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倪霞的头像

倪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1/22
分享

以“包坨”的深情,回家乡

以“包坨”的深情,回家乡

倪霞

1

那是1950年的秋天,抗美援朝的结集号在全国吹响。远在通山县高湖的深山,一个叫西岸村落的陈姓人家里,女主人一边切油干籽、萝卜籽、肉籽、泡软的干笋,洗净的虾米等等,这些切好的籽粒,用柴火爆炒成馅,当地人称“包坨心”。炒好的包坨心放置一边凉着,再把白色红薯粉倒进盆里,加蒸熟的芋头和沸水中和进薯粉里,一边用手试探着拌匀,差不时开始揉粉。一直使劲把薯粉揉成一个柔软又有劲道的面团时,包坨心也差不多冷却了,再把面团一坨坨扯下来捏成扁圆状,把坨心包进去收口,圆溜溜的包坨便成了。

在那个食品匮乏的年代,包坨只在过年团圆时才做一次。阿福的阿姆喜欢笑,加之过年,所以总是带着微笑而做。而婆婆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大胆媳妇莫揉粉。”意思是,揉粉时放水放芋头要恰到好处的道理。阿福的阿姆嫁进陈家,从“大胆小媳妇”到当家作主,做包坨的功夫,是通山人做女主人必要的历练。这种只在过年时才能尝鲜的繁缛食品,它预示着团团圆圆,芋(遇)财芋(遇)宝,平平安安等祝福。祖祖辈辈,世世代代,不知道传了多少年。今天不是年节,却胜似年节。今天的女主人,阿福的阿姆做这一切时,眼里一直含着泪,但她努力不让泪水流下来,心里也在不停地祈祷着儿子能平安出行。

阿福是小名,大名陈瑨琪。18岁的小伙子,正是意气风发之时。高大挺直的身形,浑身散发着山里人的憨厚与纯朴。眉宇之间,气宇轩昂,英气逼人。儿子阿福能参军,在十里八乡也算是光宗耀祖之事,虽然当娘的不舍得,可还是要用欢喜心来面对。特别是做包坨时,一定要融入祝福的心情。她把一年一次的仪式感,把祈盼和祝福,点滴揉进粉里,包进坨里。在儿子参军离开家之前的特殊日子,她使出过年的能力做包坨,从准备食材到洗净到切碎,从炒包坨心到揉粉到包成坨,一样都不能马虎。唯有带着欢喜心和笑容去做这一切,才会带来吉祥之兆,为娘的心才能踏实。

吃过阿姆做的包坨,阿福欢天喜地,随着村里送行的锣鼓声,戴着大红花走进乡里。出发时,阿姆才把忍着的泪哭出来……阿福带着乡亲们的祝福,带着阿姆的牵挂,带着对包坨的回味,踏上了走出大山的旅程……

2

67年后,2017年的秋天,通山县电视台演播厅内,由县作协举办的首届朗读大会,彩排如期进行。一位优雅美丽的女士,她的朗读节目,除了颇见朗读功底,同时还有一些新奇。更奇怪的是,说着外来语言的她,见人就让人们称她“包坨姐”。我很奇怪,一个讲着标准普通话的外来女士,怎么可以把通山的传统特色美食“包坨”用到自己身上?

得知“包坨姐”来自宜昌,是来通山开发包坨的。记得当时的我,除了敬佩她的胆识之外,心里还有一丝不爽。觉得,通山这个传承了千年的美食,怎么就让一个外人捷足而登了呢?又得知,她是通山的媳妇,老公是通山人,心里才好想点儿。因为嫁啥随啥,既然嫁到通山了,那就是通山人了,通山媳妇不会做包坨,那是不称职的。而这个不知道会不会做通山包坨的通山媳妇,却敢于开发包坨,那就不简单了!

包坨是通山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民间美食,虽然声名远播,却因为做工繁锁而无人开发,一直守在手工制作的民间,没能插上飞翔的翅膀。在外地工作或生活的通山人、或外地来客吃过后想带点离开,只能到街头巷尾,找卖包坨的小商贩,买上几十个手工包坨,用鞋盒子装着带走。曾经也有人想开发包坨如北方的饺子一样,可以远销各地,皆因做工繁琐,技术开发难到位而未能成功推出。

“通通是山”的通山,山高林密,连绵起伏,田地却少之又少。山垄皱褶之间,只要有空隙之处,山农便遍插红薯。养活了山里人的红薯,山里人当宝一样做出百样食品来。其中,包坨就是红薯历经千垂百炼后的精品,是红薯从前世到今生的蜕变。包坨姐这个外来媳妇,却要对包坨的批量生产进行彻底攻关克难,从而做到开发研制,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在心中作祟?莫非,她是美丽红薯的化身?有许多的疑惑,在我心里打上了无数个问号。

3

“走进九宫乡人,感受包坨文化”采风活动开启。县委宣传部、作协、摄协、书协等走进干净整洁,充满文化氛围的通山包坨有限公司;市文联、作协主席李专,特意赶到现场分享他心中钟情的包坨采风活动,听包坨姐的故事。融融一堂,如包坨一样美好而圆润,

当包坨姐站在公司的小会议室内,面对大家说开发包坨的历程时,几度哽咽。同为女人,我深谙这份创业的不易。特别是说到公公的遗嘱时,在场的朋友,个个被感动得沉默泪湿。这份透过包坨情结的乡愁,深深地打动了所有在场的通山人和非通山人。

