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光:孝道政和
“归去来兮岁欲穷,此身天地一宾鸿。明朝等是天涯客,家在大江东复东。”
朱松1134年冬写下这首《将还政和》,不久便举家返回。这年9月,母亲程氏逝世,百日而窆,朱松为母丁忧。
与父亲去世时心情大为不同,当时“方腊乱,以贫不能归。”故将父亲“葬政和县护国寺侧。”这次母丧丁艰,朱松实际上把政和作为自己不是故乡的故乡,且有“颖悟早慧”孝顺有加的儿子朱熹一同前来。
朱子“始诵孝经,即书八字其上,‘若不如此,便不成人。’”此事发生的时间有不一样的版本,对于政和却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若按戴铣《朱子实记》、李默、洪嘉植等年谱,均认为是八岁所写。明儒丘浚《朱子学的》、葛寅亮《熊勿轩先生文集》皆持此说。朱子六岁随父返回政和,为祖母守孝二十七个月,那么朱子所书当在政和。
若按黄干的《朱子行状》:“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则表明系朱子上小学时所题。而真德秀、李方子指出,朱子时年五岁。人就可能不在政和了。
不过无论如何,政和都是朱子识孝、研孝、行孝的原点。闽北文化专家吴邦才先生说,朱子的孝道是从政和出发的。朱松是行孝治礼的大家,带着朱子为母亲守孝三年,上千个日日夜夜,耳濡目染,深深地影响了朱子。及至后来父亲去世,省墓展哀的担子就由朱子挑起。一次次地进出政和,极尽孝子贤孙的职责,更增加了朱子对孝道的感性认识。一年朱子因故不能在清明如期祭扫祖墓,重孝守礼的他仍在初冬赶来,留下了《十月朔旦怀先陇作》一诗。
“十月气候变,独怀霜露凄。僧庐寄楸槚,馈奠失兹时。竹柏翳阴岗,华林敝神扉。汛扫托群隶,瞻护烦名缁。封茔谅久安,千里一歔欷。持身慕前烈,衔训倘在斯。”
朱子“佩苇遵考训”,以先人为榜样,一辈子与孝同行。生平第一部著作就是《诸家祭礼考编》。在儒家那里,孝道是通过礼来表现。孝是事亲观念,礼则是具体仪式和行为准则。它将孝转化为世俗的孝行,把孝道伦常落到实处。祭礼当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朱子称:“某自十四岁而孤,十六而免丧。是时祭祀只依家中旧礼。礼文虽未备,却甚齐整。先妣执祭事甚虔。及某年十七八,方考订得诸家礼,礼文稍备。”束景南先生说,正因朱子如此,“为其后来作祭礼、家礼、古今祭礼之滥觞矣。”
朱子毕生精力主要放在“四书”的主干理论的研究上,但是孝道是其一以贯之的基本思想。他十分推崇张载的《西铭》,以孝的理论逐字逐句阐述了其中大义。指出天是父道,地是母道,而人是子道。“推人以之天,即近人明远。”“事亲如事天,即是孝;自此推之,事亲如事天,即仁矣。”由此出发,把天地万物视为“民胞物与”,“故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这样就为儒家的孝道思想找到了本体宇宙论的依据,把孝道与天道结合起来。李存山教授说,《西铭解》是朱子思想成熟的成熟时期的重要著作。
1186年,朱子57岁。他对自己的孝道思想做了一个总结,完成了《孝经刊误》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第一,打破了权威。在此之前,《孝经》总是由皇帝注释颁行。朱子从信经、疑经到刊经,大胆地将《孝经》前六章合而为一作为经,余下至十八章作为传,断然删去220余字。他认为经文部分是曾子门人整理编订的,而传文部分应是后人拼凑所为,指出《今文孝经》版本质量高于《古文孝经》。第二,实行经传分离。一般而言,经是经典,传是解释经典。朱子将《孝经》经与传分开,使经具有了哲学的意蕴。第三,朱子开启了以“理”说孝的先河,把《孝敬》的积极内容纳入了“理学”的体系中,认为孝为“古今共有之理”,孝是理的发用流行,是理的必然要求,理是孝的终极依据,是孝的全部正当性,从而使孝道上升到世界观层面。
如果我们要用一字来概括诸子的学说,那就是“理”,而他一辈子研究的视线却始终离不开一个“孝”字。以至于将“孝”字写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上部酷似一个仰面作揖尊老孝顺的后生,而那人面的后脑却分明像尖嘴的猴头,寓意尊老孝顺则是人,忤逆不肖则为动物。
孝道是儒家伦理文化的原点。“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早已深入人心。但是人们对孝的理解,更多是知其然而不其所以然,甚至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有次北大王守常教授到武夷山讲课发问:“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两种不孝呢?”在场的朋友们都沉默了。王老师十分感慨:“如果这个常识早为人们所识,可能就会少了许多贪官。”
孝,似小实大。
孝很小。小到晨昏间的一声问候;病榻上一次抚摸;游子在外一句信息;清明墓前一炷香火;寂寞祠堂里一块牌位……
孝,实际很大。大可比天,是天分,是天职,是天理。“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黑格尔曾说过:“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夫孝,德之本也,敬之所由生也。”“今人将孝悌低看了,‘孝悌之至,通于明神,光于四海,’直是如此。”朱子还说:“不孝之人,天所不容,地所不载,幽为鬼神所责,明为官法所诛,不可不深戒也。”
