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风的头像

朱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26
分享

浚县古城

一、

认识一个古代人,首先要了解他的姓名、字、号,姓甚名谁,以及他对社会的贡献,出生年代和出生地点等信息。如: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后人称他为,黎侯,黎公,先贤端木子。儒商鼻祖。东周的春秋末年,卫国黎人。

读懂一个地方,一般是因为亲朋好友的介绍,或道听途说,发现此地有自己感兴趣的景儿,或是想要见的景中人,亦或有亲临其境要办的事,然后欣然前往,名曰旅游或出差。

其实,地名和人名一样,都是为了方便他人识别和辨认的称谓或代号而已。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名”的解释是,名自命也,从“夕”、“口”,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命。可解释为,天黑时大家都相互看不见,相遇时只有自报姓名或代号,才能知道对方是谁。

一个地方因年代的不同、人文地貌的变化,可能会有好多个不同的称谓。故这个地方,不管有多少个不同的书写名称和呼叫的音调,地方可能还是这个地方,只是需要后来人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来考证罢了。这种现象,所导致的认知差异或思维断路,若能像介绍古人一样,把她呈现出来,也许会避免一些尴尬。譬如:黎阳,字浚县,号黎蒸、黎州、浚州、通州等,俗号“城里”。

如此这般,端木赐是黎人,与子贡是浚县人,就很好理解了,人当然还是那个人,地方当然还是那个地方,只是文字表述和发音不同而已!

在浚县及周边的民间,“子贡”一名可谓家喻户晓,而端木赐只能出现在有文化的人嘴上或写在书本上。因为子贡出生在浚县,是历史名人;他经商有道,立规成矩,民间传承和颂扬颇多。他师从孔子,周游列国,对社会贡献及影响巨大;史书对他记载也颇丰;后人已经把他神化,为他立的碑、建的庙,一般都称谓“子贡庙”。

然而,外地的游客知道子贡是浚县人的,完全可以用九牛一毛来形容。尊古人为神者,不会关注神出生在什么地方。故知道端木赐是子贡者多,而知道黎阳是浚县的人少矣!

“黎阳”这个地名,除了考古学者、史学研究者,文字学家以及文人,会认真探究其和“浚县”的渊源外,即使浚县本地人也不会在意,“浚县古城”叫作“黎阳故城”,有哪不对!就不必渴求外地的游客,来浚县旅游一次,把“浚县古城”喊成“黎阳故城”,向亲朋好友炫耀和推介了。

二、

作为浚县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十有八九都习惯于称浚县城为“城里”。我知道“城里”就是浚县城,始于上了小学。孩童时代,不知道“黎阳”的存在很正常,知道“城里”是最大最好的地方,就足够了。什么稀奇的玩意儿、好吃的东西、好看的衣服,在城里都能见到、吃到、买到。

刻在骨髓里的记忆是,小时候过春节,到城里父亲的姥姥家串亲戚,给舅爷磕头,得到表叔、表姑回赠的压岁钱。压岁钱全都是一分、两分、一毛、两毛的“割耳朵”纸票子,我总是找两片硬纸板,规规矩矩地夹住它们,生怕崭新的票子折了,变得难看。然后我再用一截母亲纳鞋底的绳,缠上几圈,别到肚脐处的裤带里,兴奋得几夜睡不着觉。如果偶遇表叔高兴,还能骑落在他的洋车后座,在城里兜上一圈。瞅瞅十字街的钟鼓楼、西大街的电影院、西门外的五孔石桥、卫河右岸的老砖墙,逛逛东关的东山、南关的西山。此时的幸福,就算有人带俺周游世界,恐怕也没这感觉好。

回到农村的家,在城里的所吃、所见、所闻,我总是瞅着机会,跟小玩伴儿们吹牛,我当时显摆的劲头,能保持一年的新鲜。由于我吹牛的挑逗和诱惑的魅力极大,总是惹得小玩伴儿们,或流口水、或哭着鼻子回家,叫嚷着要父母带他们到城里逛,寻找吃喝玩耍的乐趣。等小玩伴儿的家长前来告状,母亲只好拿着笤帚或藤条,追赶着我假装打的阵势、高声的大骂,“惹事的鳖孙儿!惹事的兔崽子!看我不打死你”,以表对人家的歉意。

