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就是一条弯曲的河流,在岁月的长河里,人的生命显得多么的短暂与局促。
无论是一代枭雄还是民族败类,在广远或深沉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如云烟散去,物是人非。往事如昔或越千年人生之路远远比不上具有实质形式及功能的大地之路。当然,世界上本没有公路,有了匠心独运的设计与建筑,便有了各具特色与用途的道路。诚然,一条具有特殊意义的路,或见证了一座城市的某段历史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人与事。
突然间联想起有位知名诗人商震在《三余堂散记》中有一整段有关于“路”的感言,他说:“其实,路,就是路。只是历经了千年,便成了风景。成了风景,便有人来游览,便有我这等文人墨客神经兮兮地来发感慨。路,是不会理睬我这等人的感慨的。路听到的东西太多了,看到的东西也太多了。路把耳闻目睹的事都记录下来,却不会去传播。路珍藏着所有的风花雪月、刀光剑影。也许,那些不能言传、永久珍藏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同时,他又谈到:“路,一直都是被动的。……后来,路的用处多了,人们又强加给它了政治、军事、文化等命名。……路,总是一些人在修建,一些人在毁坏。一些人在路上走过,一些人在路上倒下。从路上走过的人,会铭记自己的脚步;在路上倒下的人,就永远铭刻在路上。大部分的路都比人的寿命长,所以,人们常常会记得这样或那样的路,而在路上走过或倒下的这样和那样的人,随着时间的磨蚀,就渐渐地模糊,以至落花流水了无踪影。”这位充满睿知与灵性的诗人还谈及“历史是无言的,人若刻意地搬动,就会有是非,就像路。站着的人,走躺着的路;躺着的路,承载着人类的所有悲欢。”
在此本人引用这些如是有关“路”的语录,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了较好地给自己所要表达的相关内容作一铺垫与陈述。想要说明一个观点就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实。
据1988年出版发行的《浙江公路史》记载:1927年(民国16年),浙江省政府和鄞县政府以借款、募捐、摊派等形式集资兴筑公路。1929年5月,鄞(县)奉(化)、江(口)入(山亭)公路建成,是为宁波境内的第一条公路。
鄞奉公路(今名鄞奉路),始建路段起自鄞县(鄞州境内今划归宁波海曙地界),经江口至奉化,及溪口入山亭,计长49.23公里。是年6月,蒋介石命令修筑,由浙江省道路运输局进行测量,但筑路经费无着。11月,蒋介石招集浙籍在沪绅商组织借款义举,集款50万元,作该路工程经费。
当年此条鄞奉公路系蒋介石回奉化县(今奉化市)溪口故里省亲必经之途,故迫不及待必需加紧予以建设完成。为此,当时的浙江省道路运输局组织两个测量队进行先前测量并选定两组方案及附图(两线)送由蒋亲自审定。时年担任过鄞奉路区工程处主任有两位人士,前任系孙发端,后为刘元瓒。当年鄞奉路全线筑有几座较大的桥梁,因工期急迫,桥梁多采用木结构,数年后引发桩柱及横梁部分白蚁蛀蚀,水下部分被咸水以及蛀蚀侵袭,导致结构件遭到不同程度之破坏。当时的公路管理部门逐在这一地区采用半永性过度至永久性结构,用以保证路桥之完好……。在此笔者仅以直白的文字来简单阐述一下该条路的前世今生,以飨读者。
话说那年那月那时的浙江省公路局为修建鄞奉公路(亦称溪口公路)专门设立一个修筑施工机构是必须的必,因为此项工程的具体工作实施都是要完全按照蒋介石本人提出的要求予以落实。毋庸讳言这是一条省亲路,也是一项“面子工程”。当然这项筑路工程也是复杂的,大到采用什么机械设备,小到使用何种牌子或用啥地方出产的木材、水泥、钢材、铆钉等等都是需要各路人马进行精确与周密的布置及安排。众所周知蒋介石当年还健在的老母亲以及蒋的其他亲人大都生活在奉化溪口故里。由于过往交通不便,路途遥远,故当时修筑此路的作用与意义非同小可。
话说蒋介石回老家溪口首先是乘坐军用专机飞抵宁波,为此当年在栎社还建有一个军用机场。毕竟蒋从南京回老家,到了宁波城后还需经一番周折才能到达溪口,若没有一条像样的可以通达汽车的公路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再说蒋介石的一些老部下也有相当部分是浙江人士也,因此朝野上下及社会各界对“委员长”当时发起修建这条公路的这一条“合理化建议”大都支持有加。
