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聂建民的头像

聂建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16
分享

行走在故乡的大街上

聂建民

在故乡的大街上行走,踟躇延宕在陌生而又熟悉的老街古巷里,眼眸中的一棵大树,一块残砖,一截土坯墙,一声鸡叫,甚至墙角一坨狗粪都会引起你的遐思,因为故乡的大街上洋溢着自然的气息是真情的挥洒与绽放,是生命的涌动,自然的歌唱,此时感性与激情像是被风吹散的记忆,陈旧而又充满褶皱。向历史尽头回望,穿越颓废的用一桶桶石碑搭建的小桥和残存的庙宇遗址,拾起废弃草丛中的破碎瓦当,逝水忘川中的烟尘里,一座越来越清晰的古村与我开始了千年对话。

近年,我在故乡的大街上采撷了许多关于乡愁的花朵,妆点了我迟暮的人生岁月,如《故乡的小河》《故乡的大槐树》《故乡的味道》《故乡的原野》《故乡的炊烟》《故乡的夜晚》《故乡南湾的月亮》《故乡的小路》《故乡的打麦场》《故乡的那口井》等等,林林总总,发表了数十篇,几十万字,把我的乡愁情结展现的淋漓尽致,每一篇读后都足以让你泪流满面,足以让你立刻、马上收拾行囊,回到你魂牵梦绕的地方。这系列散文都是以大街上某一物件或某一转角为情怀的触发点,表达的是一种缠绵与怀念;但这种情怀转瞬即逝,就像花朵离开土壤一样很快就枯萎了,枯萎的花瓣犹如如迟暮的老人刹那凋谢,显然文章也是,是即时的表达,缺乏一种文化高度,更缺乏一种直击灵魂的思考与探索。

昨天故乡的一位92岁的老人去世了,又一次引发了我一种心灵的震撼,他是一位老党员,一生节俭,勤劳。虽然儿女满堂,但患阿尔茨海默症,在人生的最后几年,没有任何尊严的活着,深感惋惜。我没有怪罪任何人的意思,只是在想,她的过去是如何的轰轰烈烈,随着老人的离去,已经成为天际里的一粒尘埃,但她的人生行囊里肯定没有任何的享受,获取,有的只是奉献与勤劳、节俭与藏在皱纹里的故事,有的也只是对故乡、对子女的贡献。

故乡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村,故乡的名字叫北仇,可是北仇这个名字好奇怪,只能说它是故乡文化的密钥,据村内玉皇庙内碑文记载的是西汉年间立村,可是又没有碑文原文,又说是因坐落于仇沙河的北端而得名。北仇村的东大河叫仇沙河,位于村子的东边,村民无人知道他叫仇沙河,只是知道他叫东大河,弯弯曲曲,途径边家院、南仇、许家庙、洼里等村入漕汶河,过去的上千年间,河里的水慢慢悠悠,从五光十色的鹅卵石上轻轻滑过,也滑走了无数的故事与记忆,在无数的故事中我没有发现仇沙河的丝丝记载。 仇沙河的源头是村北连绵的群山,没有多少的沙,何以“仇(qiu)”仇(chou)沙?恐怕也是一些文人的无端踅摸。

据《泰安县志》载“元时武略将军赵荣,号忠勇,其子喧荫补北仇寨巡检”,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又载:“赵君先茔,西南七十里南仇庄,赵荣父,武略将军,元人,子喧荫补北仇寨巡检,县尉。大德五年(1301)碑”。故乡在元代叫北仇寨,是军寨,说明曾经住过军队,是守卫古城的部队。古城遗址位于村子北边约一公里,是春秋古城,又称羽父城,据《泰安县志》古迹载:古城又名“羽父城”,因位于“羽父山之阳古城庄,”相传为春秋时期为鲁国公子羽父翚的食邑。此事亦载于肥城石衡都君庄(今衡鱼村)人左丘明的《左传》中。

故乡的名字民间则有另一种说法:北仇村的云溪观内有一桶龟驼碑,是重修云溪观碑,碑上捐献银两的名单中有仇姓。北仇村西北有仇qiu家林,百姓习惯叫做“仇家林子”。至于仇姓何时绝迹,无考。因位于汶河以北,故名北仇;鲁国国都曲阜的监狱所在地,因仇与囚音同。同一时期距北仇三十里的汶河北岸南夏辉村,也是春秋时期鲁国公子的城邑,时叫下灌亭、夏灌城,南夏辉村北面一公里也有一村寨,叫庄户寨。由此得知,春秋时期公子城邑的附近一定有寨,要不然那么多的家丁,佣人,佃户住在哪里呢?这些人中如果有人犯了罪把他们关押在何处呢?