能够到“城里”串亲戚,感觉非常幸福。自豪感自不必说、关键是有了足够的吹牛资本。这也是小伙伴们羡慕我,喜欢找我玩的一个原因。每年我都能借串亲戚的名义,到城里打几次牙祭,看几次稀罕的杂耍、听几段叫卖的清唱,到山上摸摸石佛,踩踩有坡度的石板路,瞅瞅可爱的耍猴,还能讨回几件时髦的旧衣服。感受幸福之余,我也在稚嫩的脑瓜里,偷偷点种了一颗想成为“城里”人的种子,期待将来有一天种子发芽结果,我成了城里人,也让农村的孩子来我家串亲戚,以我为荣美一把。

而今,我糊里糊涂的做了郑漂人,不知道希望的种子算不算发芽结果了,但我始终认为,自己还没有真正成为“城里”人。

春节带着孩子到城里给表叔、表姑拜年,虽然他们一如既往的亲近我、热情的招待我们,但我享受的满桌的更加丰盛的佳肴里,却怎么也品味不出童年的味道来。他们给孩子的压岁钱,也改成了两张百元大钞。如果换成当年一分、二分的“割耳朵”票,恐怕不用集装箱装是绝对不行的。而我当年的那种稀罕劲儿,在孩子们的动作和眼神里,却没有一丝一毫的体现。相反,孩子们是真心不想要老人的压岁钱。

三、

知道“浚县”也叫“黎阳”,始于我到“城里”上高中的时候。此后,我开始有了一地多名的思维意识。钟鼓楼也叫文治阁。五孔石桥还有一个更有诗意的好听名字“云溪桥”。老砖墙还可称之为古代护城墙。东山也叫大伾山。西山也叫浮丘山。我也似懂非懂的知道了“古迹”也叫“文物”。

记得在语文课上,刘枫松老师详细讲解了端木赐。我也记住了出生在黎州的著名白话诗人王梵志,出生在黎阳县的文学家谢偃,出生在浚州(通州)的将军沐英,出生在浚县的将军王越,文官朱煐、刘尚信、马大士等本土历史名人。他们出生在浚县,都是浚县的骄傲,也是后人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语文课上,刘老师还赏析了《浚州八大景》神一般的存在:伾山晓月望冲天,龙洞祥云升紫烟;瑶池玉女留仙迹,岁寒双秀在浮丘;云溪燕语卫水舟,西有善化奇峰头;同山晚照白日现,淇门风扫万古流。其中前五景都在城里,后面的三景在浚县辖区的其他地方。城里的五景:一、伾山晓月,指在大伾山上,每当月满之时,站在吕祖祠上面的园门处看遥望天空明月,一轮圆月正好高挂在八卦楼顶端,如同一幅画卷的奇景;二、龙洞祥云,指在大伾山的龙洞上方,每当阴雨天气来临之际,必有缭绕于此的腾腾雾气,如同天然的晴雨表;三、瑶池留仙,指在大伾山东麓,原紫金山、凤凰山附近,有一潭湖水,传说是王母和众仙女在人间的游泳池,今湖水已经干涸,只有低洼的印痕;四、岁寒双秀,指在浮丘山的山门前,有两棵古柏,一棵像猴,一棵像鸡,像生肖一样,相向而拱,迎接客人。(今已不见踪迹。)五、云溪燕语,指站在西城门的云溪桥上,可以观看成片的燕子蹁跹穿梭的飞舞,倾听成群结队的子燕娇啼呢喃的唱歌,欣赏大运河、卫河里百舸争渡、商贾接踵而至的盛世美景。(今已销声匿迹。)

这是我的高中阶段,唯一还能够记忆犹新的几节课。八大景最早来源于元朝马德华的《浚州八景》诗(全诗附后)。记得刘老师讲完美景,还会加一段提醒我们的话:“学习一如观景,都是有道道儿的。不沉迷于眼前的身边的美景,不沾沾自喜。要有抱负、有想法、看远处。见多识广者,才能有大作为。俯瞰大地,三山五岳、五湖四海山水美;遥望天空,星汉灿烂、包罗万象美景多。走出去,遇见更加靓丽的风景,更加精彩的自我。”

