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武夷》的头像

《武夷》

内刊会员

散文
202312/04
分享

古村后畲的文化密码

                                                                         张  鸿

盛夏时节,我应几位好友邀请,顶着炎炎烈日,驱车前往心念已久的中国传统村落——崇雒乡后畲村。后畲古村位于福建省建阳区崇雒乡东北中部,南宋景定元年,由宋朝儒家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第十六代孙迁徙肇基至此而繁荣兴盛。

从建阳城里出发,不到一小时我们便到了村口。一下车,开满一池的荷花热情地欢迎我们,水的湿润气息扑面而来,清爽之感漫过全身。倘佯在荷花盛开的池畔,看一汪碧水中荷花初绽,品味着含笑摇摆的荷韵,好一派清逸秀美的田园风光,好一处消夏纳凉的舒惬之地,不由让人想起宋人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此时,被风光迷了眼的我们竟然没有发现早已站在车边等候的村党支部书记周鑫。与周书记寒暄后,我望文生义地询问:“你们村的畲民有多少人啊?”

周书记微笑着指着村口村名牌的“畲”字说:“我们不是少数民族村,这里的村民不是畲族,我们村原名不是这个‘畲’字,是先人的自创字,由‘人、米、田’三字上下合成,但由于现有字库里已找不到这字了,所以用最接近字型的‘畲’字代替,但现在村里人还是按口口相传的读音称为后xiáo(音同“淆”)村。”听了周书记一席话,我的脑海里便交织着一幅先人们找寻安身立命之所的画面:步履蹒跚的周家先辈们携家搬迁,跨越千难万险,当走到青山绿水、田地肥沃的后畲村时欣喜道:“此地有田就有米,有米能养人,耕读可传家。”从此在此安居乐业、子孙绵延,理学文化也随之南迁至此,得以文脉传承。

正当我在浮想联翩时,随着周书记的一声“走,看花桥去。”我游离的思绪才被拉了回来。他指着离村口不远处的一座廊桥,召唤着我们一同前去。此桥为横跨于溪涧上的单拱石桥,桥身不长,用石条垒砌而成,青灰色的石条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苔藓。桥上建有遮风挡雨的木制廊阁,桥头廊柱上的对联“廊桥水傍有小芳倩影,周氏祠前多太学书声”阐明“花桥”名的由来。

“明清时期航海发达,大量武夷岩茶销往海外,后畲村曾是武夷岩茶四大茶道中南向茶道上的重要环节,是广东、东南亚(古称南洋)茶商的驿站,是浦城、武夷山、松溪、政和、建阳水吉等地茶户与之交易的场所,也是周边地区山货土特产的市集贸易中心,过往的客商络绎不绝。为保障茶道的畅通,明朝建了这座石拱桥,距今约有500多年历史,此花桥全长35米,桥体坚固如初。”在周书记的娓娓声中,我们拾级而上,踩在光滑的由鹅卵石铺就的桥面,遥想这里曾经的繁华,不由感叹古桥的悠远与厚重。想当年,桥上行人,有的挑着重担,背着行囊,匆匆赶路,还时不时用汗巾搽脸;有的不紧不慢地与身边的亲朋好友聊着家常;有的在桥上的廊亭里小憩,他们乘凉时边喝水边谈论着茶事……岁月沧桑,古道悠悠,它见证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诉说着古人的久远故事。

后畲村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守正,村内邻里和睦。村子以盛产优质莲子而闻名,历史上曾设乡制,至今仍保留逢农历“五、十”日的墟场。2016年后畲村被评为第五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同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近年来后畲村立足现有资源,留住古村风貌,深挖文化底蕴,发展旅游业,壮大村域经济。村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传统村落的保护有序进行,旅游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村里遗存有明清古民居72栋,基本为瓦屋面的三进厅结构,多为四合院式天井院,外墙为土砖结构,屋内为木质结构,户户相通,错落有致,古色古香,别具情调。“莲”文化元素润泽到全村各处,不论是古民居的门牌、屋檐、窗花,还是古街巷道墙面、步道,四处可见莲花、莲蓬等雕刻。沿着幽深古巷往里走,似乎越能触及历史深处。在周书记的指引下,来到一座保存完好刻有“理学渊源”的石牌坊前,这正是我们心心念念的探访之处。这座牌坊由大块青石方砖砌筑,高8米、宽5米左右,在其最高处两边刻有手持笏的文官,在文官旁边分别刻有仙鹤与鹿,鹿谐音“六”,鹤谐音“合”,两者组合在一起,寓意“六合同春”;正门顶上阳刻“理学渊源”四个大字,上下方有龙凤图案,旁边两扇石壁上刻有竹林讲学、松下问道、双龙戏珠等圆形浮雕,周围附麒麟、祥龙、仙鹤、吉鹿、缠枝、祥云等图案,整座石牌坊庄严、古朴,呈现出一股浩然正气。

我指着牌坊最上端中间的空白处,问道:“当年这里应该有题字吧?”

