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开化的今天,在繁华似锦的都市商圈中,普通或者普普通通最适合老家的潘氏宗祠。翻建以前的宗祠只是一幢平顶的钢筋水泥房子,能同时容纳五六十人站立,门口对应的影墙上贴着“天地国亲师”的醒目主标题金字,左右分示:“高贞香火、潘氏祖先”八个次级宋体标题,在徒有四壁的祠堂大厅中如醍醐灌顶、甚是醒目。
更早的先辈们聚合的雕梁画栋的姓氏宗祠因人口而论,人口众多的族群会修缮颇具规模的建筑,供族人聚会、祭祀使用,今天的宗祠建筑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多见。我所能记得的最早的祠堂当属于明清建筑,新中国成立后改做了小学教学楼使用,后拆迁变成了钢筋水泥结构。
老家秉持了先人春节团拜、祭祖的民俗,在世代生活的村落生生不息、犹如“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每年的腊月二十七日晚十八点起点炮为号,大家纷纷端来腊肉祭品,并带上纸钱和香烛,一面供奉食品,一面焚香烧纸,朝着影墙顶礼膜拜,等到全村的人都到了,集体作揖或跪拜后方才散去居家过年,庆祝一年的丰收。春节伊始,在大年初一的上午九点前,管理族谱的人早早的摆上了香案,翻开远在河南的祖先潘仁美的雕刻画像(荣阳潘氏,推测应是汉高祖曾屯兵的荣阳城),点上火红的蜡烛,或者是电子型的香蜡,家家户户依次的燃放鞭炮烟花,只觉得轰鸣声不绝于耳,山静村庄远、独有火炮闻。好在乡村植被生态较好,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自我净化较强,一两个小时后,广场地面上的火炮烟花垃圾便堆了一地。
推开现代中国的散文宗庙,满满的乡愁如炊烟袅袅,又似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自然而然。如许地山的《落花生》,朱自清的《背影》,巴金的《梦》,冰心《我的父母之乡》,老舍《想北平》,矛盾《白杨礼赞》,郁达夫《故乡的秋》,季羡林《黎明前的北京》,朱德《母亲的回忆》……
乡愁,也许是今夕何夕,更多的是往昔,“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日子”。“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十几年前,我从河北来到北京,遇上了非典型肺炎疫情,转眼间在西部参与湖北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御,在县团委的微信群里及时共享发布最新居家消息,时间真是走的飞快。弟妹们的孩子都读了小学、中学,我的家人和孩子也将入族谱了,二十年弹指一挥间。
宗祠要翻建了,从一层改建成二层。为了获得宗庙的设计方案,特意向老家人问询但无人应答。估计没有一个纸质的图纸,设计方案在意念中,完全由族人口述,然后由师傅们据实修建。这就是我们沿袭很多年的传统,一点一滴的乡愁吧。在村微信群中发出一点温馨提示,山青水秀的村落,我们也可以多规合一,把一幢建筑聚集多项功能,比如接待宴会厅、康体与文娱活动场所、会议厅的集散地,答复依然是“冷月无声”,颇有“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之意,也许和当初的五四青年问乡亲们“生活是否丰富”一般。
“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振兴乡村、在村做干部需要事务公开,聘请专家们调研制作规划发展方案后要最全面的向村民征求意见,让村民自主选择确定专家的规划方案,提出修缮意见,最终定稿。多年的基层经验已习惯了村民自治与民主政治,但淡淡的乡愁也是不能忘却的。
悄悄的问表弟为什么大家不搭理我,他笑了,可能是都市商圈模糊了我们的视线,国家的精准扶贫是在2016年的不变价格水平下提出的,基层的乡村不一定有那么高的消费,我们虽然在城里做事,乡村的集体投资还是因地制宜、有时候也得入乡随俗,逐步的满足大家的文化诉求。“为了集约利用土地,我们可以在宗祠附近建立覆盖全村姓氏的文化墙,还有空出的池塘洼地可以开发利用,修建我们的综合文化中心 ,东西南三点都可以有的,那些公共文化产品功能会实现的,大家都会尽力而为。”在最具仪式感的春节,回望那些最具人气的乡风民俗,依然清晰。上世纪九十年代,乡亲们曾组织修撰谱牒,沿用着活字印刷术,组织了规模化的露天庆祝宴席。二零零八年同年安心的故乡朱家衕修撰紫阳朱氏家谱时,使用的是现代版的排版与印刷,行文仍然采用文言风格,以家庭成员的生、卒与婚姻家庭基本信息为主,包括了就业说明。概括的讲,今人继承传统的谱牒,继承文言也无不可,大众已普及高中教育,除记实生、卒外,还可以有成年与行业的记载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应该登高望远,鸟瞰路径,了解概貌,“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的过程,“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说要像渴望恋人那样,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是说:经过反复追寻、研究,到底取得了成功。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在群防群治的金鼠之年,如老舍先生所言,我只是记录心中的宗祠与故乡,祖国之大、那山那水的家乡可圈可点的太多,深切的想念那“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那一幢最普通的宗庙。
我想无论是包罗万象的聚村姓氏文化墙,还是沿袭的姓氏宗祠,大家的初心是积极的,践行着“传古承今”的城市精神,缅怀先人们且砥砺前行,虽然能剖析莫须有的担忧,但相比乡亲们的包容厚德、感人至深的真挚,厚重的底蕴昭示着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