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皮人的头像

黄皮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2/29
分享

交警的岗位

我以为,工作空间最大的是交警,因为辖区范围有多大,工作空间就有多大。我还以为,工种最繁杂的也是交警,事无巨细,该管的不该管的都得管。这绝不是王婆卖瓜,而是因为交警工作的特殊性所致,所谓“三尺岗台连着千家万户,十里长街惯穿五湖四海”,便是对北京交警的真实写照。

我是85年底由部队转业做了一名交警的,曾经在当时的宣武交通大队上班,对那段时期所经历的许多事情记忆犹新。

站岗,是每一名交警的本职工作,日常一班岗至少两个小时。交警工作的环境是在露天,且不说尾气的污染、嘈杂的刺激,单是自然气候便是极大的考验。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别人可以找个地方躲避起来,交警必须坚守岗位。夏天,路面温度往往达到60度,鞋底滚烫,周身烘烤,不出10分钟,汗水湿透衣服。冬天,冰雪覆盖,寒风凛冽,不到20分钟浑身冻透,尤其是脚尖、手指头,冻得隐隐作痛。

个中滋味,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实难体会。然而,气候越是恶劣,交警越是要顶上去,因为城市需要畅通。交通,仿佛一座城市的血管,只有顺畅地流通,才能保障生命的活力。交警,便是疏通血管的医生,哪里发生堵塞,便要设法医治。工作时间长了,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只要遇到晚上下大雪,如果这天正常上班,肯定提前到达岗位;如果是休息天,立马赶回单位。我们内部有句口头禅:下雪就是命令!

赶上老天突降暴雨,路面积水再深,交警必须顶着风雨,蹚着积水,坚守在岗位上疏导交通。哪怕浑身湿透,冰水刺骨,也得护送行人、车辆安全通过。

其实,对于交警来说,最难忍受的倒不是自然环境,而是冷嘲热讽,恶意攻击。

交通堵塞,对于大城市来说是一种常态,造成堵塞的因素很多,但有的人往往迁怒于交警。我就遇上过多起这类现象,有的驾驶员摇下窗户,冲着我说:“干什么吃的,这么堵,木头桩一个。”还有的说:“哪里有你们,哪里就堵。”这还算客气的,更甚者是处罚有交通违法行为的人,那话说得像刀扎你的心窝:“拿去吧,买纸钱烧去。”“嗨,出门遇上了丧门星。”等等。

执法,原本是交警的职责,是为了维护大多数人的合法利益。然而,当初没有相关的法律来维护交警的执法权益。交警又不能当众与这些人发生争执,更不能脱下衣服与人打架,只能忍声吞气。

这些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交通参与者是值得点赞的,他们严守交通法规,自觉维护交通秩序。有一段时期,许多市民、职工、学生,甚至包括各界名人、单位领导都纷纷走上街头,举着小红旗站岗执勤。还有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于节假日邀请交警去他家做客,慰问交警。凡此种种,使我进一步认识了交警工作的重要性,增添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回想起来,是有许多感慨的。交警的岗位,必然要与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现场打交道,与伤者亡者零距离接触。

那是盛夏的一天下午,天气特别炎热,烈日炙烤得柏油路面软绵绵的,像要熔化一般。我在天桥一带巡逻,行至北纬饭店路口时,正巧遇到一位中年汉子骑着一辆平板三轮车,突然栽了下来。那汉子长得腰圆体胖,躺在地上没有动弹,我立即与司机将汉子抬上三轮车,飞也似地跑向附近的友谊医院。经急诊室的医生诊断,人已断气,院方当即拒绝接收。因为没有家属在场,加之没有死者个人的任何信息,医院无法受理。怎么办?总不能将其弃之不管吧。

我立即将这一突发情况报告队里,经协调,由宣武公安分局通知派出所前来接管。派出所的同志倒是非常有经验,找到了医院保卫处,先将尸体存放于冷冻室,然后与我办理了交接手续。手一挥,说:你们走吧。

这是我参加交警工作遇到的第一起突发事件,在以后的许多日子里我头脑里始终有挥之不去的阴影。

一天傍晚,我在队里值夜班,拿着饭碗正准备去食堂吃饭。突然,有群众报案,说和平门往东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死了2人,重伤一人。我立即与事故组的同志一起驾车赶了过去,现场一片狼籍:一辆带斗的小客车违法调头,正赶上对面一辆大货车快速驶来,将小客车撞翻。小客车严重变形,里面一男一女当场死亡,大客车司机严重受伤。

