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元宵年味浓
倪俊
闹元宵,承载的不仅仅是年味,更是一种美好的回忆,这几天,城里难得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这在江南小城是不多见的,这罕见的六角冰晶,带去了疫情的烦恼,也带来了新年的团圆与喜庆,又一年的元宵节即将到了,我乘兴踏着吱吱作响的雪路,在虞山步道上走了许久许久,呼吸着清新冰凉的空气,东转悠西转悠,沿着老街古巷走走停停,寻找童年的记忆,转角便望见有几家门口正吊挂着喜庆的红色灯笼,住宅大门上张贴着写有‘福’吉祥字样红纸片和新春联,耳畔不时传来左邻右舍的欢声笑语,临街的厨房灶间或隐或现地飘出几丝爆鱼走油肉的香味,被俘获的味蕾和思绪一下把我拉回到小时候过元宵节的快乐时光。
记得唐朝诗人崔液曾作《上元夜六首》,“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这些热闹的景象呈现出来的便是古人过元宵节的盛况,元宵节正好是农历正月十五日,古称为上元节,上元之夜即谓“元宵”,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小时候听长辈说,天上的神仙,这时会下凡拜访人间,天神下凡,给人们带来幸福,会满足人们对新年的新希望,一定有好兆头。小的时候一定要过,因为可以闹着玩;长大后陪孩子们过,是为了过把瘾,很多在外地工作的人元宵节前就要赶回去,更是为了团圆,以前元宵节前对于小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一是可以吃到好吃的汤圆,二是可以点着提着灯笼走马观花,三是玩各种火。
我至今还记得在乡下过元宵节的情形,那天早上,雄鸡晓啼,天色刚朦朦亮,我便被大人从被窝里哄了出来,忙不迟迭地穿上新衣新裤,跟着外婆一起打下手干活,做啥呢?贴窗花,贴福字,贴门神、贴春联。作为小跟班,我一边提着浆糊筒,一边拿着刷子,先贴的是窗花剪纸,这是前几天我和外婆一起,精心用红纸制作的,两个圆圆的福字,是花了我们很多功夫细心剪制而成的,这镂空红色的福字,我高兴地把它摊平在台子上,用一层薄薄的浆糊抹好字的背面,小心翼翼反贴在玻璃窗户里面,贴的时候,我和外婆两人密切配合,一个在里面贴,一个在外面看,时不时地校正方位,等到外面的外婆说正了,我便轻轻地把剪纸按压在玻璃上,为保险起见,我还一溜烟跑到外面看看贴得是否居中、周正,这贴的福字剪纸要等晚上灯亮起来才见效果,那时整个房间亮亮的灯光透过这红色的剪纸投射到屋外三四米外远的地方,好象房屋周边一切都涂上了元宵节喜庆的红颜色,煞是好看。
贴的春联也是外婆自己书写的,她把毛笔用墨汁饱蘸了,在事先栽好的红纸条幅上写上祝福的吉语,左右对称,那时我也看不懂,反正只觉得字是龙飞凤舞,黑色的线条游走在红色的纸上,红黑搭配,挺美的,一句话好看。特别是农历虎年的时候,外婆会在写的福字上面特别画上个一个小老虎,两只虎眼盯着你,两只虎脚朝着你,虎口大开,仿佛要吃了你,虎头上还顶着个王字,真得是虎虎生威,贴在大门上也是非常气派。
院子外面的大门上,有几年外婆还要贴上门神,是木刻彩印“门神”像,这个不知从哪里倒腾出来的,也不见店里买,听外婆说印的是秦叔宝和尉迟恭尊神像,贴在左右两扇大门上,可以驱瘟逐疫。
做完了这些杂活事后,我便可以自由活动,干干自己的正事,去小学校猜灯谜,一溜烟功夫跑到了小学校,在大教室里,已经有几个小伙伴在猜灯谜,上百条的黄色的灯谜条挂在红红的细绳上,小朋友们一个一个大声读着,思考着,突然有个小朋友撕下来一条灯谜条,拿到老师那儿,老师翻开笔记本,对了对答案,如果她的眼镜背后是笑意露出了,那么她会变着法儿,从红袋子里拿出一支笔或一块新橡皮给小朋友作为奖励,猜对灯谜的开心得又蹦又跳,半天下来,灯谜条越来越少了,我大慨只猜中了二三条灯谜,都是比较简单的,有几个灯谜现在还记得:谜面:最高的巨人—谜底:顶天立地,谜面:最贵的话--谜底:一语千金,字谜:差一点六斤,谜底 :兵,我呢觉得很难,现在只记得上面几条灯谜。猜完灯谜,我们就开始玩,这时我会和几个小伙伴把一条红鞭爆仗拆散成一个个小的爆仗,每人十个小爆仗,我们借来大人的火柴,点着一根柴棒,然后一个接着一个间隔着点着引线,然后用尽吃奶的力气把小爆仗甩出去,或向上甩,或向远处甩,或向河边甩,或向竹园里甩,伴随着一阵阵清脆的鞭炮声,便是银铃般的笑声,和鸡鸭惊恐的尖叫声、乱窜声,快乐的时光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这时我便早早收心回家来到灶间,看着外婆将冬青、柏枝扎在一起,用红纸封好,插在米囤里或灶头上、门窗下,外婆说这样“松柏常青”,一家人可以讨个长命百岁、万年长青的好口吉。还有个特别的仪式:插撑门葱,只见大人把大葱连根去泥后,用两红纸条上下封住,支撑在门角里,窗门角里,美其名为“撑门葱”,也是讨个吉利,因为晚饭要吃汤团圆子和馄饨,外婆说这也是取个“团圆”、“兜财”的吉利。做汤团圆子,先要磨好米粉,用糯米浸好水,用汤勺把米放在石磨里慢慢磨成,圆糯米颜色粉白、黏性强。