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皮人的头像

黄皮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4/03
分享

年轮辗过的车辙印

小时候,我乡下的爷爷经常赶着一辆牛车,沿着村口一条坑洼不平的泥巴路走出去。那牛车一颠一颠的,在路面上辗下深一道浅一道、长长的车辙印。若干年以后,那条路被一条宽广平坦的柏油路所覆盖,再也没有牛车印迹了,取而代之的是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的轮胎痕迹。然而,今天在我看来,它宛若一架历史的年轮,记载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题记。


在我们生活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人们最大的期盼是家庭拥有“三大件”,即自行车、手表、收音机。进入七十年代,这种期盼没有多大变化,只不过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缝纫机,合称“三转一响”。又进入八十年代,这种期盼才刚开始暗流涌动,于是我的“有车族”生涯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有了记载。

八十年代初,我工作的单位在广东湛江,由于是部队的科研基地,一道厚重高大的围墙将军营与外界隔开。然而,诸多生活用品需要外出购买,得走很远很远的路才能到城里的集贸市场。湛江属亚热带地区,潮湿闷热,而且受台风的影响非常大,当时既没有空调,又没有冰箱。所以粮食、蔬菜和鱼肉、鸡蛋之类的东西不能多买储存,容易长霉变质。而每天上街购买新鲜的又不现实,只能坚持少买多跑。

为了解决这个困难,部队领导想方设法找当地相关部门协调,分配了一批购买自行车的指标。虽然都是杂牌货,但也是一票难求,我分得了一辆天津产的麒麟牌自行车,黑色26的,当时的名牌是永久、飞鸽。买这辆车花了100多元钱,是我和夫人两个月的工资,也是我们这个家庭当时最昂贵的家产。

从此,这辆车不仅是我的代步工具,而且也承载着三口之家的许多欢乐。节假日、休息天,自行车前面坐着孩子,后面坐着夫人,高高兴兴地去城里、去海边游玩。那个年月,能够骑着自行车外出观光,也是很奢侈、很时髦的,赚足了路人羡慕的目光。

直到后来我和夫人一起转业,还将自行车化整为零,打包托运回北京。在北京工作期间,有段时期上下班仍然骑自行车,并继续带夫人和孩子到附近公园游玩。这辆车整整用了16年,直到锈迹斑斑,除了铃铛不响全身都响,当作废铁贱卖了。

八十年代底、九十年代初,北京街头悄然出现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就是摩托车。摩托车整体精美小巧,机动灵活,速度快捷,去来一阵风,冒着一股青烟。好帅!那时,市面上几乎看不到国产摩托车,以日本进口的居多。

在交管部门工作有一大好处,你不想学车,但工作需要,作为硬性任务安排学车。转业回地方的第二年,我考取了汽车、摩托车驾照,于是买一辆摩托车当作代步工具似乎水到渠成。因为从我家到工作单位至少有10公里,每天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得2个多小时,太累!尤其北京风大,顶风骑车更是累得要命。

我购买的第一辆是轻便摩托车,铃木50,红色的,与自行车相比确实前进了一大步。上下班不用费劲蹬踏板不说,而且还节省了一半时间。更大的好处,是夫人和孩子可以在单位等着我,回家时孩子坐在摩托车后,夫人一手扶着自行车把,一手抓着我的肩膀一起走。

当年,能够买得起摩托车的人也是寥寥无几,因为我有5年时间负责摩托车的检验和考试,一人应付足矣!许多社会名人,文艺大腕都只有一辆摩托车,比如京剧名家梅宝玖、二胡大师周耀琨等都亲自骑着车前来参加验车。中国歌舞剧团、中国芭蕾舞剧院等演员和领导都曾与我有过交集。

摩托车非常刺激,有一种飘逸感,骑行速度完全掌控在手腕的转动之间,那种人车合一的感觉非常爽!因而大约过了三年,觉得铃木50马力太小,不过瘾,我便更换了一辆本田125,也是红色的。看似又进了一步,玩得也更时尚,但是危险因素也进一步加大。我是从事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非常清楚交通事故的危害程度,北京第一批考取摩托车驾照的人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几乎全军覆灭。当年有句口头禅:要想死得快,就买一脚踹。

我曾发生过两次交通事故:一次是铃木50,我正骑车在马路上走,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像失灵一般,冲着对面的来车就撞了上去;第二次是本田250,刚起步,那车非常有劲,像箭一样窜将出去,结果人倒地摩托车朝前行驶了七八米,也倒了。所幸,两次事故人无大碍,但教训惨痛,下决心更换汽车。

改革开放以前,我丝毫没有奢望过此生还能拥有一辆私人汽车。记得小时候经常看到街坊一位叔叔开着一辆绿色吉普车,疾驰而来,绝尘而去,感觉好威风,好帅气!于是,我最大的愿望也只是长大后争做一名机动车驾驶员。

花一万元钱在交易市场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昌河牌,白色。有句行话,说摩托车是人包铁,汽车是铁包人,这是针对安全而言。至此,我每天上下班再也不担心刮风下雨了,在心理上也提升了安全系数。

有了汽车就方便多了,家里许多需要搬运的重活,以前无可奈何,现在轻而易举。比如换煤气罐,横放危险,只能竖放,摩托车高度不够,兜底。只能用自行车,要走几条大街,还得扛上4楼,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不是一般的累。汽车就不一样了,省却了运输过程,显得不累。

此外,看望老人、外出串门,或者到北京附近各景点游玩,需要随身携带许多东西,有汽车更是方便多了。一家三口坐在车里,去来自由,方便快捷,其乐融融。然而,当年虽说汽车少,但也成为盗窃的目标,尤其像昌河这类面包车防盗功能差,非常容易撬开。我的这辆昌河车平时放在楼下的露天里,有天夜晚被小偷撬开了,搭上线开走不远居然着火了。第二天早晨上班时发现车没了,等找着后白色汽车变成了黑色的,烧得只剩下车架。

汽车虽然烧没了,但拥有汽车的欲望却没有熄灭,反而更加强烈,我决定买一辆防盗性能好的高档车。进入二十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买一辆汽车比当年买一辆自行车还容易,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汽车普遍进入寻常百姓家。对汽车的需求刺激了国产汽车的迅猛发展,各种类型的车辆五花八门,任凭挑选。于是,我最终将目标盯在了奥迪A6上。

有比较才有鉴别,奥迪与昌河真有天壤之别,奥迪起步快、行驶稳,无噪音,乘坐舒适。尤其是跑长途,高速行驶无颠簸感,减速玻璃无恐惧感,操作轻便无疲乏感。有一辆性能超好的车,不仅能够放心大胆地使用,而且与外界有了更加密切的接触,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十多年来,我开着这辆车无数次回老家武汉省亲,多次去山东夫人老家看望亲人,经常去秦皇岛拜访昔日的老战友。

十多年来,这辆车是我自驾游的最好伙伴,曾游览过鸭绿江的断桥,欣赏过乌拉盖的草原,拜谒过上海的一大会址,光顾过婺源的千亩油菜。

十多年来,我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汽车行驶的轨迹记录了我的心路历程,岁月在旅程中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演化成一篇篇激扬文字。

我常常想,我们已经彻底告别了牛车时代,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汽车,不仅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发展,而且享受到了时代给予的福祉,我们是幸运的,至少要比我们的父辈要幸福得多。这既是我个人梦想成真的过程,也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伟大历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