我们到达之前,急救站来人来车已经将重伤员拉走了,剩下两名死者还困在车里,必须先将死者弄出来。由于车侧翻着,死者卡在里面出不来,必须先将车翻正。好在现场围观的人很多,我们叫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上来帮忙,一起将车推翻了过来。用力将门拽开,死者被挤压得血肉模糊,面目狰狞,但还得将其从车里抬出来。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恐怖的事故现场,并用手抬起死者。当晚回到队里后,我本能地用肥皂反复地擦洗双手,用自来水冲洗,一块肥皂几乎用光了。那天,没心情吃晚饭,整夜头脑里是血淋淋的场景。若干年后,市公安局为民警增设了一门课程,叫心理干预。我联想到这起事故,感觉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后来我接触了更多的、更恐怖的事故,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有心理阴影。

交警的岗位,必然要与人打交道,遇上的形形色色的事就多了去了。如走失了路的,病人打不着出租车的,老年人腿脚不便过马路的,你遇上了管不管?甚至,两口子闹离婚在街面吵嘴,小商小贩在路边设摊摆点,中小学生在便道上踢球玩耍,你都得去管。

一次,一位大娘跑过来,把我拽到路边,指着正在树下躺着的一只小狗,说:“民警同志,这是一只流浪狗,你得想办法把它弄走。不然,咬着人事就大了。”那狗见我们走过去了,撒腿就跑,钻进了一条胡同里。

那时,狗是稀罕物,很少有人家养狗。这事管还是不管?管,总不能让我去逮狗吧?不管,群众有需求,说你不作为。好在,我长时间在这一带巡逻,与周边的单位熟悉了,于是,我请附近一单位的车队长出面,让他想办法解决。

过了几天,还是那位大娘找我,我以为又要我去逮狗,心里一紧。大娘大拇指一伸:“好样的。”我问:“怎么呢?”大娘说:“狗没了,我放心了!”

那狗是怎么没的?到现在我也不清楚,车队长也没有告诉我是怎么弄没的。

交警工作虽然辛苦,但也非常有意义,由于首都地位的特殊性,许多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的活动都有交警的参与。如奥运会、亚运会、国际马拉松赛、外宾国事访问等等,我都见证了,并参与其中安保,至少在人生的履历上有那么一抹“亮点”。

我永远记得第一次为全国“两会”代表值勤的情形。全国“两会”一般在每年的4月初召开,此时,北京虽然立春,但冬日的余寒尚未消退,春暖姗姗来迟。我们的任务,是在白纸坊桥至西便门一线执勤,确保路面安全畅通。这一线全是高架桥,道路宽敞,视线开阔,两边楼房林立。

凡遇会议召开,车队出发或者返程,我们必须提前一个多小时进入岗位。那车队,几十辆车从你身边“嗖嗖”驶过,上面乘坐的都是全国各地的精英,你会从内心升腾起一股使命感和自豪感!

“两会”最后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3点钟的会议,我们1点半到岗。会议大约4点半到5点结束,上级通知我们不得撤勤,原地守候。会议结束后,部分代表在天安门广场拍照,部分代表返回驻地,车队陆陆续续离开,我们始终在岗位上值守。7点整,代表们还要到大会堂观看文艺演出,9点钟散场。上级仍然通知我们,原地值守。于是,我们的勤务连上了。

下午上岗时,太阳高照,天气温暖,我们穿得较少。入夜,气温骤降,冷风扑面,仿佛进入冬季,好冷啊!我们始终站立在高架桥上,没有任何遮风避寒的地方,甚至,连一口水都没有喝。此时,饭点也过了,肚子也闹腾起来了。真是:饥寒交迫加口喝,腰酸腿痛好疲惫!

那晚近10点,我们才撤岗。当队长开车接上我们时,他问道:“去哪个饭店?”我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大声喊道:“去厕所”。真的,好有戏剧性啊!回答完后,所有的人哄堂大笑。

要知道,在高架桥上,车来车往,两旁住房林立,哪有方便之所?每个人都早已憋得难受极了。

这就是交警的岗位,我今天虽然远离了岗位,但殷切希望交警的岗位永远在路上,更希望在人们心里。因为是交警在默默地守卫着城市的安全,护送人们平安出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