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内蒙古)
我的故乡——内蒙古好鲁库种羊场是个青山绿水、钟灵毓秀的地方。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乃至社会百态、人情世故都是我永恒的梦,那里的社会文化氛围更是我儿提时代成长的沃土和摇篮。
01.革命样板戏、文艺宣传队、“大秧歌”、“小车子”和“高跷会”
好鲁库种羊场的文化生活从建场开始始终非常活跃,近乎原始寂寥的草原,自从种羊场的建立,给这片广袤的大地注入了勃勃生机,赋予了草原以新的生命。记得早些年长辈们登台演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老两口学毛选》、京剧《铡美案》等。记忆更深的是郭永昌父女的表演唱《逛拉萨》,形象逼真,绘声绘色,将演出推向了高潮。斯日古楞与范玉珍的男女二重唱《红军走过的地方》引起了台下广大观众的共鸣,赢得阵阵热烈掌声。还有卢平章的手风琴独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郭永昌二弦伴唱《小二黑》、姜洪俊的笛子独奏《我是一个兵》等等不一而足,给广大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举国上下革命样板戏风靡一时,样板戏被称为"红色经典",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到处都是革命样板戏的声音。记得好鲁库总场先后排练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剧目。王志扮演的李玉和、杨子荣;范桂芝扮演的李铁梅、阿庆嫂;刘希瑞扮演的李永奇等等形象逼真,有板有眼。尤其是王志扮演的李玉和、杨子荣等角色,字正腔圆、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记得王志还曾被克旗乌兰牧骑请去扮演了《红灯记》中的李玉和在全旗范围内巡演,也非常成功。
为了活跃的文化生活,种羊场曾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了手风琴、扬琴、二胡、京胡、板胡、唢呐、小提琴等乐器,并派出人员到外地学习,抽调擅长文艺的人员组建文艺宣传队,排练了精炼的文艺节目深入各分场、生产的慰问演出。春节期间还曾分别到红山军马场、元宝山牧场等友邻地区慰问演出。
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有每年正月里好鲁库的“大秧歌”、“小车子”、“高跷会”表演。“哐嚓嚓——哐嚓嚓——”的锣鼓镲声和“得啦哇啦——得啦哇——”的唢呐声甚嚣尘上,不绝于耳。“呯呯——乓乓——呯呯——乓乓——”的鞭炮声响彻云霄,震耳欲聋。让人记忆犹新的是任忠田大伯带着的长长的黑胡子飘然甩动,他推的“小车子”左扭右摆,时而行进,时而“误车”妙趣横生。董顺去的“老蒯婆”嘴叼长长的大烟袋,耳朵挂着红辣椒,手持大笊篱,蹒跚扭动、诙谐幽默,调侃风趣,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群众围观。记得秧歌队还经常到附近生产队和场领导、先进模范家去拜年,孟宪增大伯的开场白幽默风趣,更给节日增添了色彩。当年孟宪增大伯是个活跃分子,他经常竹板不离身,田间地头、工作小憩、会议间隙等等,一有时间便掏出竹板现编现演。即兴表演的快板书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场子的好人好事等,活跃了气氛,凝聚了人心,受到大家的称赞。
02.庄殿卿的“鸟文”
那年到庄殿卿大伯家逛门,一副气势恢宏的《百鸟图》吸引了我的视线。洁白的纸张上,百鸟齐聚,欢雀起舞;仔细观察每个鸟的动态迥异:有的展翅飞翔,有的高空盘旋,有的俯冲急下,有的毕翅静观,有的在觅食,有的在高歌,有的在跳跃等等千姿百态,活灵活现。再仔细瞧,一个个既像动作各异的飞鸟,又是一个个不同的文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大诗人李白的千古诗句又现眼前。字中有画,画中有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可见庄殿卿大伯是用字来创意,用画来抒情,用鸟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的,实在妙不可及,令人叹为观止。记得庄殿卿大伯家每年过年的春联乃至“福”字都是用“鸟文”书写的,可谓是一绝。后悔的是当年没有收藏几幅,留下极大的遗憾,以致到旗里工作后到目前也未曾发现这种文字,悔之不及也。
03.乒乓球与篮球运动
当年,好鲁库人才济济,体育方面的健将也大有人在。记得上小学四五年级时自己便开始跟着季华南等老师学习打乒乓球。内蒙古大学毕业的季华南老师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同时他也是个“乒乓球迷”。他发球的古怪刁钻,抽拉球的迅猛多变使我眼界大开。没多长久我便掌握了他的技术,甚至与他成为乒台上的棋逢对手。之后经常与周相庭、谢世良等乒乓高手交锋,与袁树林、任兆生、李凤怀等同学们切磋技艺,大家的乒乓球技术进步都非常快。可以说,当年好鲁库人的乒乓球技术在克旗也是榜上有名的。记得调回克旗在旗委大院每年“七一”举行的乒乓球比赛中,从好鲁库出来的我和李凤怀都名列前茅,甚至技压群芳。
