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欧阳安的头像

欧阳安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7/30
分享

把盏聊酒,往事悠悠

                  欧阳安

酒逢知己千杯少,而真正懂酒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就象想要真正认识某一个人。

我的故乡青枫岭,地处鄂南赤壁崇阳交界处之幕阜山余脉地带,海拔681米,因此被周边的人简化为一个数字681,或者叫岭上。岭上原本多枫树且常年青葱,是故为名青枫岭。其主要经济作物还是满山满岭的楠竹及蔻木丛林,间以山冲平洼处种植些朴素的水稻,以及花枝招展的油菜。村庄模样具典型江南山庄状,儿时署假,我最常干的事儿就是放牛打猪草,夕阳中悠哉游哉地骑在牛背上的晚归写意成我如今最为常见的梦境。当然,还有各色樵夫农人在墙角村头出没,以及竹林树丛中的蝉鸣,山冲田畈里的稻花飘香,村庄里的炊烟激荡,还有那些骂人的俚俗土语随风飘散若有若无。除了这些以外,最为让人不能忘却的就是米酒的气息绕着篱笆围墙在整个村子里游荡。其时,村里人自己做的米酒那种甜腻腻的气味混合在村庄的空气里,会让人晕晕乎乎。

我就是在这样一种气息里忘乎所以地长大成人的!

村里人一般会在秋收后开始做酒,一锅又一锅地煮,一遍又一遍地翻,之后垒起发酵。之后一缸又一缸地接,然后一盏又一盏喝,仿佛他们的所有快乐就是能喝酒。灶台上、堂屋中、厢房內、晒场边、树荫下、乃至田间地角山林洼地,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均可见到各种酒局。第二年的夏季来临之前,往往是米酒没了,于是人们就打些散酒来喝。我们家也做酒,母亲将父亲买来的酒曲捣碎,然后将蒸熟的粳米摊在竹篾编织的晒簟上,撒上酒曲粉拌匀,装进一个大的水缸发酵十来天后开始蒸,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母亲能做酒,但是却不会喝酒。我之所以能喝酒,多半的功劳归属于父亲。我们家有兄弟七个,我排行第六,在我上小学时,父亲已然五十多了。因为爱酒(每天三餐),家中自酿的米酒总是供不应求,于是常让我上学时打一瓶散酒回家。或者是因为对父亲喝酒上瘾的好奇,亦或是不谙世事之故。我在由偶尔开盖浅尝一口至后来将一瓶酒喝去三分之一,然后灌进去些山泉水,以至父亲常常在饭桌上大骂代销点的肖老爹黑了良心居然加太多山泉水(代销点每次进酒回来都会加入一定比例的山泉水乃一公开的秘密)冲淡了酒味,席间,父亲偶尔也会让我喝一口,或者是给我的一种奖赏吧!慢慢地,我有了些酒量。只是,相对村里同龄的伙伴我的酒量却是比较差的一个。

依然记得,每逢岭上某户人家的红事或白事,邻居间都是可以相互去蹭酒喝的。当然还有什么上梁酒,祝寿酒,满月酒,订婚酒,以及各种各样的酒局。那年代中村民们尽管物质贫穷,但他们的精神却特别富有,他们变着花样找酒来喝。多数时候,一般喝的都是自酿的米酒,且需用小铜壶温着喝,有时也从村代销点打点酒喝。比方讲我们送一个已亡人上山,会整夜整夜地请歌师为已亡人编唱其一生的所作所为,兴奋地燃放着各式各样的花炮千子鞭一万响,在道士连绵不绝的鼓点声里,流水席上的酒喝得欢快却一点也不失规矩,长幼有序杯来盏往至“八抬酒”喝散席就必须都不喝了。

