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安的头像

欧阳安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410/31
分享

实用创新发明牛人--罗三定

俯瞰历史长河,洞察民族精神底蕴,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历史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地区或者企业繁华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只有不断创新,人类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题记

龙年仲秋十月九日,山东大学李长卿教授出差武汉,专程从武汉赶至赤壁探视其好友--起重机械特种产品实用创新发明牛人--罗三定。李教授在诗词方面有相当的造诣,作为文学爱好者,在朋友的邀请下,我有幸忝列其中作陪款待。期间,我们全程参观了罗总的企业,在他公司的车间、库房观赏了他创新发明的部分产品;翻阅过那厚厚的一摞专利、荣誉证书;在他那间并不怎么阔绰的总经理办公室里听他讲述那些有趣的往事;听他阐述他所从事的起重机械制造应遵循的科学原理及实用创新路上的发明故事。

他告诉我们:“昨天(10月8日)又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吊笼万能平衡装置发明专利证。”这样一来,他已取得国家发明和创新实用专利60余个。

无奈放弃 只因梦想如水现实坚硬如山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1955年4月,罗三定出生在鄂南汀泗桥古镇边,其时,罗家原本已是儿女双全。罗父系当时生产大队+小队会计,系当地小有名气的文化人,在那个“大干苦干加巧干”的的年代里,除日常参加集体劳动外,还兼顾大队小队账目管理,是故既忙又累。家务活因此全部依赖罗母,人民公社时代,每个适龄社员都须照常出工拿工分,罗母因此更忙更累。于是,在罗三定八岁那年,母亲因劳累过度撒手人寰,从此,罗氏他姐弟三个失去了母爱。在失去母爱的缺憾之中,罗三定悄悄地长大。

古镇有一条清清秀秀的汀泗河,传说千年之前,一位姓丁名四的善人倾终生积蓄,在汀泗河上修建了这座小桥,后人为纪念他,命名为“丁四桥”,再经文人墨客点睛,在“丁”和“四”前分别加了三点水,才被称作为汀泗桥。“朝辞洞庭水,晚泊汀泗桥!”汀泗桥曾一度被誉称为“小汉口”,桥下河水一直都是静悄悄地向北注入长江。然后,在浩浩荡荡的江流驾驭下,无所畏惧地向东涌向大海。

和大多数乡村少年一样,罗三定从小就向往城市里的光鲜生活,常常会在河边静坐默思,希望如河水般向北再向东,去蓬勃海洋、激扬世界。然而,从1958到1978年的20年里,由于“左”的问题(文化大革命等),国家经济因此止步不前。他因此经历了“出生在建国初期,成长在困难时期,念小学赶上非常时期,上中学又赶上动乱时期。”那一段异常艰难的历程。

罗三定从小聪颖、善良、刚毅且有个性,他酷爱文学和哲学。读小学时就开始尝试写些小论文,其中一篇逻辑性非常强的《鸡蛋与石头的关系》曾荣获省级优秀奖,高中期间撰写的《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更是在校内外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也就是在那期间,他在那名从清华大学下放的班主任老师家里意外读到了一本“禁书”《道德真经》,被书中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深深吸引,因此坚信万物都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梦想柔软的水碰到了现实坚硬的山。于是,罗三定只能默默地埋葬着自己的青春。之后,作为一名回乡知青进了当地的知青茶场。在茶场的那些日子,他的心思总是迷迷惘惘,总感觉头顶上的天空灰蒙蒙,有一群乌鸦在盘旋、尖叫。直到1985年,才在一番努力之后进入了当时蒲圻市工业局,一年后转入当时有着“国家二级企业”称誉的国营蒲圻起重机械总厂做销售。

在这期间,他边工作边写诗,并汇总结集成《走入成熟期》小诗集向身边的人发行传阅,未曾料想到深受文朋诗友喜爱而被抢购一空,从而小赚了人生第一桶“金”。之后,两次参加成人高考,先后考取了“西北新闻学院”和“武汉大学作家班”,均因家境贫寒,未能如期赴校就读。

踏着生活的原始节奏,他恋爱了,之后用诗集出售赚到的那笔钱结婚了。婚后的第一个程序便是生孩子。1987年,大儿子罗出生了,两年后,小儿子又出生了。

于是,伴随着孩子的哭声和笑声,他最终放弃了自己热爱的文学梦想,走进了生活深处。

努力筑基 用汗水浇注路面并点亮创业创新的路灯

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系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特种设备。1979年,随着国家经济改革开放,国家基础建设设施在不断推进,物流行业也在快速发展,起重机械产品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起重机械产品经历了从手动起重机到电动起重机,再到智能起重机的演变过程。罗三定进入这个行业时,正是电动起重机蓬勃发展之际。