当年好鲁库的篮球运动也是红红火火,异彩纷呈。记得当年场子篮坛上的健将有蓝月生、李希华、姜洪俊、王久玲、籍明等;女篮健将有崔永珍、李淑贤、霍秀兰等。“嘟——嘟——”清脆悠长的口哨声时常响彻在篮球场的上空。记得那时场子经常以分场和直属机关为单位举行全场性篮球比赛,还邀请红山军马场、元宝山牧场等兄弟单位到场举行篮球友谊比赛,同时曾组队多次到克旗参加比赛活动。当年好鲁库总场几乎每年春节都举行诸如乒乓球、象棋、扑克、跳棋等比赛活动,丰富了种羊场的业余文化生活。
04.有线广播、电影队和第一台电视机
似乎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好鲁库已经有了有线广播,并建立了广播站,由精通无线电、有线电技术的蒋登嵩师傅挂帅。总场还专门腾出两间办公室,里面放满了接收机、放大器、稳压器、扩音器等设备。总场主要街道高高的电线杆上都挂有高音喇叭,一根银线联结千家万户,各家各户都装有“小喇叭”,通过电话线路将广播信号传输到十几个生产队。早六点、晚八点新闻联播准时送到千家万户,老百姓在家里便知晓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和各类重要活动,同时也能听到许多综艺节目。种羊场的重要新闻、重大活动和重要通知等,也通过播音员王彦琴甜美的声音徐徐传来。“得啦哇——得啦哇——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当年非常喜欢这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少儿节目。
1968年父亲出差时从外地抱回来一台上海产“工农兵”牌台式收音机,将它端端正正地放在柜子中央,还用一块花布罩着。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是打开收音机听新闻,记得当时我最喜欢听的是革命样板戏,孙敬修爷爷讲故事等,后来王刚连续播讲的评书《夜幕下的哈尔滨》让人着迷。作品描述的是1934年的哈尔滨正处在日寇与伪满的阴暗统治下,垂垂夜幕,阴霾天空。敌伪力图巩固统治,一方面着手安定地方建设,一方面疯狂抓捕、屠杀共产党人及抗日力量,敌我双方进入斗智、斗勇的生生死死的绞杀、较量之中。该评书以日伪时期哈尔滨为背景,描写公开党领导民众抗日的故事。夜幕下的哈尔滨评书是由陈屿创作的一部评书,故事情节曲折惊险,极富戏剧性,加之王刚绘声绘色地讲述,引起了众多听众的共鸣和强烈反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之后经济发展了各分场和生产的都有了半导体收音机,乃至出牧的牧工都背上了了半导体,从此在与羊为伴的时候不在寂寞。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好鲁库建立起了电影放映队,购进了8.25毫米放映机,电影考贝从克旗电影院流转。开始电影队由杨秀庭负责,后来负责人是冯国栋。每当夜幕降临,宽大的银幕高高悬挂在总场办公室前的广场上,人们吃过晚饭便张罗着拿着板凳、椅子,三五成群、结帮成伙地前去找合适位置。在“哗——”电影机开机的微弱声音中,强烈的光柱从镜头射出,悦耳的音乐声随之而来,喧哗的人群顷刻间将注意力集中到银幕上。《铁道游击队》、《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等战斗片子是最受我们这些男孩欢迎的;《早春二月》、《小二黑结婚》受到青年们的喜爱;《摘苹果的时候》、《第八个是铜像》等外国影片也使人大开眼界。当年印象最深的是每当春节期间及接羔保育和秋收农忙时节,载着冯国栋电影队的小马车,走乡串户、深入的各分场、生产队乃至牧户慰问演出,给广大职工群众加油鼓劲。
1979年乍暖还寒的春天,好鲁库分场从多伦购回一台25吋日本原装进口“日立”牌彩色电视机,这也是好鲁库的第一台电视机。十几米高巍峨耸立在办公室房后的天线接收着克旗“八零二”转播台微弱的信号,信号不好时还得请焦洪臣师傅戴上脚蹬子爬上杆头调整天线方向。每天晚上大家挤到会议室里好奇地观看着电视节目,尤其是节假日期间更是座无虚席。仅有的两个频道时断时续,时常在大家兴趣盎然的时候“哗——”屏幕出现大“雪花”,电视信号中断了又赶快去调整旋钮和天线。由于信号很弱,大彩电多数放出的也是黑白的节目。尽管这样,许多电视节目让人茅塞顿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除了收看新闻等节目,大家非常喜欢热播的电视剧,《霍元甲》《上海滩》《大西洋底来的人》《武则天》《八仙过海》《血疑》《东京爱情故事》《一剪梅》《济公》《渴望》《篱笆,女人,和狗》《加里森敢死队》等等电视剧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让人流连忘返……
故乡的梦像天上的云,连绵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