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武夷》的头像

《武夷》

内刊会员

散文
202404/15
分享

故乡的炊烟,故乡的云

                                                                     许寿辉

岁月不居,时光荏苒。每每想起身处他乡,当人问起是哪儿人,答曰“建阳”,往往便会有人竖起拇指夸道:“像个建阳人!”,那一刻,我的眼眶就会湿润,一股暖流就会涌向心田。我知道,这是故乡丰厚的拥有给予我的滋养与恩泽。

二十八年弹指间,如今,鬓霜还桑梓,梦中萦绕着的,始终是故乡的炊烟,故乡的云。

故乡建阳,其名,半是因了武夷山麓的麻阳、崇阳双溪在此合流,奔腾向南,建水之南的城池便有了向阳之地的寓意;半是合流之后的宝塔山下,有一湾深不可测的龙潭,简称大潭。这座现在看不怎么起眼的三四线小城,却是福建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汉建安十年(205)立县,在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曾有过一段非常的辉煌彪炳史册,尤为宋代,素有“半部南宋史”之称,“理学名邦”和“图书之府”之誉,那一朝皇帝对建阳是何等青睐,“封号”批发式诏赐,累计有20多次,“考亭书院”便是其一!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一个小小建阳何以如此酷烈?幸乎,悦乎!那得从“吾道南矣”成语谈起, “五代十国”,“五胡乱华”,兵举不息,生灵涂炭,人无以安身,文化何以安放?华夏文明在战火延绵的北方变得支零破碎,在“衣冠南渡”的途中亦是丢盔弃甲,延绵赓续的转折点便是家喻户晓的“程门立雪”,主角,一是将乐的杨时,二是建阳的游酢。学成,程颢望着他俩归闽的背影一声叹息:“吾道南矣”……“南矣”,南到何地才可“矣”?当然是他们的家乡,文人士大夫的“世外桃源”,关山阻隔的闽北!题刻在武夷五曲之西的“道南理窟”四个大字,隔溪遥对的正是游酢当年讲学地之一的“水云寮”,朱熹撰联赞之:“道南首豸山,学共龟山同立雪;理窟从洛水,本归濂水引导源”。

历史,总是伏脉千里,就地缘薪火而言,将乐或许是一枝独秀,建阳则是紫藤花开,英才辈出,状元、榜眼、探花,宰相、大夫、进士,文学、天文学、堪舆学,诗人、音乐家、书画家应有尽有,灿若星汉。最是耳熟能详的是根植于这片热土一起绚烂,一同飞旋的两大世界的文化瑰宝——朱熹与宋慈。当然,还有耳熟,但未必能详的明洪武十八年建阳籍的科考状元——丁显。相传,丁赴京赶考,途经武夷山,突发疾病,昏倒路旁,后为天心寺方丈所救,扶入寺内,每日用寺旁的三棵老茶树叶泡制的水服用而愈,他高中状元返乡,特意将皇帝御赐的大红袍,披挂在三棵老茶树上,以感荣恩,“大红袍”茶叶由此名闻遐迩,天心永乐禅寺的典籍,至今仍珍藏着这段故事,还镶嵌在寺庙通往茶山的路牌上,十分醒目。

上苍垂青,山水有灵。北宋至清初,潭阳人读书穷理,习儒求仕,蔚然成风。同时,为表彰功德,晓谕后人,大潭古邑的另一特色,是牌坊林立,县志记载有上百座,仅西街一条街上,就先后建有步蟾坊、登俊坊、登第坊、济美坊、亚元坊、德星坊、进士坊、嗣贤坊、檀隐坊……后屡遭兵燹、“文革”、破“四旧”等人灾,加上1971年那场史无前例的火灾而焚毁殆尽,邑人为纪念丁显,立于北街的状元坊,亦早早湮灭在历史尘埃之中,只有极少部分遗存在默默坚守,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与沧桑。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 “道学渊源”与“南闽阙里”两座牌坊,是基于潭阳骄子的杰出成就,才赢得学界对建阳“阙里”的赞誉!“阙里”,原是孔子曲阜收徒讲学地,寓意是中国南方的“阙里”,偌大中国,能并称南北“阙里”的只有山东曲阜和福建建阳。这是中国文化教育史上一道亮丽风景线!闪烁线谱上,最耀眼、起领袖作用的自然是“在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钱穆语)的朱子,假以现代理念,他堪称是“孔家店”的总经理,正是他“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苦心经营,才让魂飞魄散的传统孔孟儒学“继往开来”,得以理论化、体系化、世俗化的改造与发展,形成以“忠、孝、廉、节”为核心的道德支柱,把“三纲五常”及其仁爱和忠恕思想纳入道统,落实到民生日用之间,让理学成为元明清的官方哲学、正统理论,影响了中国社会上千年,甚至飘洋过海。

