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沙田的头像

沙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15
分享

山乡抒情曲——乡村品牌人


初春,上海老知青到阿林家白相,阿林带着她,在村边闲适恬淡,清丽缠绵的千亩园林中悠悠漫步。

后又带她到村西与南史村毗邻的三叶梦华园赏景。梦华园那大手笔,色彩缤纷、惊艳无比的郁金香等数千种花草树木,让她惊叹不已。这里以前墩坡白茅草,是改革的春风吹绿了千亩园林,引来游客如云。

他们在花园凌水亭台坐下,柔和阳光下,望着软如波涌的树梢,听着清风低吟,树叶沙沙,心舒情静。

他们还游览了三叶园林外东坡岭上300亩水蜜桃园。桃园是5年前一位果农回乡种植的。桃园一边背依青山氤氲,清风徐徐,一边是溪水清清,杨柳依依。

桃园东面,数千亩农田中间的一条长达5华里的小溪两岸,垂柳绿,梨叶红,柔波浸润,温情柔韧,袅袅相依,如一位位清新柔婉,温丽含蓄,不胜娇娜彗敏的江南风韵女,晴雨均可赏。

他们又到达小河边雅致的垂钓亭。亭凌波河面,飞檐翘起;亭内春风拂面,爽朗清新;亭外农田,粮农借春风之神笔,一笔下去一片鹅黄,一笔下去一片葱绿,桃红柳绿麦青菜花黄。雅!

老知情由衷的赞叹:“现在农村的发展,让我看到了在改革春风吹拂下,给人以别样的惊艳:诗画乡村,景旅田园”。

应老知青需求,到她当年挥洒汗水的地方——吴村桥茶场看看,更要看看当年的林业队长严景万。

乡村品牌人 阳光耀梦想

“严景万,不简单/一肩挑起三座山/一座叫作粉塘山/主岭青堂茶最香/梨花茶香竹堂山/今又茶颜溧水山/一炒碧螺口感香/名满江苏赞誉响”这是继当年《南京日报》记者之后又一媒体人采访严景万时有感而发。

严景万1965年调入大队林场当林业队长。由于他的勤奋、细致,好动脑,1974他带人在吴村桥西林场的青堂山和竹堂山种了茶。遗憾的是那时所有劳力都投入农业,特别是兴修水利等占据了秋冬春三季,容不得林副业的发展,茶场杂草丛生,一片荒芜,百亩面积的茶树死的死,荒的荒,收获季节,只够采摘四五斤茶叶送给上级领导。严景万看着视同儿女般的茶园如此境遇,心里滴血。1983年,吴村桥茶场终于迎来了改革的春风,严景万跃跃欲试,但等来的是他与另外两位林业队长再加一位退伍军人四人一同承包。可是承包后另两位林业队长还是做他们的甩手队长,还是指手画脚,还是安插亲戚,工作散漫,与纪律严、做事雷厉风行的退伍军人经常发生冲突,气得军哥嗷嗷叫,严景万使尽浑身解数,还是“老爷不服老也教”,到年底,茶场亏本负债1000多元,这在当时已是天文数字了。他们四人中三位都不干了,退出了承包。严景万没有退缩,接手续包后,放弃了“事必亲躬”的作法,建立管理队伍,聘请技术人员与长年操作人员连锁,建立长效之制,以达增效赋能。年底发出所有开支,润利800元,他没有张扬,而是投入到茶园的松土施肥等越冬管理。

他经营了5年步入轨道后,常思考、探索,怎样将优质的茶种培植得更优质;怎样将优质青叶烘炒出色香味形具优的碧螺春、炒青。他经常外出取经:苏州太湖东山、安徽黄山,学习碧螺春、祁红屯绿的炒制,又经过十年的摸索,他的碧螺春、毛尖炒青口感好,清香扑鼻,赢得了大众的口碑,他的茶每年参与区、市评比,总是抱着金奖而归。他没有停止脚步。进入新世纪,他不局限于小农经济,茶园扩大到3000亩,2016年后在振兴乡村的路上,创出了“江苏名茶”这一品牌,他的茶成了“一茶难求”唉!。这期间,他以一位共产党员的身份带出吴村桥东茶,骆山白茶、云鹤荷塘炒青茶,走共同富裕之路。他还聘请吴村桥老党员老村干30余人,建立茶场管理队伍,既规范了茶场管理,又发挥了他们的余热,展示了老有所为。还安置了年300余闲散人员工作,在振兴乡村、共同富裕的路上严景万茶场成了区域标识。他从“茶饭,茶饭”的村言俗语中悟出,茶与饭不可分离,其质量是一个家庭,一方区域,乃至一个民族的品位。因而他生产制作的茶,无论多躁的人,泡上一杯喝上一口,能静下心来。他烘炒的茶清香绵纯,回味悠长,如同知己,可遇不可求。老知青感叹:“农村人由辛劳戚戚到豁达坦荡,改革有魅力”。

