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武夷》的头像

《武夷》

内刊会员

散文
202410/28
分享

刘子翚与屏山书院

                                                                           黄家鹏

在建阳莒口长埂一个偏辟的自然村——小源村里,隐藏着一座祭祀宋代理学家朱熹启蒙老师刘子翚的屛山书院。

长埂小源古村,坐落于莒口西山卢峰脚下,小村只有五十多户人家,如同闺秀,深藏在翠竹葱岭之间。数百年来,小源村因“泉眼无声惜细流,潺潺清泉,穿村游”而得名。沿着鹅卵石狭小的村道,在一片风火墙中,矗立着一座古老的书院。走近书院,赫然看见“屏山书院”四个砖雕大字,门两侧各有一座与门同高的出壁砖柱。门框和门当上皆钳有十余个花形门钉。门头上还横着一块齐楣砖雕,上雕羊、鹿、麒麟瑞兽之类,其间缀以草木花图隔开。双重檐的下方雕着十个象征着“万不到边”的“卍”字,而门头的斗拱等部分也保存完好。从整体上看,书院的正门部分十分气派。整个门楼古朴大方、静穆威仪。踏进大门,由石板条铺成的天井首先映入眼帘,充满历史沧桑感。不远处,是正对着大门的厢堂,整个太师壁及神案都漆成红色,正中挂着刘子翚画像,壁顶上高挂着“忠臣儒堂”牌匾。

在朱熹的成长中,刘子翚是一位不可缺少的人物,绍兴十四年,朱熹父亲朱松病危之际,将朱熹临终托孤于刘子羽,并要求朱熹拜刘子翚、刘勉之、胡宪为师,公元1143年,朱熹秉承先父朱松遗命,迁居崇安五夫,刘子翚之兄刘子羽信守诺言,不负好友朱松重托,在五夫屏山脚下,府前村溪边,寻一块地皮,为朱熹母子盖了一厅四间平房。并根据朱松生前遗愿,以朱松的字号,将两寝室称为“韦斋”,以激励朱熹要日夜不忘父亲的遗训,刻苦学习。又将其他房屋命名为“敬斋”“义斋”,寓意不言自喻。朱熹根据朱家婺源祖籍紫阳之源,称新居为“紫阳书堂”。刘子羽还在紫阳书堂前,为他们母子准备了一块菜地,几亩水田和一口鱼塘,以解决朱熹一家的生计来源。而刘子翚以亲子侄之情倾力教诲朱熹。在二刘一胡的悉心教导下,朱熹很快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理学后生,朱熹曾经写一首诗“家贫儿痴但升藏,五年不出门庭荒。灶陉十日九不炀,岂辨甘脆陈壶觞?低头包羞汗如浆,老人此心久已忘,一笑何谓汝庸何伤,人间荣耀岂可常,惟有道义思无疆,勉励汝节弥坚刚。”阐述自己刻苦学习的情形。

为了磨练朱熹年小的意志,刘子翚亲撰《复斋铭》中“不远复”三字给朱熹,希望朱熹迷途不远而知返回,无往不复。回到人的本性之初。同时取“木晦于根,春华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的含义,为朱熹取号树“元晦”。朱熹以后一直用元晦,晦翁自谕。