四、

成人后,到郑州求学,虽然浚县到郑州只有一百五十公里左右的距离,但外地人知道浚县的人却很少。与新认识的人见面,自我介绍说,我来自浚县。人家摇头,浚县是哪里的县?然后我加了定语鹤壁。人家却以为是河北,反问,离北京近吗?离石家庄有多远?在河北的那个位置?每逢此时,我甚是不悦。不知是我的发音不准?还是他们孤陋寡闻?心中悠然生出抱怨的情绪,嫌弃自己出生的地方太小、没有名气。之后,悟出了一个自我介绍保管一见如故、两情相悦、屡试不爽的好办法,首先从我来自中国开始,当对方点头时,再按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的顺序,依此往下一层级的地名说,可对方总是不给我提到浚县二字的机会,就开始摇头了。每当此时,我总觉得这世界真的太大了,而浚县又太小,小得不可能让一个外地人一时半会儿的知道浚县。

前年,儿子到长沙求学,陪他到校报到的那一天,旁边有一位家长同我攀谈,自我介绍后,他说和我是“亲不溜溜”的亲老乡。浚县的善堂镇的老乡。我很是诧异,奇了怪了,他出生在广东,一口拿捏着腔调说出的普通话里,明显还混杂着没有过滤掉的粤语腔调,他怎么会是我的老乡?原来,他父亲年轻时到广东求学,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成了家生了他。他的爷爷已九十多岁,一直在老家生活,由叔叔们和堂兄弟陪伴。每逢中秋、春节,他都要陪父亲回浚县看望爷爷。听他讲完,当时的我非常激动,两眼刹那间酸出来几朵泪花。此时的我,觉得这世界真的太小了,而浚县又很大,大得无法让某些外地人今生今世可以忘记浚县。

最近,从新闻报道中知晓,“浚县古城”的保护修复工程,预计要投资50亿元,至今已完成投资过半。由此足见当地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重视。目前,除了古城内居民的搬迁工作还未结束,主要的文物古迹修缮、古迹环境复原、景观及亮化等主体工程,已基本竣工。大部分区域开始免费对外开放。古城的古风古貌再现,令当地人和来此旅游的人,在享受眼福口福的同时,还能够体验穿越剧中古人的人情世故,过一回你想梦回哪个朝代,就回到哪个朝代,想做哪位名人,就是那位名人的戏瘾。

五、

一个地方的文明,总是因人而兴,因名人而闻名。来过浚县的人,或为工作,或为旅游,都是来为浚县做贡献的人。自古至今,代代如此,生生不息,才有了浚县的历史名胜,才有了黎阳的繁荣昌盛。

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初期,大禹治水曾亲临浚县。《尚书·禹贡》载:禹疏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大伾即浚县的大伾山。大禹治水,改堵为疏,引导黄河洪流入海,驱除了水害,造福人民。根据这一史料记载,为纪念大禹的神功,于公元319年至351年的北魏时期,黎阳人在大伾山东侧的石崖上,就势开凿了一尊高大威武的青石大佛,高近80尺,神态貌相一如治水时的大禹,硕大的双目神光,俯瞰着山脚下的曾经汹涌泛滥的黄河洪水。禹王在此,震慑水患,可护佑一方平安。后人还为大佛建造了遮风避雨的高楼,修造了庙宇、庭院。这是我国最早、北方最大的石佛,素有“南看乐山大佛,北看伾山大佛”之说。禹神在此安居乐业,香火自然是代代不断了。

据史书记载,各个朝代的帝王将相,亲临此地的,多达十几位。民间也流传着与史书记载对应的故事。

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隋唐时期,李世民东征,曾帅重兵屯集于大伾山下。大将徐懋功建议他上山拜谒禹神,当李世民来到天宁寺门前,一撩战袍,准备抬腿进去时,他的头盔却被槐树伸出的长长树枝给挂住了。李世民突然意识到,此乃佛缘佛意矣。感叹道:“无论是谁,只要来到了佛的面前,行为言语,都应该礼貌有加,恭恭敬敬”。于是他补了礼数,进入虔诚叩之。面对只能仰视的大佛,不知这位帝王,是否真正感受了到血肉之躯的渺小,以及佛的庄严和伟大。古槐仍枝繁叶茂的矗立于此,而当年的隋唐盛世和帝王,却不复存在了。古槐作为生命尚存的见证者,为“龙槐拦驾”故事,增添了十二分的可信度。故事中“佛由众生奉,众生既是佛”的哲学道理,一直在云雾缭绕的香火中,袅袅升腾。

