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武夷》的头像

《武夷》

内刊会员

小说
201910/30
分享

星溪风云连载

长篇历史小说《星溪风云》由闽北作家马星辉创作,全书约20万字。现选载内容简介及部分精彩章节。 

[内容简介] 唐朝末期,声势浩大的农民军在黄巢的率领下,从中原打到南方、由浙江进入闽北关隶(今政和),在念山一带安营扎寨、养精蓄锐,欲取八闽首府福州。朝廷闻讯震惊,下旨福建招讨使张瑾率十万官兵前往拦截,剿灭这支农民军。

关隶之地,农民军与朝廷官兵展开激烈的对抗,最后进行了一场连续九天九夜的血腥恶战,交战双方损失惨烈、血流成河、死伤无数,农民军取得了最后胜利。残酷的战争惊天动地,同时亦留下了众多的传说故事。

小说的历史背景分为唐末与明代两个时期,在描写历史事件与传奇人物故事的同时展现了当地民俗风情、人文景观,令读者领略星溪之地独特的自然风光。本书讲述了当年黄巢在星溪藏宝,看宝人世代留守近700年的看护,引发了朝廷锦衣卫,以及日本倭寇等多方面争夺的故事;描述了农民军与官军双方后代们拒绝战争、忘却恩怨,在念山避世农耕、生儿育女、尊老爱幼、和睦邻里的情感故事,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小说塑造了众多可亲可敬的善良人物形象。他们在外敌来犯之时,抛弃了往日的历史恩怨,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在大是大非面前,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浩然之气。

第十七回

赵元琦祈雨无果 星溪人植树思过

星溪、原始森林。秋天。

鞭炮声响、香烟缭绕,这是念山脚下一个窄小但相对平坦的地方,星溪人在举行“砍青山”仪式。地上摆开了煮熟的猪头、鸡鸭、米酒等祭品,随着主祭人一声“开山啦……”,众人便纷纷跪在地上行礼,拜祭山神,保佑平安无事。

自古以来,星溪就有砍伐杉木的仪式,他们深信万物之中皆有灵气,树木亦是如此,它们是上天赐予人类的财富,必须珍惜爱护。星溪人爱护森林,从不乱砍滥伐林木,尤其是阔叶林树,必须砍一种二,繁衍不息。这是祖宗传下来传统,也是一个不成文的乡规民约。每年只砍松、杉树这类的针叶林,松杉树也必须要长到约30年左右,才可以砍伐卖钱。

草木皆生命,大山有神灵。盖因砍伐树木非是小事一桩,祖宗留下的规矩与戒律多多,譬如:伐木者进山的前一天要做福,要请安师神牌,点香祝告,众人亦要安静,不可高声喧哗,不可有污秽的言语,否则触犯了山神,诸事不利。要等砍倒了三棵树后,才可以开始大声说话。伐木人按“绳”来分组,半条绳是六人一组;一条绳是十二人一组。各组只分工不合作,前道工序未做完,后道工序不接手。第一道是劈杂,即劈去杉木四周的杂草;第二道是挖根,挖开并露出杉木粗根,以及在杉木两旁挖几层台阶,让砍树的人能够站立稳妥;第三道是剥树皮,在离地一人高内剥去杉木的树皮;第四道是斩粗根,在杉木蔸上砍进去三分之二;第五道是拔钩,即用铁钩挂在树梢,人站在后山用力拉紧绳子;第六道是放斧,放斧的人要听从拔钩人的指挥,否则就有左右倒翻或铁钩伤人的可能。那拔钩人高唱:“看尾哟,树尾来了!”若是与拔钩人配合得好,树尾基本上是应声而倒;第七道是打树枝,杉木砍倒后,打枝人持一把比普通柴刀重十倍的刀,砍去杉树上的枝丫。

杉木砍倒后,过30天左右,就可按规格锯断取材。而后,或用肩驮,或用拖驴,将杉木运到堆垛上。“拖驴”是一种运载工具,状如雪橇,长约两米,宽五十多厘米,由两块近两米长、五厘米宽、一寸厚的木板,与三、四根直径六厘米的木条相互嵌接而成,上面可置放木材不少。拖驴借助原有山路,顺山铺小圆木棍或是竹片,以减少拖驴与地面的摩擦。这拖驴的优点是走得快、载得多、且省力。但这“拖驴”一般人掌握不了,需要有技巧、体力与胆量才行。拖驴就像纤夫拉纤一样,将一根约两米长的粗绳套在肩头,拖着远远超过自身体重的木材,拼力往前拉,常常要屈体趴地、手脚并用才能行进。遇到陡峭处时,拖驴的人要使劲地后仰身体,牢牢扼住拖驴向下的巨大惯性冲力,这绝对是一件危险活儿,亦充满了刺激与挑战。

在拖驴行进时,同伴之间互相不能叫名字,忌说不吉利话,忌高声谈笑,要少言寡语,途中忌讳与不相干的人,特别是与女人打照面说话。

总之进山伐木规矩多多,但这一切表明星溪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对森林资源的珍惜。然而,就在本地人虔诚遵守与大自然相处的时候,有一大批人闯进了深山老林,破坏了这个神圣的规则与约定。

且说这日的大山之中,突然鸟惊飞、禽恐慌,鸟兽们扑腾着翅膀、撒开了蹄子,纷纷朝着更远、更深的密林深处逃窜而去。这是继唐末时,黄巢十万人马喧腾之后的600多年,深山老林的寂静再次被人们所打破。

一场前所未有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森林大浩劫惊呆了本地伐木人,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刀斧声在大山之中响彻云霄,一棵棵参天大树应声而倒,一片片原始森林发出痛苦的呻吟声。殊不知,这场物种灾难是因了大兴家具之风的缘故,而祸起萧墙。

话说那朱棣登大位后,四海升平,百姓安定,生活小康,诸业振兴,包括大兴土木,建造住宅,私家园林等。俗话说:“饱暖思淫欲,富足显优越”,在大建楼阁的同时,官家与富人们兴起了高档家具的讲究,追求家具的精美和上乘,在当时达到了一个从所未有的顶峰。这些家具的用材多数为黄花梨、紫檀、鸂鶒木等珍贵木材,当然,这种家具价格昂贵,一般百姓无法享用,只是那些达官贵人追捧的奢侈品。殊不知,人间凡是任何一件事过了则有灾,那好家具离不开好木材,而好木材毕竟存世有限数。

在念山以及星溪乡方圆几百里之内的原始森林中,古树郁苍,林木葱茏,青松翠柏,绿树阴浓,其中不乏珍贵树木,有花莲木、红木、黄花梨、鸡翅木、酸枣、樟树、红豆杉、楠木等。这树木棵棵枝叶茂盛,郁郁苍苍,叶稠阴翠,雄厚的大山和茂密的森林乃是百姓们世代的衣食之源,立业之本。

念山的老人们说,在很早的时候,念山就曾经被毁灭过一次,因用火不慎,大火连续烧了七天七夜,烧毁了念山的一切。没有了参天大树后,山顶以及山腰的人们便没了水喝,必须到山底下去挑水喝,上下来回一趟要一整天,甚是辛苦。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是谁在峰顶上种下了第一棵树,千百年后形成了茂密的山林,念山才又慢慢恢复了常年枝密叶聚,生机勃勃的生态,泉水亦四处涌出,用之不竭,而且形成了高山顶上的念山湖泊,四周百草丰茂、如茵如丝。念山的百姓十分珍惜这个上天重新赐给的山水草木,平时绝不肯轻意破坏念山的一草一木。

可今天这么一支如狼似虎的砍伐队伍进山,如此粗暴蛮横地滥砍滥伐树木,百姓们先是愕然吃惊,继而愤怒,祖宗留下的大树被他们如此滥砍乱伐,心疼不已,便纷纷上山前去阻止砍伐,但无奈的是,砍伐者贿赂了县衙官儿,派兵丁随行保护,而且出示了衙门的批文告示,砍伐的地方还不止念山一处。

念山的百姓们一看傻了眼,做声不得。只能眼睁睁地看他们砍伐。紧接着,外乡的恶棍、本地的混混儿也趁机加入了砍伐的队伍,持斧扛锯、劈波斩浪,一时间到处砍伐声声,山野沸腾,一棵棵、一片片大树尽被砍倒。先是珍贵名树,尔后是百年大树遭殃,再后来是几十年的树木也尽皆被砍光。大山的珍贵树种皆被扫尽,后转向蔓延到村庄前后的风水林,不到月余的时间,星溪一带方圆百里之内,除了山高悬崖、无法攀爬砍伐的地方,其余均难逃一劫,树木荡然无存。原先森林茂密,满眼青翠的大山被剥去了绿装,抬眼举目望去,成了光秃秃的荒山一片,森林惨遭了一场浩劫。人们哀叹痛惜之余,不知如何是好?

