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牛向辉的头像

牛向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25
分享

一块点心

“你们几个都给我过来!”此刻,黄土坡上一处小泥房的宁静被母亲严厉的声音打破了。

姐姐低头拽着衣角,带着我们仨,怯生生的在母亲面前站成一排。“这盒子封的好好的,点心怎么不见了,还好我拿起来感觉很轻,摇了摇,不然拿到你外婆家……是谁?你们说到底是谁?”母亲絮叨起来。

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母亲话音刚落,哥哥、姐姐和年幼的妹妹,像是提前排练过一般刷的一下目光全投向了我,在他们惊恐的眼神里,分明包含着几分怨恨,似乎说:“你居然独吞!”

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们一家人生活在大西北贫瘠的大山里,完全靠天吃饭,每天一睁开眼就要为填饱肚子而痛苦挣扎。那次对于馋嘴的我,母亲也没有过多的责备。后来,只要家里来亲戚拿了点心、罐头、洋糖之类的母亲都会留好去看望长辈的那份,锁在那个木头的点心盒子里后,总要轻轻的拍一拍。如果还有剩下的就亲手分给我们姊妹吃。甚至好长一段时间里,我每天倚在门边,抬头盯着门前高大的香椿树上的喜鹊窝看,盼着喜鹊从窝里赶紧爬出来,在枝头跳来跳去叽叽喳喳的叫。听村里老人说喜鹊欢快的叫个不停预示着会有喜事发生,还会有贵客登门。盼呀盼,终于到了正月里,村里各家的亲戚来了一茬又一茬,孩子们不知疲惫地前呼后拥,童年那颗幼小单纯的心随着来访亲戚手上提着的点心荡来荡去,欢呼声、鞭炮声、秦腔声响彻小山庄。不当家的娃娃们,永远不知道,大人们为了招待客人的那顿饭而东拼西凑。年幼的我亲眼目睹了年迈的爷爷、拖着病体的母亲和父亲为了一家人能填饱肚子,还要供我们姊妹读书而没日没夜的辛勤付出。我们从小就帮着母亲扫院子、喂鸡食、抬水等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稍大点帮着割麦子、挖洋芋、犁地等农活。在这样清苦的日子里,偶尔能吃上一块点心,是多么大的幸福和愉悦!这不仅仅是口腹之欲的满足,更是孩童内心深处甜蜜的抚慰,点心的滋味在心里扎下了根。

时间过的既漫长又飞快,伴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国人民以崭新时代精神跨入新世纪。当年偷吃点心的娃娃长大了,我的学生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行稳致远,各项惠农、扶贫政策落地有声,父辈们十多年如一日的辛苦劳作,终于解决了温饱问题,再也不怕家里来个亲戚了。

对农民的儿子而言,爷爷小心翼翼舔着点心沫的样子,是我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只有在这块黄土上拼过命的人才深知食物的来之不易。从小受父辈的影响,使我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认真严谨的做事风格,但却一直压抑不住对点心的迷恋。2002年,我离开了养育二十多年的那片贫瘠的黄土地,带着一点路费,只身一人来到了国际大都市上海。还清楚记得领到人生中第一个月工资的情景,签完字走出财务室,手里攥着百元大钞,心不由自主的砰砰直跳。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竟然是点心,去买点心,不管是咸的、甜的、夹心的、红的、金黄的各式各样都捡了,抱着一堆坐在宿舍里细细品尝,还把它们分了好几类,这个软爷爷肯定喜欢,那个涂巧克力的小妹钟爱,还有带水果味的母亲定能吃上好几块……

二十年的摸爬滚打,我已从当年那个连螺丝规格都分不清的“小白”成长为如今懂图纸、懂工艺、懂机电设备的工程师;从当年那个青涩小伙过渡成两鬓冒出银丝的“中年大叔”。历经了上海从轨道交通到磁悬浮,从绿皮火车到动车高铁的飞跃;见证了松江从老城到新城,从百润发到万达商圈,从公共汽车到有轨电车的时代;更是目睹了泖港从几家简陋小厂到综合型都市工业园区,从天乐小区到独栋别墅、小高层,从摆渡到辰塔路横潦泾大桥,从斜拉泖港老桥到四车道的新桥,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深刻体会着中国速度的发展步伐!2016年我所在的松江区率先启动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沿G60高速公路松江段两侧部局“一廊九区”,全面落实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刀阔斧推进转型发展,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中国制造”正在迈向“中国创造”!

魔都的傍晚,不知哪里传出了悠悠的信天游,让我想起了西北老家母亲那个木头的点心盒子,泪眼朦胧中仿佛看到了吃着粗糙点心的老爷爷,还有那片全家人一年到头流血又流汗的黄土地。忽然间,活泼的儿子蹦跳着过来,塞一块点心在我嘴里,歪着头问:“老爸,甜吗?”我说:“甜,很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