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武夷》的头像

《武夷》

内刊会员

散文
202401/22
分享

诸母岗:待字闺中多妩媚

                                                                     邱贵平

福建南平、浙江衢州、江西上饶、安徽黄山四地作协,结成“四省边际文学联盟”,既有创意也有意义。南平有武夷山,衢州有江郎山,上饶有三清山,黄山有黄山,它们不仅是其本地最美江山,也是其本省最美江山,甚至是华东、全国乃至全世界最美江山之一。

江山如此多娇,江山辈有人才出,希望通过“四省边际文学联盟”共同发力,在这壮美江山版图上,发掘和培养更多优秀文学人才。

我坚信,正如待字闺中的诸母岗一样,在这千里江山版图上,必然待字着文学大家。

                                                                                                                              ——题记

国人皆知武夷山,不知诸母岗。更不知的是,武夷山景区在武夷山市(原崇安县),武夷山十万亩国家级核心自然保护区,却在同属南平管辖的光泽县。诸母岗坐落在光泽县北部,是核心自然保护区的核心。郭沫若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武夷一小丘”,未免夸张,诸母岗之美,却是可以与武夷山相媲的,只是她不为也不可能为外界所知而已,因为保护区不允许外人进入。

武夷山脉的东西两坡明显不对称,东坡舒缓,有层级地形发育;西坡陡峻,断崖显著。在武夷山脉中,有许多与山脉走向相直交或斜交的垭口,古称“关”“隘”“口”,是重要的交通通道和军事要冲,如浦城(闽)与江山(赣)之间的枫岭关、武夷山市(闽)与铅山(赣)之间的分水关、光泽(闽)与资溪(赣)之间的铁牛关、建宁(闽)与广昌(赣)之间的甘家隘、长汀(闽)与瑞金(赣)之间的古城口和武平(闽)与寻乌(赣)之间的树岩隘等。上述关隘或由断裂作用形成,或为古河谷,并经后地壳运动抬升。

武夷山脉最大的断裂垭口,叫桐木关,海拔1100米,为武夷山八大雄关之一,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沿桐木关上行不远,便是华东第一高峰海拔2158米的黄岗山。与黄岗山遥相对应的,是光泽县的香炉山和诸母岗,以及铅山县的独竖尖。因黄岗山主峰在铅山县境(也有说在武夷山市境内,一直存有争议),所以海拔1930米的香炉山,是福建第一高峰华东第三高峰。华东第二高峰是独竖尖,海拔2128米,皆系武夷山脉。

诸母岗海拔1859米,高度不及香炉山和黄岗山,却远比香炉山和黄岗山苍茫深邃,真正的十万大山,也是华东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区。诸母岗春夏秋冬景色变幻无穷,云海翻滚漫卷,宛若人间仙境。山的一边灰雾蒙蒙,不辨天日;另一边却蓝天白云,草绿山青。

伫立直线距离千米之外某座山峰,向对面诸母岗主峰眺望,主峰仿佛一头侧卧的丰腴母猪,主峰下面的群峰,则如众猪拱奶的肥胖小猪,故而诸母岗又称猪母岗。

诸母岗南北坡,一条山脊如墙垣纵贯南北,壁立万仞,终年云雾缭绕,人过山脊如行险桥之上,寒风袭人。诸母岗北侧,矗立着五块巨型石壁,如伸入料槽觅食的马头,传闻为天庭牧马场地,天马日出而去日暮而归。

诸母岗东南侧,有一块酷似猪槽的长石 位于东面断崖绝壁,深不见底,南北绵延数里,远眺望似一长形猪食槽,横置山巅。

诸母岗顶南坡,风化的片麻岩堆积满山,片片厚薄一致,似人工锯就。缓坡间布满几十个片麻岩垒就形如瓢状的石窟,内仅能蹲个瘦小之人,最窄处内宽仅一尺左右,传说是古人所为,民间称之为瓦片坑和仙人屋。

诸母岗顶有巨石裸岩和高山草甸,稀疏的高山矮松和杜鹃夹杂其间。有些松枝,竟然进化成藤条缠绕在岩石上。夏秋时节,繁花似锦,置身其中,以为来到塞外草原。山顶风极大,可把羽绒衣吹到空中翻飞。

诸母岗飞瀑遍布,西北坡一条流泉经岗顶狭谷注下悬崖,落差百余米水流不散,形若母猪解溲。“母猪解溲”并非最高瀑布,最高瀑布乃“天源”瀑布,目测落差至少两百米以上,抬头仰望,不一会儿脖子就酸了。

