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欧阳安的头像

欧阳安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1808/06
分享

爱 拚 才 能 赢


         ——解读饶汉斌的创业成功密码

          欧阳安

    饶汉斌,男,1974年出生,湖北省赤壁市蒲圻办事处苦竹桥村人。中共党员,赤壁市狮子山林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赤壁市华府置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2005年赤壁市植树造林大户,2010年赤壁市劳动模范,2011年赤壁市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赤壁市优秀科技特派员。2009年被湖北电视台专访一次,2012年再次被湖北电视台垄上行频道专门推出。

  面对一位成功人士,我们欣赏的,往往只是那些笼罩在他们头上的光环,而隐藏在他们成功背后的创业经历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很欣赏成功人士,更欣赏他们成功之前的成长故事及创业经历。因为他们的成长故事与创业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能给予我们极大的启发。正如饶汉斌的创业旅程,那其实就是一本内涵十分丰富而多采的书。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19746月,饶汉斌出生在蒲圻县(今赤壁市)凤凰山苦竹桥村木仑岭一户世代务农的家庭,姐弟四个,饶汉斌排行老幺。七八十年代,饶家生活虽然算不上特别困难,却也常缺粮断饮。因此,童年留给饶汉斌的记忆是饥饿,“贫穷”因此二字深深地刻在他的心坎上。

  饶汉斌告诉笔者说,“让后辈做有文化的人”是当时父亲对其最高期望,勤扒苦做加谆谆教诲之际,父亲终于将他哥送进了大学,“跳农门”吃上了“皇粮”。 而自己却悖逆了父亲的意愿。

  饶汉斌没有上学达成父亲的期盼,但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实践的他最终却实现了连他父亲想也不敢想的一个梦想——

  学生时代的饶汉斌,成绩不么样,个头也不高,可是在班级里却是个有号召力的小人物,他的身后总有一群跟随者,因点子多,同学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师爷”。备受小兄弟们拥戴的饶汉斌,常能因势利导地解决一些纠纷、摆平某起冲突。和那些顽皮的少年一样,在该读书的年龄里,不想再读书。饶汉斌很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或许好奇心太过强烈,他对世界的认识总是不满足于眼前所见的,认为书本知识太僵化,提供的世界太狭小,总觉得校园生活乏味。加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之风的刮起使得不少有远见有志向的青年纷纷远走他乡,到沿海一些经济特区去寻找自己的梦想,这股风无疑也刮到了饶汉斌的家乡。每到逢年过节时,他们回到家乡,把在外所感染到的新潮气息也带了回来。他们时髦的衣着,口里吐出的新潮词汇,还有口袋里在家乡很难挣到的那么多的人民币,让许多从未出过远门的家乡人不禁眼前一亮,心里既充满了好奇,又充满了羡慕。饶汉斌自然也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个,也就是从那时起,在饶汉斌的心里就埋下了一个美丽的梦想,他也要走出这个小天地。到外面更大的天地里去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而且他还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人模人样地回归故里。 

  饶汉斌说,自己不是一块读书的料,即使勉强坚持也只能是白费光阴浪费父亲辛勤劳作所赚得的血汗钱。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初中还没毕业的他毅然放弃了父亲所期望的“十载寒窗苦读成正果”的既定目标。于19913月前往武汉学习厨艺,从此走上了一条前途未卜的自强自立之路。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正因为当初的放弃,才有了饶汉斌今天的成就。

 

  创业,永不停止的脚步 

  辍学后,饶汉斌在汉学习了6个时间的厨艺。之后南下,进入深圳市龙岗镇一家电子厂成了一名普通的员工。该企业自创办以来,其发展速度之快和影响之大,据说,在当时中国企业发展史上不啻于一个奇迹。十多年间,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和产业工人,为当地创造了巨额的税收和外汇。而今天,该企业却已成昨日黄花,昔日的辉煌不再,留给了世人无限深沉的思考。而饶汉斌对于那个企业,更多的却是感激,因为他走向社会接触社会的第一站就在那里。在电子厂,他做过食堂帮厨,主厨,一线生产工人,业务员乃至业务经理,亲身的体验让他学到了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并一定的原始资本,为后来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其过程是极其艰难的,正如每一次新生都伴随着阵痛,风雨过后才出现彩虹。

