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中林的头像

周中林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3/07
分享

忠正勤朴 书如其人

——追念叶培元先生

周中林

叶培元先生是湖北省仙桃市的一位已经去世的前辈书家。他的子女筹划为他出版一本书画作品集。我有幸参加过一次与此相关的研讨活动,觉得应当写点文字,来纪念这位令人尊敬的长者,但是,我与叶先生未曾谋面,对他缺少了解。好在手头有一本叶先生的回忆录和一册《叶培元书画作品集》清样,让我得以了解叶先生波澜起伏的精彩人生,进入叶先生悉心营造的艺术领地。

翻开《叶培元书画作品集》清样,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书法作品,篆隶楷行四体皆备。隶书约占了6成,这是从数量上说的。选编者为何如此编排?我猜想,盖因叶先生虽涉猎诸体,但相比较而言,水准最高的当属隶书。细细端详,确实如此。叶先生的隶书以汉隶经典《史晨碑》《乙瑛碑》为根基,吸收了清代书家吴让之、伊秉绶以及当代书家刘炳森隶书的艺术元素,博采约取,勤学苦练,形成了自己的隶书艺术特色。其作品如对联“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使我开怀唯夜月,令人深省是晨钟”,条幅“书法延年”,还有用隶书书写的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以及杜甫的诗、苏轼的词等,皆用笔圆浑,结体方正,端严厚重,雄强挺拔,有正大气象。

汉代著名学者和辞赋家扬雄在中国艺术理论史上首次提出了“书,心画也”的论断。扬雄的书为心画理论,原本是就语言和文章而言,但有学者认为扬雄的这一论断对于中国书法美学史是一个贡献,是“书为心画”论的理论源头。

宋代朱长文是一个旗帜鲜明的书为心画论者,这突出表现在他时常联系着书家其人来评价其书。他如此评价虞世南和颜真卿:

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学术渊博,论议持正,无少阿徇,不可夺也。故其为书,气秀色润,意和笔调;谨守法度;柔而莫渎,如其为人。

鲁公可谓忠烈之臣也……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强,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尹旭《中国书法美学史》,陕西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87页)

清代刘熙载发展了“书为心画”论,提出了“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的著名论断。他甚至直截了当地说:“写字者,写志也。张长史授鲁公曰:非志士高人,讵可与言要妙?”(刘熙载《艺概·书概》)在刘熙载看来,从美学性质上讲,书法艺术就是用书法形象来表现其为人、其才学或曰学养、其性情志趣,就是表现人的心灵世界的,是心灵世界的一种形象显现形式。

似乎为验证“书为心画”论和“书如其人”论,叶培元先生约20万字的回忆录《沧桑岁月》,展示了他86年的生命历程。他在旧中国生活了20年,在新中国生活了66年,我用两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这是一幅广阔的画卷,限于篇幅,我不能也不必一一复述。笔者最关心的是叶先生其人、其学、其志,读完这本书,掩卷沉思,我觉得叶先生的最大特点是“忠正勤朴”。

。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忠实地践行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无论是解放初期的禁烟禁毒、追捕外逃、取缔反动会道门、平息械斗还是下放农场垦荒,叶培元都是冲锋在斗争的前沿,坚守在劳动的第一线。1954年沔阳遭遇大水灾,叶培元参与组织灾民转移,负责安全保卫,一个背包、一把雨伞、一支驳壳枪,一双草鞋,走到哪里,都是日日夜夜和老百姓在一起,吃一样的饭食,一样睡地铺,家里妻子和继母的安危他不得而知,也顾不上。

。正派正直,正气凛然。“文革”中遭批斗,他不屈服于造反派的淫威,不低头,不下跪,不签字承认“反革命罪行”,被整得形容憔悴,骨瘦如柴,身体几近垮掉,依旧对党的事业痴心不改,从没动摇对党的信念。

勤。勤于学习,老树发新枝。叶先生从小热爱书法,有“童子功”,但他不满足于旧有的“底子”,五十多岁时开始师从比他小20多岁的年轻人学习篆书隶书。这有些像齐白石大师的“衰年变法”,丢掉自己过去几十年形成的书写习惯,从头再来。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需要下何等的苦功!不难想象,多少个日日夜夜,叶先生面对经典法帖,心追手摹,挥毫不辍,终于大器晚成,书艺再上台阶,焕发出艺术的青春。

朴。朴素朴实,能上能下,如一头吃草挤奶的“老牛”。翻看叶先生生前的照片,他最“华丽”的服饰,就是公安干警的制服。叶先生长期在农村,尤其是在血吸虫重疫区工作,终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大病初愈后,身体状况无法再适应繁重的农村工作,他谢绝了组织上给他安排的县直单位的职务,甘愿从正区(科)级的区长自降职务,回到公安部门当上了一般干部,而且从事的是很多人不愿做也难以做好的信访接待工作,一干就是7年。后来他又“板凳甘坐十年冷”,主持修纂公安志。因工作出色,在组织的一再挽留下,他“超期服役”,一直干到逾61岁方退休。叶先生的行为,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情怀。那些跑官要官之徒在叶先生面前,是否应该汗颜!

宗白华先生云:“中国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宗白华《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意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0页)作为艺术创作主体的书家,他的精神气质、品德修养、人格锻造和艺术偏好,无不“参与”到书法创作中来,使书法线条与结体有了生命活力、生命意象和精神特质。从叶先生的为人,再来看他的书法创作。如前所论叶先生的书法,尤其是他的隶书的艺术特色,正“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书如其人”论并非虚妄之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