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武夷》的头像

《武夷》

内刊会员

小说
201911/07
分享

家乡八月丹桂红

□ 黄子平

每年农历八月,是我的家乡——福建北大门浦城最美的季节。这里丹桂飘香、稻浪金黄,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正因为有美丽的景色吸引,每年丹桂飘香的季节无论工作多忙,我都要抽空回浦城赏桂花、看稻浪,与家乡来一回零距离的接触。

历史上的浦城,盛产优质水稻,一个个山间小盆地,土肥水美,阳光充裕,是水稻生长的独特小环境。浦城稻米香而不腻、软而不粘,是经济相对困难年代里人们填肚子的上等粮食。所以民间有“浦城收一收,有米去福州”的说法,也有“浦城熟、福州足”之说。生活水平提高后,浦城稻米在福州粮食市场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为闯出一条新路,聪明的浦城农民闻香起意,开始大面积、成规模种植丹桂。浦城人种植丹桂历史超过千年,浦城临江镇杨柳尖的九龙桂树龄就达1100年,堪称地球丹桂王、中华第一桂,她虽然经历一千多年的风霜雨雪,如今依然枝繁叶茂、满树丹红。这里已然是浦城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每年丹桂飘香季节,游人如织、车水马龙,因为堵车经常需要交警来疏导。我想,只是因为一棵树成为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又只是因为一棵树需要交警来疏导交通的事情,应该是天下少有的吧!每次这样想时,都暗暗在心里称赞这棵丹桂王了不起。为了表达我的敬意,也为了增加这里的文化品味,我请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我国著名画家——徐里题写了“丹桂诗廊”四个大字,请人刻在九龙桂前的一块巨石上。

今年回浦城赏桂的双休日,恰逢浦城旅游发展大会,城里的的宾馆客满住不进去,朋友介绍我住进近郊的丹桂山庄,没想到歪打正着,这里满院桂花、争香斗艳,那个美、那个香,用语言无法形容。所以晚饭后,我推掉所有应酬,和妻在山庄桂花绿道中漫步两个多小时,多年未谋面的好友来山庄看我,也约他在桂花绿道中漫步聊天,回忆过往,直到天空飘下细细秋雨,才依依不舍告别桂花、告别旧友,回房间休息。

可惜天公不作美,第二天秋雨霏霏,否则我一定会在桂花绿道中边跑步晨练,边赏花闻香两个时辰。早餐时邂逅几位外地茶商,他们因丹桂到浦城,可不是来赏花的。他们要收购浦城丹桂干花加工成丹桂乌龙、丹桂红茶。有位福州来客、硕士毕业的茶商告诉我,他去年为了收购上品丹桂干花在浦城等了十三天,他加工的丹桂红茶一斤茶叶要配700克花,主要销往国外,一位安溪茶商还告诉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安溪人就开始加工桂花乌龙出口。

浦城丹桂,最早的用途是做桂花蜜,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浦城人家里来了贵客,女主人会端上一杯红彤彤、香喷喷、热腾腾的木樨茶待客。特別是正月,如果不是极度经济拮据,家里的女主人是一定会备上一两罐子的桂花蜜——木樨茶。木樨茶也成了浦城民俗的关键词。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谈糖色变,又香又甜又好看的木樨茶待客时的礼仪之味代替了食用之味。最近十几年,全国各地大搞园林建设,浦城丹桂成为当家树种之一,但由于花期太短,与一年四季都会开花的四季桂竞争明显处于下风。我私以为,浦城丹桂经济一定要与茶叶结合制作成高端桂花茶,才能生机活现,才能做大做强。

丹桂飘香的季节去浦城吧,看千层稻浪,赏万亩桂花,不仅仅是离乡的游子,还有天下游客!

责任编辑:李龙年

发表于《武夷》2019年第一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