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父潘克明,字佳鹤,笔名俊。(1936—2014),湖北省鄂州市杨叶乡潘家桥人,私塾四年,中师学历,农民诗人,系中国作家交流协会,鄂州市民间艺术协会和黄石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乡楚剧团团长。
潘克明兄弟三人,排行老二,长兄为笔者之父。叔父的书法师从其父潘伯梁,颜楷功底,行书娴熟,承蒙家教,耳濡目染,字迹雅俗共赏,实用性较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当地乡村学校和商埠可见他的墨迹,鄂州杨叶“古塘小学”四字为他所题。
叔父五女皆婚嫁。晚年,他和婶娘老俩口相依为命,因年老体弱田地转让给了别人,主要依靠政府救济和子女供养。住老屋,明三暗六,上下两层,楼下开了一个代销点,做点小买卖,可换得一些银两,贴济家用,另外,叔父性情和善,为人开朗,广结人缘,为了方便村友,摆了几桌棋牌,收点茶水费,细水长流,衣食住行,不在话下。
叔父打点小店,嬸娘烧茶做饭,日子长了,有些闲工夫,喜欢写点什么,唱点大鼓,不过如今听鼓的人不多,故近年敲得少,叔父楚戏擅唱悲调,乡民爱听,但条件所限搭台者寡。唯唱悲哀(方言),独脚表演,哭婚嫁,来得方便,于是,叔父一度恋上了这个行当,十里八村的红白喜事,都慕名而邀,因此,经常可以听到他的声音。长此以往,心宽体胖,气宇不凡,看上去无忧无虑,一点不像年逾七旬的乡下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七、八月的一天,叔父步行三十几里地,从老屋来到黄石市黄石港,告之鄂州举办书法赛事的消息,后来,按照通知要求,我俩同时投稿,又过了个把月,他又一次来向我报喜说:“你获奖了,是佳作奖”,顺便把证书和奖品都带来了,当时,我有点惊讶,不敢相信,就问他,那您呢?他说“我没有”,我一直把他当成自己学习书法的榜样(启蒙老师),应该是他得奖才对,怎么会是我呢?而我学书不过两、三年的工夫,字迹毛糙,功力浮浅,又不成章法,获奖完全出乎我的预料。面对这些,他很淡然,也很高兴。他夸我说:“我家书法传承后继有人啦”,由此可见,叔父当年虽已年过天命,为了共同的爱好,心甘情愿不辞辛劳而为我操劳,对此,我深受感动,一直都记在心里,并暗示自已一定珍惜我们叔侄俩这份来之不易的特殊情谊。
之后,只要我一回老家,总会给他带些“文房四宝”的书写用品和字帖之类的读物,他也喜欢我的到来,并用美味佳肴盛情款待。由于叔父长住乡里,环境条件有限,尤其是年过古稀之后,外出机会越来越少,文化信息有些闭塞,所以,我常常向他推荐一些自已创作诗文公开发表的渠道,鼓励他多向文艺媒体和学术机构投稿,让自己所写的东西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
叔父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很勤奋,也能吃苦耐劳,日夜伏案。除了写字绘画之外,还喜爱赋诗作文。在他40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以乡村题材的故事、律诗、谚语、鼓词、莲船词诗文章数百篇首,手稿近十万字左右。不仅如此,而且还经常到农村田间地头,乡镇大街小巷,利用渔鼓、说书、清唱形式广泛传播,民间流传甚广,影响较大。作品散见于《咸宁日报》、《鄂州日报》和入选典籍辞书。2005年取得鄂州市文化局“民间艺人”资格证书,受到中共鄂州市委、市文联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的荣誉表彰。2009年10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当代诗词格言名家精品集》活动中获特等奖,授予“中国当代文学之星”荣誉称号。2010年9月,在《中国诗人》征文活动中,被评为甲级作品,荣膺“德艺双馨诗人”称号。同年11月,又获首届“李杜杯”中华旅游诗书画大赛特等奖,并被授予“国学精英”荣誉称号。
2011年他创作古诗100首,主要包括《二十四节》、《二十四孝》和《自传体十二首》,当年,我在深圳,叔父欲与我取得联系,但,因路途遙远,不便前来,他又不会使用电脑,便托我的表弟建江,将他所写的东西全部转到我的qq邮箱,征求我的意见。我看后给表弟作了回应,并委托他将信息传递给(叔父),同时,我又另给叔父写了一封信,全文如下:
二爷:近好!