瀑布两旁石壁呈凹形,水流从凹口、即两块巨石之间喷射而出,犹如从天而降,故称“天源”。凹口逼仄,水流挤压成柱状,仿佛从枪口朝下的巨型高压水枪中射出,擦着石壁旋转着垂直降落,在瀑底深不可测的潭里发出嗵嗵巨响,好像炮弹不断在水中爆炸。

凹形石壁上方,长着一排阔叶树,树枝和树冠承受不住瀑布巨大冲击波,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好像服了摇头丸。瀑顶一左一右,顶天立地着两棵疑似黄山松,各自朝对方伸出一枝粗壮的虬枝,似乎要握手好像要掬水。

深潭呈长方形,长二十余米,宽七八米,潭前竖着一块二米多高象肚粗的扁石,侧面呈页状,仿佛一本开口参差不齐的辞典;正面和背面呈大脑状,一圈圈脑沟像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问号。也许这是块有思想的石头,见证了沧海桑田,思考着桑田沧海。

夏末秋初,天源瀑布偶有巨蟒般茁壮的月亮彩虹呈现,发出令人晕眩的幽光,成百上千的蝙蝠和夜鸟,围着彩虹上下奋飞,似乎在争抢和饕餮彩虹,要把它衔走。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睹,宛若置身外星球。

作为驴友的我,在2014年深秋那场为期七天七夜的诸母岗大穿越中,有幸看到了此生从未看过、再也看不到的美景。

诸母岗水系发达溪流纵横,溪中巨石形态各异鬼斧神工,有竖着、蹲着、卧着的,有兽形、鸟形、人形的,有些石头表面还长着惟妙惟肖的象形文字。溪流笑出一朵朵浪花,淌出一条条绸缎,泄出一叠叠白练,呼出一团团水气。

诸母岗的水镜清镜清,清得可以看见游鱼内脏。除了娃娃鱼,溪水中还有一种拇指粗筷子长,似泥鳅非泥鳅的褐色生物,脑袋和身子酷似泥鳅,却长着四条腿,当地人称四脚泥鳅。它不像鱼儿辛勤地游来游去,而是沉潜水底闭目养神,只有受惊的时候,比如鱼儿游过身边,野果砸进水里,才摇头晃尾游上一会儿,舒张舒张筋骨,又趴下一动不动。

比四脚泥鳅更奇特的,是溪滑,也叫河寇。溪滑长得像鳗鱼,夜晚离水上岸,爬进草丛觅食,蛙类是它最喜欢的美食。溪滑爬行时,沿路分泌出丝绸一样的黏液,以便滑行,用草木灰、谷壳或者沙子撒上,溪滑就回不去了,乖乖就擒。

和所有大山一样,秋天是诸母岗最美季节。诸母岗枫树甚多,有一种天然红枫,叶子长出来就是红的,一年三季红艳艳,冬季零落成泥。天然红枫不多,更多是常见的那种春夏绿秋天红的枫树。枫树多,算不上奇特,天然红枫也算不上奇特;奇特的是,群峰之中,有几座山峰,枫树似乎心有灵犀,一齐长在山脊上。霜降之后,站在更高山峰望去,阳光下的枫树林,犹如一条条巨大的红色飘带,又如一支支粗壮的赤色矿脉,一阵大风刮过,飘带翻滚矿脉跌宕,美得眼睛看多了会怀孕。

风霜染红了枫叶,香甜了野果。野果不经风霜洗礼,甜得不地道香得不厚道。霜降过后,诸母岗漫山遍野的野果,争先恐后成熟,苦尽甘来涩去香至。野榛子野板栗裂开带刺的壳,果实探头探脑,一阵风刮过,鸟兽一声啼嚎,应声而落,在地毯般厚实的落叶上,顽皮地打着滚。

野梨很小,鸽蛋大。山苹果和山楂更小,小指头大。还未走近果树,便闻到一股清香。经过风霜洗礼的山楂,微酸中夹杂着一份执着的甜。脆甜的野梨和野苹果,则恪守着一丝顽皮的酸。鸡爪梨甜如蜂蜜,毫无酸性,犹如驯服的野马毫无野性。红彤彤的山柿子、毛绒绒的猕猴桃,饱满柔软似哺乳期少妇的乳房,轻轻一捏,捏出满手果汁。

有一种叫牛奶奶(平声)的果子,玉米一样,一粒粒长在棒子上,它那个棒子不是长圆形,而是椭圆形的,颗粒比玉米粒大,有无名指指头大。最大的牛奶奶有鹅蛋那么大,像盏红灯笼吊在藤上。霜降后,牛奶奶由青变红由硬变软,红得发紫的时候,牛奶奶熟透了,一粒粒抠下,放进嘴里,吸奶一样吸出白汁,好吃极了。

