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乡愁
聂建民
锄头、石磨、纺车、锅灶,一件件即将被历史尘封的老旧物件,不时勾起我们浓浓的追忆情怀,让我们依稀回到那个艰苦而又充满温暖的年代。2007年安驾庄镇马家埠村为留住乡村记忆,弘扬传统文化,投资百万余元,把村东头的丁家庙扩建成了民俗博物馆。今天我们走进这个博物馆,寻着历史的痕迹,回忆农耕时代乡村生活的点滴。
进入民俗博物馆,首先映入你的眼帘是石磨、石碾、碌碡等石质的农具,右手边是一些汲水灌溉的农具,主要是二人拧,辘轳等,老旧的物件、简易的器物,银黄色的银杏叶落满了磨盘铺成甬路的院子,勾勒出一副古朴典雅而又具有乡情的北方田园图。
其中的石磨、石碾尤其能够触发你的乡愁:如今的年轻人们恐怕不会相信,三四十年前人们一年到头吃的五谷杂粮、小麦面粉,全靠男女老少用石碾去皮,再用石磨磨成面粉。现在的石磨,人们已不用它们了,孤零零地躺在那里享受着人间的寂寞,迎合着游客的抚摸!石碾现在人们偶尔还会记起,只是每一年的八、九月份制作韭菜酱的时候,石碾才会受到人们的青睐,惟有这时人们才会想起它,才去理会它。
如果说现在人们对石磨、石碾有股感情的话,是过春节或孩子结婚的时候,都会在路边石磨、石碾上贴上“青龙大吉”或“白虎大吉”以示对其的敬畏。
石磨、石碾成了我们记忆深处的一道印记,成了乡村一道风景,再过多少年以后,也许这些都会成为一种文化记忆或文化影像,但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情思。
马家埠民俗博物馆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票证:解放初期,市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国家决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即按人口定量发放各种商品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
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三大类,马家埠博物馆就存放着各式各样的票证。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过年才能兑换的副食票;穿的有各种布票;用的有煤油票、商品购买证;还有临时票、机动票等,五花八门,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直到1993年,粮票正式谢幕,这段凭票供应的历史——“票证年代”宣告终结。
上世纪七十年代或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对一些老物件都特别熟悉,特别是五六十年代种田耕地的“老把式”、更是情有独钟,睹物思情,每一件都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看到一盏油灯,你也许会想到妈妈曾经在灯下缝补衣衫或一针一线纳着鞋底,情不自禁的会吟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看到长长的烟袋锅,你也许会想起满脸皱纹的老爷爷坐在夕阳下衔着长长的烟袋锅,烟袋杆上缀着装满旱烟的布袋子,在升腾起的轻轻烟雾里,讲述着战天斗地的动人故事、亦或是古老的传说;看到那座轻巧的纺纱机,你仿佛会觉得那是奶奶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嗡嗡……嗡嗡”地纺着纱线。看到那盘粗老笨重石碾,你仿佛会觉得它还在“咕噜咕噜”碾着地瓜干、玉米粒,推碾着往日岁月的艰辛,生活的困苦……、馆内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民间文艺、生产民俗、农耕文化、生活习俗等内容,让游客在观览和体验中领略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品味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漫步在民俗博物馆里,令人流连忘返。一边是滚滚发展的历史车轮,一边是沉睡的历史物件,置身其中,细细品味,便有了一种时空错乱感,仿佛穿越到历史长河的时光遂道中,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身为何人了。
这么多的老物件,让人看完之后满满的都是浓浓乡情与淡淡乡愁。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很多的物件并不很陌生,仿佛就在儿时,仿佛就是昨天。
乡愁是一首歌,是老街上的一声叫卖,是老屋里的一缕炊烟,是呼朋唤友的田间玩闹,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惬意,随着科技进步与时代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很多的老旧物件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实用价值,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可是它们身上刻下的岁月痕迹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一些具有历史意义与乡土特色的“老古董”足以唤起人们儿时的美好记忆,也足以让后辈晚生们大开眼界。
马家埠民俗博物馆以展示记载历史的老物件为主,辅以图片,反映了马家埠村的特色文明以及汶河文化、黄河文化,泰山文化的在这里汇聚、交融,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
