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黄河,气势磅礴,滔滔浊浪,汹涌奔流。站在黄河最后一道拐弯处遥望远方,阒无人迹,曾经的铜瓦厢消失在那水天相接之间,只留下关于它的记载。
在黄河中下游河南省封丘县境内的黄河大堤上,矗立着一座“铜瓦厢纪念碑”。据记载,铜瓦厢初名铜牙城,为古代武将驻军的城池。明朝在此设立管理黄河厅,百姓不断聚集于此,逐渐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的黄河渡口和集镇。坊间相传,由于这里正位于典型的黄河“豆腐腰”险工堤段,常年旋涡翻滚,为了免遭河水冲刷,能工巧匠在大堤内侧镶贴着一段琉璃瓦,远远望去犹如一道铜墙铁壁,故得名铜瓦厢。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流域多地暴雨倾盆,水势再次猛涨,激流翻卷,惊涛拍岸,许多堤段的洪水已与堤顶相平。此时的太平天国起义军已盘踞长江流域,捻军活跃于江淮之间,清政府正集中全力殊死镇压,无暇顾及黄河水患,便以“暂行缓堵”来敷衍塞责。浑黄如浆的河水肆无忌惮地拍打着摇摇欲坠的堤坝,最终无情地冲破那道铜墙铁壁,打着卷儿在这方沃土之上沉重地流淌。铜瓦厢眨眼间被荡平,戛然而止,沉于滔滔大河之中。
据《封丘县志》及有关资料记载,北从现封丘县尹岗镇禅房工程一号坝垛往南,东至兰考县东坝头,西至封丘县李庄镇前辛庄,南到黄河岸边,约计淹没30多个村庄。封丘、兰仪、祥符、陈留、杞县一片汪洋,“远近村落,半露树梢屋脊,即渐有涸出者,亦俱稀泥嫩滩,人马不能驻足”。此次决口共波及河南、山东、河北等地10州40余县,受灾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总计灾民700万人。
铜瓦厢决口是一段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在黄河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黄河九曲十八弯,在此形成了最后一个“几”字形大转弯,使原来的东西走向注入黄海,变为南北走向,在山东折向东北注入渤海,结束了近700年夺淮入海的历史,被世人称为“黄河最后一次自然大改道”。
今天的铜瓦厢决口处,坚若磐石,岁岁安澜,天高水阔,林草丰茂,滩区庄户全部外迁,在它身旁留下了广袤无垠的滩涂。百里长堤宛若一柄镇河长剑,堤坝两旁树木苍翠挺拔,草地碧绿如毯,芦花轻舞飞扬,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世界濒危级保护鸟类震旦鸦雀在这里繁衍生息。每到冬日,成群结队的大雁会在这里觅食栖息,这里似乎也是候鸟南北迁徙重要的落脚点。
黄河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之河,也是一条波澜壮阔的文化之河。封丘当地政府以铜瓦厢丰厚的历史文化为依托,提出了铜瓦厢生态带建设规划,重点打造以黄河中下游景观为主的黄河标志性景区,从而展现九曲黄河的壮美胜景。
与我生命休戚相关的大河是黄河,与我生命休养生息的小河是黄河的支流,生我养我的故乡就在这黄河流域版图之中。无论是堪称地上“悬河”的曹岗险工,还是黄河湿地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它们都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不可复制的历史过往。乡村振兴,文旅先行,我对这一片沃腴的土地始终有着无尽的盼望与遐想。
铜瓦厢决口处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需要我们去探索和挖掘;铜瓦厢生态带,必将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首发于《奔流》202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