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武夷》的头像

《武夷》

内刊会员

文学评论
202202/20
分享

梦里村庄 ——读沉洲《乡村造梦记》

江子辰

读完沉洲兄的《乡村造梦记》,确有在梦里走一遭的感觉。

书中的乡村,指的是福建东部屏南县。那里的高山峻岭,隐藏着许多土墙黑瓦的古村落。古厝已被岁月包浆,但从遗留的痕迹中,依稀可见唐诗宋词里的高贵与繁华。时光如水,把古村落冲刷得大多破损,遥远的文明,徒留残垣断壁间的苍凉。

然而,就在几年间,这些古村落突然华丽转身,神奇地回返当年的古朴与诗意。就像一个睡美人被唤醒,重新焕发青春,引世人注目。

这是一本使命感强烈的好书,书中次第登场的人物呼之欲出,许多人物的经历跌宕起伏,令人感叹;命运的奇特翻转,触动人心。书中的信息量如春日山谷繁花,精彩的故事、出人意料的情节和细节,体现了作者精细的采访和用心的书写。

正如温铁军教授在本书的序里所赞赏的那样:“他用几个月时间沉浸驻点采访,又打磨了近一年时间,书中全面描写了屏南文创振兴乡村的来龙去脉、酸甜苦辣,塑造出乡村造梦策动者林正碌和被他“七天公益艺术”教出来的一批农民、残疾人、逆城市化者以及那些县、乡、村干部的感人形象。”

提到乡村振兴,按惯性思维,人们会想到一个愚公式的人物,带领村民劈山填海,种养殖致富。然而,《乡村造梦记》所展示的,却是另一类图景。

唤醒沉睡村庄的人物众多,始作俑者是林正碌。林先生属于非体制内的公益人,曾在江苏、上海推行公益艺术教学,名动一时。这是一个为使命感而活的人,他带着“让农民受益,让古村复兴”的理念和满腔情怀来到屏南。首先在漈下村,推行“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艺术教学,以心理教学理念和方法,培训农民画油画。通过艺术转变农民观念,使他们获得了收入,提高了自信,再引进城市人,从而达到复兴古村的终极目标。

通过各方努力,奇迹出现了。在林老师指导下,绘画零基础的农民,学画几天后,画作就在互联网上被人认领。这些新晋的“画家”,感觉就像做梦一般。

乡村的贫困,多被归结为交通不便,物质匮乏,而核心原因,是精神的沉沦。许多村民因为经历世面少,知识结构偏低,从而对生活缺乏信心,看不到前景。通过艺术感知世界后,村民们内心的情怀一下子绽放出来。绘画艺术为他们提供了支点,撬动了曾经荒漠的精神世界。从而对沉积已久的蒙昧、保守和固步自封的惯性,形成冲击、撼动,使他们对人生,有了新的审视和设计,文化属性也随之发生改变。精神层面的振兴,为乡村的产业振兴扎下根基。

在《乡村造梦记》一书中,不时冒出神奇之光,阅读时,精神时常亢奋。在此起彼伏的学画热潮中,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学画,最小的学员三岁,最大八十三岁。村民们的精神有了寄托,心情也随之愉快。通过各种媒体传播,公益艺术教学名声在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前来参与,山村的人气日渐红火。

大多的奇迹都是始于精神,而后显现于物质和身体的。文化对精神形成冲击,精神对灵魂产生撼动,甚至可以唤醒沉睡的残疾肢体。精神萎靡的坚冰一旦被敲开,就会引出汩汩暖流,润泽原本枯萎的心。

脑溢血患者薛美兰,刚去学画时,由母亲接送,扶着墙走路。几个月后,她无需接送,不用扶墙也能走路了。她的画作《女儿红》,被拍卖出4500元。如今,她不再成为母亲的负担,能自己养活自己。2016年,她卖画一万多元,2017年卖画超过二万元。她感觉这一切,就像做梦一样。

在《乡村造梦记》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侏儒人沈明辉、脑瘫狂人杨发旺、袖珍女孩杨夏妹、听力障碍者林苑松等,都是因为学画画,改写了人生。沈明辉还走进了央视的演播厅,向全国观众介绍自己的画作,这是他和村里人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乡村造梦记》展示的另一处美景,是文化创意产业落地生根,盘活了颓败的古村落。