元代在北仇设置了“巡检”一职,查阅度娘百科得知:官署名,始于五代后唐庄宗,宋时于京师府界东西两路,各置巡检二人,京城四门巡检各一人。又于沿边、沿江、沿海置巡检司,掌训练甲兵,巡逻州邑,职权颇重,后受所在县令节制。明清时,凡镇市、关隘要害处俱设巡检司,巡检为主官正九品,归县令管辖。元代在北仇设置了“巡检”一职,可见北仇的的重要性。一是地理位置的重要,是洛阳、西安至泰山、济南、北京的要道,说不定当年的皇帝封禅泰山抑或是东去蓬莱寻找不老仙丹时也是走的北仇村的大街呢!只是村子太小,皇帝走的太过匆忙,没有留下痕迹与传说。当时的北仇大街上市井鳞列,什么酒楼、茶楼、乐坊、宿店、食店等应有尽有,亦有莽汉弹弦、娇女卖唱。大街上骈肩累迹、车水马龙,除了贩夫走卒、引车贩浆,亦有商贾羁客、奏报入京的官员 二是集市,是远近几十里的物资集散地。至今大街路面的凹凸不平的石板都是锃亮的,里面镶嵌了许许多多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还有爱恨情仇等。三是北仇的居民既有汉族,也有回族,汉族中的不少人还有贵族的血统,成分特别复杂,在没有治理现代化的元代显然治理北仇寨是有难度的。

大德五年的“赵君先茔”碑文中说:武略将军赵荣的儿子叫赵喧,荫补到北仇寨为巡检。荫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选官制度,是一变相的世袭制度。按现在的说法赵喧是接班的,他的父亲是武略将军,在元代是五品官员,绝对的正厅级,受其父耳濡目染自然也会一点“三脚毛”,更重要的他是一位回族同志,你看赵喧同志到北仇任派出所所长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这就符合另一个事实,泰安一带的回族同胞也是在元以降自西域或蒙古统治时期来到汶河之阳,泰山之阴的。那么北仇村的回民在北仇居住了已经七百余年了,见证了北仇的波澜壮阔、光芒四射的高光时刻,也见证了北仇颠沛流离、寂寂无闻的悠悠岁月。北仇村的汉民与回民共同演奏一曲民族融合的进行曲,早已把北仇这一文化符号上的音乐演绎成了经典。在民族融合的过程有一建筑的高度是我们忽视的,那就是北仇村清真寺的出现,创修于何时目前没有查到资料,但是清真寺是北仇村回汉民族融合的标志这是不能抹杀的事实,镶嵌于清真寺大门右下侧一桶宣统年间(1909—1911)的示禁碑更是北仇村回汉民族融合的交响乐的高潮。

北仇村在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早已经把寨废弃成了村、成了庄,在文明的进程中有一人、一诗值得在此一说,一人即张志纯(1220-1316) ,字布山,号天倪子,又号布金山人,有张炼师之称。泰安州埠上保(今肥城市安驾庄镇张家安村)人。元代著名道人。张志纯6岁诵经, 12岁入道,居岱麓会真宫,其师崔道演,是王重阳再传弟子。张志纯道行超群,名满齐鲁,曾任岱庙住持,在泰期间新建与重建了数十座道教建筑群,更是设计与监修了泰山南天门。元世祖忽必烈赐号"崇真保德大师"、"天倪",授紫服。张志纯6岁诵经即在北仇的昊天观,当地人俗称"东庙"。即位于东大河的河崖边上。由于此观位置偏僻,村民似乎把他忘记了,不过我的朋友圣君于2014春季在北仇一林姓村民家中发现了一块刻着“昊天观”三个字的长方形石块。张志纯虽不是北仇村人,是北仇的“昊天观”成就了他,说明北仇的文化底蕴是浓郁的深厚的。至于张志纯为什么选择了“昊天观”而不是“云溪观”呢,细想:在“昊天观”内诵经侧耳倾听河水的“潺潺”声抑或是“汩汩”声,伴以鸟鸣,犹如道家仙乐;东瞰是霞舒云蒸、紫气东来;西望是人间烟火,袅绕缤纷;北观是群山起伏,雾霭缭绕;南瞻是玉带缠绵,沧海桑田。观内血松与古槐遮天蔽日。此环境绝对符合“道非道,非常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道家法则,相比而言,云溪观太过嘈杂,昊天观则是理想的诵经、学经的场所。张志纯是一座文化的高山,这一高山的土壤叫北仇。

