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武夷》的头像

《武夷》

内刊会员

小说
202312/04
分享

古埠寻怀

                                                                       艾盛涵

一直以来,钟爱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事物,如古建筑、古玩、古树等,这些称之为“古”的事物,饱含着历史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人类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宝藏,也是镌刻在记忆中的乡愁,成为一代代人挥之不去的情怀。梅口埠便是松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历史文化古村落,成为了松溪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名片之一,闪耀在松溪人的记忆中。

梅口埠,位于郑敦镇梅口村,松溪河的下游,是与大南门、大西门、大布、旧县并称为松溪五大古码头,梅口埠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松溪河岸边,又像一个风尘仆仆的老叟,敞开心扉,向我们述说着那段悠久的光阴故事。这个被岁月所蹉跎的古埠,是多少人梦想启航之地。千百年来,古埠边戏台上,兰陵一曲青衣泪,半掩遮面欲欢颜。演绎悲欢离合,共度阴晴圆缺。梅口埠经时光荏苒,岁月蹉跎,愈来焕发生机活力。近年来不断得到了完善与打造,荣获3A级景区称号,往后还将不断打造成“梅口古渡影视城”,成了松溪人周末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那一日,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天气晴好,微风轻拂,饶有兴致踏上梅口埠寻怀的旅途。从县城出发驱车半小时约十六七公里便到达了梅口。进入梅口埠景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弯松溪河在梅口静静地流淌,只见天壤之间,碧波春水,时而悠静平和、时而水光凛冽。置身于此,仿佛进入了武侠世界,一叶孤舟、渔歌唱晚,剑气碧烟横,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而梅口埠便是侠客远离江湖之外的世外桃源。这条被誉为“母亲河”的松溪河发源于浙江庆元百山祖,自马蹄岙进入松溪境内,因古时其在松溪境内沿河两岸多乔松,由此得名,不仅为梅口带来了便利的水陆交通,也富庶了一方百姓。

梅口用当地方言读作“尾口”,指的是县域主干流边境出口,松溪河逆流而上,进入县域的第一个村庄,当地方言“尾口”和梅口的读音相似,渐渐地便演化成梅口村。而“埠”指的河边的渡口码头,后延伸成繁荣的渡口集镇。据县志记载:梅口埠因占据地利人和,位于松溪河的下游地段,是下游外县进入松溪的第一个船运码头,不仅河面宽畅,水流平和,而且下通建瓯、延平等地,上通松溪县城、旧县、渭田、溪东等乡镇和浙江省庆元县的新窑、竹口等集镇。历史上,梅口埠是松溪境内五个古码头规模最大的一个,日可停泊艄木帆船近百艘,每日来往船舶如梭,过往均在此停舟系泊。沿溪街市纵横交错,客栈货铺鳞次栉比,多达三四十家,甚为繁荣。从宋朝至民国时期均为闽东北与浙南边境的交通要冲,在松溪县的交通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梅口埠的美,不在于大而全,也不在于历史古迹精彩绝伦,而在于具有当年的生活气息。来到渡口,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古人正在这码头上熙熙攘攘、艄公撑船停靠岸边,码头工人背着大豆、茶叶、笋干的喘气声,沿街酒铺里觥筹交错的欢声笑语。走进古埠,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一条条宽约两米,长约30米的古码头,游览于此,幻想着一青春少女着一袭红裙,手撑油纸扇,行至码头边,河面远眺,着蓑衣斗笠的渔夫泛舟其中,是那浪漫的江南烟雨梦,生活在五千年历史基因里的中国人,何人不渴望这江南的天青墨色烟雨的情怀呢?据说,梅口的富有的十八户用其姓氏命名着对应十八条街巷,条条街巷直通码头,而每个出口巷就有一条入河石敢当,俗称“十八敢当”,条条石敢如河面,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曾几何时,脚下被时间磨得光滑圆润的卵石,见证梅口多少悲欢离合。一叶孤舟渐行远,蓑衣下斗笠蓬,望不尽灯火阑珊,与故乡惜别离愁。于此于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物与我孑然一身,伫立于古码头之间,寻古人足迹,重温离别思乡情怀。

