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潘定心的头像

潘定心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6/20
分享

梅花忆

    祖母潘胡氏与张王氏是一辈子的好朋友、好令居、好伙伴。1996年祖母病逝,享年76岁;2018年,张王氏辞世,终年89岁。祖母家谱名冬梅,张王氏奶奶原名冰花,与叔祖母潘王细凤为娘家姐妹。

    在城乡二元分治的年代,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不高,播种、耕地、施肥、浇水等农业生产全靠手工劳作,五六十岁的两位老人经常下地干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冰花老人与丈夫长寿同志都是党员,一生养育了三个儿子、四个女儿,付出了许多艰辛,最终子孝孙贤。有的外出经商,从事餐饮行业;有的追求上进攻读MBA,从事企业管理;有的留学新加坡,在美国从事国际营销。

    老人与我们做了三十多年的邻居,从未听见老人有过不满。老人常常对我说:“我们从毛主席那个年代过来的,要经常做好事,不能做坏事。”好人终究有好报,这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的老人,用极其朴素的语言与行动,阐述了真理。坚持理想信念,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能书写传奇,孕育伟大。

    童年的时候,受父母的影响经常下地劳作,收割稻子或者施用农家肥,为庄稼锄草等,劳作完毕祖母就带领我们去乡镇礼堂看戏。社戏闭幕后经常是晚上的十点或者是接近子夜,老人便会在旅馆(长寿同志的工作单位)门口等候我们,或者是安排小菊姑姑招待我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艺下乡活动,我经常跟着祖母参加。

    1997年,重庆大学的金星校友社会调查,采访了老人。老人讲述了长寿同志光辉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从老家来到鄱阳,不仅要白手起家,还得为集体奔波努力,当然获得了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自然灾害的几年,老人在村集体只能吃上米糠和白菜做的粮食,和祖母们一样同甘共苦。小孩子们上学,经常穿着补丁衣服,背着不起眼的书包。老人说,她和丈夫从未吵过架,丈夫有时候喝点酒,或者开个玩笑,她要么作陪,或者沉默,孩子们都长大了,国家发展了,日子越过越好,小家庭自然没什么矛盾可言。

    老人经常收到孩子们的礼物,比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孩子们不能扎堆返乡就给老人寄来城里的美食,水果。老人收到了往往给祖母分一些。果脯、牛肉干、桂花糕,这些在我十多岁时,经常能吃到,真是借光。

     “山定权、 树定根、人定心”,温总理主持全面推进的林权改革给农户们送来了经济林收益,推进了山、地、林、草治理。老人了解后给我们讲述了八宝山林场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有机会还是要多植树,像省内的“白天看不见村庄、晚上看不见灯光”,森林碳汇、多制造新鲜空气。

孩子们经常对祖母说,老人辛苦了一辈子,青壮年时期做了很多农活,养活一家人很不容易,工作稳定后尽力一年的四节都集体返乡探望,期望老人能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老人六十多岁时帮忙小菊姑姑抚养小外甥,有一次到菜园锄草回家晚了,睡醒了的小外甥啼哭了十多分钟,惊得祖母慌忙叫回老人,打开反锁的门窗才将小孩的哭声止住。

    我参加工作后,每次回家总能见老人打扫卫生,或者清理垃圾,依然递给我一些零食,荸荠、橘子、苹果都有。

    曾记得祖母说过,有一次小婶子和叔叔吵架自己跑回娘家了,叔叔不敢去接,叔祖母就委托祖母和老人前往小婶子的娘家劝慰余怒未消的小婶子,气消后的婶子就回家了,继续打理家务和张罗弟妹们的学习。

    老人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从改革开放的初期到改革开放四十年,见证了乡村的发展历程,家事、国事都竭尽全力。今天,老人安静的走了,作为后来者,我们将继续在党的指引下,做好乡村振兴的事业,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美丽乡村添砖加瓦。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