此事惊动了一个人,确切地说是惊动了一位神仙,他就是在当地飞天成仙的赵云琦。

星溪境内另有一座名山叫大风山,山岩峦秀,冠于诸山之上,有五座巨岩于山顶矗立,峭拔险峻,有五岳朝天之势,颇像庐山的五老峰形状。当年,赵元琦还是武夷彭祖的一名鼓师时,有一天他来到政和,看到这里群山连绵起伏,雾露缭绕,环境幽静凉爽、景物瑰丽壮观,在缥缈的幻境中,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特别是走到一大峡谷时,发现此处有两山夹峙,万绿荫覆,匹练倾泻,山崩石裂,如同千军呐喊,响声如雷,振聋发聩,急流直下,碧水盈盈。且大风山中奇景甚多,其中在巨岩中有一石室方圆丈余,石室的左边是观音岩,右边有罗汉洞,洞中一眼泉水汩汩而出,常年四季不涸,饮了清心怡神,沁人肺腑。

赵云琦看了心中大喜,此处是一个绝佳的修炼之地。于是便驻足不走,留在此山修炼。他在距古寺不远的万丈悬崖顶上,一块近20平方米岩面上打坐修炼,日日夜夜、不辞辛苦,时间达三十六年之久,长年累月以至于座椅脚把岩石压出了四个洞。

赵云琦炼成后,感言道:“不畏大风,则大山可登”。从此,这座山便得名大风山。有当朝诗人郭斯垕游大风山时诗云:

七星溪上翠芙蓉,恰似庐山五老峰。

万仞岗巅开一井,半泓泉底见双龙。

水通沧海知潮信,云作青天借谷风。

为怜生民耕种苦,时时甘雨洒宇中。

赵元琦成仙之前,为人侠义行善,平时乐于助人危难,修炼之余经常采药行医济世。有一年,大风山一带流行一种疫病,不少百姓染疾卧床,赵元琦亦从未见过这种疫病,显得手足无措。一天夜里他梦见彭祖大师对他说:“医治这种病最好用山上的九节菖蒲,但这药草都长在陡崖峭壁上,不易采摘,须有胆量才行。”

第二天赵元琦爬上悬崖,寻九节菖蒲,九节菖蒲后,他爬上悬崖,解开身上的绳索,突然,脚下一滑,摔到崖下,危急十分,眼看就要坠入深谷,崖下白云忽然间化为一只仙鹤,把赵元琦托起飞升而去。九节菖则随风蒲撒到村庄里,治好了众人的疫病。从此,百姓们把他骑鹤飞升这座大山敬为神山、福山、志成之山,但凡登上大风山者,事业皆是可成,大有可为。只是世人大都怕苦怕累,往往知难而退,登半山而止。此乃另话。

赵元琦在大风山成仙后,却常恋此山的清宁致远,隔三差五地会回大山之中云游。昨日,他与仙友太乙真人在山中下棋,一下就是一整天。二人下完棋后分手,赵元琦忽然心血来潮,欲在政和境内一走。便化身为一个道长模样,但见他皓首善容,慈眉善目,苍髯如雪,头戴一方乌角巾,手柱一根龙头杖,不急不慢地缓缓而行,真是潇洒隐逸,俨然是一个方外全真模样,让人见了自是肃然起敬。

老话说:“天上一日,人间一年”。赵元琦仙人下棋一日,凡尘已是一年。他被这山乡突变的情景惊了一下,心中在想,不过是昨日光景,这政和还是四处翠青、林荫蔽地,如今怎么是光秃秃的一片,要么是左一丛、右一丛,留下了那么一点绿色,像个难看的拉痢头,情景与先前相比,真是恍如隔世,惨不忍睹。

当下他寻问当地乡人:“才不过一年的光景,政和的四处青山怎地变成如此光秃狼狈?”

乡人见问,摇着头便把事情的原由前前后后叙说了一遍。

赵元琦仰天叹道:“草木无情却有情,丹枫乌柏可怜生。官府无知令人恼,乡民们糊涂愚昧亦可恨可悲,为了贪图一点小利,只顾眼前,不想今后将来,殊不知天灾将至也。”言罢,赵元琦的游兴全无,踏云朵回归天庭去也。

果然,就在森林劫难的翌年六月,政和县遭遇到了百年洪灾。从六月的下旬直到七月中旬,老天仿佛裂了一个大口子,雨下的天昏地暗,水漫人间。足足下了二十多天,淫雨才勉强止住,算是老天爷开了脸。但政和大地已是沼泽四处,狼藉一片,百姓们花了整整一个多月时间,全力修复房屋、道路、农田、排水、整地,都以为总算挺过了这场百年不遇的天灾,可以喘一口气了。可没想到祸不单行,久雨之后,大旱接踵而至,连续近三个多月老天没下一滴雨,人间旱魃肆虐,郊原到处一片焦禾,田野没有一株熟稻谷。种下去的庄稼诸物均颗粒无收,全都枯黄了尾巴。乡乡稻田龟裂,处处焦土一片,不仅河流溪水干涸,连原来泉水汩汩的念山湖都见了底。别说庄稼菜蔬缺水,连人畜饮水都极度困难。

此时,赵元琦仙人又特意来到政和境内的白云观,他此行目的便是要训导去年人们乱砍滥伐森林一事。当地的白云观孙道长向他叹气道:“唉!赵仙人去年所言,今不幸而言中,水妖、旱魔两相扰,灾害情景真是惨不忍睹。”

赵元琦发怒道:“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也!此次水旱两灾接踵而至,先涝后旱,百年不遇,与其说是天灾,莫若说更是人祸。没有去年的乱砍滥伐森林,何以至此惨况?”

正说间,观外有人声嘈杂传来,不知出了何事?孙道长出去了解情况回来对赵元琦禀告道:“外面乃是当地的乡贤之士,因闻仙人至此,纷纷前来呼号求雨、助民减灾。”随着孙道长的话音未落,当地的乡贤绅士们已蜂拥而进。

赵元琦对他们摇头道:“不遵守自然规则,不依天道行事,肆意胡作非为,定然要受到上天的教训和惩戒。”

众人听了赵元琦此话,纷纷跪在地上央求道:“赵仙人教训的是,我等都知道错了,祸由自取,怨不得他人。只是眼下旱情灼人,百姓遭殃,还望仙人施展神通,为民祈雨救命要紧。”

赵元琦神色不悦,沉着脸不吭一声,众人复再三请求,几位乡绅贤士长跪不起。赵元琦见状不忍,叹了口气道:“非是贫道不肯求雨,乃是道行甚浅,求雨不灵是也。”

众乡贤道:“唐末年间,政和大旱,那黄巢一个外乡人亦怜悯民情,仗一柄神剑求得大雨滂沱,除了旱魃之灾。如今,赵仙人亦算的上同为闽北老乡,怎能无动于衷?”

“是啊!听说赵仙人亦有上天的玄女剑,可用它求雨则个?”

“赵仙人的道行比那黄巢要强过百倍千倍,不用神剑也能呼风唤雨。”

“对呀!赵仙人若是肯求雨,怎地会不灵?”

