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浸润诗意
聂建民
最近喜欢上了意公子的抖音,她讲述老庄,讲述唐诗宋词,意公子说:艺术最大的作用,是抚慰人心。尤其是“致人生那些回不去的遗憾”讲苏轼与王弗的情爱故事,讲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是一首让岁月惊艳的词,表现了苏轼对爱妻绵绵不尽的哀伤与思念,在十分安静的环境里聆听是一种说不出的享受。
自己沉浸在意公子的解读中不能自拔,自己的情感随诗人的意象而起伏,意象随韵律而起舞。知道自己不是为苏轼与王弗的爱情故事感动,而是被诗诚挚、哀婉而动情。
曾经,许多美丽风景总是在不经意间从我的眼角处闪过,许多韵味欢曲总是在不经意间从我的指缝中滑落,当我回首时,蓦然发现,许多幸福与自己竟然擦肩而过,遗憾的是自己当时却不曾感知。
回忆过往,自己一直是在诗意的生活中度过。很小的时候时常听爷爷在背诵唐诗宋词,尤其是爷爷在喝酒的时候背诵《将进酒》的神态,大有谪仙的气度,那时,自己虽然不会背诵也不懂,但时常被爷爷的那种心态所熏染,我知道,此时的爷爷是摸到了诗人的灵魂,触摸到诗人情感跳动的脉搏。
父亲自年轻就爱读诗背诗,他背诵过无数的唐诗宋词,在父亲的朋友圈里至今盛传父亲对于《红楼梦》里的诗词能够倒背如流,父亲耄耋之年的时候出版了诗集,收集了父亲300余首格律诗词。父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已经融进了我们的血液,让我们有了诗意的生活。
我的伯父聂如川,是49年泰西县南下干部,官至厅级。在伯父与爷爷、与父亲的通信中时常引用一些古诗词。伯父也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喝“兰陵酒”,但伯父不好意思直接要爷爷给他寄酒,有一次就在信的结尾,此致敬礼之后把李白的《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抄写在此处。别人不知何意,爷爷明白的很,于是打电话给父亲,让父亲用购酒票在父亲工作的地方买上两瓶“兰陵酒”给伯父寄至浙江,伯父的名字也是爷爷从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句中来。
自己在幼小的年龄里有了这种诗意的熏陶,心灵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精深,品味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魅力。
爷爷与诗酒的故事,在我的家乡穿越过时空的隧道,穿越过汶阳田的翠绿,穿越过布金山的壮丽……,至今被家乡的父老乡亲所津津乐道。
在我任教师的日子里。父辈们这种诗意的表达也深深浸润的我的生活,至今年愈五十的校长张欣清楚的记得我与同学们在皓月当空的月夜,在空旷的操场上,听着蛐蛐的叫声,看着美丽的月景与同学们背诵唐诗宋词的情景,背诵的最多的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种与学生比赛背诵唐诗宋词的情景记不得有多少回了,我不是要求孩子们背诵多少诗词,是用这种方式与孩子们的一种交流。是尽量让孩子们有一种诗意的的人生,与诗意的心态。
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在沉淀下来的岁月里细数时光的米粒,装进碗里,拿去酿酒、制糕,让时间的香气涂满整页稿纸,甚至整个人生。
我时常是骑自行车远行的,在潺潺流水的溪边,我会拿出一本诗集,或吟唱或朗诵。那种惬意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让诗意生活充满我的空间,人生路上,携一缕清风的洒脱,采一片流云的飘逸,淡然前行,让心灵沐浴着阳光,且闻花香,感受生活的诗意,左手懂得,右手幸福,一路欢笑一路歌。那一轮月光,一丝静谧一定回落进你的指缝。
人到了一定年龄,忽然就感觉灵魂苏醒,忽然就想要向内求索,忽然就觉得没有比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海中更令人落寞与空虚的,总感觉众生喧哗,游离不定的灵魂无处安放。毕淑敏说,所谓幸福,就是灵魂的成就。周国平说,所谓人生的圆满,就是把命照看好,将灵魂安顿好。
自己时常在一处破败的老房子里,在杂草丛生的院落里,独坐一石阶之上,翻开一本诗集,自言自语与诗人对话,耳畔聆听大树上划过的“扑哧、扑哧”声响,还有喜鹊与白云相伴而生的优美的自然的音响。此时自己像是穿越,此时灵魂,以诗意般的心境放逐,伴着清风自由的飞翔,伴着诗意直至遥远的天际。薄风草香,如沐浴丁香花的芳香,熏染,洗涤之后的心灵,跃然纸上。变得欣喜若狂,无所羁绊,也无所顾忌。
