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牛子瑞的头像

牛子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07
分享

我在北京的这些日子

一、初来乍到

我是2012年来的北京,依稀记得当大巴车驶出校园的那刻,一路上我带着满满的憧憬与幻想,北京应该是什么模样?会像电视剧上的高楼大厦那样吗?完全没有想到已经在这里呆了十二年,这十多年来有酸甜、有苦辣、有迷茫、有锐变、也有小小的成长与进步,我也很感谢这座城市,让我在这里能够生活与学习,也让我在这里遇到了我生命中的另一半,也结识到许多有思想肯向上的奋斗青年。

2012年刚到北京是在大兴亦庄开发区,属于北京南五环至六环之间,属实有点偏僻。每逢休息想去趟市里都要乘坐几站公交车才能到地铁站,若要是步行前往那儿大概至少也得35-40分钟左右,可是我大多数都会选择乘坐公交。我刚到北京住的地方是一个公寓,名字叫“青年公寓”,我觉得这个公寓的名字还挺好听,瞬间脑海联想浮翩到有个电视剧叫“爱情公寓”。前不久我和媳妇儿还来过这里一趟,几年间这里的环境变化格外大,有轨电车、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送外卖机,看到这里熟悉的楼宇、熟悉的商铺再次勾起了往日在这里生活的点滴。

青年公寓的宿舍是单位统一给安排的,六人一间房是学校上下铺的那种,屋内有电视、有卫生间,整体环境还不错。这家单位是京东方旗下的一家子公司京东方茶谷,客户主要是京东方内部体系的,比如京东方光电、京东方专显等等,做的产品叫背光源,是显示屏幕后面的一种发光体,因为我们用的液晶显示器它本身并不发光,而是通过这种发光体反射出光,从而达到细腻、清晰地显示效果。

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我们早期电视机里面的显像管原理,只是通过这种技术外加其他技术的进步,才使我们当前的电视机看起来又薄又轻、显示效果更佳,技术的进步随之带来产品的革新,我们当前在世面上看到的电视机越来越便宜,甚至不到1千元就能购置一台32寸的全新电视,你要知道我们父母辈那个年代结婚时买一台全新的电视要花上至少五六千,我记得我家那台黄河电视是我父母结婚时购置的,才21寸就花了两千七,在当时之所以那么贵,是因为当时许多关键零部件均来自国外进口。当我们国内电子产品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价格确实压下来不少,也应了雷军的那句话“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可是我思来想去一个5英寸的手机要比32寸的电视贵出好几千,还是有些滑稽的。

我实习的时候做的产品就是32寸背光源,这种尺寸的产品显而易见对应的终端产品就是电视机,若你家要是有购买该尺寸的电视机,也许背后的发光体就经过我的手。在流水线的那段日子每天穿着无尘服、带着口罩、穿着无尘鞋、带着手套,行走在一望无际的无尘车间,人与人只能通过眼睛与声音进行辩别,对于辨认领导的方法是最好区分的,一般线长、班长、包括办公室的管理人员进入产线时都会身着蓝色无尘服,客户和老总级别若进入产线一般会身着绿色无尘服,而我只是一名普通员工仅能身着不起眼的白色无尘服。

二、在车间的时光

那段日子欢乐中而裹挟着疲劳,每天总感觉时间过的飞快,不觉间该下班了,不知不觉睡醒后又该上班了。我在流水线负责的工段是组装员,接到由半成品工段组装好的底反射片、灯条、导光板,我负责往导光板上面铺上膜材、卡上框架放置流水线即可。QC成员会对组装好的背光源进行点亮检查,检查合格就可以直接入库,检查不合格需要组装员进行维修,背光源画面要求特别高,画面不能有一点异物、划痕等,这些不良都会影响屏幕显示效果。每天工作时长将近12个小时,夜班是晚上7点到早上7点,白班是早上7点到晚上7点,中间会留出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不得不说食堂的饭菜还算可以,每天五个菜包含两个荤菜、三个素菜,有米粥、有鸡蛋汤,食堂还有一个风味窗口,每天排队人会多一些,风味窗口每天种类都不同,有拉面、米线、包子、卤煮等等。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着,而我的工作与生活也这样一天天重复着。过了将近两个多月、快三个月的时候,线长突然开会和我们说这条流水线将要拆掉,当时我也不清楚为什么要拆掉,可能是客户约定的产量已达标,不需要再生产了?流水线拆掉意味着我们这条线二十多个人将分配到其他流水线打杂或在车间内打扫卫生,而我就是在车间打扫卫生的那个,每天一上班穿上无尘服进入车间后,拎上小塑料桶,桶里装的是水和无尘布,从工作台到地面逐一的清洁打扫,擦的那些地板砖都发亮,灯光打在上面都能反射出耀眼的光,累了就假装“干活儿”和同事唠会嗑,说说笑笑一天就过去了,相对之前干组装员的工作肯定轻松许多,但是车间也不那么脏,每个班次都有阿姨拖地打扫,与其说是让我们清洁车间,不如说是让我们在这儿混工时。

