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自叹读书不努力,终下定苦心读完北大版《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较之求实用者,颇有“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味道。可那难解命题谜一样吸引着,索性豁出去了,大把大把花着自己的光阴。
读懂一部书,解透一个人,是很难的事。有时作者、本人也无法完全言说自己,何况这浮光掠影且带作者视角的综合史呢。倘有只言片语,或契合所思所想,或能毫不留情击中所仰慕思想者“软肋”,实现自我更新,以新眼光审视与打量原本确信的哲理,足以欣然自乐。
现代哲学,相对古代来说,进入一个视角分散时期。人们往往从自身处境出发,从单个方面去解读大千。现代科学证伪了一些先前假设,有些无确切依据,有些则近于臆想、子虚乌有。于是,人们乐于从更现实、更易于立竿见影角度去考虑现实问题。远古哲学那种探讨世界的整体视角,被逐渐割裂开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亦被分成多个学科,有了又专又精的发展。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体系这些整体视角,虽也曾有其实用价值,但会被今人认为可笑或神秘莫测。
有时不得不叹服那些或自然而发、或冥想而得、或努力践行的开拓者们,让后人在支持与反对他们的过程中影响了数千年。他们的视角,他们的得失,乃至让人肃然的苏格拉底之死,都值得搁卷沉思。
言至象,象至意,意至道,这一理解过程中,人们彼此间对悟得一再扭曲误解。能像《庄子》里的疱丁那样,从自己的技里悟道,并很好地表达给王者的并不多。那些专注于践行自己所开创、所信奉的哲学的人,那种矢志不渝的坚强常令人震惊。让人称赞的,当然是那些造福他人的人,因为人们从他们的哲学中看到了阳光般的温暖。
想向那些自已没体悟就以讹传讹的论说人表示抗议,当然,没以一个小学生的态度去完完全全体悟一种哲学,就开始抓其小辫子,冷嘲其无知,也是不可取的。也许从水中出来的时候,感到的是一种清冷与茫然,但不下水去体悟,何时能确切认知水的深浅。读后也许是一种更大的疑惑,但读就是一种自我突破。
也许身边就是可以吃饱穿暖的乐园,可那匹离群的骆驼,偏步履难艰地在没人努役下去翻山岭过沙丘寻找新乐园。日本佐野洋子笔下那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终于在自己付出爱的世界里不再重生,那何曾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永生。现实留我们的记忆和启示,往往点点滴滴、易于随风而去。由此,先哲们踏上了寻找永恒意义的哲学之旅。他们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理想,在苦心追慕或大胆反对者那里觅着了知音,并使自己的思想得以延展。倘仅把其当雕塑去跪拜,而没去读取、去思索、去领悟,甚至提不出一丝疑问与反驳,这也许是他们不愿见的。
谁的伟大都不是自生的,他们都有吸取营养的过程和地方,必然受着一定时空的限制。就像一棵开花的树,他们曾是那粒不畏风霜的种子,努力生长之后,他们会低着头把果实全心全意奉献给养育他们的土地。风来过,吹开了春花,又卷走了秋叶。我们只能努力在生命的长河中去感悟那些和顺的风,让其吹抚着我们走过那似曾相识却又全然不同的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