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牛虎雄的头像

牛虎雄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7/21
分享

兰州拉面

1983年,我从新疆到兰州上大学,结识了兰州的小吃——牛肉面。

学校对面那家飞天牛肉面馆从早到晚人头攒动,生意格外的好。一进饭馆,迎面是一幅很大的字画: “主雅客来勤”几个大字墨色浓淡相宜,如同店里的牛肉面一样悦人。一个牛肉面馆的宣传语,让我记了一辈子。

一个巨大的瓷碗,盛着香气飘溢的清汤,清汤上漂着几片翠绿的蒜苗,薄薄的牛肉片簇拥着翠绿,点几滴香醋,加一勺油泼辣子面,大海碗里红黄绿色泽艳丽,让人垂涎欲滴。用筷子在清汤里挑一挑,捞上来的是一簇簇绵长的面条,吃在嘴里滑溜细腻,满口生津。两毛八分,二两粮票,物美价廉,人见人爱。

每隔几天,我们几个好友就会揣上节约下来的零花钱,拿上饭盒去面馆享受一顿。那种美滋滋的感觉如今就是吃着名贵的鲍鱼、燕窝也无法咂摸到。

大学四年,走遍了金城兰州的大街小巷,尝遍了各家的牛肉面。如同品茶一样,我们品味着看似简单却又滋味万千的牛肉面。最终感觉味道最最香美的是东岗路兰州医学院附近惠丰面馆的牛肉面。品味着牛肉面,我们品味着兰州的饮食文化,品味着西北高原的风土人情,也品味着青春的味道。

三十多年过去了,兰州城市面貌已经沧桑巨变。不知道那家小店是否依旧香气弥漫?

结束四年的学习生活告别了兰州,也告别了正宗的兰州牛肉面。虽然在别的地方也可以吃到牛肉面,但是断然没有兰州牛肉面的那种滋味和感觉。难道真的是“橘生淮北则为枳”?

遗憾之中,我渐渐地冷落了脱离原汁原味的牛肉面了。

一年初冬,我随同新疆干部学习班到珠江三角洲参观考察。因为担心南方没有可口的饭菜,班里的十来个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学员等带足了干馕和榨菜。

参观考察中间,大家吃了几天的干馕和榨菜,口中索然寡味,不禁怀念起遥远的家乡。

令我们心中万分感动的是无论在广州、佛山还是在珠海、东莞,珠江三角洲的每一座城市主要大街上都有一两家挂着绿色招牌的兰州拉面馆。

我们看到楼群里的面馆如同看到了救星,飞快地跑了进去。

面馆里满墙是各类菜品的宣传画,显得十分正规。除了牛肉面,面馆还有西北风味的炒菜、手抓肉、大盘鸡,种类还是很丰富的。

风卷残云般吃完饭,抬起头打量着饭馆的主人,发现他们说的不是甘肃方言。我们不禁好奇地询问,才知道原来他们是青海人。

走过的几个城市但凡挂着兰州拉面招牌的饭馆里,经营者几乎都不是甘肃人,而是来自青海化隆县、循化县的回族和撒拉族。他们告诉我们,是县里统一组织他们出来开拉面馆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拉面馆的招牌和菜品图片也是县里统一制定的。县里还要求他们文明待客、讲究卫生、质量第一。

兰州的驰名小吃牛肉面却由青海人在大江南北推广销售。这真是一个传奇!

兰州牛肉面由青海人推向全国,体现了青海人精明的经营意识,也展现了青海人走向外面世界的胆略和魄力,更体现了当地政府带领大山里农民勤劳致富的真情。

虽然他们的牛肉面无法与地道的兰州牛肉面媲美,但是,至少兰州人应该为在全国各地开兰州拉面馆的青海化隆、循化的回族、撒拉族人树立一座高大的功德碑!因为他们为旅途中的西北人和天南海北的吃家提供了独特的牛肉面,同时也为兰州的牛肉面走向全国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谁敢说将来的亿万富豪不会出现在这些在他乡异域开办兰州拉面馆的青海化隆和循化的回族、撒拉族人中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