梅口的浪漫情怀,自然是少不了那花的映衬。岸边那一片灿烂花海,格外应景,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沿小径前往花海深处,波斯菊、格桑花、勿忘我,处处花团锦绣,花枝招展,花开富贵,目之所及满心欢喜,徜徉在花海中,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花香鸟语,时时沁人心脾又催人欲醉,引得不少游人驻足参观合影,鸟鸣声、嬉笑声、流水声,还有那清风轻抚岸边杨柳微微声,融合成一首烂漫的交响乐。进入梅口陆家巷,两边是细雨朦胧下古建筑的断壁残垣,我不禁想象着过往古埠繁华景象,埠口码头一派热闹与深巷中雨落屋檐,淅淅沥沥,闹中取静,形成鲜明对比。孩童在雨中一路嬉戏,忽逢“梅花林”,意外遇到一座咏梅馆,平平无奇的古建筑内大有乾坤,豁然开朗,迎面而来的是那副硕大的梅开五福水墨画,五个花瓣代表着“福、禄、寿、喜、财”,五个吉祥神,寓意着梅口风调雨顺、兴旺富足。咏梅馆内诗意黯然,梅花、梅诗、梅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据馆内导游介绍,咏梅馆的设计运用传统和现代结合的理念,外围景观能师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通过艺术的手法对梅花文化的展示,也体现了中国传统乡村民居建筑空间布局的古典风貌。梅作为“岁寒三友”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代文人墨客称赞不已,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现了梅的品格高尚,梅的冰清玉洁,梅的坚韧不屈。我想,纷至沓来、行色匆匆的游客们在欣赏超然脱俗的咏梅馆后,便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状态了吧。

梅口埠的情怀来自于那段血火交融的红色历史,沿着古巷,绕梅口古村陆厝巷出来,便到了梅口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往内参观,抬头仰望追忆过去,那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燃了全中国的革命热情,在我的耳边仿佛响起战胜敌人的嘹亮号角。展馆内布置过往英烈的平生介绍以及红色文物,我怀着敬重的心情细细参观,久久凝望,一幕幕悲壮的历史画面在我的脑海中沉浮。1937年7月,红7军团第20师第58团和地方工作团,在团长黄立贵、政委陈一率领下挺进建松政地区,开辟了建松政革命根据地。梅口区苏维埃政府作为建松政苏维埃政府组成部分之一,对松溪革命历史的意义重大。据导游介绍梅口的抗战史:在1941年初,梅口区游击队领导人陈贵芳、叶风训、陈正贵、陈正初等,组织林代培、李大觅等十余位船工,在船工林其洪家成立游击分队,在梅口、 万前、前进、林屯、大南山等地开展游击斗争。队员们平常以撑船为掩护,运送情报、枪支,为游击队购买食盐、饼干、电池等。当年4月因叛徒出卖,先后有8名队员被捕。随后分队长叶风训被捕遇害,骨干分子林其洪的哥哥林代培在运枪时被捕后就义,对敌斗争转人低潮。如今,在政府的支持、指导下,重新在梅口埠布置梅口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展馆,记忆那段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更是在于策励后人,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吾辈当自强。

漫步在梅口古巷,正如徐志摩诗中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倏忽间,夜幕降临,梅口的夜晚华灯初上,闪烁于松溪河畔,依旧璀璨耀眼。梅花年年开依旧,人却岁岁不相同,也许古埠航运繁华热闹景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已一去不复返,但是那句“梅口地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古话会世世代代留存在松溪人的书本中、记忆里,成为难以忘却的记忆情怀。

                                                                                                                      责任编辑:黄文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