有两种以动物生殖器官命名的山果,一种叫狗卵泡,一种叫牛卵泡。前者形如狗卵大似狗卵,后者形如牛卵大似牛卵。两者表皮颜色相同,成熟之前青色,成熟之后黄色,果肉白色或者黄色,类似芒果,香甜甘醇,入口即化,籽黑色。狗卵泡、牛卵泡、牛奶奶皆长在藤上,藤攀附在树上。熟透后,果实底部石榴般裂开,犹如美女露出丰乳和肥臀,令人垂涎欲滴。

还有一种类似红毛丹的野果,大小、颜色、果皮以及果皮上的“触须”,与红毛丹毫无二致,但果质坚硬很难剥开,果仁白色,味苦且涩,且称之为疑似红毛丹。果树多为参天大树,生长在溪流两边,果实成熟时,鲜红的果实繁星般缀满枝头,超载的枝条柳枝般下垂,有些超出承受极限,爆裂开来。它是猴子的最爱,民间称之为“猴喜欢”。

打个喷嚏,便有熟透的果实,结伴跌落枝头,在水面溅起一朵朵娇滴滴的浪花,在石头上打着一个个肉嘟嘟的圆滚。果实不断跌落,枝条负重减轻向天空反弹,发出欢快的呢喃。落果填空般将整条溪流填红,腐烂发酵的落果,发出令人走火入魔的香味。

20世纪30年代中期,诸母岗便没了人烟。为了清剿山里的红军游击队,国民党烧房毁屋强行并村,山民被赶出山里。20世纪70年代末期,诸母岗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严禁人员禁入。之前,不仅深山人处有人家,还有名庵,比如上铁瓦庵和下铁瓦庵。上、下铁瓦庵距光泽县城两天路程,之间相隔八里,中间有口龙井。龙井深不可测,四根箩筐绳连在一起,一头系块石头,扔进井里,探不到底。

据说诸母岗有一百口龙井,皆深不可测,井底之水流往武夷山。龙井附近有个溪滩,巨大落差形成的瀑布,便是龙井瀑布。龙井瀑布不高但宽,可与黄果树瀑布媲美,枯水期气势犹在,就宽度而言,是诸母岗瀑群中的瀑王,咆哮着注入坪溪,流经邵武,与富屯溪汇合,奔向闽江。

上、下铁瓦庵即是庙名也是村名。顾名思义,铁瓦庵瓦片是铁制的。闽北建筑的屋顶,无一例外覆盖土瓦,覆盖铁瓦极其罕见。两庵建于何年不详,从残存的铁瓦铸造工艺、遗址规模和建筑风格推测,应建于唐贞观前后,毁于何年无从考证。铁瓦高三十三厘米宽十九厘米,重三十五公斤。那么多这么重的铁瓦,如何运进深山,匪夷所思。

铁瓦庵建在山顶,常年处在风口上。刮风时,瘦弱之人站在风口,被吹得东倒西歪。这或许从某种程度解释了覆盖铁瓦的原因,如果用土瓦,一遇大风就会掀掉。沉重的铁浇铸瓦,一能抗风,二可防冰雹,三是使用时间长。瓦片是铁质的,柱子和椽子木质的,木材使用寿命肯定不如铁,铁瓦如此之重,即使不遭到人为破坏,时间久了,柱子和椽子承受不住,很可能被压垮。

两庵建筑规模宏大,各占地几公顷,庵的基石板每块均有数丈长,平滑齐整如金块,做工之精细,附属工程之牢固,可见当时兴盛。铁瓦令人费解,村口大小不一的几十块碑石,更令人费解。碑下不见墓,碑上不见文。

油竹是诸母岗特有的竹子,高两三米,竹竿拇指粗,叶片和普通毛竹相同,细而窄。普通毛竹两节连接处,只有一个竹结,诸母岗油竹有两个节,一个大一个小,小的在下大的在上。犹如风衣扣子,里面一个外面一个,里面小外面大。南方油竹常见,长两个竹结的油竹,只有在诸母岗海拔一千三四百米以上的地方有才,独一无二。油竹林密如稻株,野猪亦难以进入,若强行进入,必被竹子夹住,进退两难。

如果说武夷山是秀甲天下的皇后,诸母岗则是深藏不露的闺秀,她不事张扬,默默涵养着武夷山,映衬着武夷山,是武夷山的深绿背景和有机屏保。她足可与武夷山媲美,却不争风吃醋,更不抛头露面。武夷山如此多娇,那是因为有诸母岗在背后默默撑腰。

                                                                                                                       责任编辑:黄文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