除重建势必会影响原定于6月底通行计划。夏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动脑筋、想办法,连续3天2晚亲临一线“坐阵”,有时遇上工地没有车辆就自己赶班车前往。

当年民工们手头上最好使用的施工工具就是铁槌,最好的施工材料也就是钢板等一些基本物材。为争取时间,当时夏工发现该桥的基础是好的,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导致拱桥扭曲变型,通过对拱桥进行技术加固处理,经过夏工等人的努力下最终危桥化险为夷。

这位在工作中经常上工地一线的女总工,一心为公,以致长年累月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如今还要时不时去医院针灸推拿,而且上了岁数视力也不好。就是这样子的一位可敬的老人还那样的乐观与豁达,实在是难能可贵呵。

编修交通志奉献一生情

年近八旬的吴是明同志,依旧操一口绍兴宁波话,别人戏称他为“绍兴师爷”,因为他不但工作热情高,而且多才多谋,活到老,干到老,一心一意地要为公路事业多作贡献。尽管吴是明退休十余年了,可前些日子还在为编纂本系统公路交通史倾注着心力。“老牛”式不辞辛劳的吴是明,同时也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学究, 生活中的他热爱学习也喜欢写作,平时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老吴”。

老吴从2006年10月起参与编史工作,他谦逊地说刚开始对编纂志书是个“全外行”,起初感到精神压力较大。为尽快适应工作,时年六十有七的老吴重新拾起书本,自习志书编修业务知识,用他的话说是“六十岁学‘跌打’”,编史跟平时写其他文章不同,得重头学起。他还说:“刚开始阶段很累,有时在骑自行车时或散步时也会突然想起志稿的某个章节该如何着手,总之像是换筋骨,等熬过了这一阵就好些了。”当然,他早先所写的志稿难免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为此老吴在有关专家指导下对初稿进行反复修改、打磨。他还乐呵呵地说:“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像孔夫子这样的老法师都要向弟子学习呢,更何况我这样子的一个小老头……”。

不可否认,方志学既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严谨性与科学性两者缺一不可,因此编写者的综合素质与文化素养就显得至关重要。毕业于上世纪50年代省交通学校的老吴说当下的自己知识老化,需充实更新,人可以不上学但不能不学习,故所以在涉及相关专业上的新知识他会想方设法将其弄懂,用他的话说“免得留下遗憾”嘛。当初老吴坚持自学及参加有关方面组织的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实地踏勘为撰写志稿作前期准备。然而,有些事做起来并非一帆风顺,比如当他怀着满腔热忱去查阅资料、数据时,也会遇到困惑他说不管怎么样,对于需入志的资料务必做到有据可依,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检验,所以就没必要去理会别人的说三道四。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其实也道出了许多编史老同志的心声与忘我工作热忱……

经过几年努力,老吴先后完成公路方面相关评审稿,经专家等评审得到一致肯定。

曾有人这样问老吴:“你每天起早摸黑在作啥,莫非在赚美金?”。也有人不屑地调侃说:“你只拿那么点钱竟然会去编史写志,家里有困难吧,若换了我,出10000元,再配辆车我也不干,何况……”,可老吴有着自己的朴实想法。他不无感慨地说出心里话:“我干此活并不是为了这一点点钱,因为我是公路系统的退休职工,单位有需要请我去,吃一点苦算不了啥,我想在有生之年为单位做点事。这对我这也是一种修身养性,做好了很有意义。”是呵,这一切无不体现与倾注着老吴他对工作的一生情感。

因长期做“案头”工作,身体出现不适,家人也劝他别为这么一点小钱而影响健康。不久前的一天早上,老吴准备去上班,突感头晕脚底软,家人不放心,拿出电子血压计测量,显示舒张压90毫米汞柱,收缩压竟上升到170毫米汞柱,家人赶紧将其送往甬市第一人民医院……平时看上去身体还行的老吴毕竟年事已高,经检查他除了患有高血压,还被诊断出患有轻微脑动脉硬化等症状。老吴在住院期间除配合治疗,也会在身体稍感好点时思考着工作上的事。

这一次笔者去医院探望,一进病房就瞧见身着病号服,戴着一副老花眼镜的老吴正半躺着身子坐在床上,手里捧着一本书在翻阅。走近一看原是资料书,令人感动呐。老吴却说待在医院这么多天又不能干点啥……。他一直惦记着修志工作,所以放心不下。

虽然老吴在编修工作程中,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曾也有打退堂鼓的想法,可还是坚持到最后。他比较形象地说从一开始接手任务到现在,经历着三个阶段。一是从起初的畏难情绪到慢慢适应的过程;二是从初步适应进入学习与思考阶段;三是从学习探索发展到自觉钻研的工作状态。

虽然编修交通志是一项临时工作任务,但诸如老吴等编修者大多是怀着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心态默默地,善始善终地去完成工作任务。

执着公路人,你好老吴!

如上几位当年在工作中雷厉风行,业务精湛,管理有方的交通人,开拓者,我从他们身上仿佛看到了公路交通人的不易与可敬,逐令我情不自禁想用一首小诗以表达对所有公路的人一份敬意。

可敬的公路人

大地之上的公路/有许多和这路相濡以沫的人/最可敬/他们身处艰苦的环境/他们接受过风雨洗礼/任劳任怨/布满风霜的双手璀璨/在崎岖与荆棘丛中/留下坚定的脚步/

用辛勤的汗水/灌溉这一方土地/用智慧的头脑/打造希望的景致/用平实而坚毅的语言/诉说甬城大地的福祉/通过开拓者与勤奋劳作/如热切的辐射/在延伸,在拓展……/

在拂晓,在晨曦/筑路人的身影映入曙光里/黝黑的脸庞附着奋发的容光/在每一个风雨吹拂浸染的季节里/有你的身影/

在每一个酷暑严寒里/风儿追随着筑路人/功勋的足迹/太阳的热情/将开拓者的衣衫湿润/在每一个困顿的黄昏/养护工在这一条条山道上/走着无数遍/

当有一天他们老了/不能再继续建设与守护出力/可依旧会依恋曾经的付出/或将这一路多彩的热望/传递给同是热爱着/公路建设的年轻一辈/

上一代的他们离开了/时间如水流逝/这一条路没有忘记/在一个特别的日子/聆听老公路/人对昔日的/倾诉与回忆/眼中的那一抹光明/让车辆畅通快捷/

行人风雨无阻/岁月更替/路在延伸/重拾难忘的回忆与激动的瞬间/这一刻洋溢的是对未来的/美好寄希/脚下的路越走越宽广/真善美一路传承

如上仅是笔者从某个侧面反映筑路人付出的艰辛与努力。时光荏苒,在历史的长河或仅是沧海一粟,当个人、家庭与国家的利益一致,梦想才能成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