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武夷》的头像

《武夷》

内刊会员

散文
202407/22
分享

青山常入梦,绿水润于心——闽北家乡引导我走上音乐之路的往事回忆

                                                                         魏德泮

我是1999年5月离开家乡建瓯调到省城工作的,此前51年光阴在建瓯度过,是家乡的山山水水哺育了我,是闽北的音乐前辈和同仁铸造了我。如今,我已年近古稀,每当回忆起上世纪后半叶闽北家乡哺育、教导、影响我一步步走上音乐之路的那些人和事,思念与感激之情一起涌上心头,很想说给家乡听。

建瓯是一个到处有音乐的地方。且不说建溪上悠远豪放的捎排号子,北苑茶山上开始采茶前虔诚的喊山歌,姑娘出嫁路上传来婉转的哭嫁歌,盲人唱曲子说书让人听得入迷的乡音乡情,就是挑担子卖梨膏糖人手上两块铁板也能敲出富有节奏的悦耳的“铿铿磕”声。毕竟这里是唐代建州宋代建宁府所在地,北方入闽之要道,东溪、富屯溪双溪交汇处,上游的客船、货船、木排都在这里码头停歇,划向建溪、闽江。于是这里成了多元文化的集聚地。建瓯至今保留着千年孔庙、道教东岳庙、佛教光孝寺、闽国帝都标志性建筑五凤楼、朱熹童年读书遗迹——朱子巷、艮泉井、画卦洲等,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生于斯、长于斯的众生,无不受到其文化的滋养与熏陶。

青山不语常入梦,绿水欢流润于心。何止常有美妙的音乐入耳,更常有新鲜的风俗画入目,极大地丰富着你的审美意象宝庫,极大地启迪你审美想象的空间。你看那竹海、杉林、春笋、蘑菇、雉鸟、鹧鸪、辰山云海、筹岭浓雾、凤山茶园、风雨廊桥、伐木场小火车……这里大自然的灵气、人民的智慧给了每一位子民无限的创造力,给了每一个心灵以美的享受和爱的滋养。

我1947年出生于建瓯县东峰镇(东屯)一个书香门第,祖屋四进,石头大门上刻着“朝议大夫第”。我父亲是小学教师,喜欢文艺,书法很好,会拉二胡和打京剧板鼓。我有三个哥哥三个姐姐,他们都喜欢文艺,琴棋书画在家里备受推崇,我刚上小学时,大哥已经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读书了,父兄爱书法,姐姐们爱唱歌,他们给我幼小心灵里埋下了热爱文艺的种子。东峰中心小学教音乐的是刚从福州师范毕业的宋善宪老师,南平夏道人,他风琴弹得很好,教歌很规范、有激情,唤起我对音乐的兴趣,每次上完音乐课,我就唱着刚学会的新歌一路唱回家,好生快乐。1958年升初中了,建瓯第三中学就在东峰兴办,我成了第一届毕业生。当时教音乐的陈世琪老师声音好,会编排节目,她看我喜欢唱歌,曾经叫我和叶芳俊同学一起表演《歌唱丰收年》节目,上街宣传。东峰镇民间的文艺活动也很活跃。每逢节日敲锣打鼓吹唢呐抬着神像游行的队伍穿街走巷,是孩子们最爱看的。记得当时村里有一支业余京剧团,每逢春节正月初一到初五白天都有演戏。我吃过早饭就拿着木头凳子到台下占位子,等大人一会儿来观看。演的是包公戏全本,小孩看热闹,大人们却也常常被剧情感动得流泪。直到七十年代,他们还能演出《沙家浜》等样板戏,杜日兴先生的京胡拉的十分娴熟,不用看谱,能把整场戏的音乐拉下来,让我十分钦佩。1961年我初中毕业考进建瓯师范读书,黄华山下园林般美丽的校园和杨叶舟老师的钢琴声,常把我带入音乐的妙境,有时晚上逛街,还能看到建瓯一中蔡亮之老师带学生上街演节目,他用手风琴伴奏效果很好,激发我在校认真学习弹琴。1964年我师范毕业,分配到母校东峰小学任教,公社组织了一支由插队知识青年组成的文艺宣传队,有宣传任务时,我被借去为他们手风琴伴奏,走遍24个大队,还和政和县上屯公社知青一起代表建阳地区知识青年到省城福州汇报演出,这些排练和演出让我得到许多在实践中锻炼的机会。1973年,我被县教育局选到建阳地区中学教师培训班学习一年,期间,我曾和建阳一中师生一起参加话剧《补课》的排练和演出,我演班主任,王福阳演学生。这是我第二次演话剧,第一次是1964年在建阳师范毕业前夕,在刘罗亭老师导演的《年轻一代》中扮演一个小顽皮。两部戏的导演水平都不凡,演出很成功,我从他们导演整部戏的过程中,领悟到适用于各门类艺术的普遍规律。