在外婆和大人们的一推一拉中,米粒变成了白白的米粉,然后将豆沙、肉馅做成馅料,将糯米粉先用热水或冷水,和成粉团,然后把各种馅包进去,搓成圆圆的,再蘸上水,放在生糯米粉中摇来摇去,滚成球。水烧开放入汤圆,大火煮熟后,汤圆会在滚水里漂浮起来,上下翻动,熟了的汤圆配上自酿的米酒,甜甜的、又酒香味十足,真是绝配,汤圆吃口细腻滑爽,馅内露子丰满,甜馅中又加入桂花,鲜香扑鼻。吃过元宵汤圆后。还要吃馄饨,这时吃的是小馄饨,其皮子大人用白面粉手工打制,擀的面皮非常薄,几乎达透明程度、馅心以荠菜猪肉为主,烧开水,用清汤、猪油、酱油熬制成汤头,猪油搅拌而成的汤头,雪白油亮,再加上碧绿的葱花和金黄的蛋丝,让人看后垂涎三尺,食欲大开,我必须吃了二碗,才觉得饱,这吃汤圆和馄饨真是一种享受,那份香、甜、鲜不仅仅是属于味蕾的,也是赚足了眼球,更是贯穿整个制作过程,吃完后大人们还要炒发禄,那是将浸胖的发芽豆、花生放在沙子里爆炒发出“毕叭毕叭”响声,故名“炒发禄”,也是为了讨个口彩,此日又是所谓灶神老爷回到人间的日子,家里要焚香点烛,陈设供品斋灶老爷,外婆将已备置的纸马、香炉、百叶、豆腐干、水果、蔬菜等分盆装好放在灶头上,供奉灶老爷,点上香烛,迎接“灶神”来临,外婆叫唤着灶家老爷来啊来啊,在灯火明暗间,迎灶神结束。
吃的戏份结束后,迎来了火与声交响乐出场表演了,大人拿出八个大爆仗,二串红鞭爆仗燃放爆竹。大人吸了口烟,用有星火的烟头点着引线,张开手,我们赶紧捂着耳朵,此时随着轰天的巨响,大爆仗蹿上了高天,又是一声爆炸,红纸、黄纸象天女散花般,从天上纷纷飘落下来,一个接着一个燃放爆竹,把我的胸膛震得扑扑通通,惊得麻辣辣的,此时此刻,远远近近,只见火光四起,爆竹声震天。我们被包围在这个光与火,声与乐的氛围里,变得格外亢奋。
华灯初上,各家各户的灯都点亮了起来,鞭炮声声,爆竹隆隆之后,有种田家的小孩还要和大人一起把稻草扎在竹竿上,点上火把在田野里,来去奔跑玩耍。一边挥动火把,一边驱赶虫害,希望来年减轻虫害,口中还要唱着:“点田财,点田财,点到我家来,我家稻箩像高山”,祈求自己家种的农田大丰收。
元宵节的重头戏粉墨登场,赏花灯,孩子们拿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到打谷场,大的水泥地上汇合,孩子们拿着大人做成的灯笼:有的是带轮子的兔子灯,有的是挂在细竿上的鱼儿灯,有的是从贝壳里走出来的绿衣美女灯,有的是活灵活现的蝴蝶灯或蚱蜢灯,还有的是一种吓人的动物灯,看上去有点像老虎,还有“走马灯”,它的灯笼的马脚会动和会弯曲伸直。我的灯笼也是大人帮着我制作的,花了三天时间,元宵前几天我会根据大人的指示耐心到老匠人家里问好,求请老竹匠师傅帮忙做灯笼壳,老师傅便拿出砍刀劈竹削篾条,用竹编成兔子灯笼壳,并制作了四个小木轮子,把竹灯笼壳安装上木轮子可以牵着回家了,然后大人把面粉煮糊了,作为胶水用,白色纸栽剪成胖胖的小兔外形沿着灯笼龙骨架糊上去,兔耳朵和眼睛部份用特别的粉色纸糊上,然后用红笔点亮成红色的眼睛,并在灯笼中间部分安上底座装上二支短蜡烛,上面开口,灯笼外面还要粘贴兔子的图案,最终活灵活现的兔子灯笼大功告成了,虽然过程大费周章,但我的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终于拥有第一只兔子灯笼,我牵着它到处炫耀, 正月十五的灯笼里的灯盏,很有一点儿神的味道,一旦点燃,则需真心守护,不得轻慢,我慢慢牵着灯走路,火苗摇摇恍忽,我小心翼翼,生怕灯光有个闪失,在这花灯笼的游行中,我就默默地牵着那兔灯笼,看着二盏灯苗在静静地赶它的路,和天上的月光,远处的爆仗闪光融和成一点点美丽的灯线,在乡村小路上蜿蜒到远方。
外婆这时要讲古了,说这元宵玩花灯是大有来头,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派天将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凡间的人们。于是一位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叫每家每天户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玩花灯、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不会派天兵来捣乱了,于是就有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闹花灯的喜庆活动。传说归传说,元宵节这个美好的节日确实带给我很多儿时的快乐和美好的回忆。
立在雪地的我看着夜幕中星星点点灯笼在风中摇曳,突然心又回到了现实中,心如平湖,神如止水,沉浸在一种无言的幸福中、喜悦中、感动中。渐渐地,觉得自己像一朵花一样轻轻地绽开了。
元宵节吃汤圆,点灯笼,玩社火,制造快乐,看到快乐,拥有快乐,往小的地方说,这是平凡的人间烟火味,往大了讲这也是独有的祖辈传下来的博大的中国文化。让我把这美好的节日口耳相传,一直留传下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