班长与线长都看在眼里,天天这样打扫也挺浪费资源的,说让我们休息几天,那时我们可巴不得赶快休息呢,来北京这么长时间还没有逛过呢,第二天约了几个同学去了天安门、逛了圆明园,像是刘姥姥逛大观园我对一切景象充满了好奇与惊讶,这些在书本上看到过的画面,直接映入眼帘总是有一种不可思议,掏出手机拍个不停,那时的手机像素还不是特别好,但是保存下来的照片很有纪念意义。休息了几天过后又通知我们继续上班,依旧是打扫车间卫生,之前我们同一条线上其他同事已经分到其他线上开始干活儿了,而我像是一个无业游民每天在整个车间瞎逛。

就在这个时候公司研发部正在开发一款110寸大电视的项目,需要两个人来协助研发工程师一起组装110寸背光源,光这个大背板至少需要四个人一起搭伙抬,虽然这个背光源尺寸大了一些,但是它的结构设计还是和32寸很相似的,我记得当时我们六七个人花了将近一天时间才把这个大家伙组装完成。干活过程中闲聊时鹏哥说我们研发部在招实验员要不要过来干?我心里当时犯嘀咕了一下,我心里在想天天在车间晃来晃去打扫卫生也挺好的,这个时候都已经十二月份了,马上临近过年就可以回家过年了。不过最后我还是硬着头皮说了一句:“可以去试一试”,因为我心里非常清楚,这个110寸产品不是每天都要组装,不然今天帮着干完了,明天还的继续在车间晃。

然后就让我们两个回去等消息,过了几天研发部种科长简单面试了一下我们,说让我们先等等,因为这个部门转岗需要进行流程审批。过了没几天通知我和袁鹏宇到研发部上班,我记得当时我们两个人共用一台办公电脑挤在一个小小的工位中,尽管是那样我心里也是既兴奋又激动的。那时刚入职公司,还在车间产线的时候,每当透过走廊的玻璃窗看着他们一个个对着电脑办公的模样,那是多么的惬意,我是多么的向往。当我在研发部工作了一周之后,感知到曾经向往的工作环境突然不是那么的喜欢,部门的同事也都挺好的,毕竟都是接触过高等教育,人的谈吐与涵养都很高。只是我自己觉得坐在这里与大家格格不入,我和鹏宇坐到这里面对着电脑不知所措、甚至无从下手。

比起在这儿里坐着我更倾向于进入产线协助工程师做实验、组装客户样品,这时进入车间就与之前有所不同了,我的无尘服颜色已经换成了同办公室人员一致的蓝色衣服,而夹带着一种威风与高高在上的自我认知感,就连曾经开会训斥过我们的线长、班长都会对你礼让三分,不可胡来。当你发展的越快、成长的越快的时候,更应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嘚瑟、不要飘飘然,在《易经》中提到泰之后就是否,所谓的否就是你要为嘚瑟之后的后果而买单。不过一般当你身着蓝色无尘服、手拿传票进入车间后各个部门的班长都会尽力协助你来完成实验,因为传票上都有他们对应部门领导的签字许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沟通协调的,我客客气气与你沟通、你这边认认真真履行实验环节、我将实验结果交付于研发工程师,这种其乐融融的画面何乐而不为呢?

周鹏,鹏哥他算是我进入研发部的引荐人,也是110寸背光源项目的负责人、但他不是我们部门领导。鹏哥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儿,高鼻梁、戴眼镜,操持着一口标准地北京腔、说话时偶尔推动一下他那黑色眼框,我印象中他是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的,我一直觉得他情商很高、脾气性格也不错,是那种很容易与团队成员与客户打成一片的人。我和鹏宇的工位和他是背对背,若在办公室坐着没啥事儿,他给我们推荐了一个网站,让我们学习CAD、Proe、Creo这些2D和3D绘图软件。渐渐地学会了看图纸、可以运用CAD画一些简单的图案,那时每当我学到一个知识点我是无比的开心,会对着电脑不断的练习、甚至都能熟背每一个功能的快捷按键。