  刚进电子厂时,饶汉斌每月工资才三百多元钱,而最大的困难是,饶汉斌只有初中文化程度,面对那些密密麻麻的电路板甚至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

  困难对平庸者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对有志者来说却是一种挑战,一种动力。在电子厂边工作边学习,饶汉斌如饥似渴地汲收着知识与技术的养份,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一年后,因出色的技术水平而被提升为技术工人,负责不良产品的检测修理。两年不到又调至业务部,并且很快升任部门经理。

  从一名普通员工到部门经理,饶汉斌凭自己的努力奋斗,取得了令人羡慕甚至是妒嫉的成就和地位。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春风得意的时候,他却离开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饶汉斌告诉笔者说,在电子厂工作八年,表面看来他是春风得意,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有一种茫然与失落感。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电子厂的环境虽然优越,他的前景不能不说辉煌,但是,他觉得如果不能征服这优越的环境,自己就将被这优越的环境所同化,最终沦为环境的奴隶。他说他是那种永远不满足现状、渴望创造新奇与成功的人。八年打工生涯,该得到的他得到了,该学的东西基本上他都学会了,要想学到更多的东西,要想有更大的发展,他说他就必须走出去。同时,他还说他隐隐觉得该企业“病了”,那家族式的“一言堂”管理让他觉得很不适应。于是,他毅然放弃了那份令人羡慕的工作,1998年底,辞工回到了故乡赤壁。果然,在2008年,那家厂犹如一朵昙花,在展现了她惊人的美丽之后,即灰飞烟灭,在人们的一片唏嘘声中破产倒闭。饶汉斌说,他不是一位预言家,在当时他不可能看到今日的结局。但笔者觉得他是一位很有远见的企业家,他能够以一种高度一种战略眼光去看企业的发展前景,能从一些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地方发现一些问题,真的是难能可贵。只可惜,这些问题不是当初仅是一名基层管理者的他所能解决和处理的。况且,在他离开的时候该企业的效益还是很好的。

  回到故乡的第二年,饶汉斌用八年打工积攒下的一部分资金在市体育路开了一家名为“嘉盛楼”的酒店。在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中,“嘉盛楼”凭着良好服务态度并到位的服务体系,很快获得了广大顾客的认可并有了良好的口碑。这时,宾朋满座的“嘉盛楼”在给饶汉斌带来收入的同时也给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从中他获悉:投资建筑业虽然风险大却有很大的赚头,于是尝试着投入了部分资金,因为没有经验,首次投资以少量亏损收官。但他没有从此收手,而是从失败中总结教训后,再次联手有经验的朋友,就这样,一次、二次、三次……从咸宁的淦河到新店的土城,他带领着一帮农民工砌过围墙,挖过地基,建造过几十层的高楼大厦,加固过防洪堤坝……。

  饶汉斌酷爱篮球运动,20024月,他个人出资组建了一支球队——嘉盛篮球队,参加赤壁市2002年的电力工程杯比赛时还得到第二名的好成绩。他说,打篮球能给自己以拚的愉悦,创业途中也一样,爱拚才有赢的可能。靠着这样一股拚劲,饶汉斌在创业途上永不停止自已的脚步,通过一番艰辛努力之后,终于由一名打工仔转而成为了一名小老板,虽然其身后的路还很长,困难还很大,任务还十分的艰巨,但他毕竟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踏上了创业之途。

 