我们走在有着严格卫生制约的厂区内,隔窗而望生产车间,观望从切馅到炒馅到包成包坨,这一系列的机械操作,令人叹为观止。经过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一次次经验的积累,到终于获得生产流水线的成功,个中艰辛苦楚,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和体会的。那一刻,我才深知,这位宜昌女儿通山媳妇,太不容易了!于是,我写包坨姐开发包坨的故事,才有了开篇那个1950年秋天之后的故事……

4

陈瑨琪,也就是阿福。当年随部队开往朝鲜,经过战火洗礼,在枪林弹雨中生存下来。1959年随部队撤回国内,返回家乡等候上级通知安排工作。阿福在家里一边种田砍柴一边等待,一直等了将近两年也没有等到安排工作的消息,将近失望时,阿福经媒妁之约成婚。

刚结婚不久的阿福,一天砍柴回来,从高湖西岸挑到县城去卖,在路上碰到一个人,那人很吃惊地看着阿福问:“陈瑨琪呀!你怎么还在通山呢?”阿福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两年前你不是安排工作了吗?我亲眼看到过有你的通知信件来了,你怎么还没去上班呢?阿福很吃惊,因为当时没有通车,邮政到县城后很难送到乡里,即使送到乡里,也会因找不到人或丢在那里无人认领,这样的事时有发生。阿福感激地看着对他说这件大事的人,并请他带着他寻找信件,没想到事隔两年之久,还真找到了那封信。这不能说不是天意。

从此,一个人、一封信,改变了陈瑨琪的命运。他带着信找到了水利厅,并被分在水利部门工作。后来的生活是,阿福带上同是高湖小沅口的妻子,辗转各地工作,并生有一子叫陈光明。兴建葛洲坝时,即1973年,阿福带着妻儿随单位迁到了宜昌。后来,儿子陈光明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宜昌当老师。陈光明传承了父亲山里人的高大纯朴,又带着都市生活时尚和学者的风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包坨姐还不是包坨姐的时候,爱上了讲台上的那个老师。

包坨姐本名叫万勇,一个有着男孩子一样智勇双全,却又如水一样洁净的女子。那位双手托腮的漂亮女孩,痴迷陈光明声情并茂的讲课,从而慕恋上了这位风采炯然的老师,然后嫁给他,做了阿福的儿媳妇。在宜昌,第一次走进婆家,公婆隆重地做家乡的包坨接待了她。第一次吃包坨的她,除了新奇,还听了关于包坨的各种故事和起源,她才懂得了包坨对这一家人的意义,以及对远在通山老家的思念。

5

娶回家的儿媳妇,阿福对她说得最多的是家乡,家乡的山水,家乡的人情,还有那个带他找到信件改变命运的好人。教育孩子要记得自己来自通山西岸,要记住家乡,有可能的情况下,希望他们将来为家乡做点什么。儿子陈光明虽然不会说通山话,却总是告诉人家,他的血脉来自通山,在那个如今叫闯王镇的西岸湾。他说他的根在通山,他本就属于通山,只是拐了个弯儿又回来了。

父亲阿福离世前,写下关于老家和家史的众多笔墨,其中有一条就是珍重地把“尽可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写进遗嘱里。时任某会计事务所的主任会计师的陈光明,决定带着父亲的遗愿回家乡。通山,于陈瑨琪是故乡,于陈光明,当是家乡。

回到家乡后,经多方考察,心心念念,不能忘记的仍是包坨。特别是,发现包坨这么好的美食,仍处于手工作坊之中,他动了开发包坨的念头。于是,带着还在宜昌税务部门工作的妻子回到通山,先是玩遍通山的山水,为让妻子爱上通山而埋下伏笔,然后动员妻子提前办理退休手续,他自己也放下工作,决定回家乡开发包坨,以实际行动了却父亲生前“为家乡做点事”的遗愿。

故而,来自宜昌的通山媳妇,“包坨姐”的美称诞生了。放下原来优渥平稳的生活,毅然决然,回到通山从头开始。不论是财力还是精力,这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从此,那个叫万勇的女子,把自己的后半生交给了通山,交给了包坨。是她,让通山包坨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6

在包坨公司的食堂内,各种包坨端上桌来:蒸包坨、煮包坨、炒包坨;香菇油干馅、糯米瘦肉馅、脆笋花生馅……手工精品坨、机械成品坨……除了各色菜肴,便是这些不同时期开发的包坨新花样。除了原味没变,反而创新得更有味道更好吃了。吃得大伙一个个地,摸着圆鼓鼓的肚子如包坨。

看着临近“耳顺”之年,却依然风度翩翩,仍保留着八十年代背着吉他、文艺青年气质范儿的、阿福的儿子陈光明,那个不会说通山话的通山人,那个有着大山挺直脊梁的西岸男儿,和他身边那个笑容纯净,敬业耐劳的包坨姐。那一刻,司马相如的诗,在我心中荡漾开来: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求得贤妻归来,不仅是陈光明的福气,更是通山人和通山包坨的福气。那个叫陈瑨琪的阿福,看着儿子儿媳开发的包坨,那包进了无限祝福和深情的包坨,包进了母亲味道和家乡气息的包坨,一定在通山的山水间含笑……

2018年8月27日于凤池山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