三、在研发部的成长

过了一段时间下来,做实验的环节与流程都已经熟悉了,这个时候也该购买过年回家的车票,2013年的春节算是我第一次独自一个人坐火车,由于之前来北京的时候是坐着大巴车过来的,在车站遇到不知该如何走的时候也很焦急,会东张西望的找指示牌,也会不好意思的张口去询问工作人员。回到家之后我跟我爸、我妈分享了在北京的这段工作经历与日常生活,他们瞬间觉得我长大了,他们的内心是既开心、又自豪,可是往往开心中掺杂着些许不悦,这种不悦一直持续了十多年也无法解开,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留在身边,尽管每天吵着、嚷着,多少不会觉得屋子空空荡荡。

不过春节过完,我还是毅然抉择的踏上开往北京的火车,那时候为了省钱坐着最便宜的绿皮火车,车厢里人满为患,车厢连接处、水池旁、厕所旁、车厢过道旁全部挤满了务工者,这个画面特别像最近那部《南来北往》电视剧中的场景,时而隔壁车厢传来叫卖声:“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来这位,把腿收一下啊。”车厢里属实热闹非凡,这就是一年一度的春运大迁徙。

这次回到北京后,工作各个环节开展起来也熟练了许多,自己心中也有了目标,包括鹏哥与种科长也承诺将我从实验员培养成助理工程师、再到开发工程师,最终要能独挡一面来自己带项目、开发产品、与客户沟通等。办公室的同事没啥事情都是五点半准时下班,那个时候我几乎没有正常点下过班,都会加班与工程师一起做实验、或者在办公室练习画图,虽然我已经人事关系转到办公室了,但是工资的结构与加班薪酬还是和车间工人是一样的,也是根据工时制进行结算加班费,也就是你每天工作的时长越多、加班费会越高。与其回宿舍躺着玩手机,不如在公司学习点知识、多跟几个实验。

没过多久领导安排我去辅助盛哥做7寸产品的项目,我们的客户是OT,但这个项目终端客户是韩国三星,就是当时那个特别大的平板手机,这个项目的量很大对公司来说也是非常赚钱的项目,无论如何都要做好这个项目。由于产品的量很大,经常需要做很多实验,框架、背板、导光板各种厂家的都要组装成成品进行验证,那段时间几乎一天到晚都是泡在车间。说起盛哥是我在研发部相处最好的同事了,他是山西吕梁人,脸上有一片枣红色的胎记,人比较老实,承包了我们研发部的大部分笑点,在整个公司提起盛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再后来公司办公地搬到了经海路,这样我和盛哥成了舍友,两个人一起加班、一起下班,但是很少一起上班,因为我的上班时间还是按照工时制,所以上班一般都会很早,前面提到过上班的工时越多、加班费也就越多,其实上班去得早也没啥事儿,到公司之后打个卡、吃个早点,换个衣服、再接杯水,打开电脑看看邮件、再看看新闻。差不多就到办公室上班的时间,他们是8点半上班,到了之后部门到实验室开一个早会,每个人说一下手头负责项目的进度与下一步计划,然后就开始一天的工作。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我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我逐渐可以通过Proe和Creo绘画出一些组合零部件、冲压件等等,在这个期间我也学会了如何撰写专利发明,这些想法都来自于车间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在京东方期间共写出4篇专利(其中发明3篇、实用新型1篇),专利1实用新型:《一种平板电脑》、专利2发明:《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专利3发明:《密码输入键盘、防盗解锁方法及ATM机》、专利4发明:《照明方法和照明装置》,这些发明都可以在中国专利网可查询到,我印象中这四篇中有两篇也入选了美国国际发明专利,具体我不太清楚是哪两篇。

四、离开BOE

渐渐地工作一天比一天干的顺手,项目一个接着一个、新产品认证好似枝繁叶茂、接踵而来。每天一上班好多杂事儿等着你去处理、去协调、去完成,内心有了想要离开这儿的想法了。但是我不知道去哪里?我也不清楚自己能去哪里?在2015年我们研发部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半个部门的员工几乎都离职跳槽了,有的去了当年的乐视,听说他们后来又转战到小米,其实京东方为小米培养了不少人才。

而我呢?我也很想离开这儿,面对新领导、新同事,我内心是不适应的、也是恐惧的。但是我学历不够、能力有限无法像我们同事一样找到新的东家,而且找到福利待遇那么好的终端公司。我也在努力投简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绘图工具,也面试了十来家公司,最终没有一家向我抛来橄榄枝。

后来从母亲那儿得知胡晨姐一家人也都在北京,而且还在大兴,我说那离的不太远。后来我和晨姐加上微信,找了一个周末去认了一下家门,像是在北京重新找到了组织,就在这一年没过多久我、晨姐、楠姐、张贺,我们四个一起去了一趟杭州,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整个城市都充满着阿里巴巴的气氛(到处张贴着支付宝、淘宝的广告),在这座烟雨朦胧的江南,是如此的诗情画意、如此的优哉优哉。在游玩西溪湿地的时候,晨姐说我们部门有在招需求分析人员,问我是否有意愿想来。我说:“可以呀,但是我现在做的是硬件转换到软件,跨行有点大,担心自己干不了”,我内心还是很希望去,因为一天也不想在京东方待了。