正是由于刘家兄弟倾力相助,朱熹才能在孤儿寡母,一个外来人口举目无亲的困难情况下,得以安身,学习,后来考中进士,最后成为一代儒学大师。

在五夫,刘家是一个声望很好的大家族,其父刘韐在靖康之难时奉命出使金营,拒绝金人诱降,自缢而死。刘子翚为父庐墓三年。以父荫补承务郎,为兴化军通判,因体弱多病而辞职。筑室故乡屏山下潭溪边,讲学论道以终,号“病翁”,人称“屏山先生”。刘子翚受其父爱国思想影响很深,早年游秦、洛、赵、魏时,就注意搜访古迹,了解历史,以体会国家兴衰规律,南渡后虽隐居乡里,但无时不忧国,唯因病魔缠身,无力请缨,壮志难酬,因而写入诗中,多以长篇或组诗全景式地反映社会时事,如《望京谣》《谕俗十二首》等。《汴京纪事》二十首前七首纪国都沦陷,后十三首忆往日繁华,以对比见感愤,殆若“诗史”,历来为人瞩目。其兄刘子羽秉赋刚毅,10岁精通经史,11岁随父亲刘韐过军旅生活,宋徽宗宣和中年,父刘韐帅浙东,羽佐父主管机宜文字,因为协助父亲破方腊功,被提拔为太府簿。后随父帅真定,以抗金知名。宋高宗建炎初,刘子羽任命为除枢密院检详文字。靖康年初,金帅斡离不取燕山州县,劫掠相、婺二州,进攻黎阳。宋守军闻风丧胆,金兵长驱直入。刘子羽奉命调守真定。坚守数月,击退金兵,遂以军功升朝请大夫。宋钦宗以他忠勇可嘉,调汴河上游,扼制金兵南侵。金人乘真定调防,直陷京师。刘子羽父亲刘韐死于靖康之难,他扶柩归葬家乡,誓与金兵不共戴天。南宋建炎三年(1129),张浚任川陕宣抚制置使时,以刘子羽智勇双全,请他参议军事,命他到秦州总制五路兵马,建立兵将法规,军威大振。刘子羽统制所部,接连收复延安、晋宁、麟府以及鹿坊、巩县等州县失地,因军功卓著,晋升为徽猷阁待制。

建炎四年,金兵南侵,刘子羽受命复至秦州,招集散兵十数万,派吴玠扼守大散关及和尚原,吴师古屯兵熙河(今甘肃临洮),孙渥、贾世方据守阶、成、凤三州,以堵截金兵来路。金兵遂不敢来犯。当时因连年战乱,汉中饥荒,刘子羽请调汉中。到任后他“开关通商输粟,揖睦邻援,饬兵练卒,扼险待敌”,深得军民拥戴。绍兴元年(1131),金兵侵犯大散关。刘子羽率宋军三百,于潭毒山设防,死守三泉。金兵久攻不下,只得退师。后来,刘子羽因以不附秦桧被罢官,罢官后,刘子羽隐居故乡五夫里时,兴办学馆,抚养教育少年朱熹,并为他建紫阳楼,作为他起居、修学之所。我的老师黄大铣曾经出版《刘家父子兵》,记载刘家父子抗金故事。

公元1144年,刘子翚在五夫扩建屛山书院,朱熹在屛山书院跟随刘子翚学习,在刘子翚的教诲下,朱熹学业大有长进,并考上进士。如今崇安五夫的屛山书院已毁,而建阳小源的屛山书院是刘子翚六世孙从五夫迁到建阳小源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而建的,距今630多年,清乾隆、道光重建。如今在屛山书院内保存着四块完整乾隆、道光年间的石碑,碑文详细记载刘子翚后裔从五夫迁移建阳,建屛山书院的过程。该村刘子翚后裔还搬来了十几本刘氏族谱,上面有宋孝宗皇帝御笔“理学名家”“精忠望族”题词。刘氏族谱也记载迁移小源,建屛山书院的事实。据刘氏后裔介绍,刘子翚共有三个支派迁到建阳,建阳莒口马伏,麻沙,马伏也建云庄书院,麻沙也建一个书院,如今都已毁,只有小源的屛山书院保存完好,屛山书院在“破四旧”时期,村民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将屛山书院两边字迹凿掉改为村红卫小学,屛山书院才得以保存至今,没被破坏。书院的砖雕,木刻,屋顶还有两只相对应的龙头,无不显示中国古代建筑的辉煌。小源村里许多中年人都在红卫小学念过书,在祖国优秀传统尊师重教的影响下,小源村一个小小的仅有200多人的自然村,如今出了多名大学生,有一半人在意大利等国创业,成为莒口有名的富裕村。如今的小源,民风纯朴,传承着善与德的民风。“读书好施,隐德弗显”,是小源古村文人的写照。刘氏后裔,依托祠堂族规,规范伦理道德,传承与弘扬着善德文化。漫步在小源村道上,穿越犹如“龙”形的小街小巷,无不让人勾起往日的回忆。步履这里,完整保存清花石板路,成为人与自然和谐默契的风景。依稀可见的明清古屋,彰显江南建筑古典风格,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黑瓦高墙,精雕细琢,折射了这里昔日的繁荣和古人的聪明与智慧。

巷陌幽深,古树参天,曲桥流水、竹林耳目一新,移步换景,如在画中游;阅尽沧桑,迎来和谐盛景;细细品味,更有着文墨飘香,儒家文化尽显其中。

                                                                                                                        责任编辑:黄文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