我十分怀念岭上飘荡着酒香的日子,像怀念一个已然随风飘去的民间故事。

20岁那年高中毕业后,如愿以偿我得以跳“农门”进入一所专科学校。在那个年代中,我们所接受的高等教育完全免费,吃的是“皇粮”,每月23元助学金,36斤粮票全部由国家财政支付。学习成绩好的话另有奖学金。偶尔学校食堂还有加餐,酒水自备但不能酗酒。每每会餐的时候,我们企管专业二班五个死党同学就自掏腰包买回一两瓶“嘉鱼小曲”小饮一回,或者周末晚上一齐至校门口的夜宵摊上大醉一次。那时候我们是一个敢醉的年龄,每醉一次酒量就增一分。这个原理,大概和松紧带是一样的。以至在毕业那年我自诩酒量在“死党”同学中虽倒数第一在其他同学面前绝对无敌的狂妄家伙,却输给了我的老乡(看似弱不禁风、秀气娴淑、一门心思扑在学业上的女学霸红梅)同学。那次,我们喝的是啤酒,其实说是喝并不准确,应该叫吹。吹啤酒瓶的时候,我就觉得我是一名战士在战场上向着天空吹军号。我的脚下,战地黄花,呼啦啦地开遍了原野。

“死党”同学中的何有海量,常说:喝酒能提神但有讲究,什么早上不能喝,中午少喝,晚上适量喝,六成醉恰到好处等等。八十年代流行武侠剧,诸如《少林寺》《武当》之类的功夫片让我们如醉如痴!何同学更甚,甚至每天早晨凭记忆温习影片中的动作,在淦河边、195医院内撒下了他好多好多的汗水。每次酒后何同学都会献上一套自《少林寺》电影中“偷”到的少林醉拳或《武当》中的醉剑并且有模有样。没有想到的是在毕业31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上,已然耳顺之龄任职崇阳某局副局长的他依然嗜酒依然打拳舞剑,只是酒量已然下降,一套七十二式陈式太极拳却是打得不止是娴熟,更是精彩,据他说,中途曾一度荒废练习因此发胖,重拾晨练之后习太极拳剑仅只三月就瘦了三十斤。

可见人生在世得有一二件有益的爱好不能丢掉,让它陪着你,既能愉悦生活亦能利于身心!

我家七兄弟当中三哥滴酒不沾,其余六位一个比一个厉害,而如今最能喝的大哥已然戒酒了。大哥爱喝酒时比父亲在世时更甚,以至在当时被侄儿海泉在作文中喻作“酒鬼”,其爱喝酒程度可见非常,他早上起床以后就开始喝,干活累了喝一口,有事没事,抿上一口,就好象吃零食成瘾样。只是大哥并爱喝酒并不酗酒且不老土,手很巧,除了农活外会篾工木工,年轻时候甚至用楠竹自制过一把二胡很是让同龄者羡慕了一回。之所以将酒当茶喝,他说是从电影里学到的。后来观看电视剧《黎明之前》发现,吴秀波居然真的始终握着一种叫杰克·丹尼的酒的瓶子,来来往往就那么边喝边进行地下工作。我一直认为,乡里人对酒的热爱,要比城里人迅猛得多。在我参加工作不久远差昆明时的一天,大哥终于因酒发病进了医院,后来大嫂告诉我说是鼻子淌血接了差不多一脸盆,因发现及时被送至医院才保住了性命,病愈之后从此与酒绝缘,同时戒了烟,如今古稀之龄了居然健旺如耳顺之龄。小弟喝酒则叫陋习,高潮时,一天四顿,每顿最少半斤八两,有人陪时往往会不管不顾直至烂醉如泥才罢。他家中酒瓶堆积如山,我曾细察过其喝过的酒瓶发现,均为沱牌老村长东北坊之类名不见经传的酒。

“酒是人间禄,可少不可无”,过量饮酒绝对的是有百害无一利!表弟一连襟兄弟喝酒很是海量,表侄女上大学的升学宴上的那次表现很是让我印象深刻,十桌酒席满敬不说,每每总在“感情深一口扪,感情浅舔一舔”的说辞后“先干为敬”从而让我刮目相看。酒后在众宾客一片挽留声中居然一意孤行骑摩托车载着老婆回家,说什么“路是一展平的,不会有事,”以至冲进家门口一稻田摔成重伤从而被人传为笑话。

