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潘定心的头像

潘定心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0/17
分享

赣之剧

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地方戏赣剧没落了,那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一个二十年的沉沦。一个世纪的始末,原本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年代,如二十世纪初辛亥革命实现,十九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民众救亡自发的进行。又如大宋王朝与五代十国的交替,在十世纪与十一世纪。大清王朝则延续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的始末。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前行的主轴中,任何节点都是规律的显现,第一次世界工业革命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持续了一个世纪。中国共产党在二十世纪历经二十年后开始成立,用一百年时间缔造了完整的人民共和,并向民族复兴迈进。

……,历史的世纪、人类的文明始终是光明在前。我想我们的赣剧大概是休眠了一些时日。在专题网站上能轻松的访问赣剧视频,或者是全本折子戏赣剧,与其他地方戏曲并没有形式上的差别,说来也算是能让人欣慰。只是仔细的品读,或者如石砚磨墨般讲究时,视野中的赣剧质地有许多不足。专业网站中公众传播的视频中掺有剧院现场的杂音频频,人头虚晃、黑影躁动,只看见一些票友爱好者随性的走穴。虽然大体有样、不失风雅,而与黄梅戏的经典传媒相去甚远。在一百集、二百集精彩唱段联播的短视频制作方面,公众网络基本上看不见高水平的数字化出品,这就是专业的数字传媒的差距,更是文化与心灵的差别。

在工作闲暇午休的时刻,与同事木木同时分享黄梅戏与赣剧唱段,她则向我展示了纳西民乐,同样的乡音但赣剧的音乐制作差远了,显而易见的失落虽然令人失神却也无可奈何,赣剧的制品与蕙质兰心还有一个淬火的过程。

我是不懂得赣剧的,至少是现在还没有专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但从传播学的角度、从发展的规律看,文化的传承需要久久为功,一个系统工程的完成与收获需要良好的制度设计与科学的组织与实施。在与省教育厅十四五规划建言中,我坦诚的表示:国球的成功与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关,与现代化的运作机制密不可分。希望在年复一年的时光岁月中,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能接受赣剧音乐教育,接触赣剧文学、并能身体力行,戏曲文学与音乐原本就是瑰宝,并非仓促间能够全面认识的,对赣剧系统文化的传承赣鄱大地责无旁贷,如同其他地方戏曲的发展与辉煌一样,都是地域文化的支撑与持续发展。

第一次接触赣剧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正值赣剧地方戏第二次辉煌的时候,因为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经济不断发展,延续中的赣剧团不断的走向改革发展中的乡村,家庭联产到户的农民在农闲的时候喜欢看戏,或者用戏曲庆祝丰收。晚稻收割后秋高气爽,一年的收成基本确定,国家的公粮、定制采购粮食交足后,归属自己的收成也很不错。村集体在中心广场搭建一个露天戏台,或者将建成的室内活动中心清理打扫一番,安装好戏班子运过来的水晶照灯,接通裹着红布头的扩音器,摆好司鼓、二胡手的座椅,以及演出常用的桌子、椅子,帷幕渐渐拉上,静静的等着月夜的到来。儿时的我们没有多少文娱活动,露天戏台是我们很向往的地方,大人们每一个劳作的过程都被我们仔细的盯着看,即使是简单的重复动作都要簇拥着观摩一番。在帷幕降下后许久依然要围着戏台嬉戏打闹一番,直到家人远远的叫喊我我们的名字才肯依依不舍的离去。华灯初上、夜色到来的时候,锣鼓喧天,五颜六色的剧中人开始登台献唱,穿衣、撸胡须、迈步子都是踩着节点进行,好像很合拍。音乐队伍全神贯注的演奏着,台下的成年人不停的彼此交换意见,好像是入戏了,而我们在似懂非懂中记下了音调老高的语音和嗓子雄浑的老生,还有听着嗓音清脆动作勇武的小生在舞台上帅气的样子。

最后一次现场看戏是初中的七年级,在镇文化礼堂的舞台上,不知哪里来的赣剧团演绎《蝴蝶杯》,班主任给我们发放演出门票,在晚自习后与同学们一起观看。深秋的夜晚,天气有点凉,但观众席上座的比较满,大概是快到散场的时候,在我们进入现场后不少人开始离场。