一千年前的北宋初年,大宋元帅赵光义孤身一人闯幽州,身负重伤。当他逃到黄河岸边的黎阳津渡口时,找不到渡河船的。眼看敌兵就要追杀过来,他绝望地仰天长叹:“吾命休矣!”他的喊声,被附近的一位僧人听见,僧人不顾个人安危,在赵光义束手就擒的危机关头,及时将他背到大伾山的寺庙中,才躲过了一劫。僧人们对赵光义精心照料,天天祛毒疗伤。月余之后,他的伤势痊愈。某天,僧人找来一个渔家,准备趁夜晚天黑,帮助赵光义偷偷渡河。当船行至河心时,因水流湍急,小船一起一落的打转,只能缓缓前行,结果被敌兵发现了。敌兵的飞矢铺天盖地的射向小船,掌舵的渔民不幸中箭,在他奄奄一息之时,嘱咐女儿,一定要把大宋元帅送到河对岸的宋营。女儿含泪点头,强忍丧父之痛,奋力划动小船,驶向安全地带,赵光义才有惊无险地回到军中。赵光义当上皇帝,为回报救命之恩,以自己的年号赐封该无名寺院为太平兴国寺。并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立碑《敕赐太平兴国记》,以示纪念报恩。据查,太平兴国寺是全国唯一一座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寺庙。

五百年前的明朝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王阳明,奉旨来到浚县,护送浚县籍名宦王越灵柩回故土安葬,曾登临大伾山拜谒禹神,俯瞰山下美景,有感而发,留下《登大伾山诗》,该诗雕刻立碑,矗立在在《禹王庙》旁。诗句“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正是王守仁当年登高望远,所看到的古黄河馈赠的千里沃野、平畴良田的富庶景象。此诗书写苍劲,神采隽秀,字里行间犹如浪涛汹涌的黄河之水,令人激动不已。该真迹吸引了众多的书法爱好者前来临摹学习,其书法价值和文学价值,不愧为“诗书双璧”。

古代的黎阳,具有吸引商贾游人、文人墨客的独特魅力,如同今天的一线城市一般,说明其历史地位的重要。“黎阳”地名能够在众多古代名人的诗词歌赋里出现,更加佐证了这一点。魏晋时期曹丕的《黎阳诗作》有“经历万岁林,行行到黎阳”。南北朝时期的徐陵有“封用黎阳土,书因计吏船”;庾信有“故人倘书札,黎阳土足封”、“黎阳水稍渌,官渡柳应春”;谢灵运有“北渡黎阳津,南登纪郢城”。隋朝的江总有“留连嗟太史。惆怅践黎阳”。唐朝时期的王维有“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朱湾有“长风送过黎阳川,我军气雄贼心死”;贾岛的《黎阳寄姚合》有“惆怅心思滑台北,满杯浓酒与愁和”;吴融有“四方正是无虞日,谁信黎阳有古家”;杨巨源的《同薛侍御登黎阳县楼眺黄河》有“倚槛恣流目,高城临大川”;薛能有“秦音尽河内,魏画自黎阳”;高适有“南登黎阳渡,莽苍寒云阴”;岑参有“黎阳城南雪正飞,黎阳渡头人未归”、“城头苏门树,陌上黎阳尘”;皇甫冉有“淇上春山直,黎阳大道分”;徐铉的《送钱副使黎阳发运》有“花影黎阳渡,春风浚水声”;姚合有“去年别君时,同宿黎阳城”。宋朝时期的张尧同有“惆怅黎阳客,漂流浙水滨”;张舜民的《登大伾》有“东郡韩延寿,黎阳李魏公”。明朝时期的李蓘有“雪尽黎阳垒,烟生白马津”;李攀龙有“人家夜雨黎阳树,客渡秋风瓠子河”;卢柟有“朝发夷梁津,暮宿黎阳渚”。以上列举这些诗句,都含有“黎阳”的地名,无一不出自名家。而且曹丕、谢灵运、贾岛、王维、高适、岑参等,都还是我们所熟知的古代名人中的大家。由此可见黎阳的历史名气和辉煌,是今日浚县无法攀比的,只有垫着脚尖儿仰视的份儿。

