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武夷》的头像

《武夷》

内刊会员

散文
202309/11
分享

朱子与建茶

                                                                      陈丽芝

朱子爱茶,尤爱建茶。建茶是产自建州之茶。建茶之名,始自中唐,为茶神陆羽列为“未详”,但却是其“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的十一州茶之一,建州茶的品饮文化在唐末五代时就已引人关注。朱子和建州,有着深厚的渊源。他少年求学于建州,青年举贡于建州,中年往来讲学于建州,身后哀荣大显在建州。据《朱文公全集》记载:“朱子年少时,曾戒酒,以茶养德”。所以,朱子一生不仅品建茶,还种建茶、咏建茶、论茶理,怡然自得,乐在其中。

朱子一生崇尚俭朴,始终以粗茶淡饭度日。他为自己确定的生活准则是:“茶取养生,衣取蔽体,食取充饥,居止取足以障风雨,从不奢侈铺张。”在五夫里生活期间,在给友人的书信中,朱子云:“近日一种向外走作,心悦之而不能自己者,皆准之酒洌,戒而绝之,似觉省事。”以茶替酒,心神“似觉省事”是其品饮香茗的真切感受。

朱子写过许多关于建茶的诗句。在写给休庵住持的《题休庵》中,他题道:“别岭有休庐,林峦亦幽绝,无事一往来,茶瓜不须投。”意思是极其珍贵的茶茗是不能用来相互赠送的,而只可以共同品饮,才能以之为趣。朱子在参加其表兄邱子野家的茶宴时,即席赋诗:“茗饮瀹甘寒,抖擞中气增,顿觉尘虑空,飘然悦心目。”朱子在武夷山兴建武夷精舍,授徒讲学,聚友著作,斗茶品茗,以茶促人。他的《咏武夷茶》令武夷茶名声大振,也一直流传至今:“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手自栽。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蜂蝶未全来。红裳似欲留人醉,锦幛何妨为客开。咀罢醒心何处所,近山重叠翠成堆。”朱子和张敬夫、林泽木等友人在席间茗饮唱和时,赋得《夜得岳后庵僧家园新芽》一首:“小园茶树数千章,走寄萌芽初得尝。虽无山顶烟岗润,亦有灵源一派香。”从这首诗中可知,此次茶宴,设在一处茶园里。茶宴中所品之物,皆为园中自产。所品之茶,虽无天地岚气育润,也无顶翠寒山岚温熏,却自有茶灵香韵。这首茶诗道出饮茶体验后体味出的“至和”茶道境界。可以说,朱子对茶的理解,是一种感觉经验,它是引发一种朱子个人生命体验之喜悦的感觉经验。如此诗风,显露出朱子已达到融通自然、体悟中道的“至和”气象与境界。朱子乐于植茶。乾道六年(1171),41岁的朱子修筑了晦庵草堂。即便是每日里忙于著书授道,朱子还是在草堂之岭北培植了百余株茶树,以“茶坂”名之,赋诗《茶坂》:“携篱北岭西,采撷共茗饮,一啜夜心寒,跏跌谢衾影。”他还时常携篓去茶园采茶,并引为乐事。朱子知漳州时,在州府百草亭园圃种植建茶,而且在当地大力推广。他撰写《劝农文》,极力推广建茶的种植栽培。他回婺源扫墓时,还带去十余株建茶,种植在祖居庭院内。

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是由历代的文人雅士创造、总结并规范出来的,历代的文人雅士在品茶、咏茶和创立茶学说、茶理论的过程中,在竭力促使中国茶文化走向统一和规范的过程中,就必然在茶中寄寓一定的哲学思考。这一点在终生著书立说、讲学倡道的朱子身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朱子云:“一草一木,皆天地和平之气。”在他看来,建茶亦是如此。朱子对茶理思想有过准确言明,且这种思想背后也包含着朱子对茶道哲学及人生境界的思考与追求。据《朱子语录·杂类》载:“物之甘者,吃过必酸;苦者,吃过却甘;荼本苦物,吃过却甘。问:此理何如?曰:也是一个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盖理天下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朱子认为学习过程中要狠下功夫,苦而后甘,方能乐在其中。在多年与建茶的不离不弃中,朱子品出了茶与道的相通之处,阐明了“理而后和”的大道理。《宋史》有记载:“建宁腊茶,北苑为第一,其最佳者曰社前,次曰火前,又曰雨前,所以供玉食,备赐予。”朱子对以北苑贡茶为代表的建茶的评价之高,可谓无以复加。在《朱子语类·杂说》中,朱子在比较建茶与江茶时曾说:“建茶如‘中庸之为德’,江茶如伯夷叔齐。又曰,南轩集云,草茶如草泽高人,腊茶如台阁胜士。似他之说,则俗了建茶,却不如适间之说,两全也。”朱子将“中庸之德”,即儒家最高之道德赋予建茶,对唐宋茶道进行生动阐述,认为品饮建茶可以体会中庸之道,从而激励茶人践行中庸之道,做君子仁人。朱子在建茶的袅袅细香中修身立德,徐徐展开儒者气象。茶成了沟通外物与内心的契机,纾解身心的心灵体验,也展示了朱子对儒家尽己之学的追求,体现朱子对儒学的道义推崇及对茶事的哲理联想。值得一提的是,朱子晚年在古田蓝田书院,人们请他题写“引月”,落款时他随手题就“茶仙”。恰是这“茶仙”二字,不经意间折射出他如茶的一生。

                                                                                                                 责任编辑:黄文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