上世纪七十年代,新建的建瓯展览馆坐落在西大街,文化馆干部也在这里办公。当时,这里是我心中的艺术圣殿。不仅因为这里环境优美,院子里绿树掩映,鲜花绽放,有宽敞的展览厅、排练厅,还因为那里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李水清馆长和一批既能创作、又会辅导的文艺专业干部。如,文学的冯水旺,美术的陈德,音乐的王命醒、唐颂灵,舞蹈的刘崇珍。还有下放干部省艺术馆的刘以鼎和福州军区文工团的林耀邦,以及上调知青屠羽。他们的艺术才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1972年,我还在东峰镇中心小学任教,每次进城一定要到这里走走,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给我启迪,让我羡慕,激起我对音乐艺术的强烈兴趣。1974年初,我调到县城新办的建瓯三中任音乐教师,常常参加县文化馆组织的活动,跟王命醒、刘崇珍、唐颂灵老师接触和学习的机会更多了。当时建阳地区举办文艺汇演,建瓯文化馆创作排演了许多节目,如:独唱《武夷颂》(冯水旺作词,王命醒作曲),歌舞《晓渡》(林耀邦作词,金一光作曲),收集改编的民间乐曲《上小楼》(王命醒、陈树群编曲)等,这些作品都获了奖。尤其《晓渡》的歌词写得十分精美,让我钦羡不已,后来才知道作者是专业词作家,作品已在全军获奖。当时,我一边看,一边学着开始创作,我作词作曲的儿童歌舞《想念台湾小朋友》由刘崇珍老师编导,在建阳地区汇演中获奖;刘以鼎老师编剧的歌剧《铁拳》邀请我作曲,由城关公社宣传队排演搬上舞台……如果当时建瓯没有这样浓厚的艺术氛围,没有这么多前辈优秀作品的熏陶,没有文化馆老师们鼓励创作的契机,我是不可能一步步走进音乐创作之路的。我感恩建瓯文化馆,感谢馆里这些给我教导和激励的老师们!

