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欧阳安的头像

欧阳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7/08
分享

最是难忘那吊脚楼

我终于明白散落在乡镇村野间那些用青石铺成的村道、门前屋檐下的石阶竹凳、堂屋中的竹床、晒场上的竹晒垫、墙角边舂米石臼等器物是轻易触碰不得的。它们就好比是一块又一块陈年的入夜辗转难眠是因为去了趟羊楼洞古镇。在幕阜山系、松峰山边、观音泉旁那条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又走了一趟,打了个转回来。古玉散落在民间,被岁月收藏久了,缕缕旧痕每每总会让人在不经意的触碰下浸润出惊心的氤氲氛围将我们的思绪拂住,让人欲罢不能、欲语还休!

这不!一次羊楼洞暑期行,竟然发现了虽能左右双笔书法、一生痴迷竹雕刻的饶兄半生不得志后,也在庙场街开了一间工作室,最为奇巧的是在工作室中居然遇到了很久未曾谋面,在羊楼司村经营竹简的陈生。一时间,我心千千结,那埋藏在我心底最深处的一次错了位的探访往事因此被牵出了尘封的记忆……

那是在1984年的暑假里,峰告诉我说,擅长通讯报道并小有名气的同学星高考落榜后,顶替父职已在羊楼洞信用社上班很有日子了,并说羊楼洞的石板街在夏天里,因为有观音泉水的滋润,外加早晚茶山上的采茶女的点缀更加温润如玉,不仅滑爽,还很是值得我等血气方刚之龄的男青年亲临探究并玩味,我于是便选了个日子与其一同前往。

那天是我俩第一次向南出行,因为只知道羊楼洞在县城的西南方,却不知道羊楼洞不通火车,于是懵里懵懂地坐了那列向南的绿皮慢车在经过了草鞋铺、茶庵、赵李桥之后,历时近一个小时才抵达羊楼司。下车一打听,却发现“羊楼司”并非我们想要抵达的“羊楼洞”,而是邻省湖南的一个古镇。

傻眼之后我们打听到,羊楼司虽然与羊楼洞毗邻相距仅只十来公里,而在当时两地并未通班车,要想到达,就只能先乘车至赵李桥之后,再转乘车辆,或者徒步抵达。

或者因为青春年少无所畏惧,亦或因为出行的目的原本并无一定,于是我们很快就心安理得,很随意地自羊楼司出发一路向北边游边探究,开启了那一段徒步旅程。

羊楼司地处湘鄂边界,是沿107国道由湖北进入湖南的第一镇,古镇扼三湘咽喉,守湘北门户,是湘省四大边境重镇之一。境内山林资源也同与我的故乡一样,极为丰富,也有“竹乡”“茶乡”之美誉,其竹编、竹雕、竹家具等竹器产品更是享誉海内外,而茶叶则是以香炉薰制而成茶著名,嫩绿含烟,高雅清新。

旅途中,我们经过了一处有着“东方吉普赛人”之称的瑶民古遗址!挡不住好奇的诱惑,我们不由自主地步入遗址一探其秘,或者因为当时政府部门尚未启动相关保护措施,亦或因为沧海桑田变迁之故,当时古遗址呈现给我们的是满目疮痍。当地一位上了些年纪的老人告诉我们:位于湘鄂通城、蒲圻、临湘三县市交汇处的龙窖山中有大几百处如此这般的瑶民古遗迹,这处原始山寨吊脚楼只是其中之一。感觉有所败兴之际,我发现山中各种片状或不规则的石头都在被充分运用,随便走到哪,都可以见到垒起的炕壁或结驳而成的山间小路。轻叩每一块爬满青苔的石头,居然能听出几许历史的回音。神秘、奇诡,让人恍若置身千年的梦境,而山上的一草一木都特别的青绿、让人几疑远古文明的消失或者只是在梦境。

忘情于瑶民古遗址的那一片历史天空,以至那天我们在暮色四合时,己然是不知身在何处了,而此时已然天色渐暗,又没有一丝风儿的抚摸,因此感觉异常燥热,我们知道,这是要下暴雨了。于是着急想找个农家屋檐避一避。环顾四周,除了那条稍显冷清的国道正穿过那条被称作湖北湖南分界线的皤河外、远处漫山遍野的楠竹及近处挨挨挤挤的茶地,似乎并不见有烟火人家。我们一边着急一边寻觅,踩着几块大大小小的山石跳过一条小溪,顺着一条青石板小路乱走一气,拐个弯,忽见一座吊脚楼从树林边探出头来,于是紧赶几步抵达吊脚楼屋檐下。恰在此时,不远处的皤河中有一艘渔船也亮起了桅灯。刚刚近身吊脚楼,一场山雨就追赶着噼里啪啦瓢泼而下。这场雨,下得毫无迹象,几疑是上天对我们贪玩的惩罚,屋顶竹檐上的导流槽里倾刻有了哗啦啦的倾泻。

吊脚楼前屋后堆了些许楠竹篾片,楼侧一个大坑中浸泡有一式的厚薄均匀、长短一致的篾片,在暴雨到来后即刻奏响起劈劈剥剥热闹的氛围来,似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又似是在再现“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杜甫笔下那幅古瑶民自给自足的生活画卷!