众人七嘴八舌,苦苦哀求赵元琦施展神通,其情其景着实让人可悯。赵元琦见状,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又想到自己此行的初衷,终是答应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等先行回去,明日上午九时召集乡邻老少,一同前往念山叩拜便是。”

众乡贤绅士闻之,如解重负,大松了一口气,这才从地上爬将起来,以手加额,千恩万谢地离去。

翌日清晨时分,赵元琦仙人要祈雨的消息早已传遍开来,星溪乡的百姓们纷纷扶老携幼、争先恐后、成群结队地往念山方向行去,形成了一条看不到尾的长龙队伍。及至上午九时,念山聚集了有近两万的民众,从山脚到山腰、再至山顶,密密麻麻、漫山遍野,烽火台四周更是人山人海,茫茫一片。

赵元琦见时辰已到,便登上烽火台,朝天祷告、仗剑行雨,不一会儿,有雷声渐起、风来云涌,天空中落下了豆粒大的稀疏雨点。万千人众顿时欢呼雀跃,手舞足蹈。但不料那雨水还未淋湿地表,天空便云开雾散,风停雨止,连一片黑云也不见了踪影,四周依然恢复了先前的烈日炎炎,酷暑袭人。人们见状不知所已?茫然失措,继而纷纷大声沸腾起来:“怎地雨停了?”

一个乡宦小心翼翼地问:“赵仙人为何止雨了?”

赵元琦无奈地叹道:“看来今日祈雨,本就不该!”

乡宦们不解:“赵仙人不是已经登坛求雨,难道有错?”

赵元琦言道:“求雨本无错,民间历来有之,但与今日情景有所不同。过去往往是因了执政者无道,天显异像,或有水旱之灾降于人间,为的是警示执政者不仁。但上天怜悯之心从来有之,若有求雨便会施甘露救民。而此次上天发怒降灾,乃是人间凡人咎由自取,无论为官为民都有罪责,故求雨不灵、降露无水。然而,我今日若不祈雨,谓我无情无义、无动于衷,不为老乡分忧解难,亦显上天不闻、不知、不灵。故,今日贫道所为,实实是勉力而为之也,其意更是让人间人等接受惩罚教训,心存敬畏才是。人要靠水滋养、水要靠树保湿,互相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不可。你们平日里都说大山为父、河水为母,树为兄弟,爱它们便是爱人自己。但行起事来又是如何?”

有人在底下嚷嚷道:“就算如此,我们不信,难道这下雨与树有这么大的关联么?”

赵元琦见问,口气有所缓和道:“这大树啊,玄机其中,尔等闭目想去,那树如同人一样,从尾梢到根都有水贯通全身,横面看,那生命年轮便是水面的波纹;竖面看,那道道木纹线就是一条溪流在流淌。人、水、树是生命相连,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人若不给树活命,树就无法提供水的源泉,水若枯竭了,人也就无法生存了。”

乡宦们听了这番话,一个个呆若木鸡,皆言语不得。

赵元琦神色严厉地道:“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损不足以奉有余。自然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而滥砍滥伐林木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故上天警示,此次百年旱、涝两灾,实是滥伐林木所致。”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众人听了赵神仙的话,细细体味,如梦方醒,后悔砍了那许多的大树。想想是这个理,难怪先人曾也训导说;一棵大树便是一座小水库,尤其是那阔叶林根深蒂固,水多能吸,水干则吐;没有了树,雨多就涝、雨少就旱,别说多少年一遇洪水,稍遇一点普通的大雨也可能溃堤泄水,造成灾害。可惜自己把祖宗的话给忘得一干二净。如今大树都砍尽了,这在几十年内都难以恢复以往,想想真是痛定思痛啊!

赵元琦见众人有所觉悟,脸上怒色稍有缓解,便移身于烽火台的最高处,“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仰天高声道:“大山如父、河为母亲、树似兄弟。微仙赵元琦向天祈雨,出于无奈之举,今率不孝不义的子孙们,面对苍天三跪九叩首,一跪三叩首:不该乱砍滥伐林木,残杀兄弟,二跪六叩首:不该毁了父亲山,三跪九叩首:不该忘了大山的养育之恩,不孝子孙们愧对自然、有违天道……”

赵元琦发声时暗暗运送神功,那中气十足的声音如雷贯耳、振动山间,环响于四周,山上、山下人等皆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众人先是见仙人跌地三跪九叩首,就有些吃惊不小,又闻他声声自责,如雷击顶,更是悚然惊心,脸上失色,对上天的敬畏之情顿时油然而生,一个个皆神情肃穆,诚惶诚恐,人群有如海浪般地起伏不停,一拨接一拨地跪在了尘埃之中。

赵元琦祷告后缓缓起身,对身边的乡宦们再一次善言道:“贫道告你们,上皇时代,人间有万余种物种生出,名为富足;中皇时代,物种略减,已是一万种,称为小贫;下皇时代,物种更少了,称为大贫;到如今,物种已不足万,为下贫。天地是人的父母,父母贫困,则其子亦贫,结果天、地、人都为虚空贫家。故人间应顺自然而不违,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法’自然,‘顺’自然而已。今日求雨虽未能如愿,但你们能知过错,痛定思痛,犹是幸事也。”

做事依天理,言语顺人心。众人听了赵仙人这番恳切之语,纷纷点头称是,心中有愧,真是如先人所说山林剃光头,子孙三代穷,河中水干枯,万物皆作古。

为告诫后代们记住这次滥砍林木,毁坏大自然之恶果,赵元琦立碑封林,他当即运起神功,从半空中挥来一块大石碑,立在了念山的脚下,运起神功,用食指望空挥笔,在石碑上刻下一段通俗易懂的碑文,但见碑石上写道:

“明洪武二十年,滥砍滥伐林木,招致百年旱涝两灾,夏粮无收,秋成绝望,田地成荒、百姓遭殃;水为生生之源,山为人之父,树为人之兄;无水树难活、无树水难存,无树无水人当绝;山水自然,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但能依本分,后来无烦恼。告吾子孙万代,永世铭记。”

众人见了又是一番顶礼膜拜,诚惶诚恐。随后,赵元琦叫白云观道长搬出事先早就备好的大批树苗,带头于念山上植树造林,众人见状,立马纷纷动手,挖坑辟土、下山汲水,当日,在念山四处种下林木近三万株。求雨的人们这才体味到赵元琦仙人的一番苦心。

就在众人在大植树木的时候,一名村民气喘吁吁地来向茶六爷禀告:“山下木原村的人与咱们念山人在山下吵起来了!”

茶六爷一惊:“为什么原由吵起来?”

“还不是为了水口之争?”

“吵得严重么?”

“我离开时都快打起来了,茶六爷们快去吧!”

茶六爷一听也急了,立马扔下手中活道:“快带我去!”二人飞快地朝山下奔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念山的水口纠纷并非今日才有,民谚曰:“易涨易退山溪水”。念山每年的暴雨季节,溪水猛涨冲向山下造成水灾,一旦干旱,山下又缺水。而官府又众来不肯出资修缮水利,造成了念山下暴雨,就要开水口疏水,念山久不下雨,山下要开水口引水。反正是你要疏我要堵,你要堵时我要疏。各有各的理,谁的理也长不过谁。

从宋朝建朝开始,黄念山下的木原村一带为了保住其境内所种植的农作物不受损失,便开始填堵黄念山下来的泄洪口。这样,洪水一来便回灌。黄念山当是也不肯示弱,便也挖那泄洪口。每当洪水一来,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常常相互斗法,发生过不少冲突。加之当年黄巢与张谨的那场历史恩怨影响,双方结下了难解的冤仇。水事纠纷闹到了官府衙门,但官府睁只眼闭只眼,谁都有错,谁又都没错,没办法公平解决。最终两边的人要么不相遇,若遇到一起总要闹出些事来。

值此今年大旱,七星溪的河床水面日见窄小,木原村缺水日盛,再如此下去,今年将颗粒无收。有人说念山顶上有个偌大的天然高山湖,它水源不断、水量丰沛。咱们何不挖了念山的堵水口,山上的溪水便能流到木原村了。如此这么一提议,立马得到了众人的响应。平日里就性急的年青人张松柏甚听了,当即带了二十几个年轻小伙子来到念山脚脖子处挖水口,欲将念山湖水引向七星溪。挖到一小半时,闻讯赶来了一群念山村民,双方当下便激烈地争吵起来。

山下的说:“我们都干渴死了,要挖水口,要引念山湖水救命!”

山上的说:“我们也快没水了,不信你们上山到念山湖去看看,都要见底了!”

