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明
又是一个飘雨的季节。
怀着朝圣的心情,随着熙攘的人流,走进寒泉精舍。
茂林苍郁,修竹婆娑,芳草萋萋,水塘淼淼。几幢古朴建筑,掩映其中,显得幽雅肃穆。
撑一把雨伞,沿着婉娫的石径,踯躅于天湖之畔。细雨绵绵,雨滴在水面激起无数波纹。而我的思绪,也穿越800年的时空,仿佛看见:一代大儒朱熹,在此结庐守孝,潜心治学,授徒传道……
南宋时期的建宁府建阳县崇泰里(今南平市建阳区莒口镇)天平山麓,本籍籍无名,但因朱熹葬母祝夫人于此而名载史册。《朱文公文集·别卷·福建三》载:“六年庚寅,朱子四十一岁,正月癸酉,葬祝孺人于后山天湖之阳,在建阳县崇泰里,名曰寒泉坞。先生自作圹记,家礼成,朱子居丧尽礼。既葬,日居墓侧,旦望则归几筵。”明嘉靖《建阳县志·卷五》载:“寒泉精舍,在崇泰里。宋乾道庚寅,朱熹葬母祝夫人于天湖之阳,遂筑室其傍,匾曰寒泉精舍。”
这块宝地,由精于风水的朱熹高足蔡元定帮忙择定,被人称之为“仰天湖穴”。彼时,这里山峰俊秀,娉婷峭拔,林木苍郁,天湖澄碧,朱子在《立春大雪邀刘圭甫诸兄游天湖》中欣然写道:“俯视千里空,仰看万鹤翔;远迷乱峰翠,近失平林苍”。由此可见,朱子对此作为母亲的安息之地十分满意。
寒泉一词,取自《诗经·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晛睆黄鸟,载其好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这是一首赞美七位儿子能尽孝道的诗,后世常用“寒泉之思”喻指儿子感念母亲的心情。朱子将葬母之地称为“寒泉坞”,并在寒泉坞旁,依照丧礼,“庐墓三年”,创建了他的第一所书院,即“寒泉精舍”。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儒家伦理文化的原点和基石。
传统儒家认为,人的身体为 “父母之遗体也”( 《礼记·祭义》) ,所以 “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以报其亲,不敢弗尽也”。可见人子之孝亲行为的实质就是对作为自身生命来源的父祖的回报。《孝经·三才章》认为孝乃“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又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以孝为天地人三才之道和人伦的根本、教化的源头,所以,其《圣治章》道:“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视孝为人类最重要的德行规范。
朱熹曾明确解释“孝”的含义:“孝德云者,尊祖爱亲,不忘其所由生之事。”(《朱子全书》)将“孝德”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则“善事父母为孝”。而如何才是“善事”? 朱熹说:“如欲为孝,则当知所以为孝之道,如何而为奉养之宜,如何而为温凊之节,莫不穷究然后能之,非独守夫孝之一字而可得也。”在他看来,真正的孝必然是既知其“所以为”,也知其“如何为”。
朱子强调的“孝”是真心实意的孝,是子女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而心甘情愿地付出。不仅在物质上关心父母,更应在精神上关心父母,在父母面前要和颜悦色,平常要多问寒问暖,问疾问安等。
朱子奉母至孝,远近闻名。朱熹在他71年的生涯中,有50余年是在奉母治学中度过的。他曾在给母亲的家书中写道:“慈母年高……当少食勤餐,果蔬时伴……延庚续寿,儿之祈焉……”其言切切,其心拳拳,其意殷殷,让人感动。
在武夷山,有一种当地著名的点心,名曰汤饼,流传数百年,闻名遐迩,为国内外游客所青睐。相传,每次出门游学前,朱熹都要亲手以桂花、板栗制饼,贡奉母亲,以慰老母思儿之情。后人感其孝心,相互效仿,以饼奉母,教化子孙,遂称此饼为“朱子孝母饼”。
朱子说,孝悌之至,通于明神,光于四海。他还说:“不孝之人,天所不容,地所不载,幽为鬼神所责,明为官法所诛,不可不深戒也。”
江西婺源是朱子的祖籍地,在熹园中可见一“孝”字碑,碑上“孝”字为朱熹所书,其笔力遒劲,雄浑流畅,章法有度。最具特色的是这个“孝”字充分运用了中国文字象形的特点,其上部酷似一仰面作揖的后生,而后脑却似一呲牙咧嘴的猴头,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其意是:行孝道的方可称为“人”,不行孝道则可视之为“畜”了。这个字流传开来,南方许多地方的宗祠都会刻碑或者作画,悬于祠堂,以警示后人。
对于孝字,《说文解字》解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她既体现了儒家亲亲、尊尊、长长的基本精神,也是纵贯天、地、人,祖先、父辈、己身、子孙,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向链条,是中国一切人际与社会关系得以形成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得以不断传承的精神纽带。
孝的思想形成于周代,发展于春秋战国,及至汉代已运用到治国安邦。朱子不仅赋予这种亲情和道德以天理的光辉,而且阐述了孝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孝为行“仁”之本,“五常百行”之本,可谓“至德要道”。朱子描绘了从孝出发的人生和社会理想境界:“人能孝悌,则其心和顺,少好犯上,必不好作乱也。”“好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于长。身正,则家齐国治天下平。”在朱子眼里,孝可以移为忠,移为仁义礼智信,直至内圣外王,直至修齐治平。人人都能尽行孝道。“推爱亲之心以爱人,而无所疾恶,推敬亲之心以敬人,而无所慢易。”“则天下之人皆在吾爱之中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此,便可实现“孝治天下。”
孝感动天、鹿乳奉亲、涌泉跃鲤、扇枕温衾、闻雷泣墓、哭竹生笋……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代代相传,感人肺腑,但似乎很难效仿。
其实,孝行简单而细微。晨昏时的问候、病榻上的汤药、游子的平安报讯、晚辈的绕膝欢笑、清明墓前一炷香火、宗氏祠堂一块牌位……人皆可为,时皆可行。
然而,孝行也绝不是偶尔为之的三分钟殷勤。朱子说:“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行孝贯穿人生始终,是一以贯之的坚持,是不计得失的付出,是体贴入微的关切,是与生俱来的亲情。
因为生命无常,所以行孝必须及时。朱子大孝,“日居墓侧,旦望则归几筵”,孝心可彰。但我想,朱子也是有遗憾的。
当代作家余华说过: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此生漫长的的潮湿。
庐墓三年,朱子丧母之痛、思母之情,后人无法猜测。但人同此心,推己及人,大抵不差。
我想起自己的母亲,老人家一生勤俭,自强自立,待人真诚,心地善良,遇事总是自己杠,从不给儿女添累。因为她隐忍的性格和表面的乐呵,以至于作为儿子的我忽略了生活中的不少细节,总是借口工作繁忙,总是以为尽孝来日方长。在她82岁的那年,突患重病,药石罔效,不到两月便驾鹤西去。噩耗降临,我如遭雷击,痛彻心肺。此后的岁月,每每想起母亲的音容笑貌,我心头便愧疚不已。
近日,看到一不知名诗人留下的几行诗句:
我发现我的眼睛可以装下所有东西,唯独装不下眼泪。
家里多了母亲的画像,可是家里没有了母亲。
后来,除了梦以外的地方,我再也没有见到你了。
我是母亲活在这世界上的证明。
读罢,我不禁潸然泪下,哽咽无语。
当年,隐居在寒泉草屋里“存忠孝心、行仁义事、立修齐志、读圣贤书”的大孝子朱熹,是否也是这般心情?
责任编辑:黄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