一位婀娜的花旦拽出宝剑好像是要报仇,不一会一对彩色的蝴蝶开始上下翻飞,大家不停的鼓掌喝彩。老生开始有力的演唱,声若洪钟。

次年我们搬进了当年镇赣剧团的居所,因为赣剧团已经解散了,那个演赣剧的姑姑已嫁人务农。在赣剧团散落的道具中,水晶照灯的玻璃已经破碎,我和同学各自留存半块水晶玻璃作为纪念。读书时努力的学习书本知识,除了书本和授课老师的讲解外,再就是同学们真诚的笑脸,洋溢着等待明天的青春岁月。那时的教育与社会大概这样,家长们的世界与我们基本脱离关系。花季与十七岁的雨季正在县城耐心的等着我们。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赣剧申遗的消息,是二零零六的事情,这个时候县城复兴了赣剧团,专业的剧团制作还是可圈可点,只是比乐平市、南昌市赣剧团还有差距。当年姑姑长玉在乐平学习,晓霞姑姑在南昌电机厂工作,大概是有姑姑的地方要先进一些,如门神秦琼秦叔宝犯事了还是要靠姑亲缓解。南昌大学赣剧周开启的时候,大江网、南昌都市网都进行了报道,还有专家实行了点评讲解。只是谈到赣剧的未来不是那么自信,又有点声无彩练的味道。追忆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年代的毛主席、周总理接见汇报剧团,赣剧大家潘凤霞引领我们鉴赏西厢记、还魂记,游刃有余的弋阳腔,优美的表演、灵秀的人设,获得不少喝彩。时代在进步,岁月在变迁,我们的年轻人、万千观众去了哪里呢,真正的文明与艺术不会在任何时刻离开我们,即使有短暂的淡忘,那只是一个星辰的闪烁而已。读媒体的专题报道可知,在赣剧院解散、剧团隐遁的低谷中,省委每年都拨付经费支持赣剧团的发展,到后来剧团开始招聘各类专业人才,并设立基地,如鄱阳、乐平、南昌,定点演出与巡回演出交替展开。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秦腔》作品中以发生在清风店的故事讲述秦腔的缘起,民族瑰宝的今生前世。而《赣剧》的清风店大概是鄱阳、乐平与南昌,一个个传承古今的地方,一双世代探求艺术美的伉俪男女主人。汉班固《两都赋序》中说:“大汉初定,日不暇给,至于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如同诗经的采诗,汉开始采乐,今天的文艺人深入各地采风,新闻走基层大概类似,因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只有深入群众,围绕人民中心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拨开汩汩喷涌的创作山泉。现代赣剧《红雨青山》、《但愿人长久》、《斧头将军》都是时代的写生、以人民的名义发展赣剧艺术。

在当当网上尽力的搜寻,只有几本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曲谱待售,还有一本精美的《赣剧史话》。学唱赣剧的平台是看不到的,而晋剧、越剧的学唱比比皆是,黄梅戏不但有四大徽班进京,还有现代交响乐的伴奏,经典唱段字正腔圆、数字高清传播令人羡慕不已。虽然任何地方戏仅仅只是地方戏,然而每个文化的载体有着她背负的重责,犹如背负青天的负重,必须播散给全体赣鄱儿女,缓缓的搭在英雄赣鄱人有力的肩膀上,才能脚步稳健的前行。

5G8K的数字传媒时代,任何地方戏迎来了共同的新的起点,只要我们把先进的生产力技术融入我们的剧院,就像给剧团穿上腾飞的金缕玉衣,不仅清新靓丽、更是对艺术锦上添花。仔细聆听花旦的抒情唱腔,有一种直冲云霄的舒畅,除了优美再就是动听怡人。生旦的高腔,“九角头”的西皮唱演,任何时候响起都是一种奋进,令人振作、康健。媒体的朋友们表示,在这个融媒体的时代,也就是全媒体的时代,引一发而动全身,从任何小的切口深入,都可以全面完整的展开,全景全息能真正的实现。如当年天津卫视拍摄全景天津纪录片,而首都北京任何时点都能全景在线、云游京华,TV给了我们更多的留恋时光与文化记忆。

“十年种树,一年种谷,都付儿童”。等到孩子们长大了,我的同年、同学发小们也都退休了,那时的我们也将成为忠实的票友粉丝,在赣剧理疗中实现赣剧的保健,三五成群、相约剧院剧团,做一个潇洒的赣剧名伶与高腔老生,抑扬顿挫的唱响我们的回声,共享人世芳华。因为我们相信赣剧艺术的力量,好比是相信体育的力量,正如我们时刻践行的替代医学,在营养美食、养生中度过每一个四季,一个个有光、有热、温暖的日子。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