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O年秋天,县城的高中开学了,老爸在昆明没回来,我在家里准备好上学的行李,有草席、面盆、热水瓶、搪瓷缸、碗筷、换洗衣服和土肥皂一大堆,整理好书包,里面放了新华字典、书籍、课本、钢笔,满满两大包东西,向邻居家借了几根背包带子,零零总总捆成两包,用奶奶摘棉花的布袋装好,背在肩上,和在灶间烧火的奶奶道了别,说到县里高中去上学,寒假才回来,一个人慢慢走向乡里的车站。因父亲在云南支边,正在军工企业任职,当时南疆有战事赶不回来,我只能一个人去学校报到,到了公交站,乘车的人很多,车挟着飞扬的土尘一路驶过来,刚停下人们都往上挤,我拎着大包、小包,挤不上去,突然一双温暖的大手推了我一下,“小倪我送你到省中”,原来我的初中班主任老师特地来送我,陪我到县高中报到。那一刻,我只觉得鼻子酸酸的,泪水在眼里打转,浑身上下有一股温暖的力量,小身板顿时有了大力气。
近四十公里的土石路,汽车停了十八个站头,晃荡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县里的总站,老师一下子把我的行李都拿过去,背在身上,他左手抓着网兜包着的热水瓶、面盆等,右手拿住草席、枕头,肩上挂着书籍衣服,像极了行军中的炊事班长,只让我背着书包,跟着他走。大概半小时,我们才走到省中的宿舍,他和宿管老师已打好招呼,帮我在八人宿舍的高低床的下铺铺好席子,挂好蚊帐,摆放好枕头和洗漱用具,又关照宿管老师,小倪父亲在为南疆做边防工程,可能今年回不来,在学校里多照顾我,安排妥当后,他才赶回去乘车,当那高大又挺拔的身影消失在北门大街的夜色中,我才想起七毛五分的车票钱还是老师给我垫的,我追上去拿钱给老师,他摆摆手说,你家顶梁柱在云南戍边,车费算我送给你的吧,要好好学习啊。我站在校门口,望着他远去的身影,像钉子一样立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
这一幕感人的场景留在我的脑海里,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依然清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样。高中时只要寒暑假回家,我一定会到老师的住处看望他,他关心我的生活,更费心我的学习,帮我借书,提供给我高考参考资料,老师和我真的情同父子,后来学校撤拼,他也调动到外地工作,从此天各一方。
老师的诤诤教诲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点点滴滴不能忘怀,他说过的做好事、帮助他人也成了我的人生准则,能帮助他人的尽量做到,后来我从事经济管理工作,考上了一级注册官,也一心想着为老百姓多做些好事, 在市行政审批中心工作的时候,遵循服务百分百的理念,除完成正常工作外,业余时间给企业起草个公司章程范本、股权转让协议、股东会决议,对上市公司进行辅导等等,我都尽力而为,一直义务做好相关事务,使企业办事人员忐忑而来,满意而归。把方便送给他人,把烦恼留给自己,记得有位癌症晚期病人,临终前想把企业财产全部转给她的女儿,她已不能下床走路,女儿又在国外,我听说后自己驾车来到她的病床前,为她做好了股权转让手续和企业变更材料,并对她承诺一定帮她办好手续,还她的临终心愿。汶川大地震时,我发动全家第一时间为灾区捐款,有个来自灾区的孩子考入我单位,到我处实习,我主动开小灶教她全部业务,让她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在乡镇工作期间,我和一名孤儿结对帮困,一直为她提供生活费和书本费,在节假日去看望她,一直到到她高中毕业。乡下的一个小男孩,因故失去了亲人,非常自卑,大门不出,把自己锁在家里,我得知这个事情后,特地到他家,买了米、面、油、肉、菜送去,每个月带他出来吃饭、散心,给他买书籍、衣服、鞋袜,自己掏钱为他提供伙食费,使他有了重新生活的勇气和力量,他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学习也有进步……
我做这些好事时,常常浮现出老师的慈祥笑容,我想如果老师在的时候也一定会支持我这样做,有时我会到老省中的大雪松下一坐就是半个小时,回忆当年的情景,可惜物是人非,已找不到当年的宿舍和教室了,留下的只是淡淡的忧伤和甜蜜的回忆;有时我也到会到车站看公交车来来去去,也找不到当年老师的影子,留下的是对老师的无尽思念。
我的初中班主任,您已不记得扛着大包小包,送我去县城学校报到的那件事了,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已定格在生命历程中的最温暖的一瞬间,成为我记忆最深刻一部分,老师的风范,老师的道德,象一座丰碑矗立在我人生的路程之上,指引我以他为榜样,把大爱洒向人间,把温暖传递给更多的子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