六、

黎阳,生长在太行山东麓的华北平原南部,在黄河古道左岸,以黎山为中心,向周边延伸近30公里的区域。三皇五帝时期,已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当时称此地为“黎”。

《左传·昭公四年》载“昔商纣为黎之蒐(同,搜),东夷叛之。”殷纣王到黎地春天打猎,遭到东夷族蚩尤的九黎部落的后人的反叛。说明殷商时期,“黎”之称谓,已有史书记载。

东周时期战国的晋(国),在大伾山北边建城,称“黎”。

《浚县志》载“始皇东巡经黎地,于今白寺山祭祀西岳。”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东巡时,曾在黎地的白寺山祭天。说明秦朝时期,称此地也为“黎”。

关于“黎”的来源,考古和历史学者认为,有一下几种可能:一是上古时期,黄帝与蚩尤率领的九黎族大战,蚩尤战死后,部分九黎人藏身于此生活,称此地为“黎”;二是颛顼帝时期,管理土地的官称为黎,因此地在部落统治中心附近,就把此地称为黎了;三是从黎的甲骨文写法分析,一个人站在水边,弯腰收割。人们把土壤肥沃,适宜耕种的此地称为黎。除此之外,也许还有其他解释。至于那种说法更接近真实,最为科学,有待考古和史料记载的新发现来佐证。而“黎阳”的来源,确有史料记载。

《史记·卷八十九·张耳陈余列传》,记载了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军,命武臣、张耳、陈余等率军三千,从黎阳渡口过河,向北攻占赵国。可见此地已有“黎阳”的称呼。

《汉书·地理志》载:“黎山在其南,河水经其东。其山上碑云:县取山之名,取水之阳为名。”这是公元前206年开始的西汉,对采用黎阳之名、设置黎阳县的解释。意思是,一座建在河水的左岸的故城,因黄河东流,左岸为阳,取阳字,在阳前面加上黎山的黎,有了黎阳地名的称谓。此地置县,就开启了“黎阳”官方称谓的时代。

公元初,王莽当政时期曾改名为黎蒸。南北朝时期曾改名为黎州,设黎阳郡。

北宋初年(公元988年),为防御契丹的入侵,朝廷在黎阳县设立通利军,守黎阳津渡口。后来,取《尚书·益稷》载“禹曰:……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中“浚畎浍距川”一句的首尾二字,把通利军的一只改名为浚川军。正如大禹所言,“我疏通了九条河流,让它们流到四海,挖深沟疏通了田间的大水沟,使它们流进了大河。同后稷一起,教百姓播种粮食,民众食有粮,居有所,幸福安康。”寓意浚川军也将建功立业。造福于民。

北宋末年(公元1115年)设置浚州,辖黎阳县、卫县。金入侵后改名为通州。元朝时期,黎阳故城名为浚州城。

明朝初(公元1370年),明朝洪武三年,改浚州为浚县。“浚”读jun时,是“挖深;疏通”的意思。当“浚”用作地名时,就只能读xun了。因“浚”字跟古黄河和大禹治水有很深渊源关系,并具有治理水害,造福百姓的美好寓意,故浚县作为地名时的读音,被历代地方官员固定下来读xun,保留使用至今。

七、

黎阳因地处中原腹地,地势平坦,沃野千里,农业发达,有“黎阳收,顾九州”的美誉。又因河道纵横,具有得天独厚的漕运条件,是商贾往来的必经之地。黎阳渡口,奠定了这里的交通枢纽地位。

据考古发现,黎阳故城在大伾山东北方向,位于古黄河的左岸。在山和故城之间的高地上,也发掘出一个规模宏大的仓库遗址。虽然还没有史料确切标注黎阳津遗址的位置,但合理推测可知,其的位置应该在黎阳故城遗址的南侧,距离黎阳仓群不远的黄河左岸。由此可见,自战国初期到明朝初期长达近两千年的时间里,黎阳故城一直位于大伾山东北方向约2公里的位置。城墙圈围的面积也不足两平方公里。