作为周敦颐第三十四代孙的周书记骄傲地回答:“是的,各地的周氏家祠为了纪念先辈周敦颐一生清正廉洁,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所以取名为‘爱莲堂’。朱熹也因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而有赋诗《爱莲》‘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丈是寻常。月明露冷无人见,独为先生引兴长。’据考证这空白之处正是‘爱莲堂’三字,我们准备以最适当的方式重新补上。”

“周氏家祠”始建于清初,后改为小学,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拆除后荒废。在后畲周氏有识之士的倡议下,通过全族人的努力,重建了祠堂,新设“周敦颐纪念馆”,成为周氏族人议事、开会、娱乐、休闲、读书的活动中心,并于清明节恢复传统的祭祖活动。原后畲“周氏家祠”规模庞大,占地约四亩,建筑面积约一千平方米,前有下轿栓马的场地,后有花圃凉亭;堂内有戏台、书斋、议事室、休闲室、膳厅、厨房、陈列室、大厅廊坊等,全堂系木质结构;地铺花岗岩石板,大方块磨砖,梁阁雕龙画凤,可谓富丽堂皇。

说话间,我们便来到了祠堂的正厅,满怀敬仰之情望着前方供奉的先祖周敦颐和周普怀两座塑像,细细品读着左右两边墙面上后畲周氏家祠在中国宗祠文化中的历史价值和周敦颐的《爱莲说》,以及他的生平、遗诗、族训、诸贤赠送唱酬。祠堂还挂有黄庭坚的《濂溪词并序》、历代帝王对周敦颐的褒典、周敦颐名下“爱莲堂”俊公支派名人录等资料和明清时期107位从太学生到进士、功成名就的人物画像图片等,不由啧啧称赞此村有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蕴。

许多人认识周敦颐是通过家喻户晓的名篇《爱莲说》,甚至能背诵其中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周子”,宋宁宗赐谥号为“元”,是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到宋理宗时,从祀孔子庙庭。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与吕祖谦于建阳寒泉精舍合作编撰的一部理学经典,成为理学的标志和象征、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近思录》一书,将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并列为理学正宗,并推尊周敦颐为开山人物。南宋“东南三贤”之一张栻更称他为“道学宗主”。《宋元公案》中,对于周敦颐的地位有这样的论述:“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清大儒辈出,圣学大昌。”这里所称的元公,就是周敦颐。这段话明确肯定了周敦颐创立理学基础,上承孔孟,下启程朱。黄庭坚高度评价周敦颐:“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为何小小后畲村周族人才辈出?屹立于风雨中熠熠生辉的“理学渊源”牌坊或许能告诉我们答案。正是周敦颐的爱国、民本、志洁、求索的精神沉淀于家族成员的基因血脉之中,在每个家族成员心里点亮了明灯。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传播弘扬文化精神的过程中,家风的力量不容小觑,它因润物无声而强大,那是一股深沉持久、超越时空的磅礴力量。周家后人为其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位深受世人爱戴的祖先而保持高度认可和推崇。正是这种骄傲与自豪形成的高度信仰而凝聚成周族后人根植在内心的最大共识,潜移默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行为方式,成为家族成员“修身齐家、向善向上”的共同准则,树立“品质源于读书,德行归于规矩”的理念,构建起“以莲为鉴”的心灵秩序、情感家园和精神世界。当传统文化的美好与人们心中产生共鸣,每一个人的努力就慢慢汇聚成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携手前行。

告辞后畲村,又禁不住悄然回望,落日余晖下,与田园融于一体的后畲村是那样的秀美绝伦。我似乎看到古花桥上人们欢快地跳着采茶舞,听到村庄内孩童们朗诵《爱莲说》的琅琅书声……蕴含着深厚价值和强健力量的周敦颐遗风深深融入到后畲的山水、古村、角落里,根植于周家人的精神、文化和生活中。“光风霁月人千古,碧叶红花水一方。”静默耸立于村中的“理学渊源”牌坊,那斑驳的印记仿佛是写满一节节高亢而舒缓的音符,诉说着历史,唱响着后畲村厚积薄发的当下和绚烂多彩的未来,任凭岁月更替,弦歌不辍,教泽如新,风骨长存。

                                                                                                                      责任编辑:黄文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