因外出打工、或在公路旁建房,那些与生态山水浑然天成的祖屋,破败、坍圮被遗弃。传统民居是农耕文明留下的遗产,修复重现它曾经的辉煌刻不容缓。在当地各级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林正碌以空心村龙潭村为切入点,大张旗鼓,复兴造梦。

修复民居并非修旧如旧,还原一个空壳的房子,最关键的是填充内涵,把它改造成适合现代人居住的诗意空间,成为能承载文化创意的容器。

复兴古村的大致做法是:以村委会名义收储空置老屋,修缮费用谁认租谁出资。十五年后原样还给房主。然后用文创总策划林老师统一规划设计,以传统的榫卯结构工艺,复原民居的原生韵味。

林正碌的修复理念是,外观最大限度保存在地属性记忆,内部改造按现代人的生活要求装修,把空间价值最大化。用玻璃窗引入阳光和清风,开窗便见绿水青山,成为能承载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诗意空间。

运作中最关键的,是对认租者的资格认定。年轻,开展文创产业,长期居住,这是认租者的硬指标。这样的操作,一改惯常的筑巢引凤,有钱就可以入住,而必须按文创项目的需要来筑巢。只有长住村里,发展文创产业的年轻人,才能真正成为当地振兴的基础保证。每一个庭院,都有内在驱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能量。再通过互联网,联通文化商业的大海,使资源匮乏偏僻乡村,溶入时代大潮。

《乡村造梦记》里活跃着一大批年轻追梦者。首批进入龙潭村认租老厝、准备住上十五年的新村民,开始是70后,后来是80后和90后,他们都厌倦了城市朝九晚五的生活,向往诗和远方,带着创业蓝图和产业理念,与龙潭的青山绿水一见如故,纷纷在这里安家、造梦。

举家跨省移民龙潭的江西吉安人曾伟,是第一个认租老宅的人。他并非有了钱才来享受乡村田园,也不是城里没有工作,他选择的是自己向往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如今,他的随喜书店成了村里的社交场所和信息中心。他抓住当下粉丝经济时代的契机,通过展示乡村生活,靠流量和知名度,产生经济效益。在朋友圈发几张柿子满枝头的诱人照片,就让他卖出了当地柿子干两千多斤。随喜书店还孵化出静轩文化艺术基地,几个股东将当地的家酿红曲黄酒,打造成梦家山酒品牌,通过视频推销、抖音带货,2018年就卖出八千多斤。

黄璟的以画谈心工作室、“报大人”的豹舍书馆、谢鹏举的龙潭驿、梅宏的小梅桩等,都以各自的风采,隐现于龙潭的青山绿水间,创造着商业业绩和崭新生活。

这里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有作曲的、唱歌的、写作的、画画的,还有人当过记者、律师,办过企业的,都是高学历,都有文化内涵和艺术创造力,在这里,他们大展身手,成就着自己的事业和理想。

人口一千四百多人的龙潭村,地理偏僻、物产资源不见特色,曾经仅有百余人的老幼留守。如今,文化创意产业复兴古村的浪潮,引来了一百多位世界各地的城里人常住,村民也回流了三百多人。这个曾经被遗弃的废墟之地,如今成了网红村,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得到了省市、国家部委和的专家们的肯定。

读《乡村造梦记》的过程,就像走进一个梦幻的乡村:有民宿“画友之家”、龙潭公益艺术教育中心、龙潭美术馆、随喜咖啡厅、陈氏祠堂和戏院、龙潭酒博馆、四平戏博物馆、龙吟台广场、47树美术馆、三角地音乐吧等。这里成为全国记者获取新闻素材的货仓,还引来俄罗斯某电视台进村采访。央视《传奇中国节.中秋》在此地联线直播,北京天安门新年升旗仪式,这里成为东南西北中同步升旗地之一……书中琳琅满目的文化艺术图景,令人生疑,这里到底还是不是深山里的一个村落?

这部二十七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以其强势的可读性,生动的故事性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村新风图,在众多类似的作品中,自成一格,独树一帜。这本书,让我们对乡村经济和文化的振兴,充满期待。

注:《乡村造梦记》已由作家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