如果说“阙里”是文化的圣地,考亭书院则是文化圣殿。博学多识的朱子,走到哪,书院就开到哪,亲自创建4所,一生与67所书院有关,“武夷精舍”,现在因为武夷山而更加驰名。论朱子思想最成熟、讲学时间最长、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始于“竹林精舍”,续为“沧洲精舍”的考亭书院,朱子于此溯源洙泗,传承伊洛,“门徒之多,声誉之隆,出乎武夷之上”,形成的“考亭学派”及其衍生而立的勉斋(黄幹)、北溪(陈淳)、西山(蔡元定)等学派,更是让“吾道之光”鎏金溢彩,熠熠生辉,如同朱子名“熹”,火字托底,寓意着光明。是故,淳祐四年(1244),宋理宗御书“考亭书院”匾额。遥想当年,这里,“山路逢人半负笈”,往无白丁,四方来学,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讲帷相望,是何等意气风发!而所有这些,都是冲着当时这座全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来……

继往开来,朱子与考亭书院留有许多千古佳话,作为法律人,又系故里人,我当追问的应是理学中的法治思想。5月20日,陪同友人故地重游,拜谒“集成殿”,我肃立于手持书卷,慈眉善目的朱老夫子座像前,仰望着上方悬挂康熙赐予的“大儒世泽”牌匾,心想,我们在此祭祀朱子,难道仅仅因为这里是当年朱子科考报名祖籍地(出发地)、晚年回乡定居讲学地、诗文吟咏唱和地和理学思想的集成地?这片神奇的土地又沉淀了多少荡气回肠的故事?寻找史海钩沉,揭秘千年尘封,绍熙三年(1192)发生在这里的一段春天故事,是值得每个法律人研读铭记的——能文能武,几起几落的辛弃疾53岁那年重获朝廷信任为“提点福建路刑狱公事”。上任伊始,便“试从精舍先生问”,跋山涉水,专程来到考亭,向“铁哥们”朱熹问政。日本学者村上哲见评价他们是“万人杰”与“百世师”的交情,“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和一个敢作敢为的人的友谊典范”,两人亦师亦友,1188年朱子曾为辛弃疾闲居铅山的二斋室写过八字楹联:“克己复礼” “夙兴夜寐”,勉励他东山再起!辛弃疾在兼任福州知府期间,朱子还应邀从建阳至福州,协助修建、整顿州学,写下了驰名的《福州府学经史阁记》,赞:“福州府学,为东南最盛……”,为福州终成“海滨邹鲁”建立了功业。《朱子语类》卷132《中兴至今日人物》记载的朱辛会中有几句:“临民以宽,待士以礼,驭吏以严”……从记载时间看,可以推定是专程问政后,朱子对辛弃疾的临别赠言!俗话说,历史是拿来用的,因为,留下的都是知识与经验,如今,这十二个遒劲大字,生生藩息,拔地参天,仍不失现实的思想张力,特别是“临民以宽”和“驭吏以严”,可以说,是现代于民“法不禁止便自由”和于官“法不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和“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这四个法治原则的前身今世。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界普遍认为,该诗是1166年朱子确立“主敬”涵养办法,实现“丙戍之悟”后的体会,借景明志,既指读书法,又喻修养功夫。然诗中方塘的地理所在,似乎比诗意更为复杂,看今朝,但凡朱子到过的书院,只要门前有一池塘水,便有当地的学者言之凿凿,认定就是朱子笔下那口神奇的“半亩方塘”,如江西的婺源、浙江的淳安、福建的尤溪和武夷山,甚至说是莆田黄石镇的国清塘,尽管也是旁征博引,不失有趣,但多属天上之“浮云”和地上之“浮萍”的推测,真正有据可查,经得起推敲的是《建阳县志》:“绍熙二年(1191),朱子凿方塘半亩,构亭其上,而额之于此。”的记载:嘉靖的《建阳县志》则言之更细:“天光云影亭在考亭书院之西,文公故居门外,绍熙三年壬子朱文公所构,手书四字揭于门楣”……就诗而言,“半亩方塘”是诗人心中的意象,但到了考亭,则是朱子将心中的方塘实体化了。可惜的是,1966年建阳在西门电站建成时,刻有“考亭书院”的石坊随之迁至现在的玉尺山下,而这口诗意盎然的方塘,却永远淹没在水库之中,有变没有,迄今亦未再造。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 “半亩方塘”有与无,在哪?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圣人的“元”意与诗的深刻蕴意及其当代启示!可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亦决非“添一字不得,减一字不得”。“方塘诗”之所以值得一读再读,全然在于其无边诗趣与无限哲思。