您的全部诗词我均已阅,题材很好,思路敏捷,内容丰富,文字水平很高,其中,个别字我还未曾见过,甚至也不知其意,不过,如果查一下字典是会弄懂的,但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目前,我无暇顾及。所以,只是在您原有的基础上经过梳理后,留下诗词共104首(如果108首这个数字更好,二爷可再添选几首),部分题目有所改动,诗词基本上未作修改,我想还是留着二爷自己动手修改为好。二爷修改可说是轻车熟路,比我动手要来得更快,更好些。
下面就上述诗词讲点我个人的看法,与二爷商榷。
1、大部分诗词的格律、韵律、平仄、对仗及词义仍需要再推敲,因为,以农民诗人的名义,想要发表或者出书,一定要让广大农民和读者读懂,并能产生共鸣为最佳。
2、有些字有点偏古,有些句子词组搭配略显生硬,要做到通俗易懂最好,所以,尽量用好懂的字来代替原有的字,但是意思不能变。如果,即使要用,则也要加以注释。
3、还是注释的问题,诗词中所有的故事、典故、事件、地点等,也就是说读者不明之处皆需注释的地方,就应该逐一加以说明,所以,这个注释的工作量要比原诗的创作量要大,要难。
4、如果修改成功,还是请建江(表弟)帮忙打印传于我看看。
5、如果有机会出版个人专辑,一定要是国家正规出版社,有书刊号,在资金许可的前提下就可试一把。
6、保重身体、注意休息,保证健康。
7、附我写的几首歪诗,请二爷斧正。
侄汉平谨上
2013年4月22日
上述叔父(平时习惯称呼为二爷)的那些诗作,遗憾未及问世。不过他的初稿《故乡暮景》、《水乡掠影》、《芦舟行》、《五更天》和《自勉》五首,我看后与他切蹉多次,并逐字逐句酙酌,后入编中华国粹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百年国粹》一书。今将这五首七律其中有代表性的三首传上,以飨诗友,请方家品鉴。
之一首,故里暮景
十五月圆挂树梢,暮色苍茫谷浪涛。
布谷呱呱鸣夕下,雄鸡喔喔唱飧宵。
秋收壮男青天负,采撷靓女银花包。
飞奔摩托如飞燕,归心民工返潘桥。
之二首,水乡掠影
门含桃李玉竹丛,柳抱长堤圮里冲。
日照东田银盘绿,月映西港碧带红。
渔夫撒网密收放,耕男鞭牛勤仰躬。
自古江南风景美,吾家岂不于其中。
之三首,自勉
壮年求知并非难,翰墨生辉性耐寒。
书山有路始足下,学海无涯启航帆。
李杜为师皆有拜,诗词百首齐赋完。
数载艰辛勤于先,酷似赤炉炼金丹。
细阅几首诗,字里行间,既表达了一位农民诗人的乡土人情,又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人们一片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七秩老者老骥伏枥,壮志不已的执着精神,用他的一首绝句《白蜡烛》“头顶稚尾身白装,驱咫腰圆目亮堂。日里安歇自不动,夜间闪烁泪直淌”便可佐证。
2014年叔父因病去世,我从深圳赶回老家为他吊孝,出殡前为叔父所撰写了一副挽联,上联为“一生俊才多艺辛养五女历经甜酸苦辣今辞世安然受孝”,下联为“七旬博学广识深教四侄分享悲欢愁乐兹归西蔚然纳祥”,横批为“音容长存”,谨此以寄托为侄的无限哀思。