  转型,转出一片艳阳天

  “创业难,守业更难。”有了自己的“孩子”,该如何去呵护他们、培养他们?饶汉斌深知,区区几万元钱起家创办的小酒店,根本不能和那些财大气粗的星级酒店相比,小打小闹的建筑“包工头”其实也只是寄人篱下的高级打工仔。于是,他想到了改变。2002年,当赤壁悄然兴起寄卖行的时候,他敏感地发现该行业利润可观,于是,他关停了酒店改行经营起寄卖业,注册成立了嘉盛寄卖行。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所做的开场白。总理的话强调了一种居安思危的思想。嘉盛寄卖行的创立虽然给饶汉斌带来了一定的财富,但饶汉斌没有固步自封,相反,在发展的过程中,他有了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来自良心道德的谴责,来自改革发展过程中政策法规不完善且必将完善的一种前瞻观。饶汉斌很坦诚地告诉笔者说,寄卖行的主业务说穿了也就是一种民间小额贷款,有别于银行贷款的是它的灵活机动且无需繁琐的手续,利润高,风险却也很大,严格说来是一种变相的高利贷“合法化经营”,钻的是改革开放政策的空子。

  饶汉斌很理智!他认为,当今中国的市场竞争,已不是投机竞争,而是智慧与经营管理功夫的较量。这种较量的结果是,胜出者将比别人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他因此思考改行转型,正好在这时候,时任苦竹桥村党支部副书记的付国斌劝他说,现在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对农村、农民比较倾斜,在外打拚不如回家发展,村里那几千亩荒山正拟招商承包,你不妨去试试。经付国斌这么一点拨,饶汉斌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20033月毅然决然回村投资,通过合法流转手续,一次就承包下位于该村与金潭村及峡山村三村交界的金潭水库周边荒山1000亩(至20134月扩增至2400亩)。在咨询过相关专家并在市林业、科技部门的指导下,投资千余万元,将荒山全部栽种上美国速生松、杉树、竹子等经济林木。同时把山林的天然洼地当鱼池,喂养了近80亩水域的鱼。两年即有所收益。期间,他还不断地寻找致富的新路子,为了能让承包山林上的短小木材得到充分利用,在2006年办起了一个竹木加工厂,在江浙闽考察时联系上了福建一家家俱生产企业,签约为该企业常年提供半成品。2008年初,又看好林地资源优势,在山坡上建起了一个4000平方米的养鸡场,发展林下生态养殖,如今年养殖土鸡达15万只,从而形成了借林育草、草为鸡食、借鸡灭虫、鸡粪养鱼的生态循环养种殖模式。 

  2009年,饶汉斌联合村民注册成立了赤壁市狮子山林牧专业合作社,以连锁加盟形式纳入社员,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在他的带领下,该合作社如今已有13户社员,每户均有一定数量的荒地承包并拥有一个不少1万只鸡的养殖场。年均纯收入每户最少达10万元人民币。

  两条腿走路。建筑业务方面,饶汉斌在2009年开始同咸宁籍地产人士钟俊嘉合作并取得很大的成功后,2010年,他们注册成立了赤壁市华府置业有限公司。规范运作,目前该公司发展势头良好,成功开发出赤壁市河北街社区一组的东亭花园一期后,二期高层也已如期开工。这样一来,通过转型,饶汉斌的事业迎来了一片艳阳天。

  如今,饶汉斌早已实现了他当初远离家乡时心怀的那个淳朴的愿望,成为了一名名符其实的衣锦还乡之人。他知道,他能致富,靠的是政策,是故不敢忘了乡邻。村里自来水改造,他个人就出了5000多元,汶川地震时,他个人捐资2000元。木材加工厂、养鸡场要请人,他优先考虑本村人。逢年过节探望村里的五保户,每次三百五百地资助他们,他说,这么些年捐款,应该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并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己骨子里农民的善良本性始终在督促自己走一条循规蹈矩的拚博之路。

  古人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我们相信,头脑灵活,懂变知变善变的饶汉斌一定能达成他更大的目标,实现他更大的梦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