阿林他们告别严景万后,应老知青的慕名,游访了陈小健及他的农业公司。

逐潮时光画 幸福追梦人

 阿林他们站在4.6米高的观景台上,向南望去,那绵延数千余米,8000余亩的平旷水田尽收眼底。智慧的吴村桥人以田为纸,执稻为笔,以一片翠绿为底色,用紫色、鹅黄、青绿色秧苗为颜料,画出“水韵和凤”及金牌苏米——和凤大米品牌标识的稻田彩绘。这生机盎然、创意美美的景旅田园,阡陌交通已硬化,更有贯穿农田东西的国级美农路孔枫线,两端各连246省道和204省道四通八达。这些不仅助机械耕作、运输一条龙更洒脱,供休闲观赏之人,怡然自乐,也更舒心。这正是陈小健梦寐以求的,他国字脸上露出了惬意的微笑。

改革开放的乡村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尤其近五年更为突出:乡村振兴碟变惊,水清天蓝路翡翠,春风吹拂麦葱绿,菜花鹅黄果芬芳,夏秋翠绿田平旷,粮成品牌人入境。梦初30余年,如白驹过隙,往事历历。

陈小建1985年初中毕业后,没有继续升学而是选择步入社会。

陈小健在外打工几年长了见识1994年回村,将陈郭村及吴村桥外出打工人的田承包下来,这些田都在群英圩。他尽其所有积蓄并东借西凑,想方设法买来一台联合收割机,组建了一支由闲散人员组成的打工队,他还聘请了他哥哥小志和二姐夫两位技工,租下了孔镇粮管所吴村桥收购点粮库,开始了他的粮农生涯。1995年,他高价买回的收割机,机械化的耕作诱使许多农户想请他收割水稻。他看到乡亲们人工收割是那样的辛苦,他就二话不说先给他们收割。没想到十月底下起了中雪,自家水稻全乱七八糟被雪压倒在水田中,给他的收割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他一如既往。

1996年起他的规模不断扩大到2010年已达3000余亩。他扩大规模其目的是为了安置闲散人员,让乡亲们劳有所得,生活更富裕。

他在追梦路上,紧抓住党和国家给的平台,为振兴乡村尽心尽力。作为产业人,他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目标,誓创自己的粮食品牌。他从优良品质入手,对土质、水源、肥料、农药进行测试、管控,因情而动,确保绿色优质。苦心人天不负,2016年他的南粳46“吴谷道”大米获苏米银奖,和本村的苏米金奖“公正大米”成了和凤大米标识。

追梦路上他没有就此终结,而是在创“景旅田园”休闲农业中尽情挥洒他那支神笔。

严景万、陈小健们的“福利效应成就了吴村桥国级“休闲美丽乡村”。

游了赏了,老知青动情地说:“哎呀,吴村桥,山青水明田园美,美丽庭院是时尚;产业品牌名牌强,村路翡翠车往返,乡村振兴成花园!但我心中另有诗画:

我踏入阿林家,庭院美丽,红瓦粉墙,一院花香,蜂恋蝶舞,萦绕不已。更难得的是,庭院的南面有一所“怡情书屋”向乡村孩子开放。数千册书,分门别类,少儿类、文学类、科普类等,让人顿觉情趣无限。书室虽不大,但那浓浓的书香,熏染着孩子们。

阿林家车辆、家电、网络一应俱全。

阿林家那地方是一部现代线装书,他家是散文花,是一种走到哪里开到哪里的潇洒,有自己独特的文法和章法的花。

近十年没来,没想到阿林家乡变化真大。纵横宽广的沥青路,村村相通;农田改造成规模。特别是有个秦淮梅园,以前荒坡茅岭,现在姹紫嫣红、群花烂漫、鸟语莺歌。那数千亩梅花,铺展开来,红霞般的绵延数千米,那种大手笔 形成了梅花盛宴,整个场面蔚为壮观!振兴的春风令人醉,助吴村桥人画出了空灵写意的田园乡村画。我好想穿越时空,请山水田园诗人王维,来吴村桥观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