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倪霞的头像

倪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0/17
分享

谷凯老师

谷凯老师

倪霞

(一)

常常想,今生相逢是前世埋下的伏笔吧?哪怕这相逢无关风花,没有雪月。它超越平凡,跳出俗世目光,真真切切,在万丈红尘中邂逅与停留,迈过万千匆促的脚步与擦肩的人潮,在佛的指引下,相握言欢!

与谷凯老师相遇在茫茫众生的“新浪博客”,这份云淡风轻,随意洒然的相遇,来得如此真诚。

清楚记得,那是2009年9月的一天,博客里有位叫谷凯的博友在我的《聚散在路上》一文后跟了这么一帖:“归去凤池夸。在我记忆中有阙词的最后一句就是这么一句,说的就是你在的凤池吧?”这一问,首先我知道,这位朋友如许多朋友一样,对我每一篇文章后边的“某年某月于凤池山下”中的“凤池”有了兴趣,可那句“归去凤池夸”还真的把我给问住了,因为我确实不晓得有这么一句话。出于礼貌,我回访了他的博客,并尊称其老师。从谷老师的“老夫自况”中看到,不但是位前辈作家,而且2008年和2009年相继两部由他编剧的电视连续剧《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一部和二部在央视黄金档播出。在我还没有找到“归去凤池夸”的句子时,谷凯老师不久又在我的另一篇博文后边把这阙词写了出来并留言道:

倪霞:把这首词找到了,是柳永的,你看一下,可以找一下注解,可能是与你那里有关的。 谷凯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虽然柳永这首《望海潮》里的“归去凤池夸”中的凤池,并非写我居住的小城,可它让我识得良师谷凯先生,此生感恩之至。新浪博客之众之广之杂,在素不相识,相隔遥遥中,能没有猎奇地亲切怡然,素心相对,除了源于共同对文字的敏感与执爱,更多的应该是品质上的端正与真诚。谷凯老师的真诚和谦下,令我倍加感动。后来,常到老师的博客浏览和学习。因为工作繁忙,他的博客更新不多,偶尔诗一首,抑或淘到好书高兴发来共享;更多时候,是数日乃至数月没有更新没有露面。大家各忙各的,数月也不会有一个问候,倒是我常到谷老师的博客“窜门”,总是他沉寂在博客背后我看不到的生活里,让我揣想,多数时的谷老师一定在伏案创作。

那年11月,受朋友之邀到东北,东北之行写的第一篇文字是《一个人起航》,放博客后不久,在众多博友的跟帖中,欣喜地看到了谷老师的跟帖:

倪霞:

大冷天跑到东北来了,哈,够冷吧!沈阳离我的家乡四个小时的路程。一个人起航其实是美妙的一种经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常年一个人穿行于大西北。一个人,灵魂是非常自由的,俄国的一位诗人说:独自一人的感觉离上帝最近。

问好!我今天休息半日,来到公司,用别人的电脑在与你说话。谷凯

这份亲切,亲如师长和老友,令我心生暖意。不久,老师博客更新了他再次与潘长江合作的电视连续剧《能人冯大贵》的剧照,并预告这部由他编剧,潘长江主演的轻喜剧将在某年某月某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由此可见,谷老师几个月不现身博客,背后蕴藏着大故事和大忙碌。

《能人冯天贵》新闻发布会在央视播出,得到谷老师的通知时,我正和同事们在油菜花开,大粪飘香的乡间走村入户,于是找了一家农人家的电视,看新闻发布会。轮到谷老师发言当镜头对着谷老师时,我蹲到小电视机前让同事帮我拍了一张“合影”,同事笑我如此认真“追星”。我笑说,我“屁颠”一切与我有缘值得我敬重、值得我学习,有品格努力上进的好人,以他们的努力作榜样,努力让自己平淡的生活有意义,从而做个同样值得别人学习和尊重的人。在某种成度上,我做到了。做到了从小母亲教导“跟好人学好人,跟倒麻雀学飞禽”的谆谆教诲。