喝酒是快乐的!而跌进沟里那就叫快乐过头了,做人应该也一样。

毕业后的1985年的9月,我在国营湖北蒲圻起重机械总厂财务科学习相关企业成本核算月余后,被厂长指定安排到了成都销售点做会计。在成都那段时间我喝酒喝得比较欢畅。四川可以称得上是酒的故乡,且川菜好吃又不贵。我出差走到哪儿,或者宜宾或者自贡、或者绵阳或者邛崃、渡口(后更名攀枝花)或西昌广汉……,毎到一地我都或多或少喝些当地的酒,什么泸州老窖,五粮液,郎酒,剑南春,绵竹大曲,全兴大曲等等,短短一年的时间內,四川各地的酒我基本上都有尝过。有时是当地的客户请,当然,多数时候是我们请喽。80年代,很少有歌厅K歌,酒后我们一般只是摆摆“龙门阵”(四川方言意指聊天)然后“分道扬鏣”打道回府。我醉酒后一点也不暴力,而同事中的陈则好“斗勇耍橫”。一次酒后逛街,在春熙路被一骑自行车女孩狠狠地蹭了一下,原本属一次有理艳遇的好事,却因为一句“你锤子爱逑啊!这么猛”,从而演变为一出让女孩花容失色恼羞成怒,并惹了众怒乃至引起围观者群起而攻之的闹剧,以至陈不得不忘了捡拾回一个花了十来元购买的滕制品花篮而灰溜溜地落荒而逃。后来陈才明白,原来是将一句很平常的当地日常用语用错了对象,在对的时间里用错的方言从而惹了祸。

现在,我的一些老同学新同事依然常常热衷去歌厅,他们的声音多半都比较宏亮,一首《青藏高原》能让老余唱得入神入化,一曲《花儿》李主席会唱得让人热血沸腾,还有马总、吕总、李总等等。而现在我不太去歌厅是因为,去歌厅我不会唱歌,一味地喝酒实在是太难受了,不如在家里的一张小桌子上,来一碟花生米,一份小卤,一小瓶“小青稞”更滋润。我想我是醉不起了,过了五十岁以后体力大不如前,酒醉的第二天,就不太容易恢复。已然觉得,喝酒是需要有好身板扛的。酒场上劝酒的人,不会在意你扛不扛得动。

太阳每天照常会东升西落。不管到时候我们还在不在人间。

很多次,我常回想起和岳父在一起喝酒的情节。老人家爱一口,量却不是很大。之所以爱上杯中物,只因为字写得漂亮,年轻时爬墙写标语时摔了腰,在老中医的授意下常喝药酒从而养成了习惯。老人家疼爱我胜过自己的儿子,在我人生低谷期不管不顾地全力为我奔波不说,甚至倾其所有,甚至在我未来得及回报时就撒手人寰。至今,每每忆及此,我均懊悔不已无限后悔!

行走在岁月的长廊中,我就像是一名醉汊行走在通往往事的小路上,磕磕绊绊。

到西宁后,我为西宁一家很有些波折的酒企老总曾写过一篇人物通讯报道,为了搜集素材,曾长久地在互助北山逗留,那是我见过的一个真正的规模酿酒的所在。我钟爱粮食酒,是因为我在故乡村庄里生活的那些年岁,吃过了太多的米酒。而“土豪金青稞酒”就是青藏高原主粮青稞酿造的,是故认为同理,只不过工艺不同罢了。没想到的是人家还有一道沟兑工序保密不能让人窥视,是故又觉得瓶装酒还是比不上米酒的质量。几次同青海作协李成虎副主席一道品尝各种青稞酒,觉得三江旗枸杞酒比较实在却未有批量上市。天佑德青稞酒好喝却价格太高、仙米酿青稞酒感觉虽然爽口,却易事后发作,因此只把它当作一种记忆了。

不久前第一次去宜兴同亲家会唔,亲家公也拿出了一瓶据说珍藏了多年的“五粮液”,古稀之龄的亲家公居然海量,不知不觉中我们将一瓶酒报销了,再要喝时被儿女阻止住了。儿子说,古人说了酒是人间禄可少不可无,二位长辈必须遵循,上了年纪了,最好是常饮少量才是!

也是,年过半百之后,我觉得爱杯中物的人应该很多种酒都喝过了,各自生存环境虽不一样,是故量大或小应该不能说明什么,所缺的恐怕只是一具能扛得住酒的好身板!

如今因为身体原因,我已然戒酒了,回忆起那些饮酒中的往事,总感觉往事悠悠,酒事辽阔!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