特别让我不能忘怀的是现已八十高龄的离休干部、原建瓯文化馆副馆长王命醒老师。他自幼喜爱音乐,1949年参军,1950年作为文工队的一员走上抗美援朝战场,1955年转业到建瓯文化馆工作,直到1989年离休。他虽然没进过音乐院校,却在实践中磨练出很深的音乐修养。他是一位复合型人才,具有很纯正的审美眼光和艺术悟性。他不仅会作曲、弹钢琴、拉手风琴,还会指挥合唱队、编导表演唱等,晚年的书法有很高的造诣。1972年夏季抢收抢种时,他下乡到东峰公社,看到我在公社宣传队拉手风琴,就主动约我写一首歌词《打谷机,真正好》由他谱曲在县广播站播放,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因为当时在我眼里,他是县里最有威望的音乐老师,这样看得起年轻人,我感到喜出望外。1974年我到县城工作后,四下打听怎样才能拜访王命醒老师,向他当面请教,终于在他办公室见到他时,他却显得那样和蔼可亲,对我的指导十分耐心。1975年,我从建瓯三中校办工厂制作航模飞机获得创意,自己作词作曲写了儿童歌曲《小小飞机传友谊》,歌词经过省文化厅音乐工作室陈侣白老师修改定稿了,曲子我就请王命醒老师帮我修改。想不到这首歌被省里选在《福建歌声》发表,并组织录音送往北京参加《战地新歌》评选,虽然没选上,但这是我第一次在省级刊物发表作品,第一次听到省电台播放我写的歌曲,这是让我多么兴奋的事,我这歌曲创作的第一步,正是陈侣白老师和王命醒老师扶我迈出去的。此后,我创作的热情越来越高,常有作品在省里发表。1979年,我考入福建师大中文函授本科班学习,此后我业余时间就侧重于歌词创作和歌词理论探讨了。这一段,我跟师大音乐系毕业分配到三中的同事林滨有较多词曲合作。1984年,我作词、陈芝雄作曲的《愿建广厦千万间》获得全国总工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建设者之歌”征歌一等奖,被邀请参加国庆35周年天安门观礼,被授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我没有忘记,这是家乡山水哺育的结果。1986年8月,我调到建瓯市委宣传部工作,这是个团结、和谐充满朝气的集体,几位领导都很有才干,让我学到不少东西。1990年我在市文联工作,在县里的音乐活动中我跟王命醒老师的合作、切磋就更多了。他对我的每一点进步,都感到欣慰,并给予鼓励,让我终生难忘。

同样让我不能忘怀的是南平市和建瓯市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几次把我调整到更适合创作的工作岗位,公派到地区中教培训班学习,支持我1998年到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评为地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拍摄《闽北风情》音乐电视等等,无一没有得到南平市委和建瓯市委的关心。我庆幸生活在这美好的时代,感恩音乐之路上遇到的好领导!

上世纪七十、八十、九十年代,建阳地区(后为南平市)经常配合省音乐舞蹈节开展文艺创作活动,每一次活动,既写出新作品,也培养了新人。1978年地区群艺馆欧阳利义老师举办歌曲创作培训班,邀请王耀华教授讲课,我有幸也参加了学习。后来,杨慕震先生调来地区群艺馆负责音乐工作,经常邀请我参加地区组织的创作活动,那时,武夷山旅游开发刚刚起步,我们俩一块到武夷山体验生活,我作词他作曲合作了《醉在武夷山水间》《撑排的哥哥讲得真精彩》等歌曲,请从闽北调到省城的歌唱家赵秀兰演唱,还到新四军战士武夷山赤石暴动的地方采风,一起创作了歌舞《杜鹃花》,由黄秀真编舞,参加《武夷之春》文艺汇演获了奖。当时,地区有好几位高水平的音乐家,如整理、继承与创新了南词音乐的叶友簧老师,以及郑飞锦老师、陈义昭老师、王美美老师、沈丽水老师以及政和县的杨定基老师等,他们的作品都产生过较大的社会影响,是闽北音乐同仁们学习的榜样。杨慕震先生是一位性格开朗而幽默、音乐知识和社会知识都比较广博的音乐家,除了作曲之外,对闽北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作了多年的深入研究,写出好多有价值的文章,汇成《锁歌、傩舞、茶园戏》专辑出版,为闽北音乐和戏曲研究作出贡献。他几十年立足闽北深入开展音乐创作与研究的精神,是值得我和每一位闽北音乐人学习的。正是在跟地区(市)杨慕震等一批音乐界同仁的学习、交流与切磋中,我的音乐创作能力才得以提高。

我已过古稀之年,回首往事,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的,都是值得我怀念的故土宝地,都是值得我感激的师长和朋友。今天,我回忆以上这些人和事,一是为了表达感恩之情,如果没有家乡闽北、建瓯的哺育,我就不可能在音乐事业上取得任何成绩;二是希望告诉年轻朋友,什么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就是这样通过一人一事、一点一滴哺育着你、滋养着你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人事都会流逝,只有家乡的这份情不会流走,只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规律不会流走,它与山川同在,与日月齐辉!

                                                                                                                     责任编辑:黄文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