尽管这仅是一条从宁波城南门通向城外的“省亲路”,可是作为主要负责设计施工方的当时省公路局还是高度“重视”,不敢怠慢,甚至可以说是忙得不亦乐乎。特别是那些当权为官者更是将之当成“一号工程”来抓紧落实,当然了从中想通过此事献媚的有之,趁机得势的有之,想攀附权贵的人更有之。但不管怎么说,这造路筑桥之事毕竟不是小事一桩,故整个浙江省乃至宁波的一些头面人物以及当权者将之视为当时的“重点”项目,谁也不敢有丝毫之松懈。为修筑鄞奉公路,虽然上面要求的时间较为紧迫,但有关方面还是按原定计划推进相关前期工作,比如征迁土地、坟地迁移以及配套的工作分头落实,全力以赴。由于国民政府直接进行“上督下”,因此纵观整个工程之建设进度要比预先设想的顺利,当然说白了这一点咱浙江父老乡亲以及参建民工的功劳自然是不可没也。
昔时鄞奉路宁波(鄞县)至溪口间先筑通,全部工程则于1929年(民国18年)5月19日完成,并在宁波举行了通车典礼。由于该路是宁波境内的首条公路,当年盛况空前。该条公路修建完工后,客运业务良好。据相关史料记载“此路可与萧绍路媲美”。(当时的萧绍路系一条商贸要津,两地人员往来频繁,客货运业务发展势头较好)。再回到咱宁波的1930年(民国19年)9月,由商办鄞奉公司(是为今宁波公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前身)承办货运。毋容置喙,当年的该条鄞奉公路对于便利行旅、物品流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加上溪口是个风光秀美之地,处在四明山南麓,依山绕水,风水上好,贵为蒋氏家族的故里,因此成为冠盖云集之名镇。
新中国成立伊始,宁波市人民政府着手修复鄞奉公路。这条作为宁波至临海公路(亦称甬临线)之鄞州段称鄞奉公路,原自永宁桥起,后从东门口经奉化江口、溪口至入山亭,全长49公里。昔日是为碎石路面,宽5.5米,厚15至20厘米。1952年浙江省交通公司奉令接收宁波公私合营鄞奉公司。1954年后,甬临线分段建造从江口陆续延伸至宁海临海等,全长149公里,县境内自永宁桥至前王,原为19公里。1984年,段塘划归宁波市,故境内减至15.9公里。1975年至1976年,改建为沥青路面。1986年至翌年,因行车密度增加,拓建为水泥路面。建有永久桥梁16座。1987年10月至1990年12月,为栎社机场配套需要,又拓宽段塘至栎社段。
属于鄞州区境内路段的起自于海曙区段塘镇雄镇桥终于洞桥镇鱼头山村,该路段1994年12月12日被公路管理部门列入文明样板GBM工程。沿线经过的乡镇及行政村包括:石碶街道塘西村、石碶村、雅渡村、栎社村、车何渡村(含原车何村、北渡村)、横涨村(含原横涨村、朱韩村、谢家堍村);洞桥镇树桥村(含原树桥村、宝丰村)、张家垫村、前王村、鱼山头村(含原鱼山村、双桂村)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暖我国大江南北,作为东南沿海国防前哨的宁波,由此翻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篇章,宁波交通事业也因此进入了一个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条当年的鄞奉路也经过了一次次改造拓宽而焕然一新,昔日的鄞奉路像一位上了一定年纪的老者、长者默默地见证了这一路穿行而过的岁月与随着时光而远去的人或事。
近年来,宁波交通的辉煌成就,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人们:交通,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宁波,改变着宁波的角角落落,改变着外界对其的看法,但不变的或是一种谓之本真的东西吧。
岁月如白驹过隙,时光稍纵即逝,诸如鄞奉路那样的,昔时一条看上去再平常不过的道路,还有一个早已随着时代的洪流而被人们淡忘的那个过去年代的栎社(军用)机场如今也只能够从记载那一段历史缩影的史志里找寻到一点点的片言只语了。诚然,时光是记忆的橡皮擦,有的东西早已时过境迁,有的或不再深扎于人的记忆里,就让那曾经的往事随风而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