其时,蒲圻起重机械总厂当时是国内著名的起重机械企业。进入蒲起后,罗三定开始只是被安排到了十堰门市部做了一名普通销售业务员。后来,因为他善于思考、特别能吃苦且工作特别过细认真、对客户咨询的每一个细节都会进行详尽的解释,同时还会详细了解企业或项目多种情况下对起重设备的不同要求,因此他的销售工作做得特别顺畅。

一段时间后,负责十堰销售工作的主任因此不无戏嘘且自讨没趣对人说:“我什么都比罗三定强,唯独没有他会搞钱(销售)!”之后不久,罗三定顺利晋升,当上了郑州门市部的主任。

罗三定做销售不象别人样,只知道夸夸其谈,一味地宣传自己的产品,忙着与客户喝酒沟通,搞些拿不上台面的勾当。他注重的是企业或项目的实际需求,当客户有意向时,他会第一时间深入现场考察,认真落实产品使用的现实环境,准确确定起重高度、跨度等基本数据及设备安装环境等具体情况。合同签定后,他会及时对接并深入技术生产部门,与技术人员、一线生产工人们一道反复探讨驱动装置、取物装置、金属结构及操作系统中的常识和关键点。合同交付使用后,他会及时获取售后使用讯息,会亲自协助维修人员换限位开关、导绳器或调整刹车片。总之,他做销售没有空闲,不象其他销售人员一样,有暇游山逛水去观赏祖国大好河山。而他一直都很忙,经常性忙到错过饭点。于是,饿急了,他就随便啃两块面包;忙累了,他就抽根烟解解乏,以致落下了个时常胃痛的毛病久治不愈!

从十堰起步,武汉、武钢、洛阳、郑州等地,哪里需要他就赶到那里。罗三定的身影随时都闪烁在前往某个城市、某家企业、某座电站的公共汽车或列车上和人群中;他用双脚丈量了这些城市、企业、项目与故乡的每一段距离;他用絮絮叨叨的咸宁普通话向客户解释着产品优劣势;详细了解钢厂、电厂、码头、铁路等多种情况下对起重设备的不同要求。就这样,他将厂里的销售工作做得风生水起,成了厂里销售能手,他做了十五年多的起重机产品销售,连续十年被评为过优秀工作者。十年磨一剑,他也因此总结出了一套市场帐、用熟了一本技术经。

1996年,他应邀率领维修人员对当时武钢三炼钢转炉的进口吊笼检修。期间,发现该吊笼起重设备功能并不齐全,甚至安全系数都不达标。于是,他向武钢三炼领导反映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在领导首肯之后,与武钢技术人员一道,经过一周时间,对该产品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从而获得武钢的高度认可。“牛刀小试”成功,不仅激起了他“豪情万丈”,也为自己后期创业创新产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创业创新 用“发明+专利”打造企业领航行业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想大展宏图之际,国营蒲圻起重机械总厂却因为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更因为一些说不清道不明所谓的“内情”困扰。在1998年底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改制被一家外省民企收购。于是,一大批工人下岗了,罗三定也下岗了。

“其实,我当时并没有真正意义下岗,企业改制后,新公司一样给我们销售人员原有的待遇。只是那时候总觉得心里不得劲,总有一种失落感。”罗三定说:“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困扰之后,我才突然有所明白:人生有很多空白缝隙充斥其间,有了空白就得去填补,有填补行动就会有竞争,有竞争才会有发展,有发展就才会有鲜艳的足迹!”

他还告诉我,他读过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后,才明白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为第三境。同时他还清楚意识到,作为一名实用创新发明者,既有要有对创新发明的执着,还要不畏艰辛,目光长远,勤于思考。同时要及时把握行业动态,了解产品优劣性能,扬长避短。惟有如此,不抛弃不放弃,才能做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实用创新发明需要有专注的精神,不断探索,反复思考、追寻、研究,埋头苦干实干。在那段空档期,罗三定一边帮爱人打理武汉的建材贸易生意,兼职做着产品销售;一边利用各种机会到湖北银轮加工车间、湖北重工技术部、华工起重研究所与一线生产工人、技术员、工程师们甚至专家教授多次无底线“纠缠”,向他们请教相关“气动单梁桥式起重机”、“载人吊笼升降机”产品的多功能、高扬程、高难度、高质量、低价格等方面问题。把了解到的“秘密”、悟到的关键点记在本子上、刻在脑子中。之后不久,进入湖北神功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开始正式“气动单梁桥式起重机”进行研发。“熬了无数个通宵,我们不断探索,反复思考,重复试验,在2002年8月,“气动单梁桥式起重机”才研制成功,并在神龙汽车公司油漆车间投入使用,公司领导非常感谢,说我为他们真正解决了使用时易发生燃爆事故难题。”罗三定说,客户的肯定是他搞创新发明最大的动力。2006年,该产品被列为国家级新产品。