这期间,加了谷老师的QQ,可我们从来没有过一次聊天;存了手机号,从来没有打过一次电话。我们的情谊,没有繁缛的礼节与问候,哪怕在佳节时,从来也没有刻意的祝福。一切,自自然然,清清淡淡。这一切,并没有疏离和减少谷老师在我心中的敬重。这期间,前后为谷老师寄过我的散文集《禅意·火花》及长篇小说《守望木棉花》。谷老师给我传来过两次电子书,都是极难得的名家著作,嘱我在写作上要坚持和努力,这些电子书有时可当资料用上。更让我想不到的是,谷老师极少更新的博客里,前后转载了几次我的小作,我的名字和文字加图片,在那安静的园地里“闪亮登场”,令我欣喜又汗颜。其中一篇附言:“得到倪霞的赠书,读来几篇,安静是我的感觉,情真是我的感动,不由得佩服这个南方女子内心的锦绣。”我懂得,谷老师不声不响轻点鼠标的转载,分明是不让察觉的提携之心。

这一路,看似平淡,不拘泥于俗世束缚的往来,老师真诚的点滴足以让我铭记在心。正是谷老师把自己放得极低的姿态,对一位偏远山区文学爱好者的鼓励和看重,让我深深体会到,好的缘分,真的情谊,哪怕没有往来没有问候,它就在那里,不离不弃,不惊不喜。在这熟悉又不相识的岁月里,在平静安好中,韶光掠过6年矣!

(二)

去年8月份,谷老师的新剧本《槐树花开》(后更名为《马向阳下乡记》)在山东淄博开机,他的博客历时半年之久再次更新,图片是谷老师和夫人在大槐树下和马向阳扮演者吴秀波的合影,这份惊喜,令博友们心生盼望。

今年暑假时,在北京的闺蜜多次约我去京,皆因诸多杂事而未有成行。前不久终于决定起程,行前特意在微信上告诉谷老师,想如果有机会去拜访他。当我说已订了7号的车票时,谷老师说来得好不如来得巧,早就要回东北老家的,因为要参加10号在央视的《马向阳下乡记》的新闻发布会,所以推到10号离京,8号是中秋节,唯9号这一天有空,于是约好9号见。

9号上午10时,当我从地铁出来时,谷老师已在地铁门口等候。“相识”多年,却是第一次见到真人,我笑着说老师比相片中看着要瘦一些,也年轻许多。老师说这段时间正好是休整期,所以看上去还精神,要是创作期,人的精神会差好多的。走进老师宽大明亮的工作室,屋屋是书,拾掇得整整齐齐,纤尘不染。厅上挂着他87岁老父亲写的书法,并说,你不是也在练字吗,坚持下去能练好的,我父亲退休后才开始练呢。老师为我倒茶切水果,边喝茶边问老师写作的话题,他说年轻时爱写诗,虽然后来写过两个长篇和几个上央视的剧本,都不及80年代在《诗刊》发表诗时的高兴和催人奋进,那个时期虽然大家都很穷,却精神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时能写诗写文章的人得到的尊重更多,是文学的最好时期。谷老师说在老家时,他工作在药品公司,那时写作也是业余爱好,后来公司改制,他成了下岗人员,无论生活怎样的变故,他从来没有放弃过阅读和写作,有一段日子,常年背着行囊独行在大西北,倒是那一段低迷的经历和过往历练了自己,成了生活的一笔财富。

在谈到夫人和刚出生几个月的孙女谷小乖时,谷老师的笑容荡漾着灿烂,说夫人是少年时一起长大的伙伴,东北人说的“对面炕上的姑娘”,这些年无论到哪创作或拍摄基地,都是带着夫人一起为他搞“后勤”工作,自己的孙女还没出生前如果有小孩叫夫人奶奶,她接受不了,可当自己有了孙子时,当奶奶的滋味美得都要疯掉了,这就是人的心里变化,有了孙女才体会到那种慈祥的无处不在……谷老师身上除了东北人特有的豪迈,更多的是读书人的细致亲和、宽宏严谨、智慧真诚,儒雅悠然。