就在我为这幅画卷构想时,吊脚楼的主人开门冲进了暴雨中,迅速将晾晒在竹架上细绳归拢搭在手臂上,然后快速回归吊脚楼下,这才发现我们的存在,也没有问我们怎么会在他家屋檐下避雨,就直接将我俩让进了房中。

吊脚楼的主人就是前文中所提到的陈生。其时,陈生只有二十二三的年龄。在他引我俩进入房中后,便微笑着问我们是不是贪玩迷了路,还没有吃饭吧。随后给我们泡了羊楼司的烟薰茶,让我俩品茗,转身入了厨房。我猜想这是要给我俩弄些饭吃。果然,未及片刻他就将一大碗干竹笋焖五花肉,一盘西红柿炒蛋并一碟花生米摆在了房中小方桌上。

主人说,你们好口福哩,今天中午刚好我去了趟镇上,买了点肉和蛋,正觉得一人无聊,想小酌一杯却又觉得闷还无趣,本想去叫在河中打鱼的发小过来聚一下的,没想到你们来了,凑巧又下大雨了。看来你们一时半刻也走不了,不如就陪我吃点喝点吧。意外之余我不免生出些许感动,感觉盛情难却,就这样客随主便,双方坦诚姓名后开始频频举杯相碰,在那次错误的旅程中,叮当出了一串好心情。

陈生告诉我们:他是地道的羊楼司村人,同时又声明非湖南的羊楼司镇人,我因此才知道,蒲圻(现今赤壁市)不仅有一个羊楼洞古镇,还有一个羊搂司村。陈先生说他是在1981年高考落榜后回乡,在107国道旁经营一家竹制品小店,主打竹床、竹椅制作,兼营竹笔筒、竹戒尺之类的文化产品的。所在的吊脚楼系祖业,原本是他爷爷居住在此做些竹雕产品的,老人一辈子就守着这栋吊脚楼,前不久作古了,他不想让吊脚搂闲置,更不想让爷爷的手艺从此失传,稍有闲余便来此打理,顺带做做竹简生产试验,想在将来批量生产,从而不至于辜负勤劳一生的爷爷。

陈生开玩笑说:你们要谢我爷爷的功德,如果没有他,就没有了至今还在的吊脚楼,如果没有这吊脚楼,你们刚才一准变成落汤鸡了。我回说,这倒是偶然中的必然,同时还得感谢羊楼司让我们相逢相识。

陈生纠正我说;不是羊楼司,实该说是吊脚楼,吊脚楼是龙窖山古瑶民根据实用性和环境特性,强化建筑性格,选择靠山近水、风光优美的地势,采用数十棵杉木撑起为基脚,建起被称为“千脚落地”的木楼。整座木楼以杉木为柱、为梁、为壁、为门窗、为地板,以杉皮为盖顶,不油不漆,无矫无饰,一切顺其本色,自然天成,朴实无华,曾在200余平方公里的龙窖山中或金鸡独立于山脊,或连片成寨于坡前,或负山含水,或隐幽藏奇,千姿百态,格局自由,情调浪漫,更重要的是它冬暖夏凉,不燥不潮,空气新鲜,曾经是古瑶民最好的居所。虽然先祖并非瑶人,却有幸与瑶民毗邻而居,是故传承了古瑶民部分良好生活习性和技巧。如今,这些吊脚楼,以分散的、朦胧的、隐蔽的方式呈现在世人的面前,象一曲淡雅美妙的音乐,更象憨厚纯朴的瑶家汉子或恬静害羞的瑶家女儿,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中,以和谐统一、浑然一体的内涵之美感染着人们。我之所以守护它其实并不是在守护一份祖业,而是想尽一己之力传承和光大祖辈们的一些技艺。

我不免诧异!陈生虽然一介乡野村夫,居然也人文地理通晓甚多且志向远大,想必将来肯定会大有所为。我寻思,也或许居山者仁,临水者智,龙窖山钟灵毓秀,因此造就这一带居民后代均是既仁又智了吧!

几杯酒下去,同伴峰有些不胜酒力了,便在一边的竹床上酣然入睡了。而这时我们却聊兴渐浓,陈生告诉我,目前自己基本上掌握了竹简生产的裁、煮、烘、刮青、钻孔、编串技术,正联系相关厂家的激光雕刻机器。等机器到货后将启动生产,同时生产竹挂历、竹名片等产品。谈起竹简,陈生充满激情,他认为:竹简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是造纸术发明之前以及纸普及之前主要的书写工作,是华夏祖先经过反复的比较和艰难的选择之后,确定的文化保存和传播媒体,这在传播媒介史上是一次重要的革命。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应该充分运用本地丰盈的竹资源,创造性地再现历史。

不知何时雨已住,半轮孤月悬挂中天,吊脚楼檐上只有了雨水偶尔门外在滴答。我和陈生爬上吊脚楼二层,推开杉木窗门,只见一缕月光水雾一般把吊脚楼从里到外都氤氲了,远山竹林茶山月影扶疏处,正生发出一种妙不可言的禅意。我心底里陡地涌起了一种莫名的感念和思考:人生风雨飘摇,一次错的旅程也能收获一位良师益友、一场暴雨、一座吊脚楼、一次酒酣耳热的倾心交谈和半轮孤月。人生很长却也很短,有人理想爆棚负重前行,有人弱志碌碌无所作为,如此写意,或者才点染出了众生相般的懒散且纯自然的人生境界。

第二天早起后,我发现陈生已然外出,依稀记得他说过要去拜见某位专家,让我们走时带上房门即可。知道他忙,我们没有纠结就离去了。因此结缘,我们后来一直频繁地往来,亲历了他成就了自己的梦想,甚至涉足其他行业也有了一定的成绩的整个过程,可惜的是那栋他爷爷留下来的吊脚楼最后却没能保存下来。

再后来,我因东奔西走、走南闯北最后没了他的消息。直到这次相遇,或者因为曾经的记忆太过于深刻;亦或因为他爷爷传承下来的吊脚楼他没能真正兑现保护承诺而心存芥蒂、从而与我一般,心存慽念怎么也不能忘怀我们那次难以忘却的吊脚楼奇遇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