而今的浚县古城,位于大伾山西北方向偏西的位置。从查询的历史资料推测,应该是浮丘山西面的隋唐大运河通航后,黎阳出现了新的漕运渡口,黎阳人在渡口附近修建的一座黎阳新城。由此推断,自隋唐到明初的近800年时间里,黎阳一地,很可能出现过东西两城并存的城区布局。或因黄河河道南移,黎阳故城因失去便利的水运条件而没落;或因黄河决堤,黎阳故城被河水淹没而消失。到了明初,黎阳故城的名与实已不复存在。因此地已被官方命名为浚县,故黎阳新城就成了今人可以观赏的浚县古城。

目前,浚县古城的古风古貌,是根据明代城址的古迹、古街道的建造风格,结合史书记载复原的。因历代战乱或其他原因,保留完好的古建筑已屈指可数。古城安全防御方面的古建筑,除了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长约768米的西城墙保存完好外,其他的城墙、城门、护城河均为今人按照古城的原址原样,翻建重现。位于古城十字街中心的文治阁,是建于明初的砖木结构的古建筑;位于西城门外运河之上的云溪桥,始建于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是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重建的青石砌孔的石桥古建筑;位于浮丘山顶的碧霞宫,是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庙宇建筑群。对于这些幸存完好的古建筑,今人只做了肌理的修复保护工作。其原貌所呈现出来的历史韵味,除了较高的考古和史学研究价值外,也给后人保留了睹物思人的确凿物证。古城内的关圣庙、文庙、世袭翰林府、明清四合院、县衙公署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补充和翻建,但保留原汁原味的建筑风格未变。建于民国、建国初期的戏楼、影院,只需简单清扫一下即可,风貌依旧如初。来到浚县古城,可以把她看成一本记录600年历史的古书,喜欢看又会看的人,准能看出个门道来;不上心看又不会看的人,也只能前来凑凑热闹而已。

浚县古城城墙圈围的面积,虽然不比黎阳故城大多少,但城墙之外的东关、南关、西关、北关,已经建成的城区面积,却比黎阳古城大好多倍。城郊遗存的好多古建筑,见证着浚县古城发展的辉煌历史。

浚县古城的北边,有一条名叫黎阳路的东西城区主干道。浚县人给它起了个小名叫“一环”。黎阳路以南是浚县老城区。黎阳路以北是浚县新城区。自黎阳路向北,到鹤濮高速东西两个浚县站口的合围的梯形板块,南北近十公里,是浚县新城的建设区域。新城区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自南向北依此修建了六条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大名为建设路、金城路、浚州大道、长风大道、永济大道、聆海大道。小名叫“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七环”。建成的城区,目前已发展到了五环的两边。瞅瞅这阵势,听起来比郑州的速度还要快,比北京的板块也小不到哪里。

据官媒报道,河南省米字型高铁路网的最后一条线路,郑济高铁最近就要开通了。浚县境内设有滑浚站。浚县古城东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黄河路,直达该站点。遥想当年一地两城的繁华历史,今天的浚县人,是否会在高铁站附近,再筑一座浚县新城呢。

不管城市如何建设,人是主宰其兴衰的上帝。一个城市要发展,光交通便利还不行,还要能拉来人,拉来更多的人才,拉来乐意前来旅游、就业、投资、安居的名人大家之才。

八、

黎山,字大伾山,号青坛山、黎阳山、浚县山等,俗号“东山”。面积不足两平方公里,山高也超不过50层高楼。山上现存道观佛寺建筑群7处,名亭8座,石窟6处,各式古建筑138间,摩崖碑刻460余处。这些古迹,均出自两千年间的不同朝代的名人大家之手。黎山就是浚县古城中的大伾山。可见“平原本无山,有山必奇观”,此言不虚。

