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心甲的力量
古装戏里的武将只要出场,他的胸前总有一个碗状的东西,内行人知道,那是所谓的护心甲。是的,冷兵器时代为了防止敌人的明枪暗箭,穿上护心甲的确给自己的生命多一层保障。
这是一种看得见的护心甲,它只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其实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它对某些特定人群的保护往往随时随地、甚至是终身相随,并且功效大大胜过前者。
东周列国志里记载有这么一个故事:晋楚城濮之战前晋文公先是攻打了卫国,卫成公郑为了躲避战争灾祸,在大臣宁俞、元咺的建议下暂时把国家交给弟弟叔武管理,自己则躲到陈国去了。元咺为了表示对卫成公的忠心,让自己的儿子元角跟随成公一起出奔。叔武是真心替哥哥挡枪子的,在卫成公出奔期间代替哥哥参与了晋文公主持下的一系列外交活动,包括践土会盟。说实在话,每一次活动叔武的命运都是掌握在别人的手上,都可能是早上可去晚上无归的结果,但他就是硬挺着走过来了。元咺也跟随叔武忠实履行自己的使命。当晋文公准备让叔武当卫国的正式君主的时候他却婉言谢绝,再三请求还位给哥哥。元咺也力主还位于成公。但是他哥哥却不是这么仗义的人,在奸臣颛犬的挑拨下,他先是杀害了元咺的儿子元角。可怜元咺知道这个消息后仍然不改初心,说:“杀子私怨,守国大事。咺虽不肖,不敢以私怨而废大事”,并且还亲自起草国书呈交晋文公要求恢复卫成公的君位。但卫成公郑依然疑心重重,放任奸臣颛犬杀了正在沐发出迎的弟弟叔武,致使元咺对成公彻底心灰意冷,跑到晋文公和周襄王面前告御状去了。
这副看不见的护心甲此时便发挥了它的作用。最先是周大臣子虎说:“君臣不便对理,可以代之。”于是卫成公便不必与元咺直接对簿公堂,而是让与他一起出亡的臣子鍼庄子代理,这在诉讼地位上已经出现不平等现象。
诉讼过程中元咺口如悬河,将卫侯自出奔襄牛起首,如何嘱咐太叔守国,以后如何先杀元角,次杀太叔,备细铺叙出来。鍼庄子自然以成公误听歂犬谗言搪塞。元咺又问:“卫君若无猜忌太叔之意,歂犬之谮,何由而入?咺遣儿子角,往从吾君,正是自明心迹。本是一团美意,乃无辜被杀。杀角尤且可恕,杀太叔真真是无君人之本了。”
此时成公手下主管刑狱的官员士荣又与元咺力争,当然也只有理屈词穷的结果。
晋文公一直在座,对子虎说:“观士荣、元咺往复数端,种种皆是元咺的理长。卫郑乃天子之臣,不敢擅决,可先将卫臣行刑。”喝教左右:“凡相从卫君者,尽加诛戮。”
后来在子虎的坚持下只杀了士荣一人,鍼庄子虽然保全了性命却被剁掉双脚。
此刻,那副看不见的护心甲的突出作用被展示得淋漓尽致。明明卫郑是主犯,他不参加诉讼也就罢了,为什么在承担后果时却把他撇到一边,让无辜的大臣替他偿命?他不就是一个地方诸侯的头头吗?跟现在的行政区划比起来,他管辖的也就是一个地级市大小的范围,为什么他能免死?哦,想起来了,他有一个名分——君主,在臣子的面前这个名分就是他最大的护心甲,哪怕他手下的臣子也曾是当地呼风唤雨的人物。
如果不和君主对理,大臣的身份也能起到护心甲的作用。你不见戏台上将要鞭打或斩首某个朝廷命官时必须先要摘下他的乌纱帽,脱去他的蟒袍玉带吗?那顶纱帽就是他的护心甲,最起码在行刑前会给他几分钟的延缓时间,或许下一秒就会听到太监的尖叫声:“皇上有旨——,刀下留人——”。尤其是在定案前那副护心甲能帮他抵挡很长一阵子不被忒弥斯的箭镞刺破胸膛,很多时候那些箭镞见了它直接就会拐弯奔向别的柔弱的身躯上去了,他就此安然无恙也属正常。
官员若和老百姓对理起来他的护心甲就更坚不可摧。听老人传说,古代民若告官,民要先赤裸身体在钉板上滚一圈,然后才有资格;网上则说要“先坐笞五十,虽胜亦判徙二千里”:看来老百姓只能凭血肉之躯为自己争得一些权利了。两相对照,官员就凭他的身份不单能护心,而且周身都好像包裹上一层厚厚的、闪闪发光的碳钢板。
非常庆幸,这样的护心甲现在已经不见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