《西游记》里说: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白驹过隙、光阴荏苒。

至大清乾隆年间,有一学者叫唐仲冕(今湖南长沙人,五十八(1793)年进士、泰山学者)在肥城县西北陶山守孝时,遍游泰安的山山水水,著有《岱览》一书,书中收录了清人萧今柳的《北仇村道中望布金山》一诗,萧今柳做过济南府几个县的教渝。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吧,他是从泰安骑驴踏上北仇村内的大街的,在北仇村大街西头折返向北,抬头北望布金山郁郁葱葱,危岩绝壑,弯环鸟道,风光旑旎、气象万千犹如阆苑仙葩,人间奇景。布金山以东是春秋遗址羽父古城,以西望鲁公主眉头微蹙,似美女西施再现。好不惬意。未到山,“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萧今柳已经有诗了,其诗曰:

迢迢烟村村外路,违不十里即名山。春星秋月何匆苍,驱车曾未一跻攀。俄从驴背北翘首,翻来晴翠扑眉间。东联羽父西望鲁,中峰沓蔼表尘寰。上耸餐芝驯鹤之阆苑,下辟练魔习静之禅关。银杏苍松参差,鹿场多馥郁,危岩绝壑崎岖,鸟道几弯环。君不见凌空无碍云跌宕,穿涧有声波潺湲。又不闻丹霞坟前石磥砢,谪仙碑上字斓斑。何时借我游屐游其中,得遇天倪话幽明。探奇选胜三五朝,鬓霜定变好容颜。吁嗟,烦嚣一避,便是人生长年术,宁需炉火丹九还。

其实,布金山的美与幽及山的海纳百川的气度,李白还有一诗加以印证:

其诗曰:《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

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遍访过名山大川,为何看到布金山产生了在此隐居和求仙访道的思想?抑或是从王山人的高论中悟到的什么真谛?

他是一路陪同王山人从徂徕山来到布金山的,肯定是走北仇的大街在村西的道路上向北,说不定在北仇大街的瓦肆、酒楼,茶馆,抑或是桁院,放下了道人的禁忌,吃了顿饕餮大餐,酒喝到了酕醄大醉,放肆了一回,也未可知。

感谢唐公仲冕君没有回到他的家乡湖南,好像是在等待那个萧今柳,终于在乾隆年间他们相遇了,也许他俩只是灵魂的相遇,唐仲冕把萧今柳的诗放在他的《岱览》里了,在《岱览》里我们有幸看见了二百年前的郁郁葱葱、风光旑旎