当下谁也不让谁,争吵愈来愈激烈、愈来愈冲动,火药味愈来愈浓,也不知谁先动了手?便立时变成了大打出手……

张松柏年轻性急,但还算是颇有头脑,上山之前,他想到很可能会动武,所以带来的这二十几个年轻人不仅身强力壮,且平日里都是练武功之人,多少都有点拳脚功夫,打起架来自然不会吃亏。

但张松柏欠考虑的是,这可是星溪的地界,念山这边人少,先是吃了些亏,但闻风赶来相助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有念山后山仔村的几位功夫不凡的年轻人赶到,两边的强弱情形立马发生了变化。但张松柏这群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道进退,反而是越打越猛。其结果自然是吃亏不小,有几个被打的鼻青脸肿,身上血迹斑斑。张松柏这时想要撤退已来不及了,心中后悔人带的太少。但倔强的他又不肯服输退出战斗,依然是楞头楞脑地拼命相搏,眼看再打下去,说不定就要出人命……

就在这时,茶六爷气喘吁吁地赶到现场,跺脚高声喊道:“莫再打了!你们停下!念山的人先与我住手!”

见是茶六爷喊话,念山这边先自住了手,纷纷跳出了斗殴圈外。

有人忿忿地喊道:“是木原村人来惹事的!是他们先动的手!”

茶六爷听了厉声喝止道:“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且莫说那些没用的,先看看有谁伤到了?”

众人听了互相看去,这才晓得这场械斗打的惨了,双方都有受伤,但杨源村由于人少,吃的亏更大。其中有几个显然受了重伤,站都无法站立,躺在地上呻吟不停,脸色苍白。茶六爷没想到这次事情闹的这么大。再一看有两个骨折断裂的,便连忙为他们进行接骨治疗。

张松柏早有耳闻茶六爷的为人与名声,亦知他是来劝止斗架的。故也不加拒绝与阻拦,只是铁青着脸站在一边不吭一声。

茶六爷手脚利落地接好骨后,从怀中掏出一小瓶药来递给张松柏,好轻声言道:“年轻人!什么话也不说了,今日之事,无论起因如何?念山人以多对少,当是不仁不义之举。茶六爷我先向你们道歉,过两天我亲自再去登门赔不是!”

张松柏楞头青一个,不知领情,反恨恨地道:“你茶六爷行事,我们无话可说,当是要敬你七分!但今日之事不会就此罢休,木原与念山的恩怨,终是有一日有个了断,咱们后会有期!”说完,他指挥众人背着几个重伤的伙伴愤然离去。

念山这边人看了又是气愤顿生,大声道:“茶六爷你心肠太好了,他们不知感恩,不一定买咱们的情面哩!”

茶六爷摆了摆手,叹了口气道:“咱们念山做人做事只打当面鼓,不敲背后锣。木原与念山本就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恩怨怨,他们平日里就是捧着热锅找豆子——炒(吵),这次由干旱起事,可是对上眼了。”

众人愤愤难平地道;“平日里你就叫我们要让着他们,可他们不知好歹,难道咱们是没理?难道还怕了他们不成!当年杀了那张谨,又不是咱们念山人……”

茶六爷厉声制止道:“别说了!不存在谁有理,谁没理,也不存在谁怕谁的原由。但世事从来是,青山只会明今古,绿水何曾洗是非?过去的恩怨咱们就不去提起了。山和山不相遇,人与人总相逢,咱们还是处理好当下才是。”

茶六爷断定木原村今日吃了大亏,回去后咽不下这口气,定然不会善罢甘休。而念山这边众人亦是忿忿不平的样子,茶六爷很是担心要出大事,他告诫大家说:“凡事不忍便有祸,忍得一时气,免得百日忧,若是饶人祸事消,让人一步最为高。”

众人觉得道理虽是如此,但茶六爷也太会忍了,倒让对方觉得是念山人理亏心虚,对茶六爷嚷道:“下次咱们就不要这么心软了,你不是说过,不显霹雳手段,难显菩萨心肠么?”

茶六爷苦笑了笑说,那是对歹人、坏人而言,怎可混为一谈?他劝大家各自转身回家,该干什么?便干什么去。众人见说,便也听话地各自散了。这正是:“忍耐好,忍耐好,忍耐二字是奇宝。一朝之忿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

第十八回

英雄落难山哈村 茶六爷重才识豪杰

星溪、念山、后山仔村。夏天。

古树参天、云雾缭绕,人迹罕至、寂静安宁。在连绵起伏的山岭里,于林木浓郁之中,有30多幢民居坐落其中,它们或单幢独处、或二三幢相连,飞檐屋脊在青山中若隐若现,白云雾霭在山村里飘漫不定,一切都显得有些神秘莫测。

小小的后山仔村有众多武功高强的人,是有来历的。唐末黄巢大军挥师东南后的不久,有几户神秘的畲族人家突然出现于此。他们不辞辛劳、在此垦荒拓地,垒石砍木,建房盖屋,前后历经了数十年之久,才逐步形成村庄。人口也由最初的几户十余人繁衍到现今的30多户200余人。这个村大多数是移民,其中包括当年黄巢农民军的后代。这后山仔村的特点:一是多姓氏,几十户200多人竟有十几个不同的姓氏,有畲族人也有汉族人;第二个特点是,一个个都长得人高马大,一点也不像是南方山区里的人;第三个特点是,有一半以上的村民会武功,尤其是像雷剑鸣这样一批身怀绝技的畲族人,他们把自己称为是“山哈”,意思就是常常迁徙,身无定所,只不过是这里的客人,故当地的百姓有时也把这个村称之为山哈村。

这畲族人为什么说自己是山里的客人?畲族人生来爱唱歌,以歌代言,道出了他们常常迁徙的缘由:“田差难种吃,田好官来争;官多难生养,思量再搬迁。”

博学多闻的茶六爷说:“与汉族相比,山哈人受尽了人间苦难,长期颠沛流离,没有自己的土地,被人欺凌,加上天灾、战祸、贫困、疾病的相逼,被迫到处迁徙。所以他们是依山而筑、沿坡而居、耕耘于河谷、纵横于阡陌,过着几乎是与世隔绝的贫困生活。所以山哈人是值得同情与尊敬的,富有同情心的念山人把山哈人当成一家人,亲密无间,和睦相处。

曾有一个风水大师到过后山仔村,他深感吃惊,这个村庄处处藏有玄机。别的不说,单看村前村后的房屋落址,就极有讲究,绝非是一般人那种随意而落,随心而建,乃是按九宫八卦的阵势所精心布局。看上去房子似乎是零星散落,各家顾各家,互不关联,但实际上却是鸡犬声相闻,有着遥相呼应的功能,构建甚为奇特玄妙。这种组合阵势,按兵书上所言,乃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的情况,附近的人家皆闻声而动,能立马赶来相助。

却说这天上午,艳阳高照,鸟语花香,在村外不远处绿色青翠的半山腰传来了一对悦耳的男女山歌声,男声高亢激情,诙谐有趣:

鸡嘴没有鸭嘴长,郎嘴没有姐嘴香。

今年八月亲次嘴,再过八月还有香。

男音刚落,女声便应道:

好茶饮来口中香,情哥说话心中凉。

今年同哥说句话,明年八月桂花香。

这是后山仔村新婚夫妻雷剑鸣、钟玉春二人在半山中采草药、兴来对山歌。他们正在调侃的高兴间,眼尖的雷剑鸣忽然瞧见山下林间小道上,行来一位衣衫褴褛的汉子。不知为何这汉子行起路来踉踉跄跄、歪歪扭扭,极是吃力艰难的样子?就在雷剑鸣感到奇异间,那汉子可能被地上的枯枝绊了一下,整个人便“扑通”一声,重重地摔倒在了地上……

雷剑鸣见这人跌倒许久不起,便使劲隔空高喊了他好几声,亦不见他有一点的反应。心想有些异常?连忙跳下树来,脚步施展起轻功,如同一只穿山豹从半山腰上飞奔而下,仅用了十几个健步的飞腾跳跃,便己经到了山脚下,奔至那人近前细一看,这汉子大约30余岁,尘灰中难掩浓眉大眼,一张国字脸、人长得五官端正,有模有样。只是他衣衫褴褛、胡子拉碴,邋里邋遢。此时,他脸色苍白,气息微弱,听见有人在呼唤,他勉强睁开眼帘,无力地看了一眼雷剑鸣,便又昏迷了过去。

雷剑鸣见状吃惊,堂堂的五尺汉子何至于一个趔趄,便摔得如此狼狈?此时,一阵山风倏地吹过,掀开了他单薄的衣衫,雷剑鸣见状又大吃了一惊,但见这个汉子浑身上下伤痕累累、皮开见骨,有好几处刀疤是结了又裂的情景,淤血脓积,恶臭难闻,显然他是受了致命重伤,而且己经不少日子了。

钟玉春这时也随后奔至,一看眼前的情景,亦是目瞪口呆,说老天爷,不知谁人与他有什么血海深仇?下手如此狠毒?当即对丈夫言道:“此人受伤不轻,若不赶快抢救,性命难保?”