等回北京没多久后,我开始下班后学习Axure、在网上了解产品经理的内容、并找课程学习产品经理,其实产品经理包含很多:包括需求分析、产品调研、产品设计、需求文档编写等等,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感觉有点意思,慢慢的就感觉难了,原来产品经理这个职位需要懂很多东西。后来过了没多久迎来了面试的机会,紧接着又收到了offer,我在京东方这边开始提交离职申请、交接工作内容、办理离职手续、卷铺盖卷搬出宿舍。这个时候还没找好新的住处,暂时借住在盛哥家。

办理完入职手续,加入了LLBT大家庭,这是我在北京的第二个东家,这家公司主要做互联网金融的产品,我当时负责的项目是国内某大型银行中的手机银行APP端,负责与行里的业务对接需求,并将需求加以分析、落实,然后转化为功能点协助开发工程师完成开发、测试、再到上线。刚到这边之后整个人比较亢奋、充满新鲜感,但是面对新的业务也会比较犯怵,好多东西没有接触过需要重新学习、了解。

五、新的起点

到了这里之后几乎周六日一有时间就去中关村参加沙龙活动聚会,在这里可以结识到很多互联网大厂先进的管理理念、诞生的新技术、新的业务模式等,在这里我见到了小黄车ofo的联合创始人、石墨文档的创始人、京东的高级总裁等,他们大部分都是国内外顶尖大学毕业,接触的都是一些头部最新的行业资讯,在谈话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会针对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帮助。就这样一呆就是4个多年头,中间辗转过多个项目工作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在此也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重用,使我在各个项目游刃有余的去完成、去交付。在疫情期间公司响应号召居家办公将近两个月,把另外一个项目完整的交付给客户,由于团队没有其他项目可做,我被抽调到农行协助其他团队工作。也就是在这个项目结识到了我和我媳妇的媒人,她是做UI、我是做产品,偶尔中午一起吃饭、聊天,没过多久给我推了一个好友就是我现在的媳妇,尽管在这个项目没干多久,但是有这么一段美好的姻缘是难以忘怀的故事。

我从LLBT离职之后辗转反侧去两家互联网公司,这两家有一家是地方银行的外包项目,其中另一家是做餐饮行业的,是中国的头部火锅品牌。在这里又认识了一些新的同事、几乎每个月都要往返成都、合肥进行出差,在这里时间不是太长但是学到了很多项目管理知识,如何跟进协调项目、如何管理好各个相关方、如何满足各个业务部门的需求,更多的需要你自己主动去挖掘需求,通过协同办公软件更加高效的帮助你完成各项工作,这个是之前工作很少运用到的。其实这样做就会更专业细节化管理,难免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压力,可能你在项目中犯一个很小错误就会被部门领导放大化、群内通报并记过处理。在这个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LLBT的前领导联系到我,说现在部门正在招人,问我有没有意愿再回来工作。也就是这个契机我顺藤摸瓜又回到了老东家,算是二次入职同一家公司。有人常说好马不吃回头草,那好牛吃回头草会算数吗?

其实吧,在哪里工作都是一样的,有难推进的工作、有难沟通的同事、有干不完的活儿...当你把心态调整好之后,这些根本不算什么,一切皆是浮云、过眼云烟。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家庭的日常开销均需要用钱,咱男子汉大丈夫、受点委屈把活儿干好,工资按月照发这都不是事儿。学会放宽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六、不忘初心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着,工作也一天天的开展着、一日三餐不停的循环着,前些日子我伙计保的说当兵已经回来十年了,我也提到来北京十多年了,细想一下人生又有多少个十年,在我们的人生轨迹中又是多少分之一,不得不感叹时间过得真快,这十年就在转眼间、仿佛就在昨日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了一个成熟的青年。这十年间峰峰这座小城也变化万千,更像是更换了一件新的衣装,反而亲人的脸上多了一些皱纹,她们的头发也在由黑变白。细想一下而我更像是一个失败的孩子,家里拆迁搬家我不在、母亲摔伤做手术我不在、父亲中煤气进医院我不在,往往在家里最需要我的时候我都不在他们身边,工作缠身也是无奈中外加身不由己。

假设有一天离开了北京,我也不知道回到老家我能干什么,也不清楚自己适合干什么,年龄也随着日子在不断叠加,在这个职场我的优势所剩无几,我只能做一只蜗牛继续飘泊在这座城市,任由前方道路充满坎坷,我定会披荆斩棘继续向前,去追寻远方的星辰大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