一般情况下,山中建城,称为山城,说明山多山大,城有点小,比如重庆。城中有山,说明城很大,而浚县古城是一个例外。城中虽然有四座石山,名为大伾山、浮丘山、凤凰山、紫金山。可是城却很小,小到用不足半天的时间,可以徒步游览整座古城,于是就有了轻松穿越的美感。城中的山更小,小到用一个小时的功夫,可以转遍整座山,于是就有了欣赏袖珍“山模”的体验。

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浚县有山,山上有仙,大禹、张三丰、吕洞宾,还有神话中的玉皇大帝、龙王、送子奶奶等,都有自己独立的庭院庙宇,都是“护佑风调雨顺保丰收、传宗接代送子全”的大仙。当然,这只是流行于民间的美好愿望的寄托和倾诉的对象而已。

浚县人换了一辈儿又一辈儿。浚县的城,建筑和城区也在变化。可作为参照物的山,仍然在那个位置,矗立到海枯石烂,来见证起源于隋末民间的泥咕咕艺术的发展,来陪伴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古庙会的兴盛。来承载浚县城区的似锦繁华。这山是浚县人的骄傲。

浏览浚县古城的风景,徒步只需不足一天的时间。学习这里风景中的文化,一周不短,一年不长。要读懂风景中的历史,却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感受和陪伴。踏上被前人用脚底板磨得油光发亮已经凹陷的石板路,触摸被游人用手摸得没有了棱角的青石雕刻,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会扑面而来。会立刻令人沉醉到穿越剧的慢生活里。

用介绍古人的方式介绍浚县和黎山,令人一目了然、一看便知。虽然地理范围不太精准,但同一时期的称呼,基本都是一样的。如果有人提到,魏郡、黎阳郡、汲郡、通利军、大名府、卫辉府、河北道、行署、安阳专区、安阳专署、新乡专区、安阳地区、安阳市、鹤壁市,都曾管理过浚县。我们不必不懂装懂,钻牛角尖或抬杠,挣个面红耳赤也弄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因政权更迭、时代变迁,管辖范围和行政区划有变很正常。不管在哪看见黎阳县、黎阳郡、黎州、黎州总管府、浚州、浚县等地名,都翻译成今日的浚县即可。

由浚县籍作家马金章等人撰文的《浚县古城》,已成书出版发行,对全方位了解浚县的历史文化,有很大帮助。浚县虽然是一个不起眼儿的小县,但正是这样一个一个有故事的小地方,才构成了中华文明古国的辉煌灿烂。

建设浚县新城,不忘保护浚县古城,是发展,也是传承。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独中国存续发展,靠的就是有持续有担当的“传承”。

作为浚县人,我要说,“城不在大,传承必兴。”

2022年2月25日写于郑州

附:元朝马德华的《浚州八景》诗

伾山晓月

蒲牢掁东林,明月坠西岭。清涵玉镜明,光动金波影。岩扃岚气深,石像苔花冷。目送伾山云,扶桑散初影。

龙洞秋云

巨灵裂山石,洞府何虚深。风雷震龙穴,秋月结长秋。寒通淇门雪,气接浮丘岑。愿为崇朝雨,式此济时心。

岁寒双秀

巷松生石罅,双耸如蟠虬。声号半天雨,影落千岩秋。鸾鹤巢树杪,茯苓产林幽。颓龄果可制,吾将访浮丘。

玉虚仙迹

鬼工凿岩翠,洞辟神仙区。玉女云中下,飘然曳霞裾。飚轮逐流电,遗迹成丘墟。至今明月夕,箫鼓落寒虚。

同山晚照

猎熊始兴邦,姬辙驻云峤。弁裳悉来庭,草木生辉耀。晚来哔逋啼,夕日余返照。缅怀千载名,凭高一登眺。

善化奇峰

三峰结冲秀,石罅訇然开。川灵隐深谷,嘘气成楼台。飘扬五云起,依约群仙来。异景不可即,因之忆蓬莱。

淇门飞雪

淇水日夜流,沙堆积晴雪。飞屑满汀洲,凝晖照溟渤。寒通剡曲风,白映天上月。对景忆山阴,停舟叹清绝。

卫溪烟雨

淇流窈而曲,绿竹何森森。阴舍烟雨重,影落溪潭深。斐然武公德,卫风有遗音。相期砺孤操,勿移岁寒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