雷剑鸣皱眉道:“是啊,得赶快把他抬回村里才是,得去请茶六爷前来看治,这么重的伤只有他老人家才行。”

钟玉春见说,又有些迟疑地道:“只是此人看上去不像本地人,不知他是何来历?”

“先莫管他的来历如何?救人要紧。”雷剑鸣说着让妻子搭了一把手,背上人便往村里急急行去,一边转脸对妻子言道:“我负重行得慢,莫若你先行,叫人去快去禀告茶六爷,你于家中准备好热汤水、刀枪药等候我们。”

钟玉春点头“哎”了一声,便向村里先行飞奔而去。

看官们!你道这昏倒路边的汉子是谁?他可是一个身世不凡的人物,乃泉州南少林寺的俗家弟子、武林高手王明亮是也。盖因前些时日,日本倭寇集结了几百艘海船,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带登陆,分成许多小股,抢掠了十个几个县府。沿海的官吏和兵士不敢抵抗,见了倭寇就逃。

倭寇随后又占据了泉州一带,肆无忌惮、烧杀掠抢,朝廷接报震惊,下严令泉州沿海都制置罗左荣全力抗倭。但朝廷没想到的是,曾经是大奸商出身的罗左荣在早期就与倭寇有暗中来往,是个吃里扒外的家伙,因为金钱利益关系,甚至派亲信向倭寇通风报信。此次倭寇大肆侵犯,朝廷有令,他不敢明目张胆地违旨,便假装抵抗了一阵,尔后弃城而逃。

所幸,有民间抗倭力量刘汉峰率领队伍反抗,四处出击,倭寇才不能肆虐沿海。刘汉峰乃泉州一带的巨富、有名的大海商,早在十多年前倭寇入侵东南之际,出于民族大义,散尽万贯家财,招募得刘姓族丁以及畲民义军万余名,组织起了一支有生力量进行抗倭保疆。

王明亮正是畲族义军的一条好汉,亦是刘汉峰帐前的一员得力大将,他一身功夫了得,武功极是高强。说来看官们或许不信,会说世事会如此地巧合十分?道是为何?这好汉王明亮便是当年黄巢五虎将之一,与于鹏飞等四人同名气王通的后代。

当年,黄巢攻打下福州后,又率大军前往攻打广州,在途经泉州时,遇到唐朝廷一支部队的追击尾随,就像狗皮膏药一样甩也甩不掉。黄巢作恼,派王通率三千人马埋伏在一隘口上进行拦截,并予以痛击歼灭。却不知情报有误,对方不仅是一支精锐部队,而且人数超过农民军数倍。由于双方力量悬殊,王通率部拼死恶战了一天一夜后,终是不敌。虽说是保证了黄巢大部队顺利到达广州。但王通三千人马几乎拼杀殆尽。他自己身受重伤,跌落山崖之下。所幸得一个好心的砍柴山民发现,救了他一命。此后躲在泉州乡下养伤。由于伤势太重,右脚摔成了残废,一时无法归队。后闻黄巢又渡长江、过黄河,重新杀回中原。可是又路途遥远,只得作罢。再等到身体恢复,能够归队时,那位救他性命的恩人患了一场疫病,王通不忍离去,悉心照料他一年有余。待他病好时,王通下决心回中原归队。却又传来黄巢命丧虎狼谷的消息。王通闻知仰天长啸、万念俱灰,于是在泉州乡村安身立命,繁衍生息。这王明亮便是他的一脉直系后代。

王明亮身上有中原豪杰的血脉,故性格亦是豪爽耿直,喜动不喜静。刀枪棍棒,样样喜欢。从小便跟随山里一位畲族武术高手习拳练武,深得畲家武术的精髓;后来又到泉州少林当了一名俗家弟子,学得一身铁布衫功夫,武功本事十分了得,哪怕数十个壮汉亦不是他的对手。

刘汉峰出资筹抗倭义勇军,到少林寺招兵时,王明亮已是寺中一名武僧头领,他二话不说,征得长老同意后,带领百名武僧加入了刘汉峰的抗倭队伍,率武僧们神勇杀敌,打了好几次胜战,那些个常犯沿海的老牌倭寇,只要一听到王明亮与他的武僧队伍,皆面容改色,不战已先是惧怕了三分。

那日,王明亮奉刘汉峰命令,率一支由南少林武僧与畲民们组成的一支千人队伍,悄然前往袭击日本大营,不料泉州城中有内奸,走漏兵情。反被数倍的倭寇设伏包围,双方展开了激烈战斗,刀光剑影、血溅四处。义军们以一当十,以死相拼,杀得倭寇鬼哭狼嚎、尸横遍野。然而,倭寇后援大部队陆续蜂拥而至,人员十数倍于义军、发箭矢如雨下,义军们虽浴血奋战,终因众寡悬殊,几乎全军战死,幸存的不足伤员百人。

王明亮亦在战斗中身负重伤,激战中孤身一人杀出重围,待回到泉州城郊外,却听说倭寇已撤退另处,但泉州沿海都制置罗左荣回城,竟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刘汉峰通缉抓捕,其中包括了王明亮等民间抗倭力量的将领。义军的大本营亦被官军驱散,主帅刘汉峰亦不知去向。王明亮只好向北山区而行,一路上是身负重伤、千辛万苦,逃到了闽北大山的星溪乡村,于是有了前面的一幕。

茶六爷接到消息后,连忙赶到山哈村救人,在为王明亮疗伤时亦吃惊不已,但见他身受刀枪伤不下十余处,刀刀见骨、枪枪致命,若无一等的强健身体、过人的毅力,绝不可能坚持到现在。

雷剑鸣心善性豪,见王明亮蓬头垢面,伤痕累累,真不知他遭了多大的罪?受了多大的苦?其身世看来定然是曲折重重,惊心动魄。于是,雷剑鸣恻隐之心不禁油然而生,悄然对茶六爷请求道:“我知道你立下的后山仔村不收留外人的规矩,但我们看这人是条过硬的汉子,能否破一次例让他留下来?”

茶六爷对此人也是暗暗佩服不已,亦有留下此人,付他重托的念头,但这时只是点了点头道:“还是等他伤愈后,视情再说吧。”

在雷剑鸣夫妇的细心照料下,王明亮逐渐恢复了元气,伤势日渐好转。雷剑鸣在征得茶六爷的同意后,劝说王明亮在山哈村居住了下来。王明亮于是不分昼夜苦练不停,打树桩、铁砂掌、抓石磨等少林功夫无所不习。房前屋后的树木、青竹,经他拳打、掌击、脚踢、头顶,枯萎了一片又一片。几年之后,王明亮的功夫又更加不凡,练成了“铁头、铁身、铁臂、铁掌、铁指”的少林真功夫。

念山烽火台。夜晚。

茶六爷不久前出了一趟山外,有十几天之久,回来的第二天晚上,他便约了王明亮在念山烽火台见面。在这明净的月光下,茶六爷开门见山、一五一十地,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一个天大的秘密。

茶六爷的真诚与肺腑之言,让王明亮又吃惊又感动,吃惊的是念山有如此的传奇故事?感动的是没想到茶六爷如此信任自己这么一个落难的外乡人。王明亮经三思后,对着念山的明月起誓:此生不负明月、不负念山、不负肝胆相照的茶六爷。为报答念山人恩情,为了两肋插刀的义气,他决计放弃回泉州报仇雪恨的念头,在念山这块土地留下不走了。

