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张辉
在闽地之北,在古城建瓯,素有“千柱落地”之称的川石千柱厝很是出名,究其原因?民间传说很多,最有说服力的应该是“道义之乡”一一川石的别称来源,史书评价千柱厝“道义之乡,嘉瑛故里,千柱落地,庶民有遮”。刻着“道义乡”的石碑牌匾历经数百年风雨,仍然矗立在千柱厝中。
川石人讲道义,盖此厝的清朝乡贤林嘉瑛应该是那个时代最有道义之人,他散尽家财盖起的千柱厝居然不是为个人,而是收留社会底层流离失所的穷苦人家,这也是我对这幢藏于民间的低调豪宅敬仰的原因。而这有254间房间,历经三百多年沧桑的千柱厝如今怎样?作为历史见证和文物单位,它居然仍然秉承林嘉瑛的初心,还住着当地相对贫困的乡亲。《风雨千柱厝》这篇文章从我到川石工作时就想落笔,但蕴酿了五年不敢动笔,是怕将它写肤浅了,因为它是道义之乡的浓缩,也是勤劳厚道的川石人的精神写照。
从建瓯城关上高速,在川石下高速后左拐,过川石大道和川石大桥,一路都是新建楼房和柏油大道,穿过繁华集镇,不到五分钟,古旧沧桑感就将你拉进时空隧道,一片近万平方米,和周围完全不一样的清式建筑群落,映入眼帘,它环抱在狮子岩脚下的松溪之畔,黄墙灰瓦,历经沧桑,当年的江南院落风格,依然雅韵犹存,这就是名扬闽北的千柱厝。
千柱厝也称千柱落地厝,由川石村林氏第十四代孙林嘉瑛所建,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至康熙五十年(1711),前后历时三年,因拥有总数一千根柱子而得名,其中上厝430根,下厝300根,后厝230根,三座亭子40根,不多也不少,刚好1000根。
千柱厝共占地面积11137平方米,建筑面积7841平方米,拥有大小房间254间。包括上厝、下厝、后厝和三座亭子,分别为上厝门亭、南面凉亭、毗邻的狮子岩凉亭。三幢主体建筑成品字形布局,并且朝向都是座南朝北,以松溪流向定位,上厝在上游,下厝居下游,后厝因处街巷的后侧便称后厝。
千柱厝大门不像古代地主或官员住宅高耸矗立,而是低调精致,两层大门相隔六米,砖雕图案遍布其上。上厝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32平方米,拥有地面房间126间。建筑布局的主要特点是外统内分,一分为五,一进两厅,横三进二共分六厅。从外部看,上厝形似一体,实则内部又分成五小幢,中间三小幢为正房,东西两端为侧房。各幢之间又有内风火墙隔开,各有内大门进出。幢与幢间还有腰门贯通。腰门一关,自成一统;腰门一开,五幢联成一整体。上厝内、外大门都朝北开,其高低、宽窄一样,又同处于上厝的中轴线上。不同的是,外大门比内大门的装饰、雕画更加富丽气派。
千柱厝的上厝、下厝两幢大院头尾相连,中间仅隔一条明堂路。下厝占地面积2788平方米,建筑面积2380平方米,拥有地面房间66间。下厝的布局、格式却与上厝截然不同,大院内外是一个单元整体,不再隔分,也没有内外风火墙,只有一个内大门和外大门供进出。上厝、下厝和后厝三大幢正房外都建有明堂坪,但大小面积不等。明堂坪地面采用小号河卵石铺就,有的砌成花纹状,有的砌成各种几何图形状,都工艺精湛,牢固坚实。
后厝占地面积4649平方米,建筑面积1829平方米,拥有地面房间62间。后厝的布局、结构除兼容上、下厝特点外,又有自己特色。它也是一进三厅双排间、一正一侧一花园结构式建筑。房内天井、通道、走廊用条石铺盖。每块条石宽约45—50厘米,长约150—300厘米不等,少数长达6米。中天井用两条石板铺成的通道从中穿过,将一个长方体的天井又一分为两个正方体。左边天井中央建养花台,右边建鱼缸台。养花台用条石砌就,鱼缸却用整块岩石镂空雕成。三大幢正房的内风火墙外都设有子孙弄。净宽1.2—1.5米不等;中天堂的正面都设有屏风,屏风上还置有山水、花鸟布景。
千柱厝建筑格式、工艺特色有许多共同点,每幢的四周都建有风火墙,形成各自完整的建筑群体。上厝、后厝都筑有内外风火墙,灶房、膳房、柴房、杂役房等都在内风火墙外,与正房隔开。内外风火墙间开有一道腰门,一条石板走廊贯通。风火墙体厚达80厘米,顶端厚达50厘米。墙基用青石块、河卵石砌就,在离地面30厘米处,又用厚砖块铺砌。厚砖铺砌的层数不等,有的铺砌两三层,有的铺砌五六层,还有铺砌八九层的,尔后再筑泥墙。风火墙在超出房顶以后,又用薄砖干砌,呈花格状,中间用沙石填充,形成传统中式风格的挑斗。