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个老物件身上都有岁月的痕迹,
在博物馆内收藏的一件粮店里用的背搭上写的时间是一九五四年,收藏进馆后人们对于一九五四的写法谁也不理解,原因很简单,就是“四”的写法有些特别,方框内的儿字是下坠露出来的,谁也不认识、经过苦苦思索终于恍然大悟:五四是“焐死”的谐音,粮食害怕“焐死”,“四”露出头,粮食就不发霉了,一个字寄托农民多少的期许啊。
墙上挂着一件叉裤足以让你思索良久,叉裤是棉裤,唯独缺少了屁股上的一块。叉裤是北方老人特有的一种服装。就是专门做两条肥大的棉裤腿,当天气很冷的时候,老人在棉裤里面再套上一条裤子,用带子把腰部连接起来。这样的叉裤即节省了棉花与布匹,干起活来也方便。裤难看归难看,但还是很实用的。
那年头,很多北方的老人,就是靠着叉裤熬过了很多个漫长的严寒的日子。
北方的早上,穿着叉裤背着粪具子拾粪的老人,应该也是北方农村一道独特的风景。
拾粪,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产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化肥奇缺,价格太贵,农民用不起。农村的土地很少见到化肥,农民种庄稼主要使用农家肥。因此也衍生出了很多土地与粪肥的谚语:如“田里多打粮,心中喜洋洋”;“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粮”;“春天粪满缸,秋天谷满仓”;“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庄稼要长好,粪肥离不了”……。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深深懂得这些农谚所含的哲理。还有农谚说“庄稼地里不用问,除了人力就是粪”;“种地不使粪,等于瞎胡混”;“粪是庄稼宝,少了长不好”。这些都说明了粪肥对于庄稼的重要性。现在虽然没有捡拾粪肥的了,但是捡拾粪肥使用的工具还在,我们这里——汶河平原就叫“粪具子”,有的地方叫“粪箕子”。
走进民俗博物馆,记者仿佛置身时空的隧道,一件件旧物件把每一名来这里的游客带到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
在民俗博物馆的西厢房里,陈列了一批农具,有梨、耙、講子等农具。其中长方形、脊柱上排列尖齿,现在看来十分落后,但在当时确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平整土地的农具。叫“耙”,在田耕平之后,还达不到种植条件,需要统一疏通一遍,田就更平整些,便于种植。那时在空旷的刚刚耕过的田地里,“老把式”站在“耙”上,套上牛或马,鞭子一挥,一声“嘚儿,驾,”响彻在原野的天空,牲口欢快地奔向的原野另一端,湿润的泥土气息与远处蜿蜒起伏的淡墨色山峦交映成辉,秋收的金黄与刚从泥土中被翻出“蛐蛐”惊奇的鸣叫,此时动与静、金黄与炊烟完美融合,一幅安逸、瑰丽、多彩、俊美的田园农耕图,立体地呈现在你的眼前。
据了解,民俗博物馆的藏品大都是当地村民提供的。马家埠村原本是一个纯农村,现在经过开发建设,部分农房已经变成了楼房,建这样一个民俗博物馆,就是让农村一些传统文化能保留下来,真实再现几代农民在生活、生产等方面的习俗以及浓郁的民俗元素,让独特的地域文化得以延续,让民俗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
民俗博物馆,它用无声的印记昭示着一个农村发展前行的力量。一个个民俗物件虽不是精美的东西,但却充满着故事和温度。当人们步入展馆,再次触摸和审视那些儿时用过、看过、听过的老旧物件时,荏苒的时光仿佛又流回我们的眼前,回忆占领我们的情感......
村党支部秉持“追远、溯源、存史、资政、育人”的情怀,建成了民俗博物馆,将具有乡村文化特色的符号和元素提炼出来,让群众在“乡愁”中感悟社会进步,在“记忆”中传承乡土文化。
以草屋、穿衣镜、灶台、鸡窝、等实物再现了农家生活场景、风土人情;纺织机、缝纫机、老式电影机、电视机、留声机、收音机、以及各类农耕生产用具再现眼前;老农的锄头、斗笠、扁担、水缸,粮食瓮、镰刀等等……每一件藏品都让人忍不住驻足观看,抚摸,品味,感受。
乡愁,是对故乡的思念,是对儿时美好的回忆。乡愁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故土的方向标,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我们贫富、贵贱,只要你愿意跟她走,就能到达魂牵梦绕的故土,到达安全厚实躲避风雨的美丽港湾!
悠悠岁月长相忆,煌煌故土总关情,乡村永远是人们抹不掉的记忆和牵挂。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讲到:“每个地方都有让大家留念的东西,不要小看这种幸福感,因为这种幸福感能留得住人。”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就是让人留念、让人能够体味幸福感的有效载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乡村文化资源千差万别,但是民俗文化是抒发乡愁、寄托乡情,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乡愁是一种情愫,也是不一样的依恋。诚然故乡没有波澜壮阔,没有繁花怒放,但烟雨朦胧的小巷,流水汩汩的小溪,却是体悟禅理、洗涤心灵、养育情趣的境地。故乡成了一世的留恋、成了一生的乡愁。岁月无言,炊烟无声,风雨几多?阵风几何?月色几许?漂泊的人生,乡愁永远是我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