而且令王明亮感到十分奇怪的是,自己似乎与念山这块土地、与茶六爷这个人有着冥冥之中的关联与缘分,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与回归感?他自觉得对后山仔村众人的救命之恩无以为报,便将一身功夫传之于村民们,快速地教出了不少武林好手,其中的雷剑鸣、钟玉春尤为聪颖好学,二人早已练有一身祖上流传下来的武功,如今又得王明亮悉心指教,更是如虎添翼,武功比其他师兄弟们另有千秋,不同一般,两人双剑合一、珠联璧合,甚是了得。

书说到此,当是要把后山仔村藏之许久的秘密,告诉看官们了。其实,后山仔村的秘密,就是念山的秘密、亦是星溪的秘密、更是当年那称雄一时黄巢留下的大秘密。

首先这后山仔村藏龙卧虎,隐藏着众多的武林高手是有来由的,就说其中的三个年轻人,不仅是武功十分厉害,功夫绝对在雷剑鸣、钟玉春夫妇之上,重要的是他们身世也是不同一般,极少有人知道其中的底细与来龙去脉。他们三人是当年黄巢手下的五虎将马鸣、张雄彪、丁威三位英雄的后代,其中:身轻如燕的马小飞是马鸣的后代;力大无穷的张克军是张雄彪的后代;娇小玲珑的姑娘丁小草是丁威的后代。巧的是,再加上于鹏飞的后代茶六爷、王通的后代王明亮,这当年黄巢的五虎将的后代们都令人称奇地走到一起了,只不过茶六爷的辈份高了他们两辈而已。说来这世间的事真是令人费解,七百年后这五个人的后代竟是在念山相聚?这是一个“巧”字是做不到的,只能说是一个“缘”字了得。

看官们或许有些纳闷奇怪?这些人为什么明明是汉人,却要说自己是畲民?为什么这几位当年农民军将领的后代会藏匿在这大山的偏僻之地?前书有交待,黄巢当年离开念山前往福州之前,做了两件大事,一是,为死去的一万余名将士在古树林举行隆重的树葬典礼:二是,将十万两黄金以及一大批珠宝藏在了人迹罕至、神秘的大风山中,以待将来登大位或是急需时来取。为了保护这一笔巨大的财富,他留下了马鸣、张雄彪、丁威三位亲信部将,以及36名铁卫营战士,以“三九”人数取个吉利,他们不动声色地留在了星溪。此事只有黄巢与手下的五虎将知晓。按辈份算去,马小飞、丁小草,张克军等三人都是茶六爷的徒儿,而茶六爷则又是于鹏飞的后代是也。

当年黄巢攻下了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的第二年,便派已经被封为开国大将的于鹏飞以回乡省亲的名义,再悄悄回到星溪之地,与留在那里的马鸣、张雄彪、丁威等三人接头会合,秘密运回藏在大风山的十万两黄金。考虑到当时还是烽烟四处,形势极为复杂,江湖险恶处处,路上并不安全。故叫于鹏飞见机行事,全权便宜处理一切。

却不料,于鹏飞带着妻子与家人回到山东冤句还没几天,便接到黄巢派人快马送来亲笔密旨一封,上面言道:“唐朝廷纠结大兵反攻,长安城不稳,暂不取回藏物,尔留在山东待命,见机行事。”

于鹏飞接到齐王黄巢的密旨,不由大惊失色,没料到形势变化如此之快?他极是担心黄巢与京城的安危,想立马赶回长安效力。但黄巢命令自己在此按兵不动,亦不敢违旨擅离,只能在冤句等待圣旨。但是,随后的情形却愈发不容乐观,九月,齐政权第一大将朱温在同州(今陕西大荔)与王重荣交战中不敌,投降了唐军,被任命为唐右金吾大将军;紧接着唐军李克用部一万余人南下,神勇威猛,黄巢另一大将赵璋战死;中和三年四月,黄巢只好撤出长安,逃入商山躲避唐军锋芒;次年春天,李克用率兵精兵五万,自河中南渡,连败齐军于太康、汴河等地;同年三月,朱温率部队大败黄巢军队于王满渡(今河南中牟北),齐政权军队众多部将投降朱温;黄巢残部向东北逃亡;又遇李克用拦截于封丘(今河南封丘),时遭大雨,黄巢集散兵近千人奔兖州,六月十五日,唐军李师悦率兵万人,与降将尚让联兵紧追其后;六月十七日,黄巢与残部败军逃入泰山,被围在狼虎谷之中,黄巢弹尽粮绝,自刎身亡,魂归菊花台。

却说于鹏飞在冤句城中盼星星、盼月亮,左等右等,没想到等到的结果却是如此令人难以接受。从此后,他举家迁至乡下一个偏无人处,隐姓埋名,把自己的身份与天大的秘密不露一点行藏。只是传与儿子知晓,一代传一代。每一代传人都要秘密前往福建政和一次,与念山的护宝者们保持联系。30年后,于鹏飞在焦虑的长年等待中去世,死不瞑目。

山东冤句乡村,于孟中家。

茶六爷难忘四十多年前的一幕,那一天夜里,已经是于鹏飞第四十七代传人的于孟中,在出了一次远门后回来,神情疲惫、身感不适。一日,他把独子于英成(即茶六爷)叫到屋内,关紧了门窗,神情严肃地对儿子言道:“孩儿啊,看来该是告诉你事情真相的时候了?”

于英成感到十分突然,不知父亲今日有何大事?如此神神道道?

于孟中嘘了一口气,屏心静气地把于家当年和黄王黄巢的关系,以及在星溪藏宝的密事始末,一五一十都传知了他。末了,父亲不胜唏嘘地感叹道:“儿啊,我们于、马、张、丁四家人,为这个藏宝这个秘密,几十代人重任在肩,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小心翼翼,不敢有半点的疏忽与大意,坚守了600多年,亦算得是不愧黄王了。”

于英成听后惊愕失色、呆若木鸡,原来于家祖先竟与史上的黄巢有这种不同寻常的关联?而且还藏有这份惊天的秘密?当下,他毫不犹豫地表示:“父亲大人尽可放心,孩儿定不会让你失望!”

于孟中坚信道:“这点为父一点也不怀疑,知子莫若父,你头脑机敏,成熟稳重,从小便博览群书,知晓天文地理,且遇事处险,均能沉着冷静,掌握分寸,怎会对你不放心。”

于英成到底是个有头脑、有想法的年轻人,他思索道:“不知孩儿接下来要做些什么?那黄巢早已仙逝,难道这笔财宝要世世代代这么永久地守下去么?”

于孟中道:“天意如此,无以言说。这笔财富埋藏在大山之中不面世,自是有它的道理,不能让它落入那些挥霍无度、为非作歹的私欲者手中,不遇明主绝不露面,虽然眼下它在土中深藏,毫无价值,但将来终归还是天下人的一笔财富。”

于英成听了觉得不无道理,点头称是。于孟中接着又告诉儿子,此次前往政和念山,一天夜时,黄王前来托梦告之他说:“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住,白璧易埋千古恨,黄金难买一身闲。这几百年可是委屈你们几家了,我乃黄巢是也,与你祖上于鹏飞不仅是并肩作战的生死同伴,且有血誓结盟的兄弟之谊。当年在星溪大风山藏宝,已有数百年了,如今看来秘密难以永久,这笔财富该是面世作为的时候了。”

于孟中惊问:“黄王的意思是可以起宝?但不知造福何处?

黄巢笑答:“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当是在我中华之地!”

于孟中茫然:“具体何地?又当送与谁?

黄巢:“在福建八闽之地,此人英武威猛、无私无畏、为国为民,为一代豪杰是也。”

于孟中:“八闽之大,人海茫茫,还望黄王明示则个?”

黄巢神情严峻地道:“非我故弄玄虚,不肯言明,乃天机不可尽泄、早泄,你且耐心等候时机便是。这里有六句偈言,不妨与你参考,‘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倭瓜障墙挡、文字砖有武。挡马墙难摧,大明海防固。’这六句话回去转告你儿子于英成,并吩咐他前来政和星溪,守在念山、意在大风山,甘当寂寞、诚心诚意等候机到时来,将来应对上了这几句话,便知得宝者是何人矣。”

于孟中从来笃信神灵,亦知天机玄妙,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故不敢再多细问?在唯喏之中惊醒过来,才发现原来是南柯一梦。想来此梦或是日思所有,夜有所梦,便不以为意。不曾想,次日,闲聊中与马、张、丁三位兄弟说起此梦,他们闻之惊骇不已,先后说昨晚均做了相同情景的梦,由此看来真是黄王前来显灵不差。

于英成听了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世间竟然还有等事?但这是父亲亲口所言,绝不会编话于他,当是必须深信不疑。想了想言道:“那孩儿何时动身?去了那星溪念山,又如何联系他们?”