2004年2月,他被赤壁市市政府招商又回到了赤壁,在经济开发区起重工业园购置了土地、建起了厂房、招揽了一批技术人员,控股组建了湖北蒲旗特种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了专门团队,有针对性地对起重机械在特定环境中使用中的控制、超载保护、力矩限制、极限位置限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探索创新,从此开启了他的创新专利发明之路。

“起重机械通过起重吊钩或其它取物装置起升或起升加移动重物。过程包括起升、运行、下降及返回原位等步骤。起升机构通过取物装置从取物地点把重物提起,经运行、回转或变幅机构把重物移位,在指定地点下放重物后返回到原位。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异常繁复。因为起重机械产品一般都结构庞大、机构复杂、在作业过程中,常常是几个不同方向的运动同时操作,技术难度较大;吊运的重物多种多样,载荷是变化的,载运空间又是多样的,载运的物体形状也很不规则,有散粒、热融状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等,吊运过程复杂而危险;有的需要直接载人在导轨、平台或钢丝绳上做升降运动,其可靠性直接影响人身安全,一旦出事故就是大事故。”谈及自己从事行业的产罗三定如数家珍般滔滔不绝。他说他一直都在思考,如何将这一系列问题有效揉合在一起,从而努力达成产品省力、省材;控制方便、安全系数又高;启动平稳、冲击力又少;用起来既实用实惠还放心这样一种结果。

作为技术型特种起重机械制造企业,罗三定深知产品稳定的性能、卓越的品质才是企业致胜的关键,是产品的创新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他因此不仅与设计院所强强联合、与高等院校紧紧联手、与顶尖企业密密联营。还经常带领他的研发团队深入工厂、企业、码头、港口及偏远的水电站施工现场,了解产品应用,市场需求,不辞劳苦的测量统计数据,收集同类型产品优劣势信息,研究分析,在这些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确保各项性能超越同类各线品牌。

2006年,罗三定的“KG数控变向吊笼”研发成功并荣获武汉市重大科技成果奖。该产品系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多功能高扬程载人吊笼的系统设备。可分三种类型:有轨导向垂直升降式、有轨导向爬坡升降式和无轨自由升降式,7大系列。产品主要由双卷筒多功能提升机构、双悬挂大车运行机构、主机小车运行机构、变频调速系统、三级安全制动装置、自动跟踪系统、自动监控显示报警系统、载人吊笼及导向装置等构成。控制方式有自动控制或手控加遥控。具无级调速,三级制动、断绳、断轴、断齿保护、吊笼自动跟踪、运行自动监控(记数、显示)等综合功能。产品主要用于钢铁、矿山、化工、电力、港口等行业的洞道深井、高塔防爆柜罐维修与应急抢救等特殊作业。与国外进口同类产品相比,“多功能数控载人吊笼升降机”的科技含量和实用性能大大提高,安全系数翻了几倍,用户采购成本也降低了一大半。目前该系专利产品(专利号:20082011599.4)已进入多家大型企业,国内有武钢、首钢、新钢、邯钢、重钢、沙钢等集团公司采用,并且公司还与俄罗斯、加拿大、孟加拉等国钢铁冶炼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2016年,罗三定带领团队研发制造的超高平衡千米级深度安全运行的MGzR、MEzR载人载货桥式门式起重机和多功能GK数控智能升降作业平台横空出世。“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任性挑战极限,突破智能超越!”一时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安全生产报、工人日报、百度、搜狐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该专利系列产品2015年12月取得国家特种设备型式试验合格证和制作许可证。系列产品多功能、双卷筒、多绳系、多层保护主卷提升主机,获得多个发明专利和实用型专利,特别是在无轨自由升降运行、安全平稳、同步平衡方面有独到之处,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科技含量和实用性能大大提高,安全系数得到了数倍提升,用户采购成本降低了50%。因此备受用户青睐和赞誉,广泛应用于了白鹤滩水电站、小浪底水电站、厄瓜多尔竖井、台山核电站、中核铀业、湛江钢铁、武钢能源、内蒙风电、华润电力等多个重点企业和重大建设项目之中。