的布金山。北仇村背靠这样的一座人文与风景俱佳的仙山,面对奔腾到西不复回的汶水,绝对符合“靠山面水”的风水学的居住原则,前有明堂开阔,后有靠山稳当。这是怎样的一个堪舆大师啊。说到这里又想起了北仇村周围的环境,以东15里南北大道,今虽已经废弃,但在过去的唐宋金元年代是绝对的大通道,向北可至燕京,南可达金陵,据传羁押文天祥到北京就是走的这一道路。以西20里又是这样的一条大道(济兖公路),南至江南,北至北京。据称乾隆皇帝南下江南走的就是这条道路,两条国际大通道似两条官轿的轿干,把北仇这个宠儿抬了起来。为了熏染他的贵气,上天有意给他安排了一些具有贵族气质的邻居与仙山,东北是五岳独尊的泰山,村西20里是春秋古国——遂国(今安临站)遂国是大德之国,遂国的镇国之宝“遂公盨”的铭文96个字,36字在强调以“德”治国理政的问题;遂国以南是铸国,铸国是制造大国,在冷兵器时代以铸造刀、枪、戟、戈,茅、钺、斧、钩等闻名于世;村南是汶阳县,县城驻地距北仇有15里(今城上村),汶阳县,土地平旷无垠,沃野良田千顷,此县的十二连城驰名千里,就连临淄、兖州、吴越国、宋国等地一些人也慕名前来,是齐鲁必争之地;以东是蛇丘县,县城(今东向村)距北仇15里,蛇丘县以南2里有一著名的5A级景区,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叫它“鲁囿”,当地百姓叫它“鲤鱼汀”,这里即具有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也有北方园林的凝重严谨。不管是南来北往的商贾,还是进京朝贡的官员,不管是寒窗苦读十几载进京赶考的秀才,还是发配流放至漳州等地的囚徒,都忍不住在此驻足栖息,如烟往事俱忘却。

蛇丘县的“鲁酒”驰名千里,李白在蛇丘县喝了整整一坛子,然后诗曰: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这酒喝的,就连来沙丘县办什么事都忘记了?不过还好记得这是沙丘城,喝的是鲁酒。这首诗的题目就是《沙丘城内寄杜甫》是思念在济宁的杜甫?还是希望隐居在布金山的王山人早日回到京城,进言当朝的皇帝早日召见谪仙人?还是思念在徂徕山等待他的妻儿?

本想让北仇在这具有贵族气质的环境里能有贵族的气息,但北仇拒绝不了诱惑,缺乏了敬畏与感恩:整天坐在官轿之上,眯着朦胧的醉眼,欣赏着四周的美景,哼着从曲阜,从吴越,从阙城传来的时髦的曲子,甚至学起了“吴侬软语”、京腔京调,饮着“鲁酒”牌美酒。这种优渥的生活让他有了娇气、戾气甚至是匪气。以至于在进北仇大街的西南4里路的十字坡上有人杀人越货,干起了买卖人肉包子的生意,俨然以扈二娘自居。

古村在历经千年文明之后,战火兵燹,天灾人祸此起彼伏让故乡的大街上一地鸡毛,满眼斑驳与沧桑,一个时代的宠儿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至此诸多的问题直击后人的灵魂:一个近两千年的古村只有40余字的记载留给后世?

北仇的先人们好幽默,除了40余字的记载,还有一把锈迹斑斑的锁:北仇。

北仇的文化遗产呢?北仇曾经有过八庙十楼十二厅房,现在呢?几处厅房零散地矗立着。依稀还能看出他曾经的辉煌?在千年的文化与文明的发展中没有出过一个那怕是一个秀才一类的人物。这一些只能说明北仇人太会享受了,文化与文明都被纸醉金迷,莺歌燕舞,挥霍无度的糜烂生活氤氲了,很难再找到自我,只能自甘堕落,不以是耻。文化的故乡就此泯然众人矣!

文化是故乡大街的精髓与灵魂;庙宇遗址、断垣黛瓦是文化的载体,是千年历史风貌的展现。霡霂微雨之中,漫步于被时光打磨得锃亮的青石之上,与那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并肩行走,故乡大街的文化从历史的深处向您走来,为您呈现异彩与不堪的往事。

曾经的往事在岁月的流转中于平平仄仄的光阴里辗转闪烁,如缝隙间的阳光,时而明媚,时而隐晦。岁月的风,碾过时光的痕,或盛衰,或悲喜,留给了我们一段段难忘的故事。

在岁月的风中,我们迎面而上,看朝露晨曦,看夕阳落晚,看月华如浣。冬去春来,耄耋老去,岁月的诗行,在故乡的大街上蜿蜒至远方,不复归来。

抬望眼,看风吹过天空了然无痕。我的双眸里,盈满泪水,有湿意落下,

此时一曲琴弦竹笛伴奏之下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华美乐章从遥远的星空,从方寸天地间传来,将故乡大街上的每一个小巷及自己的魂灵照亮。

(2022年7月8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