“不急!你可择日动身前往,每年我们家与念山的兄弟们无论见与未见过面,都会约定新的接头暗语,今年的接头暗语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对了,此去悄然行,不可泄露半点风声,包括你母亲与媳妇儿在内,均不可提及,以免她们不小心漏嘴。”

于英成应道:“这孩儿知道,父亲不必担虑。”

于孟中点点头,言道:“此去必须把那批财宝完整无缺地送到那个受宝人手中,你方可回家。”于孟中说完叹了口气又言道:“此去却不知要多少时间?你看来当要有较长时日的考虑。只是你们新婚还未及月,真是委屈秀儿与你两个了。”

于英成反倒安慰父亲道:“男儿以大事为重,何言于其它,只是孩儿不在身边侍奉,你们二老一切保重为是。”

不二日,于英成告别娇妻秀儿与父母亲,身负重任,毅然登程,只身前往福建政和县。他没想到这一走,竟然会是四十多年未能归家,其个中滋味,难以形容,其坚心让人嘘唏不已。

这真是:百年全在命,半点不由人;世事难卜料,此行成绝唱。

星溪、山哈村。白天。

山哈村马小飞、张克军、丁小草三个年轻人的小名都是茶六爷给起的,而且用的皆是草药之名。道是为何?茶六爷解释说:“念山仁义博爱,长满了各种益人益身的中草药,且永不绝灭、每年春风吹又生。而诸药之性,各有奇功,温凉寒热,补泻宣通,运用于衷,宜忌不同。甘草如丁小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车前子如张克军,虽寒,但小便能通,犬便能实;决明子如马小飞,能祛肝热,乃止鼻血。以这三种中草药匹相配各自的特性,为你们取这样的小名,不显山不显水,普普通通、平平淡淡,贴切又好记。

这天下午,茶六爷来到山哈村,有要事与王明亮商议,正遇决明子马小飞几个年轻人在后山上练武,各自在演练棍、拳,单打、对打等武功。动作虎虎生威、喊声如雷振耳,但见他们进攻的腿法、拳法形威力猛、马实手狠;一招一式,看似朴实无华,却是讲究实战。若按辈分。他们几个是茶六爷的徒孙辈。茶六爷收徒很严、要求亦严,他专门订了几条习武修德的门规让大家诵读在心:

习武健身莫心急,循序渐进守规矩。

   尊师训练即妙方,练到真功莫骄傲

真艺不传非君子,少林戒约切记清

若得真技要谨慎,可教高德有志人。

既知经络伤人命,不可随意施术行。

制服于人不伤命,何须动手不留情。

为国捐躯可应征,扶弱除强艺可施。

若凡要使真功夫,穴位拳法要精通。

一知半解反挨打,半途而废非门生。

劝君练武莫怕苦,小树日久必成材。

若欠武德众人厌,良师拒收歹徒弟。

此为少林真绝技,切莫轻易向外传。

决明子眼尖,瞧见茶六爷前来,便第一个喊了起来,众人都纷纷停下手中的练活,一窝蜂地围了上来,显得特别高兴亲热,决明子首先嚷道:“茶爷爷!你许久未来了,一来就赶上了有口福,昨天晚上黄鼠狼偷鸡被逮,正好款待茶爷爷哩。”几个年轻人叫茶六爷时,省了中间的“六字”,从来都是叫茶爷爷。

甘草说:“那黄鼠狼肉又腥又臊怎么能吃?茶爷爷别理他,甘草我杀只鸡给你吃。”

茶六爷笑呵呵道:“对头!我可不吃那腥臭的黄鼠狼。”

王明亮说茶爷爷此时正口渴的紧,甘草你快去配茶上来。甘草嘴上“哎”了一声,却是舍不得动身,还要与茶六爷说几句话。

茶六爷道:“我不口渴,决明子你们几个还是先去练功,我与明忠叔叔谈些事,待会练完功咱们喝上几盅如何?”

决明子马小飞高兴道:“茶爷爷好哇!”眼睛又看着甘草道:“不过晚饭时分,还得给我算算命?”

茶六爷知他用意,故意板着脸说:“你呢,年纪轻轻的活脱脱,吃铁拉钢的壮牛,有什么大事?算什么命?”

决明子歪着脸说:“当然是我的人生大事哩,那雷剑鸣比我小一岁,都娶了钟玉春做老婆,决明子却还在打单身哩!”

甘草听了笑他皮厚,激他道:“你呀!你的老婆还在你丈母娘肚子里哩,算的是哪门子命?”

茶六爷乐呵呵笑道:“是哩!一年算得三次命,无病也要变有病。再说你这是相思病,茶六爷我可算不准,要么你去找甘草算算何时能娶到媳妇?”

甘草一旁听了,脸上飞起红云一片,说:“茶爷爷今天也不正经了,我不理你了。”一边说着下厨房给茶六爷配茶去了。

政和一地,历来有配茶习俗,尤其是在念山,冬春两季,云雾缭绕,寒气袭人。由于寒冷,人们喜欢围坐在炉旁灶边,一边取暖一边聊天,逐渐形成了配茶习俗。这习俗起源于唐中叶,先是在富人家流行, 后来成为民间的习俗,是念山人与整个政和人招待客人的传统礼仪。

甘草这姑娘心灵手巧,配茶是一个行家里手,她手脚麻利地升起一个木炭炉,打来了一陶壶清泉水,因为用陶壶烧成的水冲泡的茶,极是清香甘甜,饮后余味悠长。茶六爷自己也是一个配茶高手,但每次来都喜欢喝甘草配的茶。不一会儿茶熟,端上来后,甘草又端上了南瓜子、豆子、瓜子,还有豆干、萝卜干、咸笋……

茶六爷见了道:“莫再要端了,你当是给茶爷爷摆席呀?”

甘草这才停下不端了,约定说:“茶爷爷你与明亮叔慢慢聊,我去准备晚上的酒菜,你可别走啊。”

见甘草活蹦乱跳地走了,王明亮对茶六爷禀告说:“我前一阵看到那鬼手木匠从村子走过,瞧他闷着头行路,表面上是漫不经心的模样,实际上我看他特别地用心观察着四处的一草一木,行迹总让人有些不放心。”

茶六爷沉思道:“闷头的狗,会暗下口。你们不可掉以轻心,当要防备着他为是。”

王明亮道:“好的,茶爷尽可放心!不过,此人来念山比我还早,大概有八年了吧?茶爷难道没有了解到他的一点底细?”

茶六爷摇头道:“此人来历不露一点痕迹、云山雾罩,难以捉摸。我曾几次外出暗暗查访,直到现今还不知他的出处?但我想,纸做花儿不结果,蜡做芯儿近不得火。他迟早会显出蛛丝马迹来。”

王明亮点头道:“决明子他们几个年轻人阅人不深,容易被人表面所迷惑,这是大忌,茶爷你有空闲时,倒是要教教他们。”

茶六爷与王明亮二人所说的这个绰号叫“鬼手”的木匠,他的来历据自己说是河北人,名叫张山河,是一个走街串巷的云游手艺人。四十老几单身汉的他,身高不到一米六,长得精瘦如猴,干巴无肉,脸上尘面脏兮兮,近灰色的胡子稀疏零乱,一副邋遢不堪入目的模样。大约在八年前的夏天,他挑着一副木匠挑子晃悠悠,挑子上还挂着一把二胡琴。他来到念山里寻活儿,不料却染上了一场大病,又高烧、又发冷、昏迷了几天几夜。是茶六爷用偏方草药救活了他。病好后,“鬼手”感恩不尽,说跟茶六爷一样,他喜欢念山的山水,也喜欢念山人的纯朴善良,便留下来不走了。刚好村西头有一间外出村民留下的破旧屋,他收拾干净后住下,吃喝拉撒都在了一处,靠里屋的后半部分是他生活起居处,临门的前半部分则是他做木匠活的场地。