期间,罗三定还为中核铀业公司担纲研发了软带吨包自动挂钩、自动脱钩吊具装置。为无人化软带吨包自动输送装车码垛的人性化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就这祥,罗三定率领自己的团队在二十年中创新创造了国家七个唯一:中国第一台汽动顶级防爆单梁桥式起重机;中国第一台变角运行、自动伸缩调节作业面的烟道载人吊笼升降机;中国第一台气柜防爆载人吊笼升降机;中国第一台套智能输送升降双层往复循环一体机;中国第一台套核电站引水遂道双驱双核双控载人载物吊笼起重机;中国第一台套水电站引水遂道深井载人载物起重机;中国第一台套零等待,秒存取工商结合智能立体停车库。达到了世界三个高度:无轨自由平衡升降载人载物一千米高;无轨平衡平稳自由升降裁人数量100人;无轨自由升降平衡平稳超深超高载物载荷150吨。这些产品,不但获得了国家专利,而且还获得了国家特种设备唯一的制造许可证和维修许可证。

目前,其公司所研发的系列产品已有4项达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性能均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项产品被列为国家级新产品。

以科技创新为企业的立身之本,公司所获利润大部分用于新产品的研发。他们研制的新时代智能生活广场,是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产物,它将立体停车、购物、餐饮、文化娱乐、休闲健康、智能生活一体化,它既可以解决城市道路拥堵,停车难等社会民生问题,又便利于人民群众城市智能生活质量的提高。新时代智能生活广场是立体智能停车塔楼的升级版,它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土地资源,还将智能无人化智慧城市功能与塔楼制造溶合为一体,突现城市新地标,打造城市新功能,竖立起城市新形象。目前,该项目的研制虽然花费了巨大的精力、财力、推广缓慢,但罗三定却信心满满,认为这只是时间问题。他还结合自己多年来创业创新体会创立了“三定智能”思想体系,将它有效地运用于起重机械科技创新实践中,也产生了显著的成效,以至有许多朋友和同行认为他这是在刻苦研读马克思著作,并将其理论加以运用,收获颇丰,故而赐与了他一个很有意思的别名--罗刻思。

智能筑巢 用“智造+荣誉”铸就双创目的地

许多人都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对于这种崇洋媚外、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的不自信,罗三定一直都是嗤之以鼻。企业创建没多久,他就曾果断地将进口的仪器设备一件不留地从自己的企业全部“赶”走了。他说:“进口设备多数都很先进,这不假。但这些产品制造前却没有对中国人文地理环境进行过具体调究分析,所以很多产品并不符合中国国情,用起来的时候就会出现不是这儿有毛病,就是那儿会出问题。而我们生产的产品都是定身量做的,基本上不存在这些问题。”

有鉴于此,2012年9月由国家安监总局、《安全与法》栏目组、湖北省科技厅在北京联合组织专家评审会,与会专家对蒲旗公司系列产品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科技中国》、《中华英才》、《中国科学家》、CCTV4、CCTV7频道等多家国家级杂志、媒体对他们的新产品和创业创新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更有《中国科学家》杂志在2016年第2期把他作为了封面人物。

几十年如一日,不论是作为一名员工还是私企董事长,罗三定在企业实用创新的道路上均在无悔追求、不畏崎岖并锐意进取,其骄人的成绩因此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如今,蒲旗公司不仅是“湖北省科技中小型企业成长路线重点培育企业”。还被国家相关部门授予了“改革开放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创新示范单位”、“中国优秀民营企业”、“中小企业100强”、“2013中国自主创新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亦被评为赤壁市科技拔尖人才并享受政府津贴,同时他还被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聘为机械行业特邀高级研究员、武汉大学硕士生导师。并在2008年中国民营企业领袖年会上被授予了“创新人物”荣誉称号;同年12月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授予“改革开放30年中国百位杰出管理创新人物”称号;2009年3月被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授予“中国改革创新风云人物”称号;2011年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授予“中国优秀创业家”称号;2013年被湖北省委组织部授予“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称号、被中国生产力学会授予“中国优秀创新企业家”称号。

面对成绩和纷至沓来的荣誉,罗三定没有满足、没有陶醉,自觉创新无止境而从未放松过一刻身心。目前蒲旗特种起重机械公司已然成为清华大学博士生实验基地,三定智能科技也已注册挂牌。他告诉我说:“我只不过是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起重机械行业员工,几十年来,我一直在这个行业的缝隙中左冲右撞,虽然最后超常规地淌出了一条创业创新路,使企业抢占到了行业中一定的份额,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要说经验的话,或者如众人所言: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决定高度吧!”

人类历史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企业繁华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