话说回到考亭的朱子,一天,端坐在伫立“半亩方塘”之上的“天光云影亭”,但见夕阳西下,塘水波光潋滟,他思绪万千,想想自己“仕宦九载,立朝四十六天”的种种不顺与不测,那一道道呈给皇帝的、“催命符”式的弹劾奏章,包括在浙东提举任上,与唐仲友斗法引发的营妓严蕊“未遂风流案”,《二刻拍案惊奇》记载的“墓碑归宿案”等等,终于想明白了,于是,以塘为镜,镜开照物,这首有形而又无形的,脍炙人口的“方塘诗”便应运而生。以此背景解读,在法律人眼里,也许,这首诗就是一份办错案后的“自我检讨”,抑或是经验总结,因为,按假定逻辑演绎,在这里,朱子观的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书,而是案牍,相对而言是有形的——

“半亩方塘一鉴开”:翻过一片片的案牍,深感池塘虽小,却藏有天地风云,办案,办的是别人的人生,也是自己的人生。

“天光云影共徘徊”:写得极其生动形象,但作者明显是要跳出池塘,放开眼界,发散思维,那“天光云影”的景致,朱子仿佛看到是那个是似而非的判决,很是纠结,思来想去,感叹可能是真的错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塘水溅起的阵阵涟漪就是一个个问号,在心里追问着为什么会错,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终于从远处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原来是自己嫉恶如仇的性格,导致“于臆断也”,犯了主观先入的错误!

有人说,艺术作品的最高造诣是“留白”,“横看成岭侧成峰”,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方塘诗”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也应是无形的,让人可以随心、随情、随性、随景、随梦,自由自在去看、去读、去想、去参悟。想必“方塘诗”便是朱子心性理论最成熟的真实写照,更是朱子思想的又一次飞跃,嬗变的标志!于是乎,格物、穷理,提出“不可去名上理会,须求其所以然”(《朱子语类卷九-论知行》),告诉我们:格物的“格”,就是度也,量也,先对事物有个区分,再把它规范起来;穷理的“穷”,就是要把天理、道理、伦理学深、悟透、讲明,“辨之明,则断而不差”(《中庸-或问》)。同时,对孔子治学的“绝四”主张,朱子更是给予了立身行事的诠释,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由此,揭示出“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的规律,等等,这些所折射出来的难道不正是朱子理学中的法治思想吗?

源头活水天下流,人间处处有方塘。如此解读,决非贬损朱老夫子,恰恰是从另一侧面衬托出朱子晚年勇于面对错误“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四书章句集注》)的伟大和理学思想的高度。鉴于此,“方塘诗”应是朱子晚年的力作,而非其早期作品,至此,“方塘”在哪里,是乎也就不证自明罢了!当然,这也仅仅是一己之见,历史的讲述者,从来都是讲符合自己价值观的故事,没有真相,只有心相,我也不例外。正如明代建阳诗人王庆的一首和诗——

云影天光冥复开,旧时人物几徘徊;

至今惟有源头水,流出方塘半亩来。

故乡的历史告诉我们,远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的不只是朱子,但是,建阳,确实因为有了朱子,这座城市才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基因。建盏建本,书坊书肆,一表一里,钟灵毓秀,亦更赋予了这座城市深厚而别样的底蕴。最是期待的是沉浸于水库之中的“半亩方塘”,静水流深,赓续传奇,以博大的精神,汇聚成广阔无垠的“太平洋”!欣慰的是,今日建阳,早已洞穿时光,在党委政府正确引导下,一批又一批跨越时空、见贤思齐的追随者,在踔厉奋楫,努力奔跑着……古有书院林立,今有书舍比邻,遍及巷南巷北的“潭阳书舍”,便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坚信,崇文尚读之风代代延续的建阳,一定是一个“会讲故事,有新故事”的城市,一座多元、包容、开放的魅力之城。书香建阳,也必将是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新建阳。

为之鼓与呼,我心飞翔!

                                                                                                                    责任编辑:黄文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