当谷老师主动说起对越那场战争往事时,当然也避不开我的《守望木棉花》。他说因为时间关系小说还没来得及读,于是我为他说起湖北电视台编导张长江老师,他读了《守望木棉花》后,十分激动地在大年初一那天给我打电话,并说了许多细节和想法,听了我的介绍,谷老师立马起身进房间拿出我的书,说签了他名字的他留着,另外两本让我签上名字,明天他带到《马向阳下乡记》的新闻发布会,推荐给这部电视剧的导演和制片人,并说,因为内容涉及到那场战争,我们不抱希望,但推荐是可以的,并让我明天下午同去参加发布会,他当面推荐。

当我说我有个在北京工作的堂弟想请我们吃中饭时,谷老师马上说,那怎么行,你那么远来了,当是我请你吃饭,我已经在对面酒店安排好,我们吃个简餐,今天我推了许多事,就是专门为愉快地接待你的!在酒店,我们以不浪费为原则,吃了北京特色烤鸭和其他菜蔬,边吃边聊。饭后,谷老师带我去逛了附近的两个旧书摊,秋阳热烈地照在身上,谷老师大汗淋漓地走在阳光下,那些摊主们一个个和他打招呼,并说他要的哪些书来了。谷老师给我介绍说,这里所有的书无论贵贱都是5元一本,他常来这里,可以淘到许多好书。那天我也淘了不少好书,谷老师淘了几本送给我,然后帮我提着一大袋子书送我到地铁站并为我买好票,直到我进站后才挥手离去。

次日下午3点钟,在老央视“梅地亚”举行的《马向阳下乡记》新闻发布会,我遵照老师的吩咐,提早2点钟带着堂弟一起来到现场,到门口时,接待人员问是否是记者,当我说是谷老师的朋友时,马上有工作人员说谷老师在1号休息室,我说已打过电话了,我们等等。这时一位身材瘦高戴着眼镜的年轻小伙子走过来,问我是否是湖北来的女作家,我惊讶地说你怎么知道?他说上午去接谷老师时,谷老师已在车上向他介绍了我的书,并说他会和导演一起谋划谋划。我们正说着,谷老师来了,看到我们,于是向我介绍眼前的小伙是《马向阳下乡记》的执行导演韩博文,也是电影《白鹿原》的执行导演,我唏嘘赞叹,真是年轻有为。谷老师又把我带到所有演员和导演的休息间,一一向我介绍该剧的演员并让他们为我签名和合影,当张永新导演来时,他又把我介绍给他,并说起《守望木棉花》一书的构想……在新闻发布会开始前,他又对我说,等会儿吴秀波来了,你别客气,冲上去就是,你女儿不是想要他的签名嘛,冲上去要签名,人这么多,你一客气就轮不到你了!谷老师的话说得我和堂弟都笑了。

发布会开始后,紧接着官方发言的,是谷老师和导演张永新一起上台,谈他一剧之本的创作感想和采风过程,然后是演员上台聊拍摄过程,最后是吴秀波和两名女主角上台,吴秀波说是因为被剧本情节打动,所以才颠覆一直以来的风格出演马向阳这一角色……发布会现场热烈大气,可谓“高大尚”。而谷老师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份热情,每一份关爱,每一个举动,于我,除了感动复感动,一切话语都是多余!发布会结束后,在“梅地亚”与谷老师挥手告别。记得谷老师那天请我吃饭时说过,一见一别,也许就是一生,也许难再见,人生无常。可是,我无来由的相信,与谷老师,一定是,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13号离开北京,回家的路上,我没有发短信或微信向谷老师告别和致谢,那时的谷老师,已远在吉林那个叫梅河口的老家里,和她美丽的夫人一起在87岁高龄的老父身边尽孝,同时为下一步的工作休养身心。与谷凯老师的缘份,不论是博客还是短暂的相见,我都是得了师度的!列车向着家的方向,飞驰而去,那一刻,我想到的,是在北京法源寺内看到的一幅对联:

常清常净性海无波帆正满,

不去不来心头有愿月已圆。

2014年9月29日于凤池山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