孝的思想形成于周朝,发展于春秋战国,及至汉代已运用到治国安邦。朱子不仅赋予这种亲情和道德以天理的光辉,而且还阐述了孝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孝为行“仁”之本,“五常百行”之本,可谓“至德要道”。朱子曾用“种苗”和“水流”形象说明这个原理。“譬如一粒粟,出生为苗。仁是粟,孝悌是苗,便是仁为孝悌之本。”仁与孝是体用关系。“仁孝同源,故孝者必仁,而仁者必孝。”朱子说:“论性,则以仁为孝悌之本,论行仁,则孝悌为仁之本。”“人如水之源,孝悌是水流第一坎,仁民是第二坎,爱物是三坎也。”朱子描绘了从孝出发的人生和社会理想境界:“人能孝悌,则其心和顺,少好犯上,必不好作乱也。”“好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于长。身正,则家齐国治天下平。”在朱子眼里,孝可以移为忠,移为仁义礼智信,直至内圣外王,直至修齐治平。人人都能尽行孝道。“推爱亲之心以爱人,而无所疾恶,推敬亲之心以敬人,而无所慢易。”“则天下之人皆在吾爱之中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此,便可实现“孝治天下。”
孝,似浅实深。
孝很浅,有如“白开水”般一览无遗,讲的都是大实话,加上“廿四孝”的故事更把孝道解释的直白而通俗。
孝,实际很深。一句简单的话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的还涉及到不少史实。“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说的。朱子引赵歧的解释:“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联想孟子还列举过五种不孝的说法。第一不孝指的是自己放纵耳目欲望,追求声色之娱,在社会上为非作歹,违法乱纪,败坏家声,辱没先祖。王守常教授就是基于此说孝道有利于廉政教育。
然而事情好像并没有完,孟子为什么会说“无后为大?”有专家认为这是为舜辩护。因为孟子后面还有一句话:“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读过廿四孝《孝感动天》故事的,都知道舜的生母死后,其父娶了后母,生了个儿子叫象,长大后凶残无比,三人“日以杀舜为事”,但舜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照顾。当时帝尧闻舜如此大孝,欲把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朱子说:“舜告焉则不得娶,而终于无后矣。告者礼也,不告者权也。犹告,言于告同也。盖权而得中,则不离正矣。”婚娶本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舜如果报告父母肯定行不通。舜只能在不违背礼与“无后”之大不孝之间两者相权取其轻。其变通做法等于报告了,是正确的,仍然符合孝顺之道,还是事亲之“和”。
孝道里充满着智慧。《孟子尽心上》有位学生出了个难题:“如果舜的父亲杀了人,应该怎么办?”孟子回答:“逮捕法办。”“然后呢?”,“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忻然,乐而忘天下。”舜会把天子的位置丢开,就像好像丢掉一只旧草鞋那样,然后自己背着父亲偷偷跑到海边躲起来,一辈子都很开心,快乐的忘记了天下。这样既维护了法律,又不违背孝道。
孝,似易实难。
孝很容易,似乎仅是举手之劳,人皆可为,时皆可行。《说文解字》解释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富贵人家似乎更是易如反掌。
孝,实际上很难,行孝难在它是系统。朱子说:“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对父母孝顺要围绕尊亲、敬亲、悦亲展开,且要循礼周严。就孝道来说,还有事兄、事君、内圣外王、修齐治平、立德、立功、立言,方能光宗耀祖庇荫子孙。行孝似乎贯穿人生始终。
行孝难在它是恒常。行孝不是三天两头的殷勤,三言两语的甜蜜,而是一以贯之的坚持,长年累月的奉献,痴迷初衷的不改。《论语》中有段孔子与学生宰我关于“三年之丧”的争论颇有意思,宰我认为替父母守丧三年时间未免太长了。那样的话,礼仪会荒废,音乐会散乱。旧谷吃完,新谷也已收成,打火的燧木轮又用了一次,守丧一年就够了。孔子反问:“你心里安不安呢?”宰我说:“安。”孔子说:“你心安,就去做吧。”宰我退出,孔子感慨:“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予父母乎!”孔子认为宰我没有真诚的情感啊!小孩生下来三岁才能离开父母怀抱,为父母守丧三年,天下人都是这么做的。宰我没有受到父母三年照顾吗?孔子反驳弟子的话似乎不是很有力,然而傅佩荣先生却找到了依据,美国医院做了试验——三岁前的孩子需要有一个人以主体的身份去关怀,他的生命力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虽然时代发展了,“守丧三年”并不现实,但父母子女之间存在着永远相互关怀的情感,尽孝当是恒孝。“久病床前无孝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行孝难在“色难”。子夏问孝,孔子答曰:“色难。”朱子也认为是这样的:“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孝要建立在“心至于是而不迁。”孝是血管里涌流出来的自然而然的亲情,是打心里深处发出的至高无上的最高道德指令。
行孝还难在于及时。它是现在进行时,孝在当下。这是由于生命的无常和无奈决定的。著名作家毕淑敏在《孝心无价》一文中写道:“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成功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正如古人所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正因为如此,“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成为千古名句,天下子女大都以不孝之子自称。
好在有消息称,政和正在评选“十大孝星”和筹建“朱子孝文化纪念馆”,欣喜孝在政和。
责任编辑:李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