这“鬼手”人虽然长得窝囊,但手上的木匠活却是十分地干净、漂亮,那套吃饭的家什简直就是十八般兵器那么利害,斧头亮铮铮,锋利无比,劈在木头上不带一点儿毛刺;锯子尖齿狰狞锋锐,使将起来“哗,哗、哗”沙沙声作响,又快又猛;那刨刀则更是了不得,在木板上运作起来是三个字,“顺、快、滑”,刨刀一推到底,不作一丁点儿迟疑与卡壳,翻飞出来的刨花卷,比那纸片儿还要薄,抛向空中好一会才飘逸落地。故而,人们称他为“鬼手”木匠,是赞扬他手艺活的意思。

大多时候,“鬼手”在家呆不住,常挑着木匠担子走街串户,转悠着寻觅活儿,瘦小干巴的他扯开的声音却是中气十足:“打圆木哩!脸盆、脚盆、洗衣盆,木桶、尿桶、马子桶……”;

星溪一带的人们都爱听他的吆喝声,都知道他的木匠手艺奇绝,也都爱把活儿让给他做。这亦是因为看他一个外乡人着实可怜,有意无意之中接济于他。

“鬼手”孤独,常以酒解闷。每每是几两地瓜烧,配上那么一小碟花生米,在月亮爬上山顶的时候在家门口独饮,一条长板凳儿,他拉屎似地在上面蹲着,可以蹲很久。这时候的他,似乎是最惬意的了,酒一点儿,一点儿地吱溜着,花生米在嘴里反复地细嚼着,半碗“地瓜烧酒”可以喝上两个时辰。待酒喝完了,夜也深了。他便带着些许的醉意拉起了二胡,闭着眼睛摇头晃脑,嘴里轻轻地哼着北方的曲调。那调儿是古老的,慢板的,伤感的,二胡声在寂静大山的夜里显得有些无奈与凄凉,让人听了心里很不好受,不由地叹道:“这鬼手二胡拉得还挺撩人的。”

当下,茶六爷对王明亮言道:“见事知长短,人面识高低。以我的阅人经验和八年的细心观察,这鬼手有可能是一个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

王明亮一惊:“六爷从何而知他是武林中人?难道他在你面前露了真章?”

茶六爷道:“非也!似他如此精明的人本不该有此疏忽的?他每次蹲在那细长小木椅上的姿势,以及一蹲就是几个时辰,毫无一点疲软的动静,若非是有深厚的武功底力,是完全做不到的。”

王明亮听了恍然大悟,心里对茶六爷的观察之细佩服连连。

茶六爷又道:“且据我从旁认真观察,鬼手之面相虽看上去卑微,但他的目光耿直有正气,言行坦然不猥琐,应不是那种阴毒狡诈之人。但我不能以此断定他的身份。知人知面不知心,亦难识透。有道是,人海茫茫,狼在两旁;大千世界,毒蛇隐藏。”说到这,茶六爷道:“你适才说的没错,决明子他们几个年轻人阅历不深,世事难洞明,虽然他们武功高强,但观察人的本事还不够精到。尤其是心直口快,说话有时没遮拦。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会泄尽真机。必须擦亮双眼,任何人任何事,都要警惕十分才是。”

王明亮点头道:“是的,像六爷你说的,花枝叶下犹藏刺,人心怎保不怀毒?我等会小心为是。”

二人正谈话间,传来了嘻嘻哈哈的嚷嚷声,是几位年轻人回来了。大家见茶六爷没有食言离去,立时雀跃,赶忙淘米洗菜、剖鱼杀鸡,菜是园中的新鲜蔬、鱼是旁边池塘中捞的鱼、鸡是自家鸡窝里抓的鸡,方便的很。不过一个时辰,酒菜便上了桌。众人围桌四坐,言欢面笑,极是高兴热闹。决明子嘻哈哈地淌着脸,要茶六爷给他算命?

茶六爷闻言,神情认真地道:“今日不谈算命相面一事,倒要教你们几个年轻人几分识人的本事如何?”

众人一听饶有兴趣,皆拍手赞同。

茶六爷饮干了一杯酒,开口言道:“世间难事之一,便是识人。老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虎画皮难画骨。但从一个人的相貌可以反应此人多方面的内容:性格、益宽厚豁达的人多半眉清目秀,一脸福相;狭隘善妒之人大多尖嘴猴腮、双眉紧蹙;性情喜静温和的人面相温柔善美;性格粗暴、情绪不稳的人看上去总是一脸凶相。而心术不正的小人经常疑神疑鬼,神色游离。当然面相之外。有一个地方尤其准确,除却他是一个大奸若忠之人,否则定可以发现一些端倪来。”

决明子听了猴急地问:“哪一处?”

茶六爷:“眼睛!人品的好坏刻在眼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譬如贪财好色之人眼里,总是盯着女色和钱袋;喜欢无事生非的人,眼里总是紧盯着别人的小错误而大做文章;而光明磊落之人眼里看到的是坦然自若、是诚实守信,让人会感到亲切与放心。”

决明子沉思道:“若观察出这奸诈之人,如何处之为好?是不屑一顾,愤然而去?还是不动声色或是针锋相对?”

茶六爷道;“不屑一顾与针锋相对都不可取,最好的办法是不动声色。当然遇到奸诈之人,一般人不愤于言很难。也就是说,当你觉察到别人的狡猾奸诈时,要做到不动声色很难。”

车前草张克军言道:“确定如此,别说不动声色,我还要唾他一口水哩?”

茶六爷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对于这样的小人,不必放在心上,随意得罪反而会给自己添麻烦。易经里讲,非不得已不讲话;急躁之人,急于自售,所以话说得多。祸从口出,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能说,否则祸患就会降临。”

甘草道:“遇到这样的人,远离他便是。”

在一旁不吭声的王明亮摆手道:“你们莫乱插槽!都离题远了。六爷是在教你们如何识人?而不是如何对人。”

茶六爷笑言道:“也算不得离题,亦有关联矣。”

山间吹起一阵冷风,众人直聊到夜快深时才散去歇息,到底是一群年轻人,不一会便传来他们的酣睡声。

茶六爷把王明亮招致身边悄声道:“自我奉父亲之命来到念山等候那位受宝人,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却不见有哪一个人与黄王所说的特征相符?说心里话,我们等得甚是辛苦啊!”

王明亮闻之亦感触良多,由衷地敬道:“我王明亮对你们几家人的忠诚与坚守,从心面感到佩服不已,尤其是茶六爷你这些年来孤身一人……”

茶六爷摆手止住他的话语,神情有些兴奋地道:“如今我知道此人是谁了?”

王明亮惊喜道:“哦!是么?他竟是谁?”

茶六爷压低了声音道:“此人来历不凡,他曾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一名亲兵,不仅武艺高强,且熟读群书,文武双全。嘉靖二十三年(1544),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他,便是眼下在浙江就任的都指挥使戚继光。去年倭寇大举侵犯台州,他率戚家军大破倭寇于浙江临海,九战九捷。浙东的倭寇被他全部扫除。而那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便是他的抗倭名句。”

王明亮听茶六爷这么一说恍然大悟,点头道:“原来是他!看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倭瓜障墙挡、文字砖有武、挡马墙难摧,大明海防固’这六句有一半以上都对上号了,只是‘倭瓜障墙挡、文字砖有武、挡马墙难摧’还有些对不上啊?”

茶六爷微笑道:“这个嘛?亦是有解了。戚继光在隆庆至万历初时,曾镇守蓟州、永平、山海关等处。他在那里修建长城,因地制宜,用险制塞,修了障墙、支墙、挡马墙三种设施防倭,全部为砖石结构或砖石木结构,使这段长城设施完备、构筑牢固、布局严谨、可攻可守。这障墙、文字砖、挡马墙,被称人为金山岭长城的‘三绝’。这些皆如此地准确符合了黄王托梦所言,不是他,还能是谁?唯一不符之处的就是地点不对?黄王所说在福建之地,但戚继光却是在浙江?我思绪可能是时间的问题。但献宝一事关系重大,我们当慎之又慎。”

王明亮面露喜色道:“一切听从六爷决断为是!”

看看夜已至深,又一阵夜风吹来,凉意袭人,茶六爷便起身告辞回家。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责任编辑:魏 冶

题图摄影:李隆智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