凝神,听风,将心浸润宁静的底韵,在生活通透中让心中的诗意袅袅飞舞。这一份温和与静好,渗透入灵魂,羽化了烟尘,荡涤了心灵。喜欢将自己窝在一缕风里,静心聆听,那些蕴含岁月沉香的味道,在广漠的悠远里,轻轻捻起,便可拨云见日。
此刻的心是极其安静的,如行走在唐风宋雨中,于平平仄仄的婉韵里飘渺,似江南的烟雨。听一首古乐,清灵舒冉,卓绝悠然,恍若淡淡墨痕里浸濡着旧韵新篇,半阙清愁,黯锁着馨香的缠绵。
一首隽永的小诗,一杯袅袅升腾的清茶,一曲感人的音乐,突然间会在心田里播下一颗诗意的种子。让我徜徉在唐诗的豪迈和宋词的委婉里,聆听天籁,顿悟人生,受益终生。
喜欢他们的诗具有丰富夸张的想象,构思奇特飘逸,气势雄浑瑰丽,豪迈潇洒的风格;喜欢李清照,辛弃疾,喜欢她们词的婉约,雄奇,沉郁和空灵。比如,陆游,就喜欢他的《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他和唐婉凄美的爱情源于他们的缘深情浅,竟然别后重逢,但是现实无奈的滋味尽在文字里表露无疑。《钗头凤》,从我十七岁那年就会背诵了。那时就想唐婉凄美的爱情就是神秘的诗意挚爱,
喜欢李清照,她有很多词记忆犹新,随意翻开一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在意境的刻画,真挚、深沉情感的表述,以及语言运用的艺术上,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故前人评曰:“易安《一剪梅》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七个字,便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其实寻常不经意语也”实在是妙、妙、妙、妙。那年去了章丘李清照故居,特意与李清照的蜡人像合拍几张相片,又在进门处李清照的雕像前深深地举了几个躬,以表示我的仰慕。
此外,柳永的《蝶恋花》中后两句更是经典之作,“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首怀人词把登高远望的离愁与思念伊人的憔悴描绘的淋漓尽致。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句《雨霖铃》描绘了路途中漫长悲凉而又黯淡的情怀,可谓离别伤怀的佳句。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宋人贺铸的《青玉案》著名绝唱“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滿城飞絮,梅子黄时雨。”唐代诗人黄埔松这样写到“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深夜景象,烛花己落,人亦渐入梦境。闲梦二字,直贯到底,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描绘的景致,常常让我如痴如醉。且听“常记西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度,惊起一滩鸥鹭。”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一幅幅景致,一张张画面,黛色风景映入眼帘。不能不令人动容,不能不叫人深陷其中,感怀之情,令人唏嘘。
我喜欢文字里的诗意,将自己,或者别人的故事,用心里的诗意来书写,不说闲情万千,不说俗世百转,只说你在我眼中,我在你心里。这如花一般的恬淡与安逸,演绎了生命的温馨与安暖。那些来往在我空间的友人,或无声无息的走过,或留下只言片语的诗意问候,然而,每一个足迹的印证,如雨后春山的俊美,如花落香息的素净,总是可以让自己的内心,晕开无由的感动,一瞬间会湿了眼眸。生来,就不是凉薄的人,我从不曾将自己藏的太深,掬一池净水,温一颗心,剪一段时光,画出一场梦,这星星点点,都是无法掩饰的诗意美。
我行走在这些诗词之中,那优美的画卷让人仿若陶醉在诗的意境里,从这些旋律里找到了曼妙的感觉,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花香,这风,这月,这世界的山山水水无不引起丝丝缕缕感慨,沉醉其中。
面对蓝天碧水留下真诚和微笑。神思坦然,心不乱,便无杂念,与灵魂空然起舞。渴望,心在轻灵无尘中与文字碰触;渴望,用清净的韵味远离尘世的纷扰。万千浮华落定,悲喜随缘,冷暖自知,行一程,过一程,仰面微笑,立志而坚,人生必久远。
总有些情愫渐行渐远,成岁月的逝水沉香,总有些心语淡静悠远,成灵魂深处的蓦然浅笑。回首,繁华落尽之时,仍旧收拣心情,一路从容。
老去的路上,惟愿坚持一颗平常心,努力将生活过的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参透余生,拥得一份禅意的心境,繁华不惊,银碗盛雪,营造一种与世无争的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