落日夕阳,当你爬上狮子山上的凉亭,俯瞰“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千柱厝时,只见马头墙高耸,青砖翠瓦错落相连,袅袅炊烟四处升起,松溪碧水飘带般环绕周围。你会被古人高超的建筑技巧折服,而这幢建筑主人林嘉瑛有如唐朝诗圣杜甫所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的房子除了自己家族成员居住外,其它房间全部无偿地分给乡里的贫苦乡民居住,那份善心道义更让你佩服之至。
从后厝的川石林氏祠堂放眼四周,简直就是一幅芳草竹林图,丹霞地貌的狮子岩脚下的溪水静若处子,瓦蓝澄碧。顺治甲午年(1654),建宁府建安县川石里林氏第14代裔孙林嘉瑛就出生在这里,他排行第四,三兄长均以农为业,唯独嘉瑛从商,因做生意很讲道义,公道正派,名声也传遍十里八乡,人到中年又赶上康熙盛世,建宁府成为江南名郡,而川石又是出入建宁府重要的水运码头,林嘉瑛将山里的货物通过码头源源不断地运往外面,而建宁府城里的货物也通过水运进入川石甚至政和售卖,通过多年积累,终于成为川石首富。
而关于千柱厝的建造,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版本。有一年,林嘉瑛往建宁府城进货,偶遇川石兴福寺早年的小和尚,几年不见,俩人甚是亲热。言语中,询问小和尚欲往何处?小和尚答:清明将至,奉师傅之命,欲回川石取出安放在狮子崖下的18位先师灵骨,重新安葬。林嘉瑛听后,不觉一愣,从小在川石长大,却从未听说有什么先师灵骨寄存崖下!是否之中存有蹊跷?于是他找句托词,连夜匆匆赶回。到狮子崖下撬开骨坛时,才知坛内盛装的不是遗骸,而是18坛满满的白银,他担心银子遗失,不容细想,赶紧用小船将18坛银子全部运回家中,准备第二天告知小和尚妥善处理。
第二天午后,小和尚赶到时,崖下已是一片空荡。于是直接找到林嘉瑛,并唱诺道:天机泄露尔,天意不可违!白银买山天火焚,白银置地灾荒连;白银盖成千柱厝,广纳庶民积善德;道义之乡道义厝,尚可存留几百年!唱完掉头而去。林嘉瑛牢牢记住小和尚的话,将18坛白银悉数用于建造千柱厝,建成后,广纳周近无栖身之所之人,大家纷纷称赞他的善举。几年后,小和尚因病去世,林嘉瑛将他厚葬于狮子崖前的山坡上,还嘱咐儿孙年年清明祭扫上香,不可荒废。千柱厝落成后,在“道义乡”牌匾的落款上,特地将自己的“瑛”字改为没有王字旁的“木英”,在纪念自己70寿辰的“小富春”摩崖题刻上,又将富字头上的一点去掉,变为秃宝盖,寓意世人:林嘉瑛并非富有之人。和尚墓至今还由林氏后代年年祭扫,“小富春”摩崖题刻位于狮子崖凉亭边的石壁上,至今保存完好,成为狮子崖一道富有历史人文色彩的景观。
上面所记录的故事当然只是个神奇的传说,也给千柱厝披上传奇的色彩,我觉得这也许是林嘉瑛不愿显露财富,自编的托词而己,并不真实。但千柱厝终究还是成为川石的地标建筑,真正原因是林嘉瑛生平为人仗义,疏财助人,乡里很多公益事业他都积极参与,到晚年时他见还有许多穷苦人家流离失所,于是无偿拿出多年积蓄,历时三年盖起了千柱厝分给乡民们居住,乡亲们感念他的善举,集体向时任建宁府知府张翔凤上书表彰林嘉瑛,然而他十分低调,并极力推辞,于是知府张翔凤就褒奖川石里为“道义乡”,并亲自颁发了牌匾。
就像上文所说的纪念其七十岁寿辰的狮子崖“小富春”崖刻,是乡亲们为感念其善举而刻,林嘉瑛拗不过乡亲们一片好意,但坚决要将“富”字的宝盖头去掉,体现了他富不露头的谦虚低调。如今你从上厝大门进入,仍能看到历经数百年风雨的“道义乡”的青石牌匾,静静地向世人诉说林嘉瑛和道义之乡的故事。
三百多年过去,清朝的川石里变成了现在的川石乡,从旧貌变为新颜,但千柱厝依然顽强屹立在狮子崖畔,任岁月的风霜布满它沧桑的脸庞,古老的传说代代相传,林嘉瑛的道义精神也溶入川石人的血脉,他们好善乐施,为人正道,敢闯敢拼,以林进生、林世辉为代表的林氏后人等大批青年乡贤在外闯荡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他们不仅带上家乡年青人致富,而且响应乡政府号召,时常反哺家乡,积极参与川石的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传承道义之乡的血脉,这是让我最感动的地方,他们的先祖知道这些义举时也应该抚须微笑吧!
责任编辑:黄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