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里的暖
——著名作家刘醒龙印象一二
倪霞
1
这个冬天,记忆中是近些年最冷的一个冬天。冰雪来袭,冷雨霏霏。新年伊始,接县文联通知,省文联刘醒龙主席到咸宁调研,第二站是通山。是有几许兴奋的,不是因为他的省文联主席职务,而是他是我们基层文学爱好者的楷模和标杆。这位从英山县城走到中国文学大道上的著名作家,在我们心中的影响,是多层次的鼓励,他像一颗星星一样照着我们在小城里对文字的追求与热爱。
醒龙主席要到通山的消息,不禁让我想起一段往事来……
那是2007年县里举办“走近九宫山,亲近大自然”笔会,醒龙老师是受邀请的多名作家之一,除了笔会安排的内容,他还额外为通山的文学爱好者讲了一堂课,记得他当时讲课的主题是“共担艰难”。课后县文联主席送去讲课费,他不收,理由是为县级作者讲课绝不收取讲课费!时任县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的孔帆升,书生气十足的他,在再三推送被婉拒时,嗫嚅着不知如何是好,最后还是不好地意思地收回了未能送出的讲课费。给老师讲课费本是情理之事,而醒龙老师给自己定下不收取县级讲课费的规定,这是大家没有想到的,那是他给自己制定的规矩,是品格修炼的一部分,是县级作者情结,更是对基层文艺工作者的体恤。他翻阅了我的文集《不争》的篇幅后,除了鼓励,还指出其中一篇把“西伯利亚”写成了“西北利亚”的错字。这个细节,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还记得当时醒龙老师说到出任《芳草》杂志总编时的一段过程。在各种杂志低迷时期,武汉市委领导请他出任《芳草》总编,他说担任总编把关审稿可以,但不能让他为了杂志的生存而去求爹爹告奶奶地拉广告为杂志找活路,那样是对文学的不敬对书生的刁难。果然,在他出任《芳草》总编时,政府拨了足够养活《芳草》的款项,他才能在全国为数不多能刊载长篇小说的杂志里生存得有生有色,把一本老牌期刊打理得既有传统的传承和风骨,也有新时代的高大上气质。我连续订阅了多年。
虽然那是夏天,醒龙老师温和的言谈举止,给我的印象是暖,一个温暖牌有底线有操守的暖男。在阅读他的部分作品里,也能找到这种暖。除了他的早期作品《凤凰琴》为民办教师寻找一种暖,还有鲜有人知的以宜昌开发脐橙为背景的《爱到永远》,以及开篇就是“分担艰难”的《痛失》等作品。后来获茅盾文学奖的《天行者》,和写一群专家围绕青铜器故事的《蟠虺》……这些小说里,哪怕人物故事命运有多曲折,人性有多卑劣,人生有多无奈,最终,仍能让读者读到文字背后人性的温暖与真情,血气方刚背后的温婉和大气,“分担艰难”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2
宣传部的办公室内,各协会不同参会人员等待着,窗外的冷雨越下越大。不一会儿,听到楼梯口有人声语响,我移步出来观望,只见系着咖啡色横条围巾的醒龙主席,随着几位领导一起款步而来,来不及退让只好迎上去叫了一声刘主席,没想到醒龙老师握着我的手叫出“倪霞人儿”来。随口叫出我集实名笔名网名三合一的名字,实在令我欢喜和意外。大家落坐后,先是县文联方如良主席汇报工作,然后是各协会作了简短的工作说明。
醒龙老师用心聆听每一个人的发言甚至牢骚,然后边记录边微笑着点头。在我发言好并借机跟他说要当面投稿我的长篇小说《玉竹谱》给《芳草》时,他仔细问了小说的名字后并在本子里记了下来。座谈会上,我发现他用两支笔,一支笔记录,一支红蓝铅笔做记号。他戴着露出指头的半截手套,用笔记着基层作者的心声,时不时换上红色铅笔把重要或典型的问题画上红色记号。这个细节,这份用心,一如对待自己小说里的细节,一如他做人做事的底线一样可爱又可敬!
宣传部吴柏林部长的讲话之后,醒龙主席开始温文儒雅地娓娓道来。他说匆匆忙忙下车到现在,听了大家的发言,了解了基本情况后,深有感触。他想把全省103个县都转一下,对通山是熟悉的,私下来过多次,自己开车上九宫山常有的事。在坐的都是文艺工作的义工,这次的调研,尽可能地向上反应,写出系列的调查报告,各县的情况有相似之处,也有不一样,在通山有新收获,通山的特点更明晰。醒龙主席夸赞通山领导对通山文艺工作的重视,认可吴部长说的基层不缺人才,缺的是引领。
他还说,有方针政策才有人才来,一个团队,一定要吸引一大批人才。说到网络写作时,说现在年轻人都在互联网上,靠一个键盘和鼠标知天下事的网络作家,现在也要从室内走到户外,到生活的真实中去。我们要明白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流传,非经典是不能流传的,孤立的也是不能流传的,要往更高的目标走,要有更宽阔的胸怀。他说这次来也是和大家对对眼,哪些是真心爱写作的,要远离把文艺当阶梯的人,要与那种功利心写作者说拜拜!说到这,一片掌声响起!最后他说,尽量能让政策向县级以下倾斜,对县里的基层作者多关心,密切关注文联和作协的动态,有合适的作品要及时上报,在很难每个县都照顾到时也要请大家理解。总之,要创作出新路子来,写出独一无二的作品,站稳自己脚下的一亩三分地!
亲切平和又实在的话语,让大家意犹未尽。除了稍微胖了一点点,还是十多年前我见到的那个醒龙老师。
“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犹如明灯,能放种种法光明故。”(《华严经》)
匆匆来去,虽短犹长。短在时间,长在影响。目前为止,与醒龙老师两次不同时段的相见,在我心中种下了相同